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毛主席的故居,很多人會想到湖南湘潭市的韶山,但如果問毛主席的祖居地在哪?肯定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在浙江省的江山市,就有這麼一個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這個古村落就是毛澤東主席的祖居地,江南毛氏發源地,不僅如此,這個村在歷史上還走出了8個尚書,83個進士。
這個古村就是江山的清漾村,位於石門鎮南部,附近就有國家級5A景區江郎山,文化村現在僅有人口1135人,地理位置也較為偏僻,但沒想到這麼一個小村落,竟然產生那麼多的尚書和進士,古代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國家部委的部長,而進士相當於現在的教授或研究員,可想而知,這個清漾村多麼地人傑地靈。
因為遠離城市,所以 清漾文化村所在地現代化程度不高,當地基本是居民自建房,通過清漾村大門還得走一段距離才能到古村,到的時候遊客不多,更多給人一種清幽寧靜的感覺。
村裡的建築基本以明清風格為主,還有很多徽州建築元素,如此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仿若萬馬奔騰,是徽派建築的標誌。村裡的牆上會看到一些精美的浮雕壁畫,浮雕前有個小池塘,裡邊養殖著很多的鯉魚,給這個安靜的村落增添了不少生機。
而清漾村的重頭戲,無疑就是毛氏祖祠了,從霸氣的外觀設計和門前一堆圓形的石鼓可以看出,這裡應該是大戶人家了,果不其然,裡邊的面積非常的大。成語典故「毛遂自薦」的主人公,因戰亂從北方往南方遷居,毛氏的後代也因戰功受封居衢州一帶,即清漾村,和毛澤東主席韶山家譜中所記「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相吻合。
毛氏祖祠建於宋代,在清朝的時候又重新建造了一遍,而2010年,政府又進行新一輪的復建,佔地面積2452平方米,三進兩院,合敬堂、追遠堂、戲臺、祭祖廣場等分布其中,祖祠內各式各樣的壁畫也值得慢慢觀賞。
其中還有一個仿製的毛公鼎,真品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館,這是毛氏傳家寶,西周晚期毛公製造的青銅器,裡邊的銘文接近500字,也是青銅器銘文中為最長的。除毛公鼎外還有毛氏族譜,記錄了毛氏的繁衍、遷徙等情況,各地的毛氏後代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坐標」。
關於清漾毛氏文化村,還有很多故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親自前往,實地感受下這個人傑地靈的「進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