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蛋炒飯為何可以擠進當年的滿漢全席,原來傳統美食博大精深

2020-12-20 小羅家美食

大家好,我是小羅家美食,一碗蛋炒飯,徵服了很多中國人的胃。說起做蛋炒飯,誰都會做,而且做出來的口感大多其實都不差。因為蛋炒飯真的是太簡單了。可是怎麼做出優質的蛋炒飯了?徐崢主演的滿漢全席,主要講的就是做蛋炒飯。為何普通的蛋炒飯又可以擠進當年的滿漢全席呢?原來做蛋炒飯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蛋炒飯有一種說法,蛋炒飯是通過河西走廊傳入中國,一經傳入深受皇族的喜愛。後來傳入揚州,所以又有揚州炒飯的美稱。日漫小當家裡面稱之為黃金炒飯。當然具體是怎麼樣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今天小羅就分享一下怎樣做出來的蛋炒飯好吃。

準備兩個雞蛋,當然有那個條件的話,土雞蛋是最好的。打在碗裡以後用筷子不停的攪拌。這裡一定要充分地攪拌,讓蛋黃和蛋白充分地融合。打好以後用筷子挑一點蛋液,如果蛋液拉絲一樣地從筷子流下,那就是可以了。然後胡蘿蔔洗乾淨切成蘿蔔丁,火腿腸切丁。在鍋裡燒少許油,油不可太多,要不然做出來的蛋炒飯特別的膩。然後在油溫5成熱的時候倒入雞蛋,不要一下倒進去,要慢慢地倒。一邊倒一邊用釧子順時針攪拌,不要讓蛋粘鍋。等雞蛋成型以後,放入切好的胡蘿蔔和火腿腸。在不停地炒半分鐘。然後加入做好的米飯。米飯最好是用前一天的隔夜飯,這樣的飯水分流失,可以粒粒分明,最合適用來做炒飯。米飯下去以後再不停地炒。如果會翻鍋,可以翻一下鍋。不會就用釧子炒。直到每顆米飯都粒粒分明的時候,加一點鹽,撒上蔥花,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鍋了。

這樣做出來的蛋炒飯,只有蛋是黃色的。那怎麼把米飯也變成黃色的了。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黃金炒飯。這種做法又是另外一種。把雞蛋調勻以後,直接把米飯倒進雞蛋裡,然後再用筷子調勻。在放進鍋裡去炒。這樣炒出來的炒飯,飯粒成金黃色,但是卻看不見雞蛋了。這樣的做法,現在已經很少了,大多數人做的炒飯都是上一種做法。

蛋炒飯是一種很古老的食物了,雖然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沉澱,可是現在我們的人還是特別喜歡吃蛋炒飯。尤其是在餓的時候,如果突然出現一碗蛋炒飯,那種感覺,可是說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美食也不為過。現在好吃的東西那麼多,可是,唯獨這一碗蛋炒飯,是讓我回味無窮的。在小羅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蛋炒飯可以不用味精,雞精,因為雞蛋裡就含有天然的味精。蔥花是一定要放,增加蛋炒飯的清香味,還有顏色,讓人食慾大開。做蛋炒飯油不可太多,只需一點就可以了。當然做法也不光是火腿腸和胡蘿蔔,也可以是玉米,黃瓜啥的。只要你喜歡,蝦仁那些都可以。

怎麼樣,這樣一碗蛋炒飯有沒有勾起你的食慾。你喜歡哪一種做法呢?給小羅評論一下,我們一起討論蛋炒飯。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傳統民俗:你知道「滿漢全席」的來歷嗎?
    熟悉清朝歷史或者喜歡看清宮劇的人一定知道,清朝時期宮廷有一個很隆重的宴席叫做滿漢全席,它既有宮廷菜餚的特色,又有各地菜色的風味,這個來自宮廷的菜餚是很多人眼中的人間美味,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這樣美味又極具講究的宴席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就讓小編帶你探索一下吧!
  • 清朝就沒有過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只是後人的想像
    「可以啊,但你要請我吃滿漢席!」顯然,這種名不見經傳的菜席,代表的是一種最高排場的酒席,能體現出請客者的真誠度。有的人或許看過1995上映的由大導演徐克拍攝的電影《金玉滿堂》,電影讓大家對所謂的滿漢全席有了初步的認知,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我們一旦說起滿漢全席,腦袋裡就會不自主地聯想到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羨慕清帝王們為何能有如此口福,然而實際上,清朝的滿漢全席完全是子虛烏有的。
  • 清宮裡沒有滿漢全席,「滿漢全席」來源於一段相聲
    ,有不少描述「滿漢全席」的戲份。而事實上,清代史料中,清宮中並沒有「滿漢全席」一說。皇帝的膳食中有滿席、有漢席,叫成滿漢全席的卻並不在宮裡,而是在江南揚州、蘇州一帶。滿清剛入關時,飲食還不太講究,但很快就在原來滿族傳統飲食方式的基礎上,吸取了中原南菜(主要是蘇浙菜)和北菜(魯菜)的特色,建立了較為豐富的宮廷飲食。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記載,康熙年間,最昂貴的宮廷筵席,欽定每桌價銀8兩。
  • 張國榮電影《滿漢全席》,理解背後的中華美食
    張國榮扮演的男主角在學做美食的過程中逐漸解決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並且贏得了美食大賽,還抱得美人歸,在這樣一個合家歡的故事之下,片中奉獻出了大量秀色可餐的饕餮美食,蹄、象鼻、猴腦和魚翅等都讓觀眾大開眼界。那麼,真正中華的滿漢全席又是怎樣的呢?
  • 吃吃@你吃滿漢全席啦!
    要說中國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積累了不止廣博的文化,還有不同的菜系。從清朝初期的魯菜、川菜、粵菜、蘇菜,到清朝末期的浙菜、閩菜、湘菜、徽菜,統稱為「八大菜系」。八大菜系特色各不相同,因為地域、氣候的區別,大致可以概括為:魯菜鹹鮮、川菜麻辣、浙菜清淡,粵菜鮮香。
  • 慶雲樓:傳承原汁原味的滿漢全席
    從進門開始,歷代的墨寶真跡、清代的木器、精美的雕花窗欞,簡單的裝飾都承載著近200年的厚重感,在此享受美食都帶著一種重回清朝的味道。歷史提到滿漢全席,還得先說說它的來歷。相傳清朝康熙帝66歲大壽時,為化解不和,提倡滿漢一家,特設3天6宴,綜合兩族的珍饈,提供300多款佳餚並御書「滿漢全席」。席間菜式精美,珍饈滿目,名噪京城。
  • 北京「七大名宴」,「滿漢全席」只能屈居第二
    北京作為中華歷史文化古城,美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北京的著名宴席也是非常多,今天就介紹北京的七大名宴,這七大名宴是中國2018年9月10日發布的「中國菜」評選出的,可以說每種宴席都是集歷史文化背景和美味為一體的。
  • 「滿漢全席」真的是宮廷御膳嗎?
    《揚州畫舫錄》滿漢席解說當代商業炒作的「滿漢全席」多宗乾隆末年(1795年)李鬥《揚州畫舫錄》滿漢席單為祖本,不但強添「全」字,同時扯上御膳吊人胃口,不如此不能彰顯宴席豪奢尊貴。平心而論,包裝、炒作不是憑空捏造,把《揚州畫舫錄》「滿漢席」作為「滿漢全席」的歷史依據,真的是移花接木,照貓畫虎,大大提升了可信度。在綿延不斷的炒作浪潮中,席單竟然變成了固定成型的御膳。
  • 一套房換來的這頓滿漢全席,居然是假的?!
    原來,這是日本TBS電視臺為了拍攝「滿漢全席」影片,用10萬港元價格,在油麻地的國賓大酒樓訂下兩天兩夜、分四頓(分別是「玉堂宴」「龍門宴」「金花宴」「鹿鳴宴」)進行的「滿漢全席」。10萬港元在當時可以買「一層三、四百平方呎的洋房」,或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的十年夥食,這樣一算,確實金貴。這是香港開埠以來最貴的宴席。
  • 今日流行的滿漢全席,早已偏離了其初衷
    (清朝篇)》依據翔實的史料,用古雅幽默的筆觸介紹了清朝的飲食文化,皇帝、皇太后日常的飲食搭配,以及美食背後的趣聞逸事,更收錄了很多隱藏在故紙堆裡的宮廷美食和養生藥食的秘方。今日一說起宴席的豪華,讀者們腦海中浮現的必然是擺滿了各式山珍海味的滿漢全席。甚至會想當然的以為,皇帝老兒,每頓飯都是百餘種山珍海味組成的大餐。
  • 「滿漢全席」是怎麼出現的,它到底多奢侈?
    在我國傳統相聲中,有一段家喻戶曉的節目,那就是《報菜名》,靠著相聲演員的舌燦蓮花,老百姓們得以用耳朵「見識」到了傳說中的「滿漢全席」。據民間一種流行的說法,滿漢全席的雛形是乾隆皇帝為了彰顯國力強盛而舉辦的「千叟宴」,後來規模擴大到了足足一百零八道菜,其吸收滿族、漢族美食的精華,因而被冠以滿漢全席之名。
  • 美食重磅!「滿漢全席北派菜」出爐(菜單)!
    東北網12月18日訊(記者 許諾)18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滿漢全席(北派菜),經過國家、省級標準化研究機構深入論證和研究,最終編制完成的黑龍江省地方標準「滿漢全席北派菜」系列標準榮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
  • 外國人:吃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到底有多牛?看完老外點評什麼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的各類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發出眾,當然,美食也佔很大一部分,中國的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在他們來我大中華旅遊的時候,中國的美食文化於無形中吸引著外國人~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就和中國歷史一樣長遠,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50多萬年前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開始
  • 清朝「滿漢全席」的政治寓意
    本文摘自《書屋》2011年第9期,作者:吳正格,原題:《清王朝從勃興到寙敗的斑跡》由「滿漢席」演變成「滿漢全席」是在清末,先是謂為「滿漢大席」。任過光緒朝內閣中書的徐柯說:清末京師宴會,有「燒烤席,俗謂滿漢大席」。
  • 你所知曉的「滿漢全席」,在清朝居然是不存在的?
    凡是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滿漢全席。這是中國菜系裡面的一大精華,不僅代表了高貴,而且代表著豐盛。凡是請別人吃飯來一個滿漢全席,那絕對是最高最隆重的接待禮儀。即使是平時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經常會調侃,要去吃滿漢全席,這就意味著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吃一頓大餐。
  • 去體驗大西北的滿漢全席
    我是日記星球2080號玲瓏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我們中國每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形成一種習慣、一種文化。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不僅僅是了解文化歷史,其實當地的美食也一定傳承著當地的文化在裡面,我們要用我們味蕾去體驗當地的飲食文化!其實在我們的旅行中,我們也往往會把體驗當地美食做為一個重要的旅行體驗!用對味蕾的衝擊去體驗一把當地文化!有時候我們會利用大眾點評或其它網站來了解當地的美食!
  • 北京全羊席——足以媲美滿漢全席
    其中,入選北京主題名宴的有開國第一宴、滿漢全席、中華寶鼎宴、北京全羊席、全聚德全鴨席、泰國公主宴、武吃烤肉宴。今天,紅廚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無論是菜品數量,還是文化內涵,都足以媲美滿漢全席的北京全羊席,大家請看。
  •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滿漢全席」
    菜式比之道光帝時期又有增加,不過距離坊間流傳的「滿漢全席」的差距,仍舊是不可以道裡計。 這是韓邦慶用蘇州方言寫的上海灘風月場上的小說,最早發表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該書第十八回中,出現了「中飯吃大菜,夜飯滿漢全席」。
  • 東北人眼裡的「滿漢全席」,怎麼都是燉菜?你吃過哪幾道?
    話說中國菜的種類可以說是博大精深,除了八大菜系以外還有宮廷菜、府衙菜、各地的特色菜等等,要說中國菜包容性做好的,應該算是清朝的滿漢全席了,雖然是「滿漢」,卻融合了很多地方的特色菜、特色做法,也成了中國宮廷菜最後的代表;現在在各個地方都有打著宮廷菜***的飯店作為招牌,其實很多都是得其名而不得其要
  • 滿漢全席壓軸菜——布袋雞
    這時候,如果你不知道吃什麼,你腦子裡最直接的下意識的反映可能就說出來「吃滿漢全席」,那麼,這麼著名的滿漢全席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名氣呢?它其中又有什麼奧妙呢?小編今天就來向你介紹一道滿漢全席的壓軸菜——布袋雞。介紹這道菜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滿漢全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