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禮樂鄉民都扒節龍,以紀念屈原。
在農曆四月底,各坊把龍舟從龍舟澳挖起,洗淨淤泥,紮好龍筋,每天扒到張圍河,三隻或兩隻進行非正式競賽。
一河兩岸,人山人海,助威的人聲、炮竹聲響徹張圍河,熱鬧非常,尤其是初一和初五(端午節),吶喊聲、鑼鼓聲、喝彩聲交匯在一處,在河面上迴蕩,震耳欲聾。昨日,黃橈跟桃果紅龍舟進行三個來回的比賽,結果桃果紅勝出約兩米。
遺憾沒去現場?航拍視頻讓你過足癮!
換個視角看扒龍舟,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外地的朋友可能會說,嗨呀,我看每條龍舟都長得差不多,你們到底是怎樣分清哪只是哪只的?
今天,福利來了!一招教你分辨八支龍舟隊,學起來!
歷史上禮樂共有九隻傳統龍舟,應著禮樂的「九龍入洞」,一隻龍舟一個「坊」,每坊有若干裡,龍舟的名稱,除「九社」以裡社數定名外,其餘八隻都以橈色設名。其中丘鎮的黑橈龍舟停泊在丘鎮河邊龍舟塢,長期沒人管理,樹根纏繞,龍舟破爛,已在一百多年前湮沒,在合作化時期積集土雜肥,社員在原黑橈龍舟塢澳到了不少龍舟坤甸木,還可用來做鍬板。傳說禮樂初有龍舟時,丘鎮地近大河,不少村民靠打魚為生,行舟划艇了得,扒丁鼎盛,每逢龍舟競渡,屢獲第一,輝煌多年。丘鎮只有一個裡,本來地域較小,人口不眾,後來河湧漸窄,漁業不興,扒丁乏人,以致黑橈湮沒。現在禮樂保留有八隻傳統大龍舟。
(悄悄說一句,其實黑橈龍舟還有不少有趣的傳說來著)
禮樂傳統大龍舟的分布區域,不受行政區域劃分而改變。
花藍橈為「朱紫坊」,花藍橈(橈色淺藍,橈板有一太極圖).含新華村的新墩裡、華寧裡、新寧裡、新龍裡,新興村的西興裡、仁讓裡、紙扇裡,新豐村的三福裡、流沙裡,新創村的豐安裡、永安裡、新安裡、建安裡、沙咀裡。
黃橈為「東門坊」,黃橈(橈黃色,橈板有一太極圖)。 即武東村的益興裡、茂隆裡、劉家裡、東隆裡、仁厚裡、東和裡、興隆裡、仁和裡、仁家裡、廣豐裡、天福裡。
白橈為中正坊, 白橈(橈白色,橈板有一太極圖)。 含敬和村的祁豐裡、敬和裡、月塘裡、張圍裡、新塘裡、金和裡、祁新裡,威西村的南昌裡、新地裡、接龍裡、迎龍裡、聚龍裡、東勝裡、泗源裡、新龍裡、永勝裡、永賢裡,威東村的東華裡、中路裡、榮江裡、華路裡。
紅橈 為「烏沙裡」, 紅橈(橈紅色,橈板有一太極圖), 即烏沙村的烏沙裡 。
七星為「忠聯坊」,七星(橈板黑色,有白線相連的七顆白圓星)。 含雄光村的新城裡、新積裡、北盛裡、西昌南裡、西昌北裡、東興裡、新雄裡,雄鄉村的西興裡、源興裡。
九社為「南橋坊」,橈綠色,橈板有一太極圖。含雄鄉村的西賢裡、匯龍裡、南龍裡,跨龍村的護龍裡、忠心裡、南安裡、西安裡、南勝裡、東勝裡、龍興裡。
天字號 為「南興坊」,天字號(又稱紅須,原色橈,橈板一圓中有「天」字)。含東紅村的業興東裡、業興西裡、東興裡、英東裡,英南村的南樂裡、北樂裡、聚興裡、西龍裡、南雄裡。
桃果紅為「聯捷坊」,桃果紅(又稱柑皮紅,橈桃紅色,橈板有一太極圖)。含東仁村的福祿裡、芳興裡、新城裡、東仁裡、五福裡、永興裡,英北村的大社裡、英盛裡、興盛裡、民樂裡、九如裡、扳龍裡、鎮龍裡,東紅村的攀桂裡。
(感謝付師華供稿)
隨手點ZAN
溫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