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賀其實根本不是航母,而是硬改出來的航母。赤城是此級唯一艦,同級的天城在關東地震中龍骨扭曲被拆毀。加賀是作為替代品成為的航母。加賀設計時就是戰列艦,所以艦體短粗。改裝後速度奇慢,極速僅28節不到,為保持船身平衡,實際不允許極速行駛。加賀與所有同時期設計都不同,用了很小的艦島和極長並向下彎曲的煙囪,理由是為了減少氣流幹擾,但這其實更像是藉口,是原始設計逼成這樣的。煙筒亂流不會引起什麼大的影響,日本的設計讓人費解。
加賀的設計隱患處頗多,3層甲板實用性超低,上中下起降飛機基本不可能。巨大無比的煙囪更是不好處理。大改後問題更多,甲板高度跟樓一樣。改裝後機庫空間和載機量倒是不錯,但是重心高的離譜。成為了安全隱患。到最後都沒有解決。甲板為了輕,為全木製,因為易燃最終讓其沉沒。為了不讓煙幹擾飛機飛行,煙筒彎到海面,廢氣向下排放,不讓廢氣瀰漫在甲板上。日本極為害怕煙幹擾飛機降落。但實際效果相反,正好煙會干擾飛行。因為日本人忘記了煙都是往上升的,低處的煙升空後方向是控制不了的。風一吹滿船都是煙。而且煙筒向下彎到海面,浪大了海水還會倒灌。
日本認為煙筒在艦島後排出的煙會影響指揮,作戰的時候更會影響飛機起降。更重要的是觀察空中敵機來襲,所以把煙筒布置在甲板下,而且向下排煙。實際情況更甚,不僅會影響飛機,還影響觀察。煙囪延伸到艦尾,這是軍艦上用的最長的煙囪,使用後整條船漏煙。這麼失敗的方案003不可能用。003會用一體化煙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