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針對臺灣民眾申請大陸居住證,提出將設計一套登記機制,臺灣民眾若不申報就將開罰。這其實已經不是陸委會第一次威脅要對申領居住證的臺灣民眾祭出罰則,然而讓蔡當局難堪的是,這種恐嚇並沒有嚇到赴陸的臺灣民眾,反而申領居住證的人數還在不斷增長,陸委會自己就評估,目前約有10來萬臺灣人申領了居住證。
據臺灣《旺報》5月13日消息,大陸近年來不斷釋出各項對臺優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臺灣基層民眾和青年前往大陸創業、就業和求學。因為「太陽花學運」以來,臺灣的政治環境已經變得對兩岸交流愈發充滿敵意,兩岸協商談判的機會愈來愈少,所以,大陸期待通過單方面的惠臺政策,來展現爭取臺灣民心的誠意,並希望在大陸為兩岸同胞的融合發展進而實現心靈契合,創造有利條件。
為了更好的照顧臺灣民眾利益,大陸在制定惠臺政策時,也十分注意聽取臺灣民眾的意見和建議,而居住證政策的實施,正是臺灣民意影響大陸決策的案例。還原這一政策出臺的經過即可知道,隨著大陸網路經濟的躍進,在大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離不開行動支付和自助服務,但對臺灣民眾來說,因為旅行證件的問題,一般很難如同大陸當地居民一樣,享受上述科技創新帶來的生活便利。因為臺胞證的8位碼與大陸身分證的18位碼不相容,導致包括貸款、乘車、乘機乃至網絡支付,都需要經過繁瑣的程序。
因此,相當多臺灣民眾在與大陸涉臺系統座談時,都不約而同提出這一問題,期待大陸能夠協助解決。大陸政府對臺灣民眾的需求高度重視,才有了後續居住證的出臺。換言之,居住證之所以出現,完全出自臺灣民眾的倡議。
事實上,擁有大陸居住證之後,臺灣民眾並不會因此享有大陸戶籍,更無法獲得參政權,臺灣民眾在大陸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身份並沒有改變。
因2020年大選的日益臨近,蔡當局更是聚焦於兩岸衝突,全力渲染大陸威脅,蔡英文當局多次對大陸出臺居住證的動機提出惡意指控,同時也要對申請居住證的臺灣民眾祭出所謂的「懲罰措施」,甚至不惜限制公民權利,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
然而,現在的資訊流通已經相當發達,曾經前往大陸的臺灣民眾也愈來愈多,臺灣民眾已經可以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自行判斷兩岸交流的利弊得失,蔡當局一味的渲染大陸威脅,與臺灣民眾的實際感受並不相符。
隨著申領居住證的數量不斷增長,其實就證明了蔡當局的「恐嚇牌」已經失效,申領居住證的臺灣民眾已經看破了蔡當局的手腳,知道這種恐嚇的背後充滿了政治動機。
更大的危機則在於,臺灣民眾通過蔡當局的所作所為,充分見識到什麼叫政治凌駕於民生,也愈發感受到蔡當局與人民的巨大鴻溝,因而對蔡當局產生更大的心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