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創業就業將更加便利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將於9月1號正式生效,其中規定,符合相關資格的臺灣同胞自願申領居住證後,將獲得與大陸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務與便利。有臺灣青年認為,這是惠臺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將給臺灣同胞在大陸創業就業提供更便利、更友善的發展空間。
因為看好大陸廣闊的市場,吳明光和他的科創團隊,從下決心到真正來北京創業,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而在隨後的3年間,事業蓬勃發展,但因為證件的問題,也遇到不少麻煩。
在大陸創業臺灣青年 吳明光:臺胞證是所謂的8碼,它不是18位的,我們其實在很多環節之下,都受限於說沒有這個18碼的這個識別,所以我沒有辦法去辦高鐵的快速取票。
小到買火車票、辦理銀行卡,大到本來可以享受到的針對科創人員的優惠租房政策等等,都因為證件問題,無法享受便利。但這一切,都將在9月1日《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正式實施後,得以改變。
根據規定,臺灣居民自願辦理的居住證,使用和大陸居民身份證一樣的18位號碼、以及相同的製作技術標準,確保在社會公共服務系統中用於識讀身份證的所有終端和設備都能識讀。此外,《辦法》還明確規定,臺灣同胞在大陸從事有關活動需要證明身份時,有權以居住證證明身份。
在大陸創業臺灣青年 吳明光:根本就打開了一道全新的大門。不管是對於創業者,或者是對企業,甚至是對於臺資的這個資本的落地,我覺得都是意義巨大。對於未來再留下也好或者是在繼續發展也好,對我自己個人來說,我肯定影響是非常大的。
而對於有意願來大陸就業的臺灣學生,居住證還將為他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因為用人單位在聘用臺灣員工時,再也不用顧慮手續繁雜。
臺灣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研究所 賴婉文:其實我們蠻多人都對於來大陸工作是有憧憬的。之前是有聽說過,第一份工作要在大陸其實是不容易的,那如果我們可以某方面來說是有平等機會的話,我覺得是比較好的。
臺胞贊「兩岸一家親」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明確規定,辦理居住證後,港澳臺同胞將享受包括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公積金在內的3項權利,以及6項基本公共服務和9項便利。有臺灣同胞表示,相關舉措拉近了兩岸民心的距離,未來在大陸工作生活將更無後顧之憂。
在大陸工作了12年,並且已經成為北京媳婦的林宜欣,對於自己未來在大陸的職業規劃,她更看重生活保障以及養老退休。此前,在大陸就業的臺灣同胞,必須憑就業證才能辦理社會保險,而且手續相對繁雜。
臺灣創業公司員工 林宜欣:現在有居住證這個證,解決了我們生活,衣食住行所有的問題。我想以後在這裡退休應該不是問題。然後跟這邊的人一樣是享有就是養老退休金,或者是說醫療保障。
林宜欣感嘆,今年以來,大陸惠臺措施不斷推出,從年初的「惠臺31條措施」,到近期取消就業證、簡化臺胞在大陸工作的手續,以及即將推出的居住證申領,都讓臺灣人民感受到溫暖和善意,更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臺灣創業公司員工 林宜欣:真的想著我們,確實是一直在想辦法,在幫我們解決。從感情上我覺得真正是拉近了,就是彼此的一個距離。因為以前不管出臺什麼證,其實在心裡也好,或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其實還是會有一種稍微有區別待遇的那個感覺。但是這個居住證出臺之後,那真的是跟身份證一樣的話,那我們這個心理的距離,以及實際的這個距離,其實幾乎是沒有了。
臺灣同胞可申領居住證的便利措施,在臺灣島內引發熱議。
落實同等待遇,大陸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為臺胞在大陸生活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認為,這項新舉措,充分反映了在大陸發展的臺灣同胞的心聲,有利於臺胞更好融入大陸發展。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 遊梓翔:當你主要的居住地點事實上是在大陸,在大陸發展的時候,就不能光用一個「旅遊者」的態度來看了。所以我想這一次大陸的這項改變,等於是非常了解有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是以大陸作為主要的舞臺在發展。給他們這樣的便利措施,當然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上可以帶來更多的方便,更多的機會。
臺灣《旺報》報導稱,大陸將推臺胞18位碼居住證,在大陸長期居住的臺灣學生和臺灣青年都非常興奮,紛紛表示總算突破技術瓶頸,邁入「新的裡程碑」。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指出,種種便利化措施,大大提升臺胞在陸生活便利性,長遠來看,更有助臺胞在大陸「落地生根」,深化兩岸間民心融合。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 遊梓翔:大陸為臺灣同胞所開的這扇門是越來越大了。這當然代表著,大陸在接納臺灣同胞在大陸發展的胸襟上,更加地往前邁進了一步,也代表要跟臺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這一點,也更加落實了。可是臺灣在做什麼呢?臺灣有很多的政策感覺是在擋路,我覺得這兩相對照起來,你大概可以達成一個結論就是,大陸的自信正在增長,而臺灣感覺就越來越沒自信,沒自信到需要用擋路來阻止臺灣人去大陸,我覺得這個做法比較下來,應該會讓很多臺灣人更感失望。
就在上周,大陸方面宣布臺灣居民到大陸工作不再需要辦理《臺港澳人員就業證》,而且失業後可進行失業登記,享受公共就業服務。輿論認為,各項惠臺措施的推出與落實,為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創造了更便利、更友善的廣闊空間。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何溢誠:我覺得現在這些政策其實都非常接地氣,然後也比較能夠切中臺灣民眾具體的需求。今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一些媒體做了民調大約有40%是有意願去大陸走一走、看一看、試一試、闖一闖的。那我覺得這一年來,也慢慢地讓臺灣年輕人很清楚,其實大陸的繁榮才能帶動臺灣的發展。
央視記者 黃惠馨:大陸方面明確表示,臺胞申領臺灣居民居住證不需要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臺灣戶籍。島內輿論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該以健康、正向的態度看待此事,避免讓有意申領居住證的臺胞遭到政治壓力,否則只會損人又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