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八一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生命的初島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12月2日訊,3700多平方米的空間,450個床位和各種先進儀器,外加各種高學歷專業人員忙碌的身影……這不是現代工廠的廠房,細看每個「工位」上,都有一個或安睡或正接受治療的新生寶貝。這是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其規模堪稱全球最大,專業分工也算得上最細緻,來過這裡的人多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並賦予它挽救危重新生患兒生命初島的美譽。

在媽媽肚裡剛剛待到30周就迫不及待出來看世界的小雅,在NICU的保溫箱裡愜意地享受護士阿姨的呵護。

八一兒童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面積有3700多平方米、八個長條形大單元和450個床位。

57歲的封志純院長(左一)現在仍然堅持臨床工作。來京8年他從無假日,出差速去速回,夜以繼日堅守一線。

幾個明天即將出院回到爸媽身邊的小寶寶安詳地躺在普通床上,在NICU保溫箱待了段時間後的他們需要一個「緩衝」過程。

黃疸兒接受藍光照射。

NICU各個病房之間按需要嚴格採取隔離措施。

 

57歲的封志純是這所醫院的院長,八年時間,他和他的團隊傾力將這個原本只有20多張床位的科室發展成如今的規模。這位躬耕兒科學領域三十多年的老大夫如今仍然堅持每天工作在一線的臨床。

聊起當年的北上創業史,老封隨口提到的還是與兒科業務緊密相關的實例。2006年,受命從原單位廣州第一軍醫大學附屬二院北上京城,組建八一兒童醫院的封志純初到北方,連續遇到幾例胎膜早破,合併感染,導致新生患兒發生呼吸困難的危機病例。眼看著竭盡全力,迎來的卻是患兒的遺憾離去,老封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他和科研團隊全力以赴,經過幾個晝夜奮戰,終於弄清楚了新生患兒離奇致病死亡的究竟,原來受北方衛生條件等局限,某些患兒在子宮內就已經被李斯特菌感染。掌握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封志純果斷對症下藥,採取抗生素調整、及時上呼吸機等急救措施,在第一時間防治患兒呼吸窘迫,終於突破了治療瓶頸,並把此類經驗向京城其他醫院乃至整個北方地區推廣,將之逐步轉變為行之有效的慣例治療手段。

如今,入住八一兒童醫院的新生兒和早產兒成活率已經與歐美發達國家相差無幾,這座匯聚國內頂尖技術人才的醫院真正成了保障北京新生兒最初的生命安全綠島。然而面對大城市的生活壓力大、氣候環境複雜等新問題,封志純和他的團隊還任重道遠。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劉航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生命初島」裡的「臨時媽媽」
    新華網消息,NICU的護士們,不僅守護著新生兒的生命,也當起了這些才降臨世界不久,甚至還沒看到自己父母的新生兒的「臨時媽媽」。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以下簡稱「NICU」)裡,出生不久的高危新生兒,由於早產系統器官還不成熟,或是患有危重疾病,不得不暫時離開自己的父母,住進這專門看護他們的「生命初島」,離不開護士媽媽們的日夜監護
  •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醫學科主任 王秀娟--創辦省級重點...
    多種新生兒疾病的診療技術均達到國內同行先進水平。本報記者 孫夢釗 程銳   2002年7月10日,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到達醫院後,她轉了一圈,兩行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她有點後悔當初沒有聽從老師的分配留在省兒童醫院。
  • 【一線抗疫群英譜】李興華:全力以赴決戰在武漢重症監護病房
    這裡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後屏障,也是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是人類與病毒激烈交鋒的區域。  2月21日,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緊急馳援武漢,傍晚抵達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經過4天的休整後,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興華被派往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工作。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順利通過市衛計委專家組現場審核
    日前,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專家組一行7人蒞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對醫院重症醫學科進行現場審核。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院長童奔,醫療院長宋國維,黨支部書記、行政院長劉強,業務院長孫緒丁,副院長崔秀英,副院長馬秀芝等院領導出席會議。
  • 埃及新冠重症監護病房內,發生心碎一幕...
    (觀察者網 訊)近期,一則埃及重症病房內的一則視頻在推特和臉書上流傳甚廣。視頻中,醫護人員為救助新冠肺炎患者忙的不可開交,背景聲稱病人因缺氧而死,最後還有一個護士無力坐倒在地面上的畫面,在社交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
  • 這個新生兒的病全國罕見
    嬰兒新生即出現喘憋,呼吸困難,隨時有生命危險。經查胸腔內疑似有囊性佔位,壓迫孩子氣管所致。而當外科醫生手術時,CT上的佔位突然「消失」了。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該佔位為氣管憩室,可隨著孩子的呼吸凸出或收縮,這就是佔位突然消失的原因。
  •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兒七科主任 劉丕松--爭取讓...
    多年來,他所領導的兒科急救病房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監護床位從2張發展到現在的22張,病區床位也從31張擴大到90多張。   劉丕松引領大家,先後在科內開展了經口及經鼻氣管插管,多種類型呼吸機的使用,救治呼吸衰竭患兒;對危重病患兒開展了呼吸、心電、心率、血壓、體溫監測及輸液泵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通過對危重患兒集中監護治療,使醫院兒科在小兒危重病搶救方面邁上一個新臺階。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史源教授等牽頭髮文提出首個防控新生兒...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史源教授和附屬一院教授漆洪波等牽頭在【柳葉刀·兒童健康】發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間新生兒重症監護的應急準備方案》的述評文章。該文章對如何防控新生兒感染新冠肺炎,以及相關治療和隔離措施提出了指導意見。這是國際上首個由重慶醫學家提出的防控新生兒感染新冠肺炎的預案。
  • 東三省首例小兒下頜骨牽張成骨術在哈成功 12天新生兒獲救治
    東北網8月7日訊(魏然 記者 杜筱) 8月6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田素寶帶領團隊攜手南京兒童醫院整形燒傷科沈衛民主任為一名新生女嬰成功實施小兒下頜骨牽張成骨術治療,此項技術填補了東三省該項技術的空白。東三省首例小兒下頜骨牽張成骨術在哈成功。
  • 探訪義大利克雷莫納醫院重症監護室
    探訪義大利克雷莫納醫院重症監護室4)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23日,探訪義大利米蘭東南部的克雷莫納醫院重症監護室
  • 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成立
    莎莎的情況十分少見,因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多發於新生兒時期,到莎莎這個年齡發病的往往很難診斷,得益於兒童醫學中心內外科的聯合診療,並無縫銜接轉科,及時手術治療,才得到有效治療。閻大益介紹,目前,兒童外科的開設主要集中於兒童專科醫院、地處一線城市和實力較強的綜合醫院,多數綜合醫院的兒童外科分散於成人外科,但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需要根據不同特點確定處理原則和方法,開設專門的兒童外科,將更有利於整合醫療資源,讓就診兒童享有更規範的診療。
  • 為小可言讓出生命通道!請北京的司機注意避讓這些救護車輛
    「剛開始只是偶爾咳嗽幾聲,我就帶她到縣醫院和婦幼保健院檢查,都沒查出毛病。」沒想到的是,孩子的病情逐漸惡化,不光咳嗽,還出現了嗆奶、嘔吐,就連哭都發不出聲音,憋得小臉發紫。意識到情況危急,小兩口趕緊帶著女兒到了普洱市兒童醫院。醫生為小可言拍了胸片,發現小可言已經患了重症肺炎和巨細胞病毒感染,直接讓她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 公務早班機|瑞士空中救援組織改造飛機 4萬英尺運營的重症監護室
    他是一名早產兒,在奧地利(父母是瑞士人,當時正在此休假)出生時只有四磅,需要立即進行重症監護。 父母不知如何將達裡斯安全送回家,便聯繫了私營非營利性基金會Rega,這個組織在瑞士境內和為國外的瑞士公民提供空中救護服務。醫療團隊研究了護送達裡斯回國的最佳方案,最終決定使用Rega的挑戰者救護機。
  • ...竟是 「心病 」惹的禍 上海專家常駐廈門市兒童醫院,足不出廈...
    幸好孩子在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分院)接受了上海專家的手術,徹底解決了「心病」,讓全家人鬆了一口氣。  據了解,該院心血管中心從去年底正式運行以來,已成功完成了疑難新生兒先心病手術三十餘例,更有上海專家長期駐廈指導、定期來廈看診,讓患兒與家庭免去奔赴外地就醫帶來的不便。
  • 記者夜訪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疫情不結束,我們不撤退」
    圖為金銀潭醫院ICU病房。鄭薛飛騰攝雨夜,微冷。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7樓的ICU科室,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各種儀器設備發出的聲音清晰可辨,各類指示燈不停閃爍,在這裡,與生命的賽跑時刻進行著。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也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最多的醫院之一。2月25日晚,本報記者走進金銀潭醫院ICU病房,進行採訪。遇到危險的情況得往前衝晚上10點,醫院新收治了一位80多歲的新冠肺炎患者,手術後住進了ICU負壓一床。剛剛接班的護士梁順正在為他做檢查護理。
  • 第一屆全球華人新生兒醫學高峰論壇在廈舉行 「廈門水平」獲得認可
    廈門網訊 (文/ 廈門晚報 記者 汪燕妮 通訊員 廈童宣 圖/陳理傑) 4月29日,第一屆全球華人新生兒醫學高峰論壇暨第二屆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新生兒醫學大會在鷺島落幕。來自全球華人新生兒醫學界的專家學者,對新生兒醫學領域的新觀點、新進展和新技術進行研討和交流,分享新生兒疾病救治和新生兒重症監護管理經驗。  「這次會議對國內的新生兒醫學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裡,驚現多隻老鼠,網友...
    虎撲10月22日訊 近日,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一醫院ICU病房爬滿老鼠。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裡,驚現多隻老鼠。視頻顯示,老鼠活蹦亂跳,沿著氧氣管道上下亂竄。
  • 巴西裡約市重症監護病房滿員 有患者去世前排隊等待病床12天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巴西裡約熱內盧市衛生系統12月8日對外宣布,該市公立醫院的288張重症監護病床本周全部滿員,所有需要入住(ICU)病房的患者將選擇轉往裡約州其他城市醫院,或繼續在市內醫院排隊等候,目前該市平均252名患者等待一張ICU
  • 固原新生兒患百日咳險喪命!醫生提醒家長們注意這些事……
    ……後經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接診後確診為百日咳該院兒三科(兒童重症監護室)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資深兒科專家湯澤中的指導下全力搶救經過14個晝夜的精心治療孩子終於脫離險境醫院總值班立即協調兒童重症監護室主任張軍紅,連夜將米米送進了監護室。
  • 各方接力 早產兒溜溜住進八一兒童醫院就診
    昨晚8點43分,經過近12小時的高鐵旅程,溜溜順利抵京,住進了八一兒童醫院PICU病房。今天凌晨,記者離開醫院時,溜溜的父母仍在病房外,期盼著好消息。旅途勞頓,病房裡的溜溜生命體徵平穩,進入了夢鄉。留在救護車前的,除了醫護人員,還有兩名交警,交管部門得知溜溜的情況後,全力支持,為溜溜打通了生命通道,沿途各區交警將接力為救護車開道,以保障救護車能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八一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