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彈藥庫殉爆 幾分鐘之內沉沒 超千人遇難

2020-12-12 講武觀察

說到軍事事故,我們能想到的大部分都是墜機、飛彈發射失敗之類的,基本上都是能飛的。可事實上,海軍和陸軍同樣也有各種事故。以海軍為例,十幾年前,曾經出過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就在演習過程中因為魚雷自爆而沉沒的事故,以及印度潛艇飛彈自爆事故。像這種事故,歷史上也並不只有這幾次,甚至也有因為事故引發戰爭,或者世界頂級戰艦沉沒的情況。

得,話說到這,我們今天就來列舉一些,五場最嚴重的海軍事故。

第五位:K-19事故以及共青團員號核潛艇沉沒

冷戰時期,蘇聯核潛艇一直以極限性能而著稱,但這也帶來了很多技術上的挑戰和風險。再加上蘇聯在反應堆的技術和可靠性上不及美國,導致蘇聯核潛艇時常會發生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故。1961年,K-19號彈道飛彈核潛艇就因反應堆過熱,迫使艇長不顧核輻射危險,進入反應堆艙進行搶修,雖然最終沒有釀成太大的事故,但還是有數十名艇員因核輻射而死。22年後,水下航速高達38節的共青團員號潛艇也因火災導致反應堆故障,這一次雖然有一半艇員獲救,但潛艇卻沉入了海底。而且其帶來的核輻射,也將給當地海域和沿岸造成長達數百年的惡劣影響。

第四位:墨爾本號「雙殺「事件

如果說有哪一艘航空母艦能用臭名昭著來形容,那答案肯定就是澳大利亞海軍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在服役生涯中,曾經在航空演習過程中先後撞沉過兩艘友軍的驅逐艦,堪稱雙殺。不僅如此,該艦還曾發生過十幾次撞船事故,甚至還曾經出現過雷達天線脫落等離奇事件,最終也導致澳大利亞海軍不得不信邪,在現代化改裝之後不久便將其退役。

第三位:庫爾斯克號潛艇沉沒事件

蘇聯潛艇除了在核反應堆方面經常要求極致性能以外,對於武器的威力要求也非常高。為了攻擊美國航母戰鬥群,蘇聯人還專門建造了水下排水量高達兩萬噸,可以攜帶24枚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650毫米大型魚雷的奧斯卡級核潛艇。可是在蘇聯解體之後,財政緊縮的俄羅斯海軍在艦艇維護和水兵素質方面下滑很大,2000年8月,奧斯卡級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魚雷發射演習中因過氧化氫洩露燃起大火,引爆了艇內的魚雷,潛艇立刻開始沉沒。而且由於維護不當,倖存艇員發出的求生浮標也未能正常打開,導致全艇118人全部陣亡。

第二位:緬因號戰列艦的沉沒

1898年2月15日夜間,停泊在古巴哈瓦那的美國緬因號戰列艦突然發生爆炸,整個艦首都被炸斷,全艦266人喪生。雖然按照事後調查發現,該艦沉沒是因為煤倉內的煤炭粉塵自爆所導致,但在當時,美國政府卻借題發揮,將髒水一股腦地潑到了正與其爭奪加勒比海控制權的西班牙人身上,並以西班牙人偷襲緬因號為藉口發動了美西戰爭,奪取了加勒比和菲律賓的控制權。

第一位:陸奧號戰列艦爆沉

如果說蘇聯的潛艇很愛出事,那就不得不說日本的主力艦。早在1905年,對馬海戰的功勳艦三笠號戰列艦,就曾因152毫米副炮彈藥庫自燃殉爆而沉沒,雖然該艦後來又被打撈起來修復。但僅僅三年後,甲午戰爭時期松島號就步其後塵,發生自爆沉入海底。不過這些都比不上陸奧號戰列艦。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和平時間,這艘安裝有8門410毫米主炮的四萬噸巨艦位列世界七大戰列艦「Big 7「(Seven)之一,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可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陸奧號尚未得到與敵艦交戰的機會,便於1943年6月8日在本土軍港內突然發生了彈藥庫殉爆,其三號彈藥庫發生的爆炸將整個艦體後部炸斷,重達數百噸的炮塔也被炸上了天。這艘強極一時的巨艦,在幾分鐘之內沉入海底,全艦1470名船員僅有350人倖存。

相關焦點

  • 戰列巡洋艦的正面對決:倒黴的被擊穿了厚重主炮塔,殉爆而沉
    【話說軍世】由戰列艦和巡洋艦「混血」產生的戰列巡洋艦,雖然艦體是巡洋艦的,但是主炮卻是戰列艦級別的,一般而言,主炮塔的防護是全艦最堅固的重點位置,但是有一艘戰列巡洋艦卻偏偏是被擊穿了厚重的主炮塔而導致沉沒。
  • 史上最尷尬!日本視若珍寶的戰艦發生自爆,彈藥庫當場沉沒
    二戰時日本軍事實力爆表,猶如洪流一般試圖侵吞整個世界,在當時只有美國,德國這些裝備先進的大國才能遏制住它的野心。日本不甘心不斷的提升自己海軍實力和強國進行較量,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日本終於建成最先進的陸奧號戰列艦。
  • 轟的一聲 1000噸彈藥庫爆炸 艦隊司令和200名軍官被一掃而空
    對於一艘戰艦而言,彈藥庫和油料庫或許是其最為核心的部位,防護自然也應該最好。而一旦被出問題,頃刻間就可能毀掉昂貴的戰艦,上千名官兵則可能在劫難逃。曾經被譽為英國海軍象徵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就遭遇了這樣的滅頂之災。
  • 日本海軍的奇葩傳統,因為軍艦自爆,45年裡沉沒的軍艦佔總數1/6
    我們在國春節過年時有許多傳統,比如舞獅、拜年、放鞭炮,其中放鞭炮是每一個孩子對過年最重要的印象。而在海軍也有自己特色的傳統,比如無論是多大的軍艦,在海上遇到掃雷艇時都必須先鳴笛致敬,哪怕你是艘十萬噸級的航母還是幾萬噸級的戰列艦。
  • 大艦巨炮的巔峰,盤點各國最頂級的戰列艦
    其中俾斯麥號較為出名,在1941年5月的萊茵演習行動中,一發殉爆英國主力戰列巡洋艦胡德號。但自己也在3天後遭到英國海軍報複式圍攻而沉沒。提爾皮茨號則被英國想盡各種辦法破壞,並使得其大部分時間都在港內維修,1944年11月終被英國戰機重創而傾覆(未沉),戰後被拆為廢鐵。
  • 這裡是世界最大地下彈藥庫:步槍有幾百萬支 彈藥堆成山 就在中國
    西方國家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都一致認為,沒有絕對的和平之后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然而在和平時期評價一個國家的作戰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裝備後勤儲備實力,簡單的說就是一些專門為實戰而準備的彈藥庫。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毋庸置疑,美軍同樣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彈藥儲備能力,五角大樓希望在未來任何時候爆發戰爭,美軍都能在第一時間將多於敵方彈藥十倍的能力投送向戰場。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說到義大利二戰時期是海軍,可謂是當時世界前六水準也是德軍歐洲作戰中唯一個擁有強大海軍力量的盟友,1943年以前說到西線戰區的海軍對抗,義大利海軍是唯一個可以跟英國打大規模決定性海戰的國家,義大利皇家海軍擁有7艘戰列艦、19 艘巡洋艦、123 艘驅逐艦,而義大利的七艘戰列艦,每一艘都具備有強大的戰力和噸位
  • 這艘戰列艦,第一次出徵便戰沉,卻是二戰最傳奇戰艦!
    7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1年5月27日,德國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剛剛下水十幾天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丹麥海域戰沉。四座雙聯裝380毫米主炮,即便比不上之後大和的460和密蘇裡的406能夠讓一切都平等的火力,但在此時,卻也是數一數二強大的戰列艦主炮。
  •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它的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開發出來,從此以後航母成為海軍最仰仗的軍艦,而作為紅極一時的戰列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們今天就以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為例講述它悲慘的結局。二戰最強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但只有2艘大和級戰列艦隻有大和號和武藏號建成,本來計劃建造4艘但最終只完成了這兩艘。大和號是1941年12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武藏號是1942年8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 烏克蘭彈藥庫發生爆炸 事故原因與伏特加有關 暴露的問題更嚴重
    據媒體報導,烏克蘭軍隊一名士兵在醉酒後使用高炮對準自家彈藥庫開火,導致彈藥庫殉爆。事故導致三套可攜式防空飛彈、十枚飛彈、一千多發子彈以及配套槍械被毀。有意思的是宣布這則消息的不是烏克蘭政府,而是頓涅茨克共和國。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按理來說作為皇家海軍最新的戰艦值得大家銘記無可厚非,但是這艘戰艦為何能讓後世諸多吃瓜軍迷所銘記,「胡德號」幾乎淪為薄皮大餡的代名詞,就是因為它在二戰的海戰當中,在少有的幾次戰列艦對轟的過程中,是唯一一個因為被擊中彈藥庫殉爆沉沒的軍艦,而一戰時期的沉沒的英式戰巡都是死在同樣的招數下。而作為戰巡,其防護能力一直遭到人們的質疑,所以「胡德」這麼一出更加加深了人們對戰巡的可靠性的質疑。
  • 打航母很容易,就是油庫和彈藥庫,美國兩棲艦艇起火爆炸就是例子
    為了凸顯打航母很難,讓世界各國都不要動打航母的心思,美國自導自演了一場打航母的大戲,讓很多國家失去了打航母的信心和決心。這恰恰說明美國很怕他國打航母,能打航母意味著摧毀了美國世界霸權,因為美國世界霸權靠航母來維護。2005年4月,小鷹級航空母艦三號艦「美國」號,是一艘退役的8.5萬噸的大型航空母艦。美軍對該航母進行抗擊打試驗,以顯示打航母之難,難於上青天。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日本建造了最大的戰列艦,以為能夠實現帝國夢,卻被美國擊沉了
    而最外部的裝甲還做了傾斜設計,類似於陸地的坦克裝甲,所以整體的防護實力非常的出色,而主炮的炮塔的防護能力是最強大的,當時設計的時候,大和號的設計防護實力為能夠承受400公斤TNT當量的爆炸打擊,裝甲能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離上的打擊,所以,一共安裝了22895噸裝甲和防禦板。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大和號採用了比較極端的重點防護理念,上端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達410毫米,並有135毫米的硬化層,還有20度的傾角,在所有戰列艦中,其舷側裝甲傾角都是最大的,而主炮塔的正面裝甲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50毫米,在軍事史,這也是建造過的最厚的鐵質裝甲。
  • 名字很霸氣、戰果很一般的戰列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四大金剛
    到1907年,日本海軍總計擁有戰列艦12艘,裝甲巡洋艦9艘,正在建造的還有兩艘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這麼強大的海軍實力讓日本人躊躇滿志,環顧太平洋,曾經的大國在甲午被他打得奄奄一息,想在太平洋插上一腳的沙俄被他把腿直接給砍了,只有美國在太平洋不斷地擴張,實力還比自己強。無敵是一種多麼無聊的存在啊,從建立以來鮮有敗績的日本海軍瞄上了美國。
  • 二戰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在戰爭中沉沒後還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有無數無辜的老百姓因此而喪生,也有無數的戰機、戰艦以及戰車在這場戰爭永遠的消失了,其中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說的這款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
  • 這艘德國最知名的戰艦,究竟是如何沉沒的?丨局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都開始對戰列艦的裝甲進行重新規劃,即重點防護設計。將厚裝甲集中布置在核心區域,如炮塔、彈藥庫和輪機艙,同時削減甚至取消其他非重要部分的裝甲,這樣的設計可以在噸位不變的情況下使戰艦的生存性成倍提高,這也是條約戰列艦上的常見設計。
  • 臺灣彈藥庫密度世界第一 平均三個月爆炸一次
    ●本報特約記者 於 洋   5月10日下午1點,臺北縣汐止地區的民眾被震天的爆炸聲驚動,汐止東北角濃煙滾滾、火光沖天,爆炸持續了數十分鐘。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是臺軍汐止橫科彈藥庫發生兩個月來第二次爆炸。這也是該彈藥庫建成53年以來的最嚴重事故,造成士兵2死10傷。
  •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沉沒了多少艘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在1939年時,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計擁有10艘戰列艦、37艘輕重巡洋艦,在太平洋地區是非常強大的一直海軍力量,此時的日本戰列艦大多是一戰前後建造的傳統戰列艦,主要有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還有2艘長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