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昂,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二所副所長陳亞斌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採訪,詳細描繪了未來成都城市天際線——天府中心的美麗規劃藍圖。
天府中心效果圖
區域規劃:城市天際線設計成最大亮點
天府中心位於成都「南拓」發展主軸,規劃面積6.5平方公裡,包括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以下簡稱「西博城」)及周邊區域。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二所副所長陳亞斌介紹,天府中心是天府新區的中央商務區,其規劃將刷新人們對CBD的認識。它按照「有機生態、網絡立體、複合活力」規劃理念,打造持續繁榮的商務集聚生命體,構建中西部地區最具顯示度的城市形象。
在城市設計上,天府中心將優化完善「天府軸(天府大道南北向城市主軸)、望山廊道(東西山水景觀廊道)、中心核(天府中心核心)和三片區(北區-健康宜居板塊;中區-中央商務板塊;南區-國際展覽板塊)」規劃結構,打造天府大道周邊城市景觀,建設東西向山水通廊,形成水景、文化建築、高層建築、地標建築梯級空間層次,實現地下交通一體化,塑造特色活力街區,構建起天府中心新的城市形態,建立「中心引領,三角格局,梯級分布,交通支撐」的空間新秩序。
天際線設計,是天府中心的最大亮點。據悉,天府中心以677米超高層總部項目為制高點,塑造出「中心引領、三角格局、梯級分布、開合有序」的城市天際線風貌,打造「凸」型曲線形態,分級控制天際層次,多維引導特徵建築的體量、立面、色彩等控制要素,形成基底協調、重點突出的天際線景觀,打造成都美輪美奐的「城市風光影畫片」。同時,天府中心的建築色彩採用亮灰色系和暖黃色係為主,突出展示亮麗、時尚的形象。
生態融入和小街區規制也是天府中心的特色。天府中心從規劃建設之初,特別注重保護生態本底,讓生態與城市充分融入,天府公園和望山廊道佔地1平方公裡,佔天府中心總面積的16%,真正做到『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此外,天府中心採用的「小街區規制」設計,將有效解決大城市CBD整體街坊尺度偏大、街道界面感缺失、慢行空間不連續、公共空間缺少人性化設計等通病。據了解,該區域地塊平均大小在20~30畝左右,街坊尺度為120~140米,通過加密路網、收窄路幅、增加城市慢行空間和城市綠道,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讓城市更宜居、綠色、方便、開放。
產業布局:
總部經濟+國際會展產業功能區
城市發展核心在產業,關鍵在功能。天府中心作為新區承擔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雙重國家使命的承載地,總部經濟和國際會展是其兩大主導產業。
首先,規劃面積3.9平方公裡的天府中心總部經濟功能區,將打造發揮引領作用的區域性總部基地。它以構建「特色突出、創新活躍、要素完整、功能完善」的總部經濟產業生態圈為目標,以「聚集高質量高效益總部」為重點,大力發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和功能型總部企業,著力構建完善的商務、生活服務配套體系,打造在中國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的區域性總部基地。
目前,天府新區已籤約引進了中鐵西南總部、中交西南總部、中冶西南總部、廣匯集團第二總部、傳化智聯西部運營總部等16個總部項目,項目協議投資約570億元,協議建築面積約430萬平方米,總部經濟產業體系初具規模。同時,在總部項目建設期內,充分結合自貿區改革創新,積極導入各類經濟要素,實現項目建設和產業導入同步推進,同時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國際會展功能區將加快構建會展產業生態圈。規劃約2.6平方公裡的天府中心國際會展功能區,正按照新區「三中心兩基地」功能定位,加快發展圍繞會展生態鏈的高端服務業,強化會展「生態鏈」中會議展覽、會展場館、配套服務三大環節的專業服務能力、信息化能力和生態鏈協同能力,全力打造以會議展覽為核心,融合酒店餐飲、會展服務、通關商檢等功能的國際會展中心。
西博城作為國際會展功能區核心載體,是省市確定的會展龍頭項目,是天府新區首個建成投運的重大功能性項目。據介紹,西博城項目用地1080畝,總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其中室內淨展面積20.5萬平方米,由15個標準展廳和1個多功能廳組成,並配置了會議、辦公、餐飲等配套設施,可布置1萬個室內國際標準展位,室內展覽面積在國內已建成場館中排名第五。2018年,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將在西博城舉行,此後這裡將成為西博會永久會址、大型會展主辦場地和大型高端商務活動中心平臺。
在採訪現場,李昂展示了一張2018年第9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邀請函,並熱情邀請市民前往西博城觀展。目前,新區緊抓成都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前沿、「一帶一路」核心節點、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信息化發展方向,推動會展產業高位起步、快速發展。李昂說:「我們將以西博城為引擎,強化會展相關門類企業的引進和培育,促使會展企業和資源快速集聚,構建會展小生態。同時,結合區域經濟基礎和產業發展趨勢,以會展為抓手,服務產業大「生態」,圍繞科技、總部、文創等主導產業,營造」會展+X「生態體系,形成產業會展的最佳格局。」
城市建設:
交通、學校、商業
等配套加快形成
目前天府中心周邊已建成「六橫六縱」骨幹路網體系和鹿溪河生態區、天府公園等生態配套,天府七中、天府三小等教育配套陸續建成投用,並加快開展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綜合管廊、軌道交通等建設,規劃建設天府一中、天府第八幼兒園、天府新區人民醫院、雪蓮堂美術館、派出所、消防站等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周邊天府大道、梓州大道、劍南大道、成自瀘高速等4條縱幹線建成通車,功能區主要骨幹路網已基本形成,公交T1、T6等線路已投入運行。
同時,著眼於體驗經濟,天府中心將充分發揮規劃的價值,設計出貼近市民生活的空間感受和業態組合,打造符合市民需求的綜合體。為此,該區域圍繞產業人群構建生活性服務平臺,適應新零售產業發展趨勢,建設能與春熙路-鹽市口商圈齊頭並進的新經濟服務業能級增長點,打造獨具魅力、體驗豐富的國際化頂級商圈。
據了解,天府中心將通過各種項目完善區域配套。目前,該區域已籤約各類重大功能性項目26個,總投資870億元,總建築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其中,建成投運4個,包括西博城一期,秦皇帝景一期,天府海關、中鐵卓越中心;加快建設天投國際商務中心、中建西南總部等17個項目;促進天府國際會議中心、金茂超五星級酒店、中海超高層總部大廈、國際保稅商業中心、魯能美麗匯等5個項目開工。項目建成後,天府中心將建成高星級酒店13家,客房數到達4405間以上、商貿配套55萬平方米以上、專業樓宇300萬平方米以上。
記者 施斌 實習記者 張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