□本報記者 石小宏
1月28日,成都機投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陳宏醫生和鄧國蓮護士一起,來到轄區91歲老人李遠貴的家裡,為老人進行了基本的健康檢查。這也是他們自去年以來,第四次為老人進行健康檢查。
去年初,機投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對轄區內70歲以上老年人、低保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大病致貧家庭和計生失獨家庭五類特殊人群,通過街道辦事處購買醫療服務的方式,將家庭醫生有償籤約服務送到居民身邊。從那時起,陳宏醫生和鄧國蓮護士便成了李遠貴老人的家庭醫生。
作為家庭醫生,陳宏首先和老人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並安排了一次較為全面的體檢。經過了解和體檢,陳宏對老人的個人基本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已瞭然於胸:老人平日生活飲食搭配葷素合理、每天習慣散步30分鐘,不吸菸,愛好適量飲酒,性格平和,未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上門隨訪是家庭醫生團隊服務的基本「功課」,去年7月,在陳醫生的安排下,鄧國蓮來到老人家中,為老人開展了老年人跌倒居家環境危險因素評估、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和簡易精神狀態檢查,並為老人清理了家中的過期藥品,指導了居家常用藥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從來沒想過會有護士上門為我做這些講解,給我講家裡的擺放、講衛生間要安扶手,把過期的藥品給我清理出來,我還不曉得家裡有這麼多的不安全因素。」李遠貴老人說。
一個月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內籤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進行免費眼底檢查,李遠貴老人也在其中,但檢查結果顯示老人雙眼患白內障。由於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家庭情況比較熟悉,經過陳醫生的綜合評估並與老人女兒進行反覆溝通,當年9月中旬,老人同意在陳醫生的協同轉診下,來到省人民醫院眼科進行手術治療。考慮老人年齡較大,女兒平日也較繁忙,陳醫生在老人到省人民醫院就診和辦理入院環節為其安排了專人陪診服務,讓老人及其家人倍感踏實和舒心。當年9月底,老人在省醫院順利完成了白內障手術。「小鄧,謝謝你和陳醫生,現在我爸爸眼睛已經恢復了,視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他非常高興,我們也很高興,他現在獨自在家我們也放心多了。」手術後,鄧國蓮便接到了老人女兒從外地打來的感謝電話。
其實,李遠貴老人只是機投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包的其中一位老人,現在整個社區已有近600名像李遠貴老人這樣的籤約服務對象,他們也同樣在享受著像李遠貴老人這樣的家庭醫生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