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

2020-12-11 藝術競爭力

2000年,美國雜誌《生活》曾評選出「百位世界千禧名人」,即100個生活與1000年至1999年之間對全人類有巨大影響的著名人物。洋洋灑灑的名單中卻只有一位日本人的名字,他就是葛飾北齋。但如果葛飾大師還在世,他應當會對此名單非常不以為然,畢竟在他74歲的時候曾認為自己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北齋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東郊的葛飾村,原名中島時太郎,14歲時學習雕版印刷,18歲起向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學習畫畫,當時的他叫「勝川春朗」,19歲開始陸續發表作品,畢生留下的作品據推定約3萬5千幅。

開始時他只是為黃表紙、灑落本之類的小作品配上插圖,當時的繪畫風格大多模仿師父,但少年時的經歷為他之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葛飾北齋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喜歡改名字的畫家,正經用過的名字超過三十個,比如「春朗」、「群馬亭」、「北齋」、「宗理」、「畫狂人」、「雷鬥」、「戴鬥」、「天狗堂熱鐵」、「鏡裡庵梅年」、「月痴老人」、「卍」等等,如果再加上其他無從考究的化名,更是不計其數了。

1793年,葛飾北齋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事業高峰,他繼承了「淋派」畫師「表屋宗理」的名號,但是他很快就對這個身份失去了興趣,在寬政10年(1798年)的時候,將「宗理」的名號讓給了門人,自己改名「北齋辰政」,7年後46歲的他改名為「葛飾北齋」, 這之後,他的畫風也基本形成。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作品不同於以往的浮世繪畫家,他結合前人的創作經驗與西方的繪畫技巧,為浮世繪風景畫的創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浮世」顧名思義,是指當時人們所處的現世,即現代、當代、塵世之類的藝術,因此浮世繪免回的是世間風情。這種日本獨特的繪畫藝術形式起源於17世紀,其對印象派的影響最為深廣。法國人對葛飾北齋尤其痴迷。

富嶽三十六景-江戶日本橋

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葛飾北齋創作題材非常豐富,花鳥魚蟲,山水人物,無所不畫,當然,其中也包括春畫,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如今在眾多美術館中均有所藏。

章魚與海女圖

葛飾北齋喜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據說他一生中搬家90多次,有著廣泛的生活經歷,他遊走四方之後,創作了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

葛飾北齋希望自己能活到100歲,這樣才能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但最終他卻沒能如願。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這樣子我才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富嶽三十六景-五百羅漢寺榮螺堂

富嶽三十六景-駿州江尻

嘉永2年(1849年)元月,北齋抱病創作了他的最後一幅作品——《富士越龍圖》。

畫面上墨色濃重顯得有些陰冷,可能也表達了他此時的心境,三個月後葛飾北齋在位於淺草聖天町遍照院的家中去世,享年89歲.

富士越龍圖

他在世之時都未嘗被自己或者他人視為『大師』,直至他的畫作《巨浪》通過貿易出口,戲劇性地在歐洲流傳開來。

歐洲人驚詫於浮世繪《巨浪》中的靜與肅殺,對線條和用色大膽稚拙的用法讓推崇「瞬間收藏」的印象畫派讚嘆不已,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印象派大師都曾經臨摹過他的畫作。有傳德彪西交響樂詩《大海》靈感也來源於此。

1981年9月12日,以葛飾北齋波瀾跌宕的藝術創作生涯為藍本的電影《北齋漫畫》上映。雖然關於這個「畫狂老人」89年的漫長人生,是電影不足以表達完整的,但或許我們可以藉助電影,來走近這位為畫而狂,為畫而痴的傳奇畫家。

自畫像,天保10年(1839年)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相關焦點

  • 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
    開始時他只是為黃表紙、灑落本之類的小作品配上插圖,當時的繪畫風格大多模仿師父,但少年時的經歷為他之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根基。1793年,葛飾北齋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事業高峰,他繼承了「淋派」畫師「表屋宗理」的名號,但是他很快就對這個身份失去了興趣,在寬政10年(1798年)的時候,將「宗理」的名號讓給了門人,自己改名「北齋辰政」,7年後46歲的他改名為「葛飾北齋」, 這之後,他的畫風也基本形成。
  • 18世紀浮世繪:葛飾北齋的畫作中,自然已經佔據中心位置
    浮世繪的藝術,初期原為肉筆浮世繪,即畫家們用筆墨色彩所作的繪畫,而非木刻印製的繪畫。肉筆的浮世繪,盛行於京都和大阪,這個畫派的開始,是帶有裝飾性的。它為華貴的建築作壁畫,裝飾室內的屏風。在繪畫的內容上,有濃鬱的本土氣息,有四季風景、各地名勝,尤其善於表現女性美,有很高的寫實技巧,為社會所欣賞。這些大和繪師的技術成就,代代相傳,遂為其後的浮世繪藝術,開導了先路。
  • 葛飾北齋美術館正式開幕,浮世繪愛好者必去之處
    在日本的長野縣和島根縣,也有兩個以葛飾北齋為主題的北齋美術館。這個墨田北齋美術館,是東京地區唯一一個葛飾北齋的個人美術館。要是說起世界上最知名的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1760-1849)當之無愧。葛飾北齋,及其他的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浪裡》等作品,幾乎稱得上是日本浮世繪的代名詞。
  • 18世紀浮世繪:葛飾北齋的畫作中,自然已經佔據中心位置
    《神奈川巨浪》(或按畫中日語漢字則稱為《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畫作之一。19世紀初期的江戶時代,風景還是浮世版印畫的新鮮題材,北齋的系列風景畫廣受歡迎。18世紀的浮世繪中,風景只是用作人類活動的背景;而在北齋的畫作中,自然已經佔據中心位置。船上渺小的人類,在狂暴的大海上顛簸,仿佛即將被滔天巨浪吞噬。遠處白雪皚皚的富士山背後,陰雲籠罩的慘澹天空更增添了不祥之感。
  • 浮世繪狂人葛飾北齋巔峰名作:從《常州牛掘》到《上総の海路》下
    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就連肉筆繪也是如此。當然我們在欣賞葛飾北齋作品的同時,還是能夠從中體會出其不俗的學習能力,他能夠準確吸收接納國外繪畫藝術的特點為己用。既有日本民族特色,同樣還能夠順應國際化的發展潮流。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寬政10年(1798年),他把「宗理」的名號讓給門人宗二,而改名為「北齋辰政」。七年後,才改為「葛飾北齋」,這一年他46歲。北齋此後的作品日漸豐富,其畫風也基本形成了。後來,北齋常稱自己是五十歲才降生的,可能就是這個緣故吧。北齋早期所描繪的作品,主要以風俗畫和美人畫為主,而此時則開始逐漸轉向風景畫。其實關於浮世繪中的風景畫創作,北齋並不是第一人。
  • 世界藝術|葛飾北齋:為畫痴狂,我終於不用再隱藏情感了!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三大家之一,「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一位日本人。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作為日本浮世繪的代表作,這幅《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文化的縮影,北齋趕上了浮世繪盛行的年代,從小就展示出了超群的繪畫天賦,曾在護國寺庭院一百二十疊敷的紙上畫了一個大達摩,在一粒米上畫兩隻小麻雀,以高超的技藝轟動整個江戶。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藝推|90歲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日本的浮世繪無人不知,而浮世繪最廣為流傳、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是出自誰之手?
  •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本期直播專場 「日本橋」,是江戶後期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被認為影響歐洲印象派的浮世繪大師們的創作原點。幕府遷都帶來的東海道沿岸經濟騰飛,為江戶後期風景類創作提供了大量有趣的民間素材。本場在線拍專場不僅為大家帶來了精美的收藏級浮世繪,同時將從浮世繪的演變、江戶符號、出版商版本、木版製作等角度串聯作品背景,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講解!
  • 《浮世繪》早期受明清版畫影響 後期卻激發了印象派畫家的創作靈感
    世人移用「浮世繪」這個名詞來稱呼這種畫,這就是日本浮世繪版畫的來源。 儘管菱川師宣的作品在當時已被稱為浮世繪,但他卻從來不以「浮世繪師」自居,總是意味深長地在製售的版畫上署名「大和繪師」,以此標榜自己延續大和繪的傳統精神。 浮世繪發展初期,產生了兩種流派,一種叫「肉筆派」,也就是手繪浮世繪。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淺談浮世繪藝術 & 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
    以兩位日本設計大師田中一光和橫尾忠則為例,同樣是參考了浮世繪的色彩、構圖、內容,田中一光拿出了「極簡性冷淡」版本的浮世繪設計,橫尾忠則向當代藝術拿走拼貼的大菜刀,把浮世繪和波普藝術一鍋燉了。 田中一光的性冷淡浮世繪
  • 一碗牛肉麵就能換的浮世繪,如何成為梵谷、莫奈的老師的
    世界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評選叫《千禧年影響世界的100個名人》,而他就是裡面僅有的一位日本人,不過他並不是什麼開國功臣,也不是什麼帶領人民走向輝煌的統治者,他就是一個畫畫的糟老頭,但卻被很多歐洲印象派、後印象派,如梵谷、莫奈稱之為老師的日本浮世繪的代表人物。當然,浮世繪也不是什麼高價值藝術品,在當時僅僅是一碗牛肉麵的價格就可以購買一幅浮世繪。
  • 葛飾北齋美術館正式開幕,浮世繪愛好者必去之處
    在日本的長野縣和島根縣,也有兩個以葛飾北齋為主題的北齋美術館。這個墨田北齋美術館,是東京地區唯一一個葛飾北齋的個人美術館。要是說起世界上最知名的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1760-1849)當之無愧。葛飾北齋,及其他的代表作《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浪裡》等作品,幾乎稱得上是日本浮世繪的代名詞。
  • 浮世繪:情色是唯一主題嗎?
    浮生若夢不如紙醉金迷,千金買笑,可狂可浪,浮世繪應時而生,精髓「活在當下」,是被當時的市井小民奉為主體的主流思潮,由此產生了一大批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風俗畫。這裡介紹三位浮世繪大師。きたがわ うたまろ【 美人畫頂峰 —— 喜多川歌麿 】自古以來,莫管君子小人,皆愛美人。
  • 傑出的日本浮世繪大師:喜多川歌磨、歌川廣重、葛飾北齋
    浮世繪 美人繪浮世繪,又稱江戶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流行於民間的木刻風俗版畫。它通過手繪、木刻等表現手段,以市井百態與社會萬象為主題,多描繪日常生活、各類人物和風景名勝,尤其善於表現以歌伎為代表的女性之美,富有濃烈的市民階層趣味,被喻為「江戶時代大百科全書」。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和他的《神奈川沖浪裏》
    浮世繪:17—19世紀流行於日本的一種版畫形式。他首先要由畫師在畫稿上作畫,然後由雕刻師依據畫稿在平滑的木板上刻出複雜而精緻的線條,最後由拓印師一次次分畫面不同的色彩拓印成畫。代表人物有: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以及安藤廣重。畫師們運用具有平面張力的線條和單純洗鍊的色彩,創造出許多優美而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19世紀後期傳到西方,對梵谷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日本浮世繪代表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