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近500年古橋被衝毀】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安徽黃山屯溪區一座...

2020-12-07 FX168財經網

文 / Becky來源:FX168

【黃山近500年古橋被衝毀】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安徽黃山屯溪區一座六墩七孔石拱橋,屯溪鎮海橋被洪水衝斷。該橋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位於屯溪三江口,舊時為進出屯溪的門戶,現為通往黃山機場、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2019年10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黃山近500年古橋被衝毀 是全國重點文物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安徽黃山屯溪區一座六墩七孔石拱橋,屯溪鎮海橋被洪水衝斷。該橋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位於屯溪三江口,舊時為進出屯溪的門戶,現為通往黃山機場、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2019年10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安徽黃山屯溪區一座六墩七孔石拱橋,屯溪鎮海橋被洪水衝斷。
  • 安徽黃山將打撈被洪水衝垮的古橋原料 提醒市民:為安全切勿自行...
    近日受持續強降雨的影響,位於安徽黃山屯溪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海橋被洪水衝毀。安徽兩天兩座古橋被洪水衝毀 鬱達夫曾嘆「幾夜屯溪橋下夢」7月7日上午,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被山洪衝毀。而就在7月6日,地處安徽旌德縣的明代古橋樂成橋也被洪水衝壞。前一座橋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後一座有「皖南第二大古石橋」之稱。
  • 安徽黃山開始打撈近500年歷史古橋構件
    【解說】8月12日,被洪水衝毀的有著近500年歷史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鎮海橋散落構件、石料打撈工作正式開始。【解說】記者在打撈現場看到,隨著鎮海橋所在的新安江水利樞紐開閘放水,原本被洪水衝毀的鎮海橋石構件從江灘上露出,近5800立方米的石構件呈階梯狀堆積在原橋墩和橋孔之下。
  • 安徽兩天兩座古橋被洪水衝毀 鬱達夫曾嘆「幾夜屯溪橋下夢」
    央廣網黃山7月9日消息(記者王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朝花夕拾》7月8日報導:7月7日上午,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被山洪衝毀。而就在7月6日,地處安徽旌德縣的明代古橋樂成橋也被洪水衝壞。
  • 安徽「鎮海橋」遭山洪衝毀:始建於明代 系國家級重點文物
    7日上午,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被山洪衝毀。而就在前一天,地處安徽旌德縣的明代古橋樂成橋也被洪水衝壞。在安徽黃山屯溪區新安江、率水、橫江交匯處,有一座名為鎮海橋的老大橋跨立在橫江口上,東西貫穿屯溪老街與黎陽古鎮。
  • 安徽黃山明代古橋被洪水衝毀 市民冒雨看望
    中新網合肥7月7日電 (劉浩)7日上午10時左右,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明代鎮海橋被洪水衝垮毀壞,當地市民撐傘冒雨看望。7日上午,屯溪老大橋被衝毀 張啟飛 攝屯溪老大橋衝毀後,消息在黃山市當地市民朋友圈傳開,引發市民感傷,許多市民穿著雨衣,或打著傘,去看老大橋。市民張啟飛說,老大橋承載著黃山人數代人的記憶,許多孩子的童年都在青石板的橋面上玩耍過,如今被洪水衝垮,不免引人感傷。
  • 800歲彩虹橋、500歲鎮海橋、400歲樂成橋……多地文物古橋被衝毀...
    該橋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設計最為科學的一座古廊橋,不僅被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更是國務院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安徽兩天兩座古橋被洪水衝毀 6日,安徽旌德縣一座始建於明代、清代復建的樂成橋受洪水侵襲,11孔的古橋在3小時內僅剩4孔,損壞嚴重。
  • 兩天兩座古橋被衝毀:古橋保護宜早不宜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鎮海橋」遭山洪衝毀:始建於明代 國家級重點文物 。7月7日,各地的目光聚焦安徽黃山歙縣。受到連日暴雨影響,歙縣高考數學語文兩個科目延期;而在黃山市屯溪區,一座古橋被洪水瞬間衝垮的視頻,也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據悉,這座橋為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始建於明嘉靖15年(1536年),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黃山市中心城區最古老的明代石橋。
  • 兩天兩座古橋被衝毀:古橋保護 「加固減負」是關鍵
    【兩天兩座古橋被衝毀】7月7日,各地的目光聚焦安徽黃山歙縣。受到連日暴雨影響,歙縣高考數學語文兩個科目延期;而在黃山市屯溪區,一座古橋被洪水瞬間衝垮的視頻,也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據悉,這座橋為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始建於明嘉靖15年(1536年),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黃山市中心城區最古老的明代石橋。而就在7月6日,地處安徽旌德縣的明代古橋樂成橋也被洪水衝壞,橋面損壞嚴重。原本11孔的古橋,截至6日下午,只剩4孔的橋體,洪水依然洶湧,後期還有進一步毀壞的可能。
  • 皖南古橋不是第一次被衝毀
    皖南的橋深藏著皖南人詮釋生活、生存和生命意義的密碼7月6日下午,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已有400餘年歷史的皖南第二大古橋樂成橋,在目擊者一片驚駭尖叫聲中殞身於不羈的山洪。樂成橋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三溪鎮三溪村。旌德縣地處皖南山區,與著名旅遊勝地黃山一脈相連。
  • 衣服換了好幾件,鞋裡水倒了不知道多少回——安徽黃山屯溪老街防汛...
    新華社合肥7月8日電(記者李亞彪 陳尚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安徽省黃山市始建於明代的鎮海橋被衝毀。而在江邊,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屯溪老街也有江水倒灌。屯溪老街有「流動的清明上河圖」之稱,受災情況究竟如何?7日夜,記者冒雨來到這裡,探訪了這條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徽州古街。
  • 800歲彩虹橋、500歲鎮海橋……文物古橋被衝毀,90多歲老奶奶落淚
    該橋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設計最為科學的一座古廊橋,不僅被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更是國務院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安徽兩天兩座古橋被洪水衝毀6日,安徽旌德縣一座始建於明代、清代復建的樂成橋受洪水侵襲,11孔的古橋在3小時內僅剩4孔,損壞嚴重。
  • ...了好幾件,鞋裡水倒了不知道多少回——安徽黃山屯溪老街防汛見聞
    新華社合肥7月8日電(記者李亞彪 陳尚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安徽省黃山市始建於明代的鎮海橋被衝毀。而在江邊,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屯溪老街也有江水倒灌。屯溪老街有「流動的清明上河圖」之稱,受災情況究竟如何?7日夜,記者冒雨來到這裡,探訪了這條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徽州古街。
  • 湖北黃梅近500名考生因暴雨被困,山體滑坡致9人被埋,大型鏟車緊急...
    湖北黃梅縣調集人員轉送被困考生。湖北黃梅山體滑坡 學校被淹考生被困受特大暴雨影響,今天凌晨4時許,湖北黃梅縣大河鎮袁山村3組突發山體滑坡,導致5戶9名群眾被埋。目前該村其他40多名村民已轉移到安全地帶。對被埋群眾的救援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中。今早7時,黃梅縣華寧高中近500名住校高考生因突降暴雨引發的內澇被困,校內水深達1.6米,無法趕赴考點。
  • 被洪水衝毀的鎮海橋 如何不讓一塊古橋石去「流浪」?
    這個夏天,中國南方的持續強降雨,除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一些地方的文物古蹟也因災受損,備受關注。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汛期,受損文物範圍廣、數量多、損失大,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受損文物中,古代橋梁被衝毀、古城牆坍塌和文物建築房屋垮塌較為嚴重。7月6日,位於安徽旌德縣的樂成橋在洪水中倒塌。
  • 484年歷史的鎮海橋——黃山屯溪老橋,不久將重現在遊人面前
    衝毀後,屯溪老橋場景。衝毀後,屯溪老橋場景。衝毀後,屯溪老橋場景。 眾所周知,今年七月份受持續暴雨的影響下,安徽著名景點,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山屯溪老橋,被山洪衝毀。 普及下,屯溪老橋,又稱鎮海橋,為六墩七孔全石拱橋。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朝康熙年、光緒年,由於山洪泛濫,多次加固重修。該橋上部為腹式石拱,下部為條石重力墩臺,石墩為龜背紋,形似六龜馱護大橋。
  • 安徽景區開放了,想好去哪了嗎?天下第一奇山黃山
    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提振旅遊消費,安徽省金寨縣重點旅遊景區面向全國遊客免費兩個月,並推出五大賞花地、三場自駕遊等活動。同時,支援湖北的醫務人員憑有效證件免房費,並可獲贈金寨縣旅遊禮包。疫情結束後,最想去的安徽旅遊景區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黃山簡介: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
  • 受暴雨天氣影響,安徽黃山部分考生乘船去高考
    受暴雨天氣影響,安徽黃山城區部分區域內澇嚴重,多地道路無法通行,部分考生只能乘船趕赴考場,歙縣當地已經在採取緊急措施處置。預計今天(7日)至9日,安徽大別山區南部、沿江和江南地區多持續性強降水,部分地區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並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安徽黃山將修復被洪水衝毀的明代鎮海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通訊員 趙俊燕)受持續強降雨引發的洪水衝刷及長時間高水位浸泡影響,7月7日9點35分左右,位於黃山市屯溪老街口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鎮海橋1處橋墩遭水毀,之後橋面出現垮塌,橋墩受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