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華詳解春秋航空廉價之謎:嚴格控制成本

2020-12-18 搜狐網

  時代周報記者 項義妹 發自廣州

  4月29日,春秋航空(601021.SH)發布今年一季報,營收和淨利雙雙上揚,營收達20.18億元,較上年增長16.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為2.54億元,大漲46.43%。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營業總成本同比增長5.61%,低於營收增速超過10個百分點。

  頭頂「首家民營航空」和「低成本航空第一股」多項光環的春秋航空,自1月21日成功上市後,其創始人、董事長王正華就日益受到外界關注。在4月下旬於廣州舉辦的第七屆「世界商業倫理論壇」活動現場上,年過古稀的王正華身著一身黑色的春秋航空制服,頭髮些許花白,有著與年齡並不相稱的好精神。他甫一露面,就即刻成為眾人爭相合影的焦點。

  儘管當天行程安排緊密,王正華面對眾人籤名、合影的要求仍來者不拒,最後在工作人員的解圍下才得以脫身。「找你合影,也是對你的肯定。況且,你多花一兩分鐘時間能讓人家高興,不也挺好的。」王正華在隨後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解釋道。

  「我40歲棄政從商做旅行社,50歲做包機,60歲做航空公司,70歲帶領春秋航空上市。」王正華回顧過去的30年歲月,如是總結。同時,他自我評價道,「我比較粗線條,性格直,但善於去想問題具備戰略思維,這是有點小優勢的。 所以當年辭去公職下海,回過頭想還是對的。」

  如今,王正華依然活躍在工作一線,每天只睡5小時。不過,王正華也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希望能在75歲的時候逐漸退出,「離得遠一些」。

  「摳門」的廉價航空第一人

  自1月21日成功掛牌上市以來,隨著春秋航空股價的節節攀升,王正華的身家與日俱增。截至4月29日收盤,春秋航空股價為111.85元,總市值達447.4億元。按王正華持股春秋航空26%計算,其財富已超116億元。

  「儘管在做事業的過程中,總是離不開財富,但對我個人來說,財富實在算不了什麼,不能把它看做是萬能的。你看我渾身上下全是國產貨,手錶也是國產的上海牌。」王正華露出手腕上的手錶,指給時代周報記者細看。

  事實上,被稱為「廉價航空第一人」的王正華在日常生活中也極盡節儉:平時出差儘量坐自己公司的飛機,從不備專車,住的酒店也往往只是三星級。

  「我現在穿的公司制服是上海本地的三毛廠出品,也不過是幾百塊錢一套。」與其他上市公司董事長更為不同的是,王正華在座駕選擇也顯得極為「摳門」,依然是國產的吉利帝豪。目前,帝豪頂配車型的報價也才不過10萬元出頭。

  實際上,節儉和「摳門」並非只是王正華一人的行事風格。春秋航空的辦公大樓是由舊賓館改造的,董事長辦公室面積也不過10餘平米,室內擺置的沙發是100元買進來,已經用了20多年, 王正華笑言「足可以用到我老死」。

  正是基於這樣的節約之道,春秋航空在「三大航」的夾擊當中,仍能一路發展壯大,並最終獲得資本青睞成功上市。

  在王正華看來,上市只是春秋航空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春秋航空並未太大的改變,只是他還不太適應上市公司的規矩,「上市後,證監會、交易所給你規定一系列制度。這個不好說,那個不好說;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我呢,卻老容易說漏嘴」。

  據最新數據顯示,春秋航空目前擁有46架A320型飛機,平均機齡為 3.74 年;經營81條國內外航線,年平均客座率保持 93.07%的高水平。

  隨著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模式在國內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企圖掘金廉價航空市場。

  包括正在IPO的民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旗下的九元航空,其一誕生便定位於低成本航空,甚至推出9元特價機票;而東方航空旗下的中聯航,以及海航旗下的西部航空、首都航空也都相繼轉型低成本航空。

  面對烽煙四起的廉價航空市場,王正華認為,這也有利於市場的發展,「市場需要的,你再怎麼抵抗也沒用,並且這個市場也足夠大。本來國內廉航,就只有我一家,現在低成本的理念有更多人在呼喊,我的員工會感覺到市場的壓力,對手來了,員工自己就會鉚上勁了。所以我認為,壓力不是壞事,有壓力才會更謹慎地去做更多的事。」

  上市坎坷路

  對於董事長王正華,其「棄政從商」的創業故事廣為外界熟知。

  1981年,為解決回城知青困難,時任上海市長寧區遵義街道辦事處黨委副書記的王正華扔下「鐵飯碗」,以3000元在一個2平方米的鐵皮亭子裡創辦了春秋旅行社,並在民營旅行社中把業務做到全國第一。

  回頭看當時所做的選擇,王正華認為是對的:「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急,所以感覺可能做企業會更好,要讓我很溫柔地去處理一些事物,會比較粗線條。得罪人的事情我就不一定擅長。」

  在將旅行社做到全國第一之後,王正華並沒有滿足於此。此後,他開始思考春秋未來的發展方向,打造一家屬於自己的航空公司的想法逐漸清晰起來。而當時,王正華已年近花甲。

  此前,王正華從事旅行社時,已通過旅遊包機等形式積累了一些行業經驗。在考察了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之後,王正華最終決定走低成本的差異化路線。

  由旅行社一腳直接跨入巨頭林立的航空業,王正華的選擇無異於一場大膽的冒險,也由此受到外界洶湧而來的質疑:航空業高投入低回報,剛性成本佔比80%,而在剩下的20%中,人力成本要比傳統的航空公司高30%左右。

  此外,不可否認的是民營低成本航空還面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諸多難題。

  春秋航空曾經因為售賣1元機票,被濟南市工商局罰款15萬元;也因在飛機上叫賣商品而遭受各種非議;因延誤不賠償而衍生出旅客「霸機」事件……

  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之後,王正華摸索出「兩單」、「兩高」和「兩低」經營模式:「兩單」,即單一機型與單一艙位;「兩高」,即高客座率與高飛機日利用率;「兩低」,則是低銷售費用與低管理費用。上述經營模式的目標便是,在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成本。

  為節約銷售費用,春秋航空發力電子商務直銷,並以此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並在成本控制下實施「低票價」策略,借鑑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運行模式,輔助服務項目,開發新產品與服務。

  通過「摳成本」以及提供多元化服務,春秋航空漸漸走出來一條發展之路,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在此次登陸資本市場之前,春秋航空並非沒有遭遇坎坷。實際上,王正華在2007年便開始籌備上市。3年前,已經發布招股書的春秋航空再遇上市良機,卻因漫長的IPO暫停,而再次擱淺。

  終於等來了IPO的重新開閘,王正華又遇「舉報門」。春秋航空的老員工,由於不滿公司股改時的股權分配,憤而舉報春秋航空補貼佔比、關聯交易等的問題。

  再度提及此事,王正華拍拍時代周報記者的肩膀,面露無奈,聲言道:「這些過去了,也無所謂了,我實在是不願意再說。」

  不反對職業經理人接班

  生於1944年的王正華,已71歲高齡。談及自己的年齡,王正華笑稱:「每次人家問到我,我都說自己是36歲,不過是36『公歲』。因為,按我們上海的風俗,我今年應該是72歲,可不就是36公歲?」

  「現在的狀態,我感覺很幸福。」王正華指向旁邊桌椅的結髮妻子笑著說,「我們兩口子感情很好。老太婆對我照顧得好,我當然要善待她。」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與其年紀相仿的妻子兩次前來提醒王正華按時服藥,然後靜靜地坐在一旁等待他接受採訪。

  談及膝下的兩個兒子,王正華也並不避諱。在他口中,兩個兒子都相當孝順,沒有富家子弟的脾氣,「在公司裡,他們也是廣受大家的好評」。

  「從小,就應該讓孩子開始學會吃苦。大了之後,要到外面去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在他的有意安排之下,大兒子王煜和小兒子王煒曾分赴美國和日本留學,「學成後他們可以用美國人、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商業生態。」

  王正華回憶,王煜當年赴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留學時,王正華給了兒子5萬元人民幣,作為機票費及一個月的生活費,「其他的,讓他自力更生」。

  在美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之後,王正華並未立即安排王煜進入春秋航空。而王煜在羅蘭貝格、畢博、翰威特等諸多跨國公司工作多年之後,才進入春秋航空,目前主要在負責航空、投資方面的相關事宜。小兒子王煒的成長軌跡與兄長類似,現在負責日本市場的開拓。

  現年44歲的王煜,任春秋航空董事兼副總裁,並在「春秋系」五家公司兼任高管。王煜本人間接持有春秋航空1.07%的股份,帳面市值已近4.5億元。

  小兒子王煒,並未出現在春秋航空的公開資料當中,但王正華對他在日本的既有工作成績也大加讚賞,「可以獨當一面」。

  春秋航空現任總經理為張秀智,是跟隨王正華20餘年的「老春秋人」。自2004年起,張秀智便擔任春秋航空有限董事兼總裁,也是春翔投資第一大股東,持股春翔投資28.33%。

  隨著年紀的增大,接班是王正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王正華表示並不反對職業經理人接班,「當然我的兒子將來如何,一切要看股東們的評價和他自己的努力」 。

  對話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

  三年後,儘量往後退

  時代周報記者 項義妹 發自廣州

  從2004年籌辦春秋航空,以低成本運營的方式拓展中廉價航空業務,王正華從成立春秋航空之日起便備受關注。

  此後,王正華相繼拋出「1元機票」、「199元」、「299元」的超低票價,被認為是「中國低成本航空第一人」。從起初的不被看好,到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直至實現上市,帶領春秋航空成為「低成本航空第一股」,王正華已經顛覆了外界對航空的既有看法。

  而今,低成本航空漸成發展大勢,多家國有航空公司紛紛布局,意欲進軍。春秋航空或將面臨不小競爭。「這是市場所需要的,大家要面對這一壓力。」 王正華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對低成本航空在中國的發展依然信心滿滿,也依然堅持「賣站票」的想法。

  實際上,他所倡導的「站票」並非是全然的「站票」。王正華一邊說一邊站起身來,「你看,臀部下是一個託板。整個身體所佔用的空間節省了多少?!」

  堅持賣站票

  時代周報:上市前與上市後,對你和春秋航空帶來了哪些改變?

  王正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老實講,現在心理壓力會增加一點。股民們買春秋航空股票,可是真拿他們的血汗錢來買你的股票。如果有什麼地方做不好,我就真的對不起大家了。這個壓力的確有點大。

  時代周報:春秋航空定位於低成本航空。你本人也被稱為是「低成本航空第一人」。而目前,包括中聯航、西部航空等也在慢慢切入低成本航空領域。在你看來,國內廉價航空市場近幾年是否仍會保持較高增速?

  王正華:低成本航空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作為企業來說,誰不想省成本,既能夠到達出行的目的,又能夠降低百分之三四十的成本,何樂而不為。如果是自己掏腰包的,那就更沒有不省的人。所以現在,世界範圍內也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叫「簡途住好」,就是路上簡單一點,但是對住宿會提升檔次。

  時代周報:你之前提出過推出站票,現在看來實現的可能性大嗎?依然堅持賣站票的想法嗎?

  王正華:我認為可能性非常大,當然堅持!

  我舉個例子,8年前,我向空客公司提出建議,因為春秋航空不提供餐,後面那一排放餐車、烤箱的地方沒有必要,這個地方撤掉以後可以多出6個座位。我每次給空客提意見,空客都說不行。後來因為市場競爭的需求,空客最終還是拆掉了,飛機由之前的180座增加到了186座。今年,我們就能要到這個飛機,在中國我們是第一家。

  站票的推行也是這樣。一個人的座位,膝蓋到背部是不是空間距離?如果臀部下面有一個託板,像吧檯一樣。這樣一來,至少兩個位置可以坐3個人,可以增加出很多空間。

  時代周報:最近一兩年航空事故比較多,尤其是馬航事件發生之後,你是怎麼評價在廉價航空大行其道的情況下,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安全?

  王正華:我在選擇機型、硬體、機長、發動機等方面,都有嚴格表示,以保證旅途的絕對安全。在航空領域,我們每個人要時時刻刻保持戰戰兢兢,用一種敬畏的心態來對待,不能出現一點意外。

  高鐵衝擊不了遠程航空市場

  時代周報:高鐵對低成本航空或者是春秋航空,形成的衝擊大麼?

  王正華:在高鐵的問題上,我們一開始是認為對1000公裡運程以下的航線會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就主動把武漢、鄭州航線都撤回來了,明知道以後是人家的天下,你去打什麼?不打。

  現在航程弄到1200公裡以外,你看高鐵有什麼能耐?能耐不大。我可以跨海,到日本、到韓國去,高鐵在這一點無法做到。

  時代周報:但是你撤掉這些航線,會不會對你公司的業績有影響?

  王正華:沒有影響,反而我們可以飛更多的遠航程,開闢出更多的跨海航線。所以,我現在跨海的航線要佔到百分之二十,包括東北亞、東南亞等地區。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你要早去準備,不要等到人家高鐵已經壓到面前了,你再去準備。我在四五年前就把這1000公裡以內的航線撤回來,所以高鐵對我形成的衝擊很小。

  時代周報: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推進,春秋航空將會如何抓住這一機遇?

  王正華:往南的,包括像南洋、印度洋這塊我們都在籌劃。我們飛不到的,比如講馬爾地夫要飛六七個小時,模里西斯要飛將近10個小時,這些我們肯定玩不轉。那麼我們就和大公司配合,把我們的客人集中起來送到某一個點,做好大公司的助手,所以我們最近在積極和這些大公司進行合作。

  兩個兒子各有分工

  時代周報:關於公司的接班人問題上,你是怎麼考慮,兩個兒子如何安排?

  王正華:他們當然要分工。小兒子在日本吃了很多苦,可以獨當一面,我感覺是好事。大兒子現在在總部,公司內部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時代周報:隨著第一代創始人的年事漸高,中國家族企業在近幾年會遭遇企業傳承的高峰期,尤其是江浙和廣東等地區。作為你個人而言,你是傾向於由自己的兒子來接班,還是職業經理人?

  王正華:我感覺,關於這個問題,不要說得太死。春秋航空現在的經理還是一個將近50歲的人,因為實際上她做會更合適。當然我的兒子將來如何,一切要看股東們的評價和他自己的努力。所以,這個不必畫框子,大家都要努力。

  時代周報:從子女教育來看,看得出你是在有意識地培養和傳承。在未來幾年之內,你是否會完成交班?

  王正華:我希望在差不多75歲的時候,應該3年左右,他們能夠接上來,我就離得稍微再遠一點。但不會完全退,從業務的角度上,我會儘量往後退。

相關焦點

  • 春秋航空黑名單沸沸揚揚 廉價航空摳成本難被認可
    新金融記者 王海琦「摳成本」幾乎一夜之間,矛頭直指春秋航空。「我們使用廉價航空運營模式,在乘客買票前已有協議,飛機上不配備餐飲,航班延誤不賠償。」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的多次解釋均被聲討的聲音淹沒。在中國,廉價航空的運營規則並不被大多數人認可,面對旅客的質疑,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微博)反覆說著:「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中國民航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曹允春教授告訴新金融記者,自從2009年,曾嘗試過廉價航空模式的東星航空在運營4年後破產,國內的廉價航空公司便只剩了春秋一家,還在依靠春秋旅行社的客源量保持盈利。更多的傳統航空公司甚至不敢嘗試這一模式。
  • 廉價航空中國落地難 春秋航空盈利靠節省成本
    在公司運營上,維珍航空和亞洲航空都嚴格遵守了廉價航空模式的創始者——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方式:票價儘可能低,儘可能節省成本。  「廉價航空」模式風靡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創建於1971年,在它成立後的多年中,其「低端」的運作模式都為美國其他航空公司所不屑。
  • 從「春秋大夢」到「春秋大業」,王正華是怎麼做到的?
    「低成本航空第一人」、「廉價民航飛行冒險家」,聽到這些稱謂他總是呵呵一笑。當年為解決回滬知青的就業問題,在機關端著「鐵飯碗」的王正華毅然放棄體制內的穩定工作,下海籌建春秋旅遊公司。30多年後,當時的「春秋大夢」已經實現並發展成了「春秋大業」。「我40歲棄政從商做旅行社,50歲做包機,60歲做航空公司,70歲帶領春秋航空上市。現在看來,這個路子是對的。」王正華對30年歲月的奮鬥如是總結。
  • 春秋航空:將低成本進行到底
    讓王正華沒有想到的是,春秋航空的一次市場行為竟然引來非常大的爭議。春秋航空為國內的民營的民航企業,一直採取低價策略,仿效國外廉價航空的做法,推出特價機票吸引客源,以提高客座率,增加資源利用率。淡季時,把價格降下來,既可減少企業虧損,也有利於消費者。但就是這樣的一種市場行為理念,卻經常讓王正華經常看到別人的冷眼相對。
  • 不引戰投和私募 春秋航空獨闖IPO:董事長王正華稱年內有望上市
    本報記者 劉小童 發自上海作為中國首家「廉價」航空公司,從成立之日起,春秋航空就一直以超低的票價引發諸多爭議。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春秋航空啟動上市計劃後,已將註冊資本從成立之初的8000萬元擴充至3億元。從春秋航空註冊書上,時代周報記者看到,與2005年申請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時公示時相比,多了兩家公司,分別為上海春翔投資和上海春翼投資,此外兩家分別為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及上海包機旅行社。從國內市場看,在經歷金融危機風波後,航空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時期。
  • 春秋航空王正華將機票賣進朋友圈
    民航資源網2015年11月6日消息:中國低成本航空的第一人,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11月6日默默在微信朋友圈放了個大招,預告11月9日起,將有11萬張特價機票進行大促銷。將實惠機票賣進了朋友圈,春秋航空又創下了國內民航業的第一。  11月6日上午9點,一條微信廣告瞬間刷爆朋友圈。
  • 「中國低成本航空第一人」王正華卸任 王煜接棒春秋航空董事長
    本報記者 向炎濤 北京報導  3月31日,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601021)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正華於3月29日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之後仍將在公司繼續擔任董事。而接任春秋航空董事長一職的是王正華長子、春秋航空總裁王煜。
  • 專訪春秋航空創始人:古稀之年充滿激情
    上述關於兩位合伙人在事業起步階段如何艱難打拼,日後飛黃騰達的故事並不是當下俗套的勵志故事中的橋段,而是春秋航空的創始人在創業之初的真實故事。作為全國一流的民營航空公司以及唯一的廉價航空,春秋航空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成本控制機制,以實現最高利潤並超越與其競爭的國企。儘管享受著政府補助,國有航空公司的收益仍大幅度下降。
  • 春秋航空創始人的「廉價哲學」: 百億身家 戴國產表 開國產車 坐...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廉價航空第一人」———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年過七旬的他,每天工作量在十二三小時以上,他最大的愛好一是工作,二是太極。在近一個多小時的採訪過程中,從對財富的看法到外界關心的接班問題,他對記者侃侃而談,知無不言。
  • "百機春秋"呼之欲出 專訪春秋董事長王正華
    如同當初低成本航空對旅遊出行市場的再造、變局、降低門檻一樣,王正華看來,低成本航空在商務差旅市場也大有可為:商務經濟座票價仍有競爭優勢、能幫助客戶單位節約出行成本,又對時間敏感性高的差旅群體提供退改籤便利,因而「八項規定提出以後,我們的商務經濟座越來越受歡迎,今天是兩排商務經濟座,以後可以有四排、五排」。
  • 從春秋航空黑名單事件看中國廉價航空的危與機
    近期春秋航空將維權乘客劃入「黑名單」,拒絕為其服務的消息引得媒體熱議紛紛。在公眾批評其作為公共運輸的承運者,未能充分履行相應公共責任之餘,「廉價航空」這一商業模式也再次被置於公眾視野之中。「廉價航空」商業模式,是航企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時以低價機票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旅客。
  • 「癟三」帶領春秋上市 盤點全球廉價航空股價
    圖:春秋航空公司上市30年前,白手起家的王正華被眾人所不齒,甚至被人嘲笑是鄉下來的「癟三」;30年後,當春秋航空穩坐中國廉價航空第一名,身為春秋航空董事長的王正華在做客第一財經《波士堂王正華前不久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截至今年,春秋共擁有46架空客A320飛機,明年計劃再引進超過10架飛機,到2018年,春秋航空的機隊規模計劃增加到100架。2010年,由第一財經主辦的「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將「創新人物獎」頒發了帶領春秋航空在中國航空業快速崛起的王正華,他在頒獎典禮上說:「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血管裡,應該永遠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 春秋航空持續盈利揭秘:兩單兩高兩低策略
    實際上,早在1997年,王正華便動起了廉價航空的腦子,當時,他曾想開展「旅遊包機」,並整合旗下旅遊、酒店及交通資源。2005年7月18日,春秋航空成功首飛,成為繼奧凱航空之後第二家起飛的民營航空企業。  王正華成立春秋航空擁有先天優勢,因為其旗下的春秋國旅是當時國內旅遊市場翹楚。正是由於可借力春秋國旅的包機業務,春秋航空一開航便擁有高客座率。
  • 從2平米鐵皮亭到400億市值,「省」出來的春秋航空——專訪春秋航空...
    十年之功圓夢廉價航空2005年7月18日,一架A320-214型空客客機,滿載著180名旅客,從上海虹橋抵達煙臺,這是春秋航空的首個航班。▲2005年7月18日,春秋航空首個航班從上海虹橋抵達煙臺。春秋航空是國內第一家由旅行社創辦的航空公司,也是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王煜指出,航空業是高投入、高風險但低回報的產業,在成本支出中,引進飛機、航油、機場費等固定成本佔到了80%,20%的變動成本中,人力成本少不了,只能在銷售、營銷、管理等方面省一點是一點。
  • 春秋航空擴張中日間航線 旨在提高廉價航空市場份額
    (LCC)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27日接受了日本產經新聞社旗下金融類綜合報刊《FujiSankei Business i.》的採訪。王正華表示,春秋航空計劃2至5年內,將中國的20座城市與日本之間實現通航,並增加10個日本機場的起降配額。他認為:「在整個廉價航空市場份額擴大的背景下,中國的訪日遊客人數每年增加50%以上,因此我們判斷日本將成為很重要的市場。」 春秋航空目前開通了連接上海和日本茨城、關西、高松、佐賀的4條航線。
  • 用低成本航空撬動商務市場 春秋航空王正華談秘訣:深層次文化難複製
    「我經常講,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哪怕遇見再慘烈的競爭也絕不退縮,假如沒有困難,還要我們春秋人幹什麼呢。」對於春秋成功的秘訣,王正華將它歸結為四點:定位準、降成本、把握區位優勢同時定製符合市場需求的戰略。
  • 春秋航空「摳門」王正華交棒兒子!從不坐頭等艙 只住三星以下酒店
    省錢省到骨頭裡其實在中國,發展低成本航空的先天環境並不佔優勢。與國外不同,由於國內油品統一定價,機場候機樓也沒有區分,佔據航空公司主要成本支出的航油、機場等成本都無法降低,春秋航空能夠提供平均比全服務航空便宜30%的機票,這與春秋航空實行單一機型全經濟艙座位、提高飛行日利用率,以及自建離港和銷售系統不無關係。
  • 春秋航空求生術:一半是摳出來的 一半是想出來的
    65歲的王正華不僅打造了國內最大的民營旅行社,還打造了春秋航空,使之成為活得最好的民營航空公司。 圖/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一年前,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對前途很悲觀。今年11月底,春秋航空宣布今年盈利預期為1.2億元。而去年的利潤僅僅為2100萬元。65歲的王正華在5年前創辦了春秋航空這家民營廉價航空公司。此前,他是上海市一個街道的黨委副書記,1981年下海辦起了春秋旅行社,率先打破地域限制、發掘散客資源,發展成國內最大的民營旅行社。2004年前後,國內航空業管制放鬆,出現了民營航空公司的投資潮流。奧凱、鷹聯等民營航空公司相繼誕生。
  • |王正華|春秋航空|...
    不過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卻了解到,他買的那家航空公司的機票,要比其它公司便宜30%-50%;在非節假日之時,還有299元、199元、99元,甚至1元的票價!  這,就是春秋航空,以「要讓人人都做得起飛機」為最亮的口號。
  • 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
    十年之功圓夢廉價航空2005年7月18日,一架A320-214型空客客機,滿載著180名旅客,從上海虹橋抵達煙臺,這是春秋航空的首個航班。▲2005年7月18日,春秋航空首個航班從上海虹橋抵達煙臺。春秋航空是國內第一家由旅行社創辦的航空公司,也是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王煜指出,航空業是高投入、高風險但低回報的產業,在成本支出中,引進飛機、航油、機場費等固定成本佔到了80%,20%的變動成本中,人力成本少不了,只能在銷售、營銷、管理等方面省一點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