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針對臺灣「大選」結果分析,儘管蔡英文高票連任成功,但這只是說明民進黨真的很會操縱選舉,並不表示臺灣民眾肯定蔡英文的四年「執政」或者她的施政表現,因為這四年蔡英文的表現並不好,同時也不表示她的兩岸政策獲得了選民的認可。主要還是因為蔡英文必須連任的決心,她這次的競選策略和部署比較好,為了選舉連任成功不惜一切採取各種手段。
嚴安林主要從民進黨的競選策略部署、對手韓國瑜的問題、以及外部因素,這三大方面分析了此次選舉的結果。
蔡英文的競選策略是如何拉到選票的?嚴安林認為,一是,整個民進黨和泛綠陣營的團結和整合,這方面做得比較到位。「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大敗以後,當時主要是透過分贓和分權,蔡英文把曾是其政治對手,比如蘇貞昌等人,組成了一個在外界看來的「敗選內閣」,但是在民進黨內部各派系來說,蔡英文是下放權力了。所以實際上為了選舉,民進黨內已經形成了一個蔡英文為中心的一個利益共同體,比如賴清德最後去當了蔡英文的副手;甚至包括「時代力量」,他們也給了一定的政治經濟資源來進行分化。因此民進黨早就達成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只有蔡英文連任,那麼民進黨其他政治人物才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所以實際上蔡英文是利用她手中掌握的政治經濟資源整合了民進黨內部。
二是,蔡英文利用當政優勢,運用政權機器,包括媒體的「全面親綠」,對韓國瑜進行全面的「抹黑」、「抹紅」,應該說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地步,運用整個政權機器來攻擊韓國瑜。
三是,在兩岸關係上,實際上採取拉高兩岸對立、惡化兩岸關係,來謀求政治選舉私利。蔡英文這次確立的選舉主軸是什麼?她覺得只有把這次的競選主軸拉高到所謂「臺灣主權保衛戰」的程度,那麼她就變成了好像守衛「臺灣主權」、「自由民主」的「旗手」。相反她把韓國瑜塑造成「親中賣臺」、「中共代理人」,這一系列行為都在臺灣塑造一個「反中」、「恐中」的社會氛圍,所以事實證明蔡英文是騙取到了選票。按理說,民進黨「執政」四年應該打「政績牌」,但蔡英文不是靠政績,一方面她確實沒什麼政績,另一方面打「主權牌」應該是引起了一部分臺灣民眾的共鳴,以此來掩蓋其政績乏善可陳的情況。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必須看到國民黨競選中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所以韓國瑜的失敗,是輸在自己、輸在國民黨自身,而不是輸在對手蔡英文有多強、她的表現有多好。首先,國民黨內部的整合不力,包括「泛藍」不團結,最後宋楚瑜還出來選舉拿了幾十萬票。所以對於國民黨來說,「團結始終是一句口號,沒有成真」。其次,韓國瑜的個人道德形象不是太高,尤其是他剛剛當選高雄市長就出來參選,其正當性似乎不足,這次韓國瑜在高雄的得票數還是比較少,可以看出高雄市民支持他當高雄市長,並不支持他出來參選「大選」。此外,因為國民黨整合不力,「知識藍」、「經濟藍」覺得韓國瑜當選可能性不大,可能相當多的人沒有去投票。
第三原因就是外部因素,美國相對比較支持蔡英文,為蔡英文的連任成功提供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外在環境。因為蔡英文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尤其從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的角度,選蔡英文在位子上,比韓國瑜來說,更有利於美國的利益。
來源: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