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雪梨、北京、蘇黎世、法蘭克福。其中上海首次超越東京躋身排行榜第五,引發人們關於上海能否超越東京的討論。那麼,上海真的能超過東京嗎?
1、經濟總量
2017年,東京GDP總量6.51萬億元,上海為3.01萬億。體量相差一倍,但上海的增速比東京快不止一點。2017年上海的增速為6.9%,2018年預期為6.5%。而東京暫無具體數據,不過基本維持在1.5%左右。如果考慮全球復甦放緩的因素,以上海6%,東京1%計算,16年後,也就是2033年左右,上海經濟總量會基本與東京持平(約7.6萬億)。
不過這是保守估計,未來10幾年會發生什麼,誰都不知道。或許又來一次大危機,然後又是刺激計劃,再次轉型等等。因此,如果真的要說超越,差不多是2040年左右的事。
2、地位
東京人口約佔日本的40%,GDP約是日本的60%,但上海的人口佔全國比還不到2%,僅1.5%左右;GDP佔比不到4%。這裡說明了兩個問題:1、東京幾乎是集全日本的資源,上海再怎麼牛逼,哪怕經濟總量超過東京,在其他領域也不一定能全面超越;2、上海僅憑不到全國2%的人口,不到4%的GDP佔比,就達到了東京一半的水平。如果把東京在日本的地位等同於上海,那東京基本無懸念地被秒殺,這點來看,上海未來潛力更大。
上海不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因此可以專心發展經濟;而東京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雖然虹吸效應更強,但存在老齡化(當然上海也有,但沒東京那麼嚴重)、城市病、階級僵化等諸多問題。不過東京也有優點,首先其有龐大的中產階級和首屈一指的教育水平。據路透統計,世界上發表論文總量最多的三所機構分別為哈佛、馬普學會和東京大學。此外,東京人口比上海多,超過3000萬人,但人均GDP更是超過5萬美元,而上海僅為1.88萬美元左右。
上海雖然沒東京的全國地位高,但其輻射能力遠超東京。就拿長三角城市群來說,城市群人口超過1.5億,GDP約2.17萬億美元,是東京的2倍多。因此上海在這方面的潛力是東京無法超越的。此外,上海沒聚集全國的經濟和人口資源,但教育資源倒是聚集了不少,名校如復旦、上交、同濟等,其他高校更是數量眾多。最重要的是,就大環境來說,上海相對世界水平依然擁有相對低成本的勞動力和相對未定型產業結構,未來經濟可塑性極強,不排除加速超越東京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