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海豐有「吃了冬節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這天,海豐人家家戶戶都要包湯圓吃。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豐富村民的社區生活,增進村民之間的親密聯繫和相互交流;營造新山村溫暖的節日氛圍。趁著冬至來臨之際,12月19日上午,附城鎮社工站聯合中共新山村總支部委員會、新山村民委員會、新山村退役軍人服務站、新山村婦女兒童之家在新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歡樂迎新年、冬至大團圓—冬至搓湯圓」活動,同新山村民一起歡度冬至佳節。
上午9點,參與活動的民政對象、村民和志願者們便開始聚集,並有序分工,有的負責清洗用具、有的切薑片、有的煮水揉面.不一會兒功夫,材料便全部備齊。
準備就緒,村民們開始搓丸、包餡。長者們教著年輕人和孩子搓圓,彼此分享搓圓經驗。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一眨眼,湯圓都搓好,大家搓得可開心了,都迫不及待展示自己手中的湯圓。
歡聲笑語中,一個個白乎乎、圓滾滾的湯圓就成形了。一旁,燒好了水,加入老薑和紅糖,倒入湯圓,越煮越香。隨著騰騰的熱氣,在鍋裡不斷上湧翻滾,看得老人和小孩喜滋滋的。樂呵笑聲都將冬日的寒冷驅散,取之代替的是村民、志願者們彼此互幫的熱鬧場面。
待湯圓煮好,我們邀請了鹿境片區退伍軍人一起品嘗湯圓;暢談新山村紅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重溫當兵時的崢嶸歲月,永葆軍人本色。
大家一一盛了湯圓,邊吃邊誇:「姜很香,糖夠甜,情更暖。」一份暖暖的冬節圓傳遞著濃濃的鄰裡情,和諧幸福社區真正紮根於每個人的心中。
每時每刻,社工和志願者們不忘村裡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趁熱將湯圓裝好把熱騰騰的湯圓送至孤寡老人和民政對象家裡,讓他們感受來自社區的溫暖。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熱乎乎的湯圓,吃到嘴裡更甜至心裡
此次活動共參與人數有50人次,其中退伍軍人參與人數12人次,主要民政對象參與人數24人次。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發掘和展示了新山村村民的動手能力。在繼承傳統習俗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更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鄰裡感情,讓社區這個溫暖大家庭不斷壯大。讓和諧、溫暖之風吹遍了整個新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