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競渡迎端午 鳴鑼擊鼓會高新

2020-12-16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青島6月7日訊 (記者 姜婷 通訊員 尚萌萌) 「加油!加油!」岸邊觀眾不遺餘力地吶喊助威。碧波蕩漾的水面上一條條顏色鮮豔的龍舟疾馳而過,龍舟健兒們意氣蓬勃,加油聲、鑼鼓聲響徹高新大地。6月7日,2019「中科信杯」青島市第四屆龍舟賽暨青島大學生第四屆龍舟賽在青島高新區隆重舉行。來自青島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高校的20支代表隊400餘名隊員,在現場觀眾的吶喊助威中展開激烈角逐,喜迎端午節。

喜迎端午看龍舟競渡

7日8時,高新區智力島水系人氣爆棚,在賽場點睛區,到場嘉賓和觀眾代表一絲不苟地為參賽龍舟點睛。據介紹,傳統龍舟下水前都會有隆重的下水儀式,表達人們的美好祝願。如今,有些儀式已經簡化,但龍舟點睛一直流傳到現在。

9時許,隨著一聲響亮的發令槍響,20餘支代表隊劈波斬浪,向終點衝去,岸邊立刻響起觀眾們排山倒海的助威吶喊聲。據賽事組委會介紹,本屆龍舟賽在項目設置上包括公開組22人龍舟、公開組12人龍舟和大學組男子組12人龍舟。最終,經過激烈角逐,河套機關代表隊奪得本屆龍舟賽公開組12人第一名,河套街道代表隊獲得公開組22人一等獎,海軍潛艇學院代表隊奪得大學組男子組12人第一名。

精心打造成高新名片

水面上,龍舟競渡的場面讓到場觀眾們看得大呼過癮。賽場周邊,組委會精心設置的互動體驗項目也豐富了市民的觀賽體驗。「這是我第四年來看龍舟賽了,感覺每一年都給我不一樣的感覺,總體來說就是越來越好,希望將來我們高新區的龍舟賽能夠和啤酒節一樣,越辦越紅火,成為我們青島的又一張文化名片。」市民林先生對記者說。

據龍舟賽賽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充分吸取了往年的經驗,今年龍舟賽活動啟動更早、參賽隊伍更多、培訓更加充分、賽事籌備也更加專業。今年大賽對賽道、浮臺、隔離區等比賽設施進行升級,力爭為參賽隊伍打造更好的比賽環境。同時,為配合高新區智力島水系優質水質和景觀,充分考慮市民觀賽體驗,組委會科學合理規劃了比賽區及觀賽區,力爭為選手提供公正、安全的比賽環境,同時也讓觀眾獲得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觀賽體驗。

百舸爭流展現紅島力量

「近年來,賽龍舟這項傳統活動逐漸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北方城市的龍舟運動以其大氣、蓬勃的發展趨勢更是讓人矚目。龍舟賽具有全民參與程度高、烘託節日氛圍效果好、富有強烈團結協作精神的特點,在新時期、新區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和活力。」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舉辦龍舟比賽既是為了更好地弘揚龍舟精神、傳承紅島漁鹽文化,也是為了激勵紅島這片熱土上的幹事創業者踏浪爭先、勇立潮頭。當前,紅島經濟區(高新區)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第一戰場」,正竭盡全力為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更加高效的營商環境、更加貼心的政策環境、更具品質的宜居環境,在百舸爭流中全速前進,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紅島力量。

龍舟賽組委會表示,今後將力爭把每年的龍舟賽打造成有特色、有影響力的端午節賽事;通過賽事的舉行,為廣大企業搭建良好的宣傳平臺,幫助樹立企業形象、傳播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協作精神和知名度;同時,藉助龍舟賽吸引更廣泛的社會關注,實現體育賽事和高新區發展相互促進,共築時尚青島、活力高新。

相關焦點

  • 端午,龍舟競渡
    題目中的「減字木蘭花」是詞牌名, 「競渡」二字則直截了當地點明了,這闋詞描繪的就是端午時節賽龍舟的場景。這一天正是端午,作者黃裳也隨著親友眾人來到了河岸邊。不一會兒,「賽龍舟」就開始了。只見「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在一處掩映在楊柳樹下的小洲一側,高插紅旗的龍舟飛速出擊了。
  • 大溪河上「龍」似箭 達滸鎮龍舟競渡迎「端午」
    大溪河上「龍」似箭 達滸鎮龍舟競渡迎「端午」 昨天上午,由瀏陽市文明辦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達滸鎮2017年龍舟賽舉行。瀏陽河的支流——大溪河畔,龍舟競渡,粽葉飄香,人們在激烈的比賽中,迎接端午,緬懷屈原。 位於大溪河畔的瀏陽市達滸鎮,龍舟競賽曾是當地古老傳統。這次,時隔二十多年,達滸龍舟重新下水。由達滸鎮村(社區)、花炮企業、鎮機關組成的6支隊伍,在大溪河上展開角逐。
  • 龍舟競渡迎端午 2019青島市第四屆龍舟賽在高新區舉行
    ,6月7日,高新區智力島水系人氣爆棚,2019「中科信杯」青島市第四屆龍舟賽暨青島大學生第四屆龍舟賽在青島高新區隆重舉行,碧波蕩漾的水面上一條條顏色鮮豔的龍舟疾馳而過,龍舟健兒們意氣蓬勃,加油聲、鑼鼓聲響徹高新大地。來自青島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高校的20支代表隊400餘名隊員,在現場觀眾的吶喊助威中展開激烈角逐,喜迎端午節。
  • 高清組圖:龍舟競渡鬧端午(圖)
    高清組圖:龍舟競渡鬧端午(圖) 2014-05-30 19:12 編輯:劉毅 龍舟競渡鬧端午,棕葉飄香迎佳節。
  • 下個月,寧波將迎國際龍舟頂級賽事
    下個月,寧波將迎國際龍舟頂級賽事
  • 古畫中的「龍舟競渡」,宋元以前並不只在端午
    關於其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關於端午習俗,最廣為人知的是划龍舟、掛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飽粽子等。其中划龍舟根據傳說,源於屈原投江。而根據今人考證,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有以龍舟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也有古代繪畫描繪三月三的風俗是 「龍舟競渡」。
  • 龍舟競渡 粽葉飄香 各地共度端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龍舟競渡、粽葉飄香,今天(6月25日)是端午節,傳統的端午民俗活動在各地展開。龍舟競渡比的是速度,而獨具江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龍舟比的卻是「顏值」。在浙江長興縣,每年端午,太湖邊的人們通過花龍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端午離不開吃粽子。在江西南昌前洲村、貴州平塘的毛南族鄉,包粽子、做香囊、畫彩蛋,這些傳統的端午習俗讓很多孩子們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
  • 中國歷史故事:端午龍舟競渡的由來
    端午,原先只是「月初午日」的意思。後來,因「午」與「五.同音,五月五日就成了「端五」節。到唐玄宗年間,因為李隆墓是八月五口生日,為了避「五」字的諱,改稱端午」。龍舟競渡產生於原始時代。在古代佔卜中,午日是個惡日,是不吉利的日子,五月初五就意味著雙重不吉利。
  • 澳門龍舟競渡傳承端午文化
    澳門居民盼望已久的端午龍舟賽決賽鳴鑼開賽。在整整一天的緊張賽事中,不僅決出了本年度的最強團隊,居民與遊客更在這場充滿歡樂與刺激的傳統賽事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2017澳門國際龍舟賽」壓軸上演的公開組總決賽中,大熱門「中國南海九江」隊開賽初段與泰國、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亞三支國家隊旗鼓相當。
  • 龍舟競渡慶端午 澳門國際龍舟賽事活動精彩紛呈
    受疫情影響,今年澳門沒有邀請外地隊伍前來參賽,觀眾數量也比往年壓減了一半,但108支本地隊伍踴躍報名參賽,豐富多樣的的端午特色活動安排,讓今年的節日氛圍和比賽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往年。澳門國際龍舟賽賽事總監、國際龍舟聯合會秘書長 鄧德星表示,「目前澳門疫情可控,所以我們這次搞龍舟賽事,一方面可以令大家放鬆一下。
  • 迎端午送安康 自貢大安牛佛鎮端午(龍舟)美食季上線啦
    (原標題:迎端午送安康 自貢大安牛佛鎮端午(龍舟)美食季上線啦)
  • 安徽涇縣:龍舟競渡慶端午
    安徽涇縣:龍舟競渡慶端午2020年6月25日,在安徽宣城市涇縣桃花潭拍攝的群眾慶端午划龍舟現場。當日,風景秀麗的涇縣桃花潭上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慶端午划龍舟活動,吸引了數千名遊客前來觀看。(水從澤攝)6月25日,在安徽宣城市涇縣桃花潭拍攝的群眾慶端午划龍舟現場。
  •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簷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
  • 【流泗歷史文化】史料記載:端午節流泗鎮這樣舉行龍舟競渡
    端午亦稱端五、端陽,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農曆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又稱重五,也稱重午。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故端五也叫「端陽」。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闢說等等。
  • 常德市水運事務中心:端午雨中「競渡」旱地龍舟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豐富幹部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倡導「佳節愉悅你我他,文明創建靠大家」的爭先創優意識,6月21日,常德市水運事務中心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旱地龍舟賽。
  • 端午安康|少了龍舟競渡,廣州人的端午也能玩出花!
    >龍舟競渡、粽葉飄香、祈福祛疫……但今年的端午有些特殊為避免人員聚集大河小湧少了「戲肉」——龍舟賽6月24日,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發布消息端午期間,省、市、縣三級不組織龍舟賽事或許只能看到興致不減的龍舟小隊自娛自樂少了鑼鼓喧天、揮槳爭流的龍舟賽但歡慶佳節、消災避疫之願卻更勝以往這個端午,你可以與家人這樣過↓↓↓尋端午風物 這些地方值得玩龍舟文化藝術節
  • 龍舟競渡與屈原沒直接關係?談談龍舟文化源流
    根據研究,龍舟競渡的前身既不是一種娛樂,也不是紀念性活動,而是一種「禳災」「送災」的儀式,即用法術力圖達到送走疾病瘟疫,以達到心靈慰藉的目的。後來,這種活動逐漸固定在五月初五。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有端午節龍舟競渡的最早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進筒糧,一名棕;造百索系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又有條達等組織雜物,以相贈遺;採艾懸於戶上;踏百草;競渡。」
  • 50條龍舟揮槳競渡!白雲人和鎮鴉湖龍舟景即將上演
    端午將至,白雲區人和鎮著名的「蚌湖、鴉湖傳統龍舟景」又將上演。記者30日從人和鎮獲悉,今年蚌湖、鴉湖傳統龍舟景將分別在農曆五月初一、初三舉行,其中鴉湖景將舉辦第二屆鴉湖鄉洪聖廟龍舟競渡,全面展示人和傳統龍舟文化。
  • 少了龍舟競渡,廣州人的端午也能玩出花!
    今日端午!端午安康!農曆五月五,端午佳節至記憶裡的端午是熱鬧歡騰的龍舟競渡、粽葉飄香、祈福祛疫……羊城晚報資料圖 宋金峪 攝但今年的端午有些特殊為避免人員聚集大河小湧少了「戲肉」——龍舟賽6月24日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發布消息端午期間,省、市、縣三級不組織龍舟賽事
  • 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端午節活動 龍舟競渡
    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繡對聯、花草等,還有繡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麼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簷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