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

2020-12-18 紅豆豆聊科普

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

有句話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傍晚時分,一輪紅日將逐漸晦暗的天空渲染成一片紅色,一種朦朧美悠然而生。地球的落日是紅色,這大家都知道,但是火星上的落日卻是藍色,為何兩個星球的落日顏色會不一樣呢?對於科學家也有另一番解釋,可謂是「一語道破」呀!

其實不僅落日能使地球的天空變成紅色,同樣早上日出的時候,天空也是紅色的。但是在火星上,不管是日出還是日落看到的卻都是藍色,這是為何呢?科學家表示: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主要和兩個星球大氣層對陽光的吸收有關係。

我們先來看地球,從外表看就是一個藍色的球體,而且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也往往是藍色,而地球上藍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因為空氣吸收了藍色的太陽造成的。但火星卻不一樣,平常看火星就是一個橘紅色的球體,若是身在火星上,看到的天空的也是橘紅色的,但火星天空的顏色的形成原因卻和地球不一樣,主要是因為火星上豐富的赤鐵礦有很大的關係,而且火星表面的巖石、土壤以及大氣層裡面含有的塵埃顏色都接近於橘紅。因此火星整體的顏色都比較接近橘紅,那麼為啥火星上早上和傍晚時,日升和日落時候的太陽和天空都會變成藍色的呢?

其實這主要和火星上的大氣層成分還有塵埃有關,我們知道當時太陽光以傾斜角度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就會發生折射和散射,這種現象在火星上也存在,不過由於火星的空氣比較稀薄,在斜射的時候就需要更長的距離穿越大氣層再照射火星表面。而在斜射的過程中,因為大氣層中存在大量的塵埃,太陽光波長較長的紅光被大量的散射,而波長較短的紫光又沒啥存在感,因此波長適中的藍光就很好的被照射到表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火星看到的落日和早上升起的太陽以及附近天空是藍色的了。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宇宙世界無奇不有呢,我們知道早在50年前,美國就已經成功等人了月球,因此也有多在想,人類什麼時候能登入火星?從科學家的探索來看,未來要登入這個星球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要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火星生長時間的生存,我們知道火星大氣層稀薄,缺少氧氣,對於人類來說,沒有氧氣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火星還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因此這樣來看,想在火星上生存還是非常艱難的。

不過,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一切也皆有可能,那麼你期待人類登入火星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紅色的火星死氣沉沉,而藍色的地球生機盎然
    這就是為什麼火星是紅色和死氣沉沉,而地球是藍色和生機盎然。終於,科學家知道了為什麼兩顆最宜居的行星有著迥然的命運。想像一下我們太陽系剛誕生時的情景,那是在數十億年前了。火星,這顆紅色的行星,沒有磁場來保護它不受太陽風的侵襲,這意味著它可能會以地球沒有的方式失去大氣層。(美國航天局)在過去的幾十億年中,兩顆行星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由於一些奇妙的原因,使得地球變得富含氧氣、溫度適宜、並且親眼目睹了生物大爆炸,而火星卻簡單地完全死了,海洋和大氣消失,沒有發現生命跡象。兩個相似的星球卻有著不同的遭遇,這其中定有緣由。
  • 美國探測器拍到火星發生「藍色日落」,為何不是紅色,預示什麼?
    尤其是在每一天的早晨和傍晚,這種現象更加的明顯,在太陽升起或者是落日的時候,整個天空都變成一一片片非常鮮豔的紅色,原本是白色的白雲也成為了火燒雲,人們通常會把他們叫做朝霞或者是晚霞。但是並不是太陽系中的每一個星球都是這個樣子的,在地球上是紅色的日升日落,或許在別的星球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說在火星上。
  • 這就是為什麼火星是紅色和死亡,而地球是藍色和生機
    為了擴展,火星和地球顯示出我們的星球比我們的紅色鄰居更大,更友好。火星,這顆紅色的行星,沒有磁場來保護它免受太陽風的影響,這意味著它可以以地球沒有的方式失去它的大氣層。想像一下我們的太陽系早期,可追溯到數十億年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色火星可能是藍色「水星」
    近日,科學家天文愛好者們又有了新的發現:火星上的液態水曾經形成比北冰洋還要大的海洋,而且火星的顏色很可能並非千百年來人們觀測到的紅色,而是美麗的藍綠色。  海洋佔火星北半球一半面積  火星上曾有液態水,但到底有多大量呢?藉助地面望遠鏡近6年的觀測,美國科學家5日給出答案:至少兩千萬立方千米,這些水可能曾在火星北半球匯聚成體積比地球北冰洋還大的海洋。
  • 火星上也有日落嗎?與地球上的日落有什麼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
    而在火星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成功地捕獲了落日的瞬間。一直以來,火星就像是地球的鄰居一樣。除了月球以外,人們討論最多的星球就是火星了。火星與地球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在太陽系中,火星與地球都處於人類的宜居帶上。火星是個球狀的行星,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位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位,就是地球的後面。
  • 是什麼讓火星的日落不同於地球的日落?
    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第956個火星日任務結束時,以其高解析度桅杆相機對準落日,捕獲了這4個圖像序列。雖然它看起來與地球的落日類似,仔細觀察會發現外星的怪異之處。火星上的一天持續24小時39分鐘,因此日出和日落幾乎遵循與地球上相同的節奏。當我們最終在那裡建立基地時,太空人應該能夠相對輕鬆地適應星球的晝夜規律。時差會更糟糕。
  • 是什麼讓火星的日落與地球不同?
    即使是機器人也無法將視線從美麗的落日上移開。這是在火星上任務期間的第956天,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將高解析度桅杆相機對準落日,從而捕獲了4張圖像。雖然圖像看起來像地球的落日,但是仔細觀察時能發現在火星上觀看的獨特之處。火星上的一天時間有24小時39分鐘,因此日出和日落遵循與地球上相同的節奏。
  • 火星或曾是類似地球藍色「水世界」
    科技日報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俄羅斯衛星網日前報導,布萊恩考克斯教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二臺最新的重磅系列片《行星》中指出,地球可能曾有三個「藍色行星」鄰居——火星、金星甚至水星表面上都曾有海洋和河流,其中火星是最有可能進化出生命的地方。
  • 探秘火星七年後,請看「好奇號」分享火星七大奧妙
    2.火星:這兒有一份完整的生命元素清單「好奇號」最早的發現之一是火星的環境曾經可能適合微生物生存。在從火星基巖鑽取的樣本中,科學家發現了硫,氮,氫,氧,磷和碳這些化學元素的蹤跡。這些是組成DNA最關鍵的化學成分。
  • 人類發射了46顆火星探測器,科學家為什麼痴迷這顆「紅色星球」?
    在廣闊的外層宇宙空間中隱藏著許多未解之謎,解決這些謎題的過程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地球之外科學家最喜歡研究的星球是火星。迄今為止,全球已有46枚火星探測器發射,其中美國佔22枚。為什麼火星對科學研究人員如此有吸引力?
  • 火星發現建築物廢墟是真的嗎?火星存在過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
    難怪人們這麼想像,如果在火星上有一個全球性的調水工程,那麼火星上的火星人文明發達程度不亞於地球上的人類。火星人或許在用望遠鏡嫉妒地觀察著我們這顆藍色的行星。因為它們居住的火星是一顆紅色乾旱的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則滿是它們羨慕不已的海洋。
  • 火星:我們對紅色星球的了解
    在冷,薄氣氛意味著液態水可能不能在火星表面存在的任何時間長度,稱為重複斜坡線的特徵可能會在表面上噴出鹹水,但這一證據存在爭議; 一些科學家認為,從這個區域的軌道上發現的氫可能反而表明鹽水。這意味著雖然這個沙漠行星只有地球直徑的一半,但它擁有相同數量的幹地。紅色星球是太陽系中最高的山峰和最深,最長的山谷的所在地。
  • 極光不再是地球專屬!科學家觀測到火星上也有綠色光暈出現
    近日,科學家們在火星大氣層中觀測到了一種綠色光暈,這還是人類除了地球以外在太陽系內另一個星球上首次發現這種現象。根據研究人員的分析,這種綠色的光暈很可能是火星大氣層中的氧原子與太陽光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實科學家們很早就提出過這樣的理論,他們認為這種綠色光暈會出現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但直到今年早些時候,追蹤氣體軌道器(TGO)衛星才觀測到這種現象(TGO從2016年10月開始觀測這顆紅色星球),而地球上這樣的光暈通常可以從國際空間站上看到。
  • 火星首次發現液態水湖 移民「紅色星球」不再是夢?
    火星首次發現液態水湖  移民「紅色星球」不再是夢?  人類在火星探測徵程中又迎來一項重大進展:第一次在這個「紅色星球」上發現了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  這一發現是由義大利科學家羅貝託·奧羅塞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歐洲航天局2003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火星快車號」所攜帶的雷達探測到的。
  • 關於火星的10個有趣事實:火星上一年相當於687個地球日
    當火星和地球靠近時,我們會在天空中看到非常明亮的火星,無論是用望遠鏡還是用肉眼都很容易觀察到。每15年或17年,這顆紅色星球只有一兩次處在非常靠近地球的位置,足夠我們獲得非同一般的觀察體驗。」以下是關於火星的10個有趣事實:1. 你在火星上會感覺更輕盈
  • 金星距離地球比火星還進,科學家為什麼不選擇金星?
    按照離太陽的距離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從這個排列順序看起來,金星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是一樣的。但其實,中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均距離為四千一百五十萬千米,如果研究金星的話,乘飛船登陸就只需要100天左右。
  • 「火星快車」拍全家福 照片不好 但科學家激動(圖)
    新華網柏林7月17日電(記者潘治)在飛往火星的途中,歐洲航天局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抽空」給地球和月亮拍了一張快照。   照片並不賞心悅目,但科學家很激動,因為這是「火星快車」飛行一個多月後第一次傳回觀察資料。照片和傳回的其他數據表明,「火星快車」上所有儀器目前狀態穩定。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而且這已經不只是在電影或是小說中的幻想了,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真的把移民火星當作自己的使命。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火星可不是一開始就是星際移民的首選,它其實只能算地球備胎的備胎。如果把時間倒退五六十年,在天文學家心中最適合作地球備胎的,那是金星。因為金星各方面的數據真的都太完美了。
  • 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走近紅色星球的那些未知
    其實關於火星的謎團遠不止「是否存在生命」一個,從古至今,這顆紅色的行星一直充滿了神秘色彩,即使已經有幾十個探測器被送往火星,但人類對於這顆行星仍有許多未解之處。火星謎團一: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行星科學家、國家天文臺鄭永春博士介紹,火星是太陽系裡的第四顆行星,緊挨著地球,位於太陽系宜居帶附近,它的溫度大概相當於地球上的南極,那裡四季分明,1晝夜長度為24小時37分鐘,是整個太陽系裡面跟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人類一直對於火星存在生命抱有很大期望,並且一直不斷有科學家發現支持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
  • 火星迎來八年一遇特大沙塵暴 將席捲整顆紅色星球
    環繞整個行星的沙塵暴每隔6到8個地球年出現在火星上,這相當於火星上的3到4年。天文學家仍然不明白這些風暴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他們希望通過研究目前的情況來了解這一現象。現在地球上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們能夠親眼目睹這場風暴對這顆紅色星球的影響,他們裝備了相對便宜的業餘愛好者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