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話湯圓

2021-02-16 片仔癀國醫館

     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一年當中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物極必反,「重陰必陽」,所以也是白天增長的轉折點,即所謂「冬至一陽生」,是自然界陽氣開始增長的轉折點,也是人體陽氣開始生長的時候。這樣的特點就顯得冬至是重要的一天。冬至閩南又稱「冬節」,也是把節氣當做「過節日」一樣的少數節氣之一,這個細節也體現了它的重要性。

在閩南習俗中,冬至要吃「冬至圓」,民間說吃了「冬至圓」就又大一歲了,那時候吃的湯圓是實心糯米圓,湯有兩種,白甜湯叫「銀圓」,紅糖薑湯叫「金圓」,湯圓又有「團圓」的寓意,這也人們美好願望的一種表達方式。除了吃湯圓外,搓湯圓是小孩兒愛玩的事了,大人說:「不能數,不然臉上會長白斑」,這是我們童年的回憶。

中醫認為五味中,「甘能補」,糯米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對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腹痛、多汗、尿頻等症有一定作用;甜湯也具有補陽氣,增加能量的作用。因為糯米和甜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粘滯」,俗稱吃多了「不好消化」,所以有時候就會放些生薑「和胃行氣」,達到「補而不滯」的效果。目前的湯圓種類花樣也比以前多了,有些含有各種餡料,這樣基本就是精細主食了,不屬於粗糧,並且含有大量熱量。在享受這一傳統習俗美味的時候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可過飽:「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吃過飽容易傷腸胃,特別是這種黏膩的食物。「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小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需要保護,更不能吃得太飽。除此之外老年人和正在生病的大多數人也不適宜過多食用。

2. 細嚼慢咽:一可以把食物磨碎,減輕腸胃負擔;二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澱粉酶和溶菌酶,可以初步消化糯米和起到殺菌作用,還可以防止過飽。

3. 飲食禁忌:還有幾類人不適合吃太多的湯圓的:

一是糖尿病:糖分過高,大量澱粉也會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二是發熱病人:關於發熱性疾病,《黃帝內經》認為「多食則遺」,《傷寒論》提到「禁粘滑」,《飲食須知》說糯米「多食發熱」,因此可見對於發熱病人湯圓能儘量不吃的好。

三是「酒客」:《傷寒論》說「酒客不喜甘故也」,長期喝酒的人,胃腸溼氣重,一般也也不喜歡甜食。中醫認為「胃以喜為補」,如果常喝酒的人也喜歡吃甜食的話,少量吃點也沒問題。《飲食須知》說:「同酒食之,令醉難醒」,表明也不利於酒精代謝,最好吃的期間不飲酒。

四是溼氣重:除了常喝酒的人溼氣重外,還有其他很大部分的人溼氣也重,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特別在我們本地,因為經常吃生冷的、飲料、涼茶、水果等等。怎麼判別呢?這些人一般舌苔很厚,重一點的舌頭有牙齒印,常伴有腹脹、大便不成形、粘滯等症狀。

吃湯圓

相關焦點

  • 冬至要吃湯圓是為什麼?冬至吃湯圓的寓意由來及傳說介紹
    2017年冬至到了,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2017年冬至具體時間)。那麼冬至吃什麼好?冬至的飲食習俗各不相同,江南一帶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有哪些寓意?詳情如下:冬至吃湯圓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悅讀| 冬至湯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
  • 冬至裡的湯圓
    01今日是冬至,每年這個時候家裡都會去買糯米粉來搓湯圓。不知為何,漸漸少了小時候的那種氣氛。這兩日,母親同父親吵架,兩人都沒怎麼說話,應該是壓根都沒說話的,家裡的氛圍一下子都安靜下來,屋裡或者屋外傳來的聲響一般都能聽得見。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冬至吃湯圓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嗎原因分析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
  • 溫馨冬至,暖心湯圓
    「冬至到,吃湯圓!」 為迎接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12月21日,綠佳集團行政管理中心開展了「溫暖過冬至,湯圓大派送」活動,為全體員工送上了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並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問候,讓綠佳家人們在這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我們民間有一句俗諺: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湯圓。所以一到冬至,就可以看到市場裡到處擺著芝麻湯圓、花生湯圓,鹹的、甜的各色湯圓,家庭主婦也忙著磨米做湯圓,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吃上湯圓,一家人好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在吃過湯圓之後,還在門上粘上一兩粒湯圓。
  • 濃濃湯圓心,暖暖冬至情——汕尾站派出所開展冬至送湯圓活動
    本站訊 (曾昭熠 朱美雲)我國南方地區「冬至」有吃湯圓的習俗,「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為了讓當班的民警和特保都能吃上暖乎的湯圓,惠州鐵路公安處汕尾站派出所組織開展「濃濃湯圓心,暖暖冬至情」活動,為當班的工作人員送湯圓!
  • 歡喜迎冬至 巧手包湯圓
    甜點師傅指導職工製作湯圓。 寶安日報訊(記者 金晶 通訊員 翁麗梅 文/圖)冬至是中國農曆節慶中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12月9日,航城街道後瑞工聯會在後瑞職工之家舉辦了「迎冬至包湯圓」活動,30位職工同聚一堂,大家提前慶祝冬至的來臨,用團聚的歡樂為冬日帶來暖意。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歡樂迎新年,冬至大團圓」—冬至搓湯圓活動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海豐有「吃了冬節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這天,海豐人家家戶戶都要包湯圓吃。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豐富村民的社區生活,增進村民之間的親密聯繫和相互交流;營造新山村溫暖的節日氛圍。
  • 冬至你吃湯圓了嗎?
    湯圓,是中國漢族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湯圓的種類繁多,根據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不同製作方法和用料都不盡相同。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湯圓是一個盛行於華人界的美食及甜點,由於製作方便又美味,因此廣為流傳,是上元與冬至應景的一種食品,於臺灣、港澳、中國大陸、日本琉球、新馬地區等較為常見。
  • 冬至到,大理石花紋湯圓走起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習俗有差異,逐漸形成獨特的節令食文化。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冬至日吃餃子。而在咱們蘇州則有「冬至大如年」的習俗,老蘇州人有吃湯圓、冬至糰子等習慣。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冬至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12月21-23日左右,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意味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 冬至大過年!有一種湯圓叫臺山鹹湯圓,熱騰騰好美味!
    民間稱,在這一天吃了湯圓之後,就算長了一歲。這是為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過新年長了一歲,過生日長了一歲,這吃了湯圓,又長一歲,這一年要是長三歲,情何以堪啊!夏以今農曆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
  • 冬至過節忙 新加坡甜品店湯圓種類推陳出新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2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載文章,在冬至之時,介紹了新加坡本地四家甜品店的特色湯圓。據甜品店業者說,新加坡人仍重視冬至過節,每逢冬至湯圓賣得特別好,銷量飆漲至少一倍。冬至吃湯圓是華人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廣東人,認為「冬至大過年」。現代都市人生活忙碌,越來越少家庭在家搓湯圓。人們冬至吃湯圓更多是買冷凍湯圓回家煮,或向甜品店預訂。市面可買到的現成湯圓選擇很多。
  • 明日冬至|吃一碗甜甜的湯圓吧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民間又以冬至當天天氣的好壞,來推測往後的天氣。閩南有俗語「澹冬節,好年兜」,意思是,冬至期間下雨,來年的春節就會有好天氣。
  • 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迎冬至 搓湯圓
    紅網鳳凰縣分站12月21日訊(通訊員 張翠華)「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過冬至,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習俗。為弘揚傳統節日,啟迪兒童心智,體驗冬至的到來,12月21日上午,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幼兒園開展冬至搓湯圓主題活動。
  • 冬至吃湯圓,甜蜜又一年
    不知不覺,歲末已至,今天就是「冬至」啦!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和家人一起吃碗熱騰騰、圓滾滾的小湯圓,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軟軟的,溫暖直達心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南方地區較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