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或曾是類似地球藍色「水世界」

2020-12-17 環球網

科技日報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俄羅斯衛星網日前報導,布萊恩考克斯教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二臺最新的重磅系列片《行星》中指出,地球可能曾有三個「藍色行星」鄰居——火星、金星甚至水星表面上都曾有海洋和河流,其中火星是最有可能進化出生命的地方。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行星》系列紀錄片旨在追尋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歷程,根據這部紀錄片,金星和水星的灼熱表面以及火星的冰凍外殼也許一度適合生命生存。

金星是太陽的第二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由於溫度高和大氣有毒而被稱為「地球的邪惡雙胞胎」。金星很可能是第一個擁有海洋、藍天和雲彩的「水世界」。它的這種狀態或許持續了20億年,長得足以讓生命在其表面進化。它在大約7億年前乾涸。在將於本周出版的《行星》一書中,考克斯和合著者安德魯科恩寫道:「數十年探索活動中積累的數據都指向同一個結論:過去,金星曾是一顆被淺層原始海洋覆蓋的行星。」

至於水星,其形成時比現在大得多,且軌道接近地球和火星的軌道。他們認為:「它很可能已經大到足以形成大氣層,很可能是一個所有生命要素都存在的水世界。然後,它被木星的引力拉出軌道。」

相比前兩者,火星被視為最有可能進化出生命的地方。考克斯和科恩說:「曾幾何時,這顆紅色行星藍得閃閃發光,溪水順著山坡流下,河水蜿蜒穿過山谷。」

在開啟學術生涯之前,考克斯曾是樂隊D:Ream的鍵盤手。1997年,樂隊解散後,他在漢堡大學獲得了高能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因為BBC系列紀錄片《太陽系的奇蹟》而聲名大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紅色的火星死氣沉沉,而藍色的地球生機盎然
    這就是為什麼火星是紅色和死氣沉沉,而地球是藍色和生機盎然。終於,科學家知道了為什麼兩顆最宜居的行星有著迥然的命運。想像一下我們太陽系剛誕生時的情景,那是在數十億年前了。當時太陽比現在更冷、更暗,但是(至少)有兩顆行星——地球和火星——它們表面的大部分地區被液態水所覆蓋。由於存在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大量溫室氣體,兩個星球都沒有變成冰雪世界。甚至在二者的海洋之中,已經開始有最原始的生命形態存在,並且正在為光明而宜居的未來打基礎。火星和地球,從規模上看,地球比我們的紅鄰居要大得多,對生命更友好。
  • 這就是為什麼火星是紅色和死亡,而地球是藍色和生機
    太陽更冷,更不發光,但有(至少)兩個行星——地球和火星——液態水覆蓋其大部分表面。由於大量存在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這兩個世界都沒有完全凍結。兩者甚至可能在他們年輕的海洋中擁有原始的生命形式,為明亮的,生物友好的未來鋪平了道路。在過去的幾十億年裡,這兩顆行星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
  • 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
    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有句話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傍晚時分,一輪紅日將逐漸晦暗的天空渲染成一片紅色,一種朦朧美悠然而生。地球的落日是紅色,這大家都知道,但是火星上的落日卻是藍色,為何兩個星球的落日顏色會不一樣呢?對於科學家也有另一番解釋,可謂是「一語道破」呀!其實不僅落日能使地球的天空變成紅色,同樣早上日出的時候,天空也是紅色的。但是在火星上,不管是日出還是日落看到的卻都是藍色,這是為何呢?
  • 最新研究:火星表面泥漿流動或類似地球熔巖流
    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在線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發現,泥漿在火星表面低壓低溫條件下的流動行為,可能類似於地球上的熔巖流。研究人員稱,火星表面分布著成千上萬的火山樣地貌,上面還有類似熔巖的流體,有些被認為來自於巖漿的火山作用。這些地貌多見於被沉積物覆蓋的地形,這些地方曾被認為存放有古洪水,而溼沉積被快速掩埋可能導致沉積火山作用。不過,此前尚不清楚泥漿在火星上會如何流動。
  • 地球不再完美?火星發現水冰庫,差不多百分百是冰
    早在2003年,機遇號登陸火星梅裡迪亞尼平原以後,一直在一個小環形山裡辛勤地拍照和探測,並對裸露的火星巖床及巖床上的巖石進行了重點研究,給科學家發回了大量珍貴的照片和科學數據。科學家們經過分析最終確認,火星部分地區曾經是不折不扣的「水世界」。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色火星可能是藍色「水星」
    近日,科學家天文愛好者們又有了新的發現:火星上的液態水曾經形成比北冰洋還要大的海洋,而且火星的顏色很可能並非千百年來人們觀測到的紅色,而是美麗的藍綠色。  海洋佔火星北半球一半面積  火星上曾有液態水,但到底有多大量呢?藉助地面望遠鏡近6年的觀測,美國科學家5日給出答案:至少兩千萬立方千米,這些水可能曾在火星北半球匯聚成體積比地球北冰洋還大的海洋。
  • 人類真的起源於地球嗎?NASA究竟在隱瞞什麼樣的火星秘密
    正是,為什麼人類越來越熱衷於探索火星呢?火星上究竟有什麼秘密讓人類趨之若鶩? 近期NASA發布了一組關於火星的照片,起初,照片中顯示,火星的天空是藍色的,緊接著,照片就立即被轉換為灰濛濛的天空,NASA就像一直在隱瞞火星的天空是藍色的事實。
  • 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小島,氣候環境與火星類似,面積等於五十個香港
    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小島,氣候環境與火星類似,面積等於五十個香港。當談到無人居住的島嶼,每個人都會想到一些神秘和危險的事情。畢竟,這就是電視劇的播放量。大多數無人居住的島嶼都有怪獸。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假的,因為真正無人居住的島嶼只是由於環境問題而不適合居住。
  • 木衛二上的水比地球還多,把它和火星合併,火星能成為另一地球嗎
    地球的鄰居火星也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也是有著成為我們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的潛質的,但是火星地表非常乾旱,是個沙漠式的星球,雖然科學家們在上面發現了水冰和一些液態水的痕跡,但實際上火星上的水量少得可憐,根本不足以支撐那裡出現生態環境。
  • 是什麼讓火星的日落與地球不同?
    火星上日落和日出的顏色與地球上不一樣。首先,對於火星來說,太陽只輻射相當於地球陰天下午時部分的光。因為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16億英裡,大約是地球距離的一半,距離的增加會降低陽光的強度。不僅如此,我們從地球看到的太陽張角為0.5°,而在火星上會縮小到0.35°。
  • 是什麼讓火星的日落不同於地球的日落?
    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第956個火星日任務結束時,以其高解析度桅杆相機對準落日,捕獲了這4個圖像序列。雖然它看起來與地球的落日類似,仔細觀察會發現外星的怪異之處。火星上的一天持續24小時39分鐘,因此日出和日落幾乎遵循與地球上相同的節奏。當我們最終在那裡建立基地時,太空人應該能夠相對輕鬆地適應星球的晝夜規律。時差會更糟糕。
  • 火星上流動水很可能是寒冷和冰凍的?
    Holt由於火星表面和大氣的性質,這些問題一直存在,這提供了矛盾的答案。根據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一項新研究,似乎兩者都是如此。基本上早期火星可能有大量的表面冰,它們經歷了周期性的融化,產生了足夠的液態水,從而形成了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古老的山谷和湖床。
  • 為什麼在火星上看夕陽,太陽是藍色的?99%的人都不知道
    小朋友們畫畫時,喜歡給太陽塗抹不同的顏色,但是如果塗上藍色之類的一定會被笑話,太陽怎麼可能是藍色的呢?可是其實在火星上看夕陽,太陽是藍色的哦,為什麼在火星上看太陽,太陽是藍色的呢?一直以來,人們對火星都比較關注,因為在偌大的宇宙中,這顆星球離我們非常的近,而且火星上存在著水和大氣,各種地勢地貌也和地球接近,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星球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在理論上是非常有希望移居的星球,於是很多國家就開展了對火星的探索,根據各種火星探測器發回來的照片,人們發現在火星上看夕陽時,太陽居然是藍色的。
  • 曾經有海洋的火星,水都去哪了?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 很多科學家認為,在久遠的過去,火星表面有液態水。最近通過對一顆火星隕石的研究表明,在火星形成9千萬年之後,火星表面就可能有液態水。早期的火星很可能溫暖溼潤,那時的火星上也像今天的地球那樣,有海洋、湖泊與河流。
  • 地球並不孤單!火星和木衛二上存在生命是一個「確定性」
    根據一位專家的說法,火星和木星的衛星歐羅巴上存在生命幾乎是「確定無疑的」,他認為我們可能在太陽系中並不孤單。 長久以來,火星一直被吹捧為外星生命的家園,很可能是微生物的形態,因為這顆紅色星球曾有過類似地球的環境,有大氣層和流水。
  • 火星地球最近一刻:近15年來距地球最近的一次
    天文專家表示,本次衝日時,火星距離地球並不是最近,最近一刻將出現在7月31日,這是近15年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火星看上去「更亮更大」。天文資料顯示,衝日時的火星,距離地球最近大約6000萬千米以內,最遠可達1億千米以上。當地球在遠日點附近而火星在近日點前後發生衝日時,就是所謂火星大衝,距離地球較近,亮度較高,也更便於觀測火星細節。
  • 曾預言2020地球面臨大災難,這位「火星男孩」預言成真了?
    當年,「火星男孩」的出現震動了整個科學界,他名叫波力斯卡,來自俄羅斯,自稱以前曾生活在火星上,他預言了中國的使命,以及2020年將發生在某個大陸的災難。2007年,年僅11歲的波力斯卡預言,在2011年,地球上將會發生三次大災難,災難與水有關。
  • 火星上也有日落嗎?與地球上的日落有什麼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
    而在火星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成功地捕獲了落日的瞬間。一直以來,火星就像是地球的鄰居一樣。除了月球以外,人們討論最多的星球就是火星了。火星與地球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在太陽系中,火星與地球都處於人類的宜居帶上。火星是個球狀的行星,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位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位,就是地球的後面。
  • 火星上有液態水,也未必有生命
    而現在NASA火星探測器上的新儀器又發現了一些被研究人員稱為「在火星某些山坡上流淌著液態水的最強證據」——證據來源於2011年時飛往火星軌道上的探測器所拍攝圖片,通過科學家們的分析與研究,他們發現某處巖石斜坡上存在著暗黑色、類似人類手指般的痕跡。這些狹窄的條狀陰影會在火星最溫暖的月份出現並增加,然後在一年裡的其他時候消失。探測器上的另一臺儀器還發現了這些條狀陰影有一些鹽化合物與水相結合的化學特徵。
  • 如何讓火星上充滿水,從而成為宜居星球?
    這個計劃最根本最開始要做到的就是讓火星碧波蕩漾,地表擁有足夠的液態水。NASA經歷了幾十年的探索,對火星大致情況已經了如指掌。基本參數是:火星直徑約地球的一半,體積約地球的15%,質量約地球的11%;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氣,約達到地球大氣密度的1%,但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有水,主要是以固體冰凍水的形式存在於極地和地層深處;火星自轉軸傾斜25.19°,因此與地球差不多,有了一年四季;火星有兩顆衛星,但比較小,呈土豆不規則形狀,大的約20幾公裡直徑,小的約12公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