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農業路與中州大道的交叉口,路邊的這家大超市已經於「五一」前關張閉店,結束了它在此15年的經營歷史。可能是近些年倒閉的大超市太多了,這家新閉店的超市並沒有引發人們對它的多少回憶。
在閉店大超市的旁邊,有一個街邊小店鋪還在經營,門口一位大媽正在照看店面。據大媽說,她記得差不多10年前,這家超市生意很火的,每天來買東西的人非常多,節假日更是火爆。「那什麼時候生意不好了呢?」筆者問。「啥時候?就是這中州大道、農業路橋一修,後來旁邊村裡房子又一扒,徹底不行了,沒人了。」大媽嘆氣道。
看一下超市的位置,早先的黃金地段,如今被高大的立交橋遮擋,而且農業路、中州大道都是高架快速路,周邊客流不可避免的受到阻擋。超市旁邊停車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這個位置前些年大工程一直就沒停過,先是中州大道,後來又是農業路,又是圍擋又是高架的,「再好的生意也受不了呀!」
從超市的客源來看,這家超市原先緊鄰兩個規模較大的城中村,常砦和押砦,當年超市生意最好的時候,也確實與兩個城中村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有關。如今,這兩個城中村全部都已拆遷改造,新的項目還未建成投用,因此造成的周邊人流量大幅縮減的確是超市經營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近些年網絡購物、便利店、生鮮店的興起,人們的購物消費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致使那些經營一般的大超市越來越不「吃香」。從全國來看,大型超市閉店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光是鄭州市這幾年倒閉的大超市已有近10家。超市經營模式跟不上消費變化,這才是其沒落的根本原因。
如此黃金位置的商業設施,筆者上上下下轉一圈,電影院兩年前就停了,現在超市又關了,從內到外處處都是破敗之象,實在令人惋惜。商場超市幹不下去,當然首先是自身經營的原因,但外圍因素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早些年的城市建設,非常注重大和快,市區內大環路、快速路、高架路紛紛上馬,按照新的城市發展理念,這並不一定完全正確。在廣東有一句話叫「寬路無旺鋪」,細想一下,城市更需要的是活力,城市建設應該以促進街區商業要素的流動為主要出發點,路太寬了,橋太高了,如果造成周邊人氣少了,從長遠看,這並不是好事。當下,鄭州市的城市建設中,道路更新改造,慢行系統等,說到底就是為了提升街區的人氣,城市充滿活力才能更好的發展。
看看鄭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