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藏先遣連紀念館落戶海拔4500餘米的西藏阿里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10月7日,落戶海拔4500餘米的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的進藏先遣連紀念館,前來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

1950年8月,由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7個民族的136名官兵組成的先遣連,從新疆于田出發,徒步兩千多公裡到達藏北高原。期間,63名官兵光榮犧牲,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5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原西北軍區授予這個連隊「進藏英雄先遣連」光榮稱號。

革命烈士沒有被忘記!9月27日,進藏先遣連紀念館在改則縣先遣鄉建成開館。同時,先遣連烈士紀念碑和先遣連戰鬥遺址也修葺一新,讓當年的「扎麻芒堡」今天的先遣鄉,成為緬懷英烈、傳承精神的重要載體,激勵著今天的人們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中國國防報特約記者劉曉東攝

相關焦點

  • 西藏一紀念館入選全國十佳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中共阿里地委宣傳部申報的進藏先遣連戰鬥遺址保護修復和進藏先遣連紀念館建設工程等20項案例被分別推介為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
  • 西藏阿里海拔5000米之上現罕見的金絲野犛牛
    近日,記者在前往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先遣鄉巴熱村的途中拍下了金色野犛牛的身影。據了解,這一種群的野犛牛又被稱為「金絲野犛牛」,由於它們生存在高寒缺氧、人跡罕至的羌塘高原,加之種群數量稀少,行蹤難以被人掌握,一直以來鮮被人觀察到而顯得十分神秘。
  • 從和田到阿里,自駕進藏探險再迎新線路
    9月19日,哈弗H9與和田地區、阿里地區籤署戰略合作,聯合打造「夢想自駕遊目的地」——從新疆和田至西藏阿里的「第九線」,以此推動長途穿越出行向精品化、IP化、專業化發展。進藏車隊將從和田出發,進入素有「最難進藏路」之稱的「第九線」,向「世界屋脊」進發,開啟為期近十天的長途穿越進藏之旅,並最終在西藏阿里收官。歷史上的「于田—阿里」線怎麼「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用「進藏先遣英雄連」的事跡來描述「于田—阿里」線的「難」!
  • 新疆邊防部隊海拔超5千米無人區風餐露宿16晝夜
    原標題:新疆邊防部隊海拔超5千米無人區風餐露宿16晝夜  11月下旬,阿里軍分區組織即將下連的新兵參觀普蘭縣進藏英雄先遣連遺址,重溫當年先遣連136名官兵憑藉一張英文地圖,從新疆于田穿越千裡無人區進軍藏北解放阿里的歷史。
  • 海拔4500米西藏阿里電力建設者的艱辛
    那天,我們喝了很多酒,談了很多事,主要內容就是圍繞他們在西藏阿里工作的一些事,喝酒過程中,這個堅強的漢子,談論起西藏工作竟然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淚,在這裡我想先說一下西藏阿里的情況。西藏阿里地區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
  • 飛上海拔4500米的阿里,回味高原軍人戍邊守防的"變與不變"
    這便是後來聞名全軍的進藏先遣連,官兵來自五湖四海,包括漢、維吾爾、哈薩克、蒙古、回、藏、錫伯等7個民族。1950年7月31日,先遣連從于闐的普魯村出發,踏上了進軍阿里的艱難徵程。他們邊偵察邊前進,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崑崙達坂和庫克雅達坂,於8月15日越過新藏交界的界山達坂,成為人民解放軍分別從西康、青海、雲南和新疆向西藏的大進軍中,孤軍深入阿里的英雄部隊。
  • 阿里海拔5000米之上現罕見的金絲野犛牛
    人民網阿里5月11日電(郝潔、楊影)近日,記者在前往阿里地區改則縣先遣鄉巴熱村的途中拍下了金色野犛牛的身影。據了解,這一種群的野犛牛又被稱為「金絲野犛牛」,由於它們生存在高寒缺氧、人跡罕至的羌塘高原,加之種群數量稀少,行蹤難以被人掌握,一直以來鮮被人觀察到而顯得十分神秘。
  • 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屋脊上的屋脊」
    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屋脊上的屋脊」 阿里是青藏高原最遙遠最荒涼的區域,自然條件相當惡劣,可是卻蘊藏著最深厚的文化與最神秘的故事。公元10世紀至公元17世紀,在阿里這片高寒荒漠上,曾有過一個叫古格的王朝。
  • 西藏阿里幹部:生命在這裡很脆弱,但也很頑強
    (受訪者供圖)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距離拉薩1700多公裡,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這就是位於中國版圖最西南的西藏阿里地區。因地處偏遠,高寒缺氧,阿里地區成為常人不願去的荒涼之地。  阿里的大美風光令遊客沉迷,但對生活在那裡的人來說,阿里是「眼睛的天堂,身體的地獄」。據了解,在阿里地區工作五年以上的幹部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性疾病。  毗鄰新疆的日土縣泉水湖公安檢查站,是新疆進入西藏的第一道護城河,承擔著艱巨的任務。這裡海拔5118米,常年狂風肆虐,苦寒刺骨,被當地人稱作「死人溝」。
  • 進藏八線之「新藏線」——世界最高海拔穿行之路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途中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其中最高的界山達坂海拔高達5347米,是幾條進藏路線中最艱難的一條線路,在這條線路上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反,只要提前做好準備,大多數的高反都可以適應。沿途盤山公路彎道眾多且急,再加上複雜多變的氣候,已經超過了很多人身體正常承受的範圍,即所謂又美又危險的路線。
  • 首戰「第九線」 哈弗H9牽手和田&阿里升級「進藏攻略」
    「心無畏·敬英雄」哈弗H9進藏車隊正式開拔,從和田出發,沿著當年進藏英雄先遣連的足跡——有著最難進藏路之稱的「第九線」向「世界屋脊」進發,開啟為期近十天的長途穿越進藏之旅,並最終在西藏阿里收官。這是首個穿越「進藏第九線」的官方車隊,車隊出發前,在全國500餘家媒體的見證下,哈弗SUV與新疆和田地區、西藏阿里地區政府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哈弗SUV將以「進藏第九線」為契機,助力和田、阿里打造「夢想自駕遊目的地」,讓越來越多的哈弗車主及自駕遊愛好者深度領略新、藏兩地山河壯美、天地遼闊。
  • 三十萬平方公裡的阿里地區,是這個連搶先保住的
    最後一個新藏方向,新疆軍區派獨立騎兵師第一團第一連135人作為進藏先遣連,從新疆于闐出發,奪取藏北。第一團保衛股長李狄三,被任命為這個連的總指揮。甚至,他們連一張像樣的地圖都沒有,就靠著一個破舊的指北針,翻過了高聳入雲的喀喇崑崙山。8月底,他們終於到達了阿里地區改則縣的扎麻芒堡,一路邊走還邊起名字,很多地名至今還在沿用。到達阿里不算勝利,他們還要在這裡堅持到後續部隊的到來。此時的阿里地區,已經是大雪封山,先遣連的糧草都已經斷絕,參加過南泥灣開荒的李狄三就組織大家打獵為食。
  • 哈弗H9牽手和田&阿里 升級「進藏攻略」
    「心無畏敬英雄」哈弗H9進藏車隊正式開拔,從和田出發,沿著當年進藏英雄先遣連的足跡——有著最難進藏路之稱的「第九線」向「世界屋脊」進發,開啟為期近十天的長途穿越進藏之旅,並最終在西藏阿里收官。這是首個穿越「進藏第九線」的官方車隊,車隊出發前,在全國500餘家媒體的見證下,哈弗SUV與新疆和田地區、西藏阿里地區政府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哈弗SUV將以「進藏第九線」為契機,助力和田、阿里打造「夢想自駕遊目的地」,讓越來越多的哈弗車主及自駕遊愛好者深度領略新、藏兩地山河壯美、天地遼闊。
  • 進藏倒計時:跨上摩託,GET你的西藏玩法
    」的林芝,氣候溼潤,平均海拔3100米,擁有西藏80%的森林資源,沿途風景皆是可觸達的瑞士風光。/西藏的西藏,阿里推薦景點:岡仁波齊、瑪旁雍措、古格王朝遺址、扎達土林、班公措如果說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麼阿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這裡大地遼闊,雪山延綿,湖泊空靈,是世界最初的模樣。
  • 克裡雅古道,一條以艱險著稱的新疆進藏通道,到底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師先遣連進藏誓師大會原址在沒有地圖指引、沒有嚮導領路、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先遣連45天跋涉600多公裡,跨越冰封雪裹的崑崙山,克服雪盲、高原病的威脅,甚至在進入藏北無人區後,給養線被大雪阻斷,只能打獵自救,以獸肉為食,以獸皮為衣...
  • 飛上阿里
    這便是後來聞名全軍的進藏先遣連,官兵來自五湖四海,包括漢、維吾爾、哈薩克、蒙古、回、藏、錫伯等7個民族。1950年7月31日,先遣連從于闐的普魯村出發,踏上了進軍阿里的艱難徵程。他們邊偵察邊前進,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崑崙達坂和庫克雅達坂,於8月15日越過新藏交界的界山達坂,成為人民解放軍分別從西康、青海、雲南和新疆向西藏的大進軍中,孤軍深入阿里的英雄部隊。
  • 海拔4500米以上,春天開放的高原野花
    羊卓雍錯,往北過了納木錯,高原海拔幾乎都在4500米以上,地表多是荒漠、砂礫、貧瘠的土壤,適合植物生長的溫暖時間又很短暫,對於地球絕大多數植物來說這裡是真正意義的生命禁區。臭蚤草花 攝於西藏薩嘎縣來到4500米以上海拔的高原旅行,沿途見不到森林,除了個別地方偶見幾棵人工栽植的楊樹類樹木,天然灌木在廣闊的地域也極其少見。
  • 走進「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
    這是12月4日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拍攝的瑪旁雍錯風光(無人機照片)。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  這是11月27日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拍攝的岡仁波齊峰。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這裡群山巍峨、河流縱橫、湖泊密布,處處皆景。
  • 新藏公路沿線簡易地勢圖,新疆葉城和西藏阿里的海拔差在2900米
    盆地南部的葉城到離青藏高原最近阿里地區海拔差居然達到了2900米。我們從圖上就可以看到盆地和高原山脈顯著的高度視覺差。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增強西藏和新疆兩地間的聯繫,在上世紀的50年代中期修建了新藏公路又名國道219(剛開始是修建了新疆葉城到阿里噶爾,後來慢慢延長到西藏日喀則的拉孜縣,全長2140公裡),它直接從海拔高度不到2000米的盆地內,翻越了險峻的山脈直接抵達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的藏北高原(葉城海拔在1350米左右,而阿里的噶爾縣海拔4250
  • 海拔4500米傳來好消息 溫醫大附屬西藏嘉黎醫院成立
    為積極參與溫州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市嘉黎縣的光榮任務,提升西藏嘉黎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水平,促進嘉黎縣人民醫院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經嘉黎縣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嘉黎縣人民醫院申請,學校綜合評估,12月1日,學校正式發文,決定增列西藏嘉黎縣人民醫院為非直管附屬醫院,名稱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西藏嘉黎醫院」。近些年,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眼視光醫院、口腔醫院等都對嘉黎縣人民醫院開展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