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0日 11:0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18位居住證,給臺胞最「帶感」的體驗(蕭蕭話兩岸)
網際網路時代的大陸,越來越多的社會管理進入網絡化,俗稱「臺胞證」的「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在2015年實現了電子化(卡式),但由於證件位數與大陸居民的身份證不同步,在出行、學習、就業、就醫等領域仍然給臺胞帶來了諸多不便,也因此,獲得與大陸同胞相同的18位數身份證明,成了在大陸居住的臺灣同胞非常迫切的需求。
如今,臺灣同胞呼籲多年的這個建議,即將變為現實,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將印發《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並於9月1日正式實施。該居住證將採用大陸居民身份證製作技術標準,為幫助臺胞更加快速地融入大陸的網際網路社會提供更多便利。屆時,符合條件的臺灣居民將同時擁有「臺胞證」和「居住證」,其中「臺胞證」用於來往大陸的旅行,「居住證」用於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臺灣同胞對此無不拍手叫好,期許未來在「雙證並行」下,打通許多過去他們在身份認證上的不便。
就如全國臺企聯副會長、青年團副主委林子凱說的:此一政策將使臺灣人在大陸搭車、購買在線理財產品、在線購買車票等因證件位數不同步而產生的許多不便之處一次解決,把同等待遇最有感的最後一裡路走完,相信能提高不少臺灣人的認同,也是兩岸一家親最好的寫照。
臺灣同胞的建議不斷得到大陸的善意回應並且逐一變為現實,這帶給他們的,正是臺灣民眾最看重的事——「有感」。經濟有無起色,民眾有無獲得感,不是政治人物用幾個形容詞說說就行的。近日,臺當局拍板調漲基本工資,島內月薪從22000元新臺幣調為23100元新臺幣,蔡英文稱「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卻招來臺灣網友一片噓聲:22K是低薪代名詞,23K就不是?這是什麼鴕鳥心態?更有業者直言:基本工資調漲將壓縮經營利潤,可能將再掀一波漲價潮!
相比臺當局一貫的口惠而實不至,祖國大陸在踐行「兩岸一家親」時的實實在在,有目共睹。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18位臺灣居民居住證的即將上路,正是落實「同等待遇」的重要一步。可以預見的是,凡是有利於臺灣同胞的事情,祖國大陸今後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盡力去做,就如之前不斷發布臺灣居民便利化措施,不斷提升他們的獲得感一樣。
據香港中評智庫的大數據分析,「31條」從今年2月份頒布以來,大陸惠臺政策在臺灣輿論總體評價正面,再綜合島內各項民調,也都反映出願意赴大陸學習、工作、創業的臺灣民眾越來越多,已在大陸居住的臺胞對大陸的惠臺政策尤其是居住證的落實,更是「有感」,幾乎一致表示肯定。在北京首鋼工作的臺胞鄭博宇即表示:過去的暫住證或居住證只能做戶口和租賃證明,此次針對臺胞的居住證就是「類身份證」,也像有些城市會推出的「市民卡」,讓在大陸生活的臺灣人能更好地待下來。
小小一個居住證,長長一串18位數字,帶給臺灣同胞最有感的體驗,許下兩岸融合發展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馬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