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NICU的護士們,不僅守護著新生兒的生命,也當起了這些才降臨世界不久,甚至還沒看到自己父母的新生兒的「臨時媽媽」。
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以下簡稱「NICU」)裡,出生不久的高危新生兒,由於早產系統器官還不成熟,或是患有危重疾病,不得不暫時離開自己的父母,住進這專門看護他們的「生命初島」,離不開護士媽媽們的日夜監護。
作為責任組長,冉欣已有18年的兒科護理工作經驗,她還是一對8歲龍鳳胎的媽媽。由於NICU的患兒大多情況危急,需要隨時待命,陪伴自己孩子的時間自然就少之又少。
「有時候剛到家,病房出現緊急救治,一個電話就得立即趕過去」,冉欣說道。NICU分為危重新生兒區和普通新生兒區,對於NICU的護士來說,每當看到新生兒從危重區轉移到普通區,哪怕再累,都會有些許的慰籍。
每天清晨,在短暫交接班後,護士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照護、配藥、打針、抽血、輸液……
和冉欣一樣,護士袁紅也是一位媽媽。四歲的女兒最近胃部出現疼痛需要住院,然而自己卻因工作,無法陪伴孩子。在袁紅看來,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特別是在NICU,便註定了要學會取捨。當媽媽後,袁紅也更能懂得工作中照看的這些新生兒,對於每個家庭的意義。
護士王燕萍負責當天NICU的收治以及愈後新生兒的出院。一大早便開始忙著給嬰兒洗澡、穿衣,蓋出院腳印等連串活兒。
NICU的工作,讓未婚的王燕萍提前感受到為人父母的責任與擔當。「剛接觸這份工作,連連接觸到危重的新生兒,讓自己一時對生小孩有了恐懼。」王燕萍說道,對於生命,也因為這樣的經歷,有了新的認知。
當天和王燕萍搭班的是李媛媛。除了流程性的工作,當天他們還得隨時待命,遇到求助電話,便得第一時間外出收治患兒。
不同於其他病人,新生兒不會表達。有時正在處理這邊的寶寶,那邊的寶寶又「哇哇」聲起。一陣忙碌過去,常常沒來得及找到位置休息喝口水,又有新的事情需要解決。
劉貴青是NICU的新人,雖然資歷尚淺,但天生喜歡小孩,讓她樂於與這些寶寶們打交道。懷抱著這位即將出院的小患者,劉貴青微笑為其餵奶,眼神裡流露出不言自明的疼愛。
一個小小的窗口,成了家長們與NICU裡醫護人員的唯一聯繫通道,每個被送進來的嬰兒,都被寄予著健康送出的厚望。這種寄望,來自每個家庭,也是NICU裡每個醫護人員的願望。
這種美好願望的背後,是護士們默默無聞的付出。由於NICU病房屬於全隔離區域,患兒父母無法看到患兒的情況,不免有時會對醫護人員有誤解和埋冤,而護士們也只有選擇默默承受。
「你看這小子眼睛真大,以後肯定是個帥哥」、「這個皮膚特別好,手感光滑……」,這群「臨時媽媽」偶爾也會在NICU房裡開玩笑,護理的孩子假若出院了,他們也會和家屬一同高興。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也是母親節。這群「臨時媽媽」將南丁格爾的精神凝聚成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患兒。在「生命初島」裡給予他們最細心的照料與最溫暖的陪伴。新華網 李相博 攝
原標題:「生命初島」裡的「臨時媽媽」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