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項義妹 發自廣州
4月29日,春秋航空(601021.SH)發布今年一季報,營收和淨利雙雙上揚,營收達20.18億元,較上年增長16.1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為2.54億元,大漲46.43%。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營業總成本同比增長5.61%,低於營收增速超過10個百分點。
頭頂「首家民營航空」和「低成本航空第一股」多項光環的春秋航空,自1月21日成功上市後,其創始人、董事長王正華就日益受到外界關注。在4月下旬於廣州舉辦的第七屆「世界商業倫理論壇」活動現場上,年過古稀的王正華身著一身黑色的春秋航空制服,頭髮些許花白,有著與年齡並不相稱的好精神。他甫一露面,就即刻成為眾人爭相合影的焦點。
儘管當天行程安排緊密,王正華面對眾人籤名、合影的要求仍來者不拒,最後在工作人員的解圍下才得以脫身。「找你合影,也是對你的肯定。況且,你多花一兩分鐘時間能讓人家高興,不也挺好的。」王正華在隨後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解釋道。
「我40歲棄政從商做旅行社,50歲做包機,60歲做航空公司,70歲帶領春秋航空上市。」王正華回顧過去的30年歲月,如是總結。同時,他自我評價道,「我比較粗線條,性格直,但善於去想問題具備戰略思維,這是有點小優勢的。 所以當年辭去公職下海,回過頭想還是對的。」
如今,王正華依然活躍在工作一線,每天只睡5小時。不過,王正華也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希望能在75歲的時候逐漸退出,「離得遠一些」。
「摳門」的廉價航空第一人
自1月21日成功掛牌上市以來,隨著春秋航空股價的節節攀升,王正華的身家與日俱增。截至4月29日收盤,春秋航空股價為111.85元,總市值達447.4億元。按王正華持股春秋航空26%計算,其財富已超116億元。
「儘管在做事業的過程中,總是離不開財富,但對我個人來說,財富實在算不了什麼,不能把它看做是萬能的。你看我渾身上下全是國產貨,手錶也是國產的上海牌。」王正華露出手腕上的手錶,指給時代周報記者細看。
事實上,被稱為「廉價航空第一人」的王正華在日常生活中也極盡節儉:平時出差儘量坐自己公司的飛機,從不備專車,住的酒店也往往只是三星級。
「我現在穿的公司制服是上海本地的三毛廠出品,也不過是幾百塊錢一套。」與其他上市公司董事長更為不同的是,王正華在座駕選擇也顯得極為「摳門」,依然是國產的吉利帝豪。目前,帝豪頂配車型的報價也才不過10萬元出頭。
實際上,節儉和「摳門」並非只是王正華一人的行事風格。春秋航空的辦公大樓是由舊賓館改造的,董事長辦公室面積也不過10餘平米,室內擺置的沙發是100元買進來,已經用了20多年, 王正華笑言「足可以用到我老死」。
正是基於這樣的節約之道,春秋航空在「三大航」的夾擊當中,仍能一路發展壯大,並最終獲得資本青睞成功上市。
在王正華看來,上市只是春秋航空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春秋航空並未太大的改變,只是他還不太適應上市公司的規矩,「上市後,證監會、交易所給你規定一系列制度。這個不好說,那個不好說;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我呢,卻老容易說漏嘴」。
據最新數據顯示,春秋航空目前擁有46架A320型飛機,平均機齡為 3.74 年;經營81條國內外航線,年平均客座率保持 93.07%的高水平。
隨著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模式在國內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企圖掘金廉價航空市場。
包括正在IPO的民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旗下的九元航空,其一誕生便定位於低成本航空,甚至推出9元特價機票;而東方航空旗下的中聯航,以及海航旗下的西部航空、首都航空也都相繼轉型低成本航空。
面對烽煙四起的廉價航空市場,王正華認為,這也有利於市場的發展,「市場需要的,你再怎麼抵抗也沒用,並且這個市場也足夠大。本來國內廉航,就只有我一家,現在低成本的理念有更多人在呼喊,我的員工會感覺到市場的壓力,對手來了,員工自己就會鉚上勁了。所以我認為,壓力不是壞事,有壓力才會更謹慎地去做更多的事。」
上市坎坷路
對於董事長王正華,其「棄政從商」的創業故事廣為外界熟知。
1981年,為解決回城知青困難,時任上海市長寧區遵義街道辦事處黨委副書記的王正華扔下「鐵飯碗」,以3000元在一個2平方米的鐵皮亭子裡創辦了春秋旅行社,並在民營旅行社中把業務做到全國第一。
回頭看當時所做的選擇,王正華認為是對的:「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急,所以感覺可能做企業會更好,要讓我很溫柔地去處理一些事物,會比較粗線條。得罪人的事情我就不一定擅長。」
在將旅行社做到全國第一之後,王正華並沒有滿足於此。此後,他開始思考春秋未來的發展方向,打造一家屬於自己的航空公司的想法逐漸清晰起來。而當時,王正華已年近花甲。
此前,王正華從事旅行社時,已通過旅遊包機等形式積累了一些行業經驗。在考察了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之後,王正華最終決定走低成本的差異化路線。
由旅行社一腳直接跨入巨頭林立的航空業,王正華的選擇無異於一場大膽的冒險,也由此受到外界洶湧而來的質疑:航空業高投入低回報,剛性成本佔比80%,而在剩下的20%中,人力成本要比傳統的航空公司高30%左右。
此外,不可否認的是民營低成本航空還面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諸多難題。
春秋航空曾經因為售賣1元機票,被濟南市工商局罰款15萬元;也因在飛機上叫賣商品而遭受各種非議;因延誤不賠償而衍生出旅客「霸機」事件……
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之後,王正華摸索出「兩單」、「兩高」和「兩低」經營模式:「兩單」,即單一機型與單一艙位;「兩高」,即高客座率與高飛機日利用率;「兩低」,則是低銷售費用與低管理費用。上述經營模式的目標便是,在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成本。
為節約銷售費用,春秋航空發力電子商務直銷,並以此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並在成本控制下實施「低票價」策略,借鑑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運行模式,輔助服務項目,開發新產品與服務。
通過「摳成本」以及提供多元化服務,春秋航空漸漸走出來一條發展之路,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在此次登陸資本市場之前,春秋航空並非沒有遭遇坎坷。實際上,王正華在2007年便開始籌備上市。3年前,已經發布招股書的春秋航空再遇上市良機,卻因漫長的IPO暫停,而再次擱淺。
終於等來了IPO的重新開閘,王正華又遇「舉報門」。春秋航空的老員工,由於不滿公司股改時的股權分配,憤而舉報春秋航空補貼佔比、關聯交易等的問題。
再度提及此事,王正華拍拍時代周報記者的肩膀,面露無奈,聲言道:「這些過去了,也無所謂了,我實在是不願意再說。」
不反對職業經理人接班
生於1944年的王正華,已71歲高齡。談及自己的年齡,王正華笑稱:「每次人家問到我,我都說自己是36歲,不過是36『公歲』。因為,按我們上海的風俗,我今年應該是72歲,可不就是36公歲?」
「現在的狀態,我感覺很幸福。」王正華指向旁邊桌椅的結髮妻子笑著說,「我們兩口子感情很好。老太婆對我照顧得好,我當然要善待她。」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與其年紀相仿的妻子兩次前來提醒王正華按時服藥,然後靜靜地坐在一旁等待他接受採訪。
談及膝下的兩個兒子,王正華也並不避諱。在他口中,兩個兒子都相當孝順,沒有富家子弟的脾氣,「在公司裡,他們也是廣受大家的好評」。
「從小,就應該讓孩子開始學會吃苦。大了之後,要到外面去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在他的有意安排之下,大兒子王煜和小兒子王煒曾分赴美國和日本留學,「學成後他們可以用美國人、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商業生態。」
王正華回憶,王煜當年赴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留學時,王正華給了兒子5萬元人民幣,作為機票費及一個月的生活費,「其他的,讓他自力更生」。
在美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之後,王正華並未立即安排王煜進入春秋航空。而王煜在羅蘭貝格、畢博、翰威特等諸多跨國公司工作多年之後,才進入春秋航空,目前主要在負責航空、投資方面的相關事宜。小兒子王煒的成長軌跡與兄長類似,現在負責日本市場的開拓。
現年44歲的王煜,任春秋航空董事兼副總裁,並在「春秋系」五家公司兼任高管。王煜本人間接持有春秋航空1.07%的股份,帳面市值已近4.5億元。
小兒子王煒,並未出現在春秋航空的公開資料當中,但王正華對他在日本的既有工作成績也大加讚賞,「可以獨當一面」。
春秋航空現任總經理為張秀智,是跟隨王正華20餘年的「老春秋人」。自2004年起,張秀智便擔任春秋航空有限董事兼總裁,也是春翔投資第一大股東,持股春翔投資28.33%。
隨著年紀的增大,接班是王正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王正華表示並不反對職業經理人接班,「當然我的兒子將來如何,一切要看股東們的評價和他自己的努力」 。
對話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
三年後,儘量往後退
時代周報記者 項義妹 發自廣州
從2004年籌辦春秋航空,以低成本運營的方式拓展中廉價航空業務,王正華從成立春秋航空之日起便備受關注。
此後,王正華相繼拋出「1元機票」、「199元」、「299元」的超低票價,被認為是「中國低成本航空第一人」。從起初的不被看好,到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直至實現上市,帶領春秋航空成為「低成本航空第一股」,王正華已經顛覆了外界對航空的既有看法。
而今,低成本航空漸成發展大勢,多家國有航空公司紛紛布局,意欲進軍。春秋航空或將面臨不小競爭。「這是市場所需要的,大家要面對這一壓力。」 王正華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對低成本航空在中國的發展依然信心滿滿,也依然堅持「賣站票」的想法。
實際上,他所倡導的「站票」並非是全然的「站票」。王正華一邊說一邊站起身來,「你看,臀部下是一個託板。整個身體所佔用的空間節省了多少?!」
堅持賣站票
時代周報:上市前與上市後,對你和春秋航空帶來了哪些改變?
王正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老實講,現在心理壓力會增加一點。股民們買春秋航空股票,可是真拿他們的血汗錢來買你的股票。如果有什麼地方做不好,我就真的對不起大家了。這個壓力的確有點大。
時代周報:春秋航空定位於低成本航空。你本人也被稱為是「低成本航空第一人」。而目前,包括中聯航、西部航空等也在慢慢切入低成本航空領域。在你看來,國內廉價航空市場近幾年是否仍會保持較高增速?
王正華:低成本航空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作為企業來說,誰不想省成本,既能夠到達出行的目的,又能夠降低百分之三四十的成本,何樂而不為。如果是自己掏腰包的,那就更沒有不省的人。所以現在,世界範圍內也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叫「簡途住好」,就是路上簡單一點,但是對住宿會提升檔次。
時代周報:你之前提出過推出站票,現在看來實現的可能性大嗎?依然堅持賣站票的想法嗎?
王正華:我認為可能性非常大,當然堅持!
我舉個例子,8年前,我向空客公司提出建議,因為春秋航空不提供餐,後面那一排放餐車、烤箱的地方沒有必要,這個地方撤掉以後可以多出6個座位。我每次給空客提意見,空客都說不行。後來因為市場競爭的需求,空客最終還是拆掉了,飛機由之前的180座增加到了186座。今年,我們就能要到這個飛機,在中國我們是第一家。
站票的推行也是這樣。一個人的座位,膝蓋到背部是不是空間距離?如果臀部下面有一個託板,像吧檯一樣。這樣一來,至少兩個位置可以坐3個人,可以增加出很多空間。
時代周報:最近一兩年航空事故比較多,尤其是馬航事件發生之後,你是怎麼評價在廉價航空大行其道的情況下,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安全?
王正華:我在選擇機型、硬體、機長、發動機等方面,都有嚴格表示,以保證旅途的絕對安全。在航空領域,我們每個人要時時刻刻保持戰戰兢兢,用一種敬畏的心態來對待,不能出現一點意外。
高鐵衝擊不了遠程航空市場
時代周報:高鐵對低成本航空或者是春秋航空,形成的衝擊大麼?
王正華:在高鐵的問題上,我們一開始是認為對1000公裡運程以下的航線會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就主動把武漢、鄭州航線都撤回來了,明知道以後是人家的天下,你去打什麼?不打。
現在航程弄到1200公裡以外,你看高鐵有什麼能耐?能耐不大。我可以跨海,到日本、到韓國去,高鐵在這一點無法做到。
時代周報:但是你撤掉這些航線,會不會對你公司的業績有影響?
王正華:沒有影響,反而我們可以飛更多的遠航程,開闢出更多的跨海航線。所以,我現在跨海的航線要佔到百分之二十,包括東北亞、東南亞等地區。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你要早去準備,不要等到人家高鐵已經壓到面前了,你再去準備。我在四五年前就把這1000公裡以內的航線撤回來,所以高鐵對我形成的衝擊很小。
時代周報: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推進,春秋航空將會如何抓住這一機遇?
王正華:往南的,包括像南洋、印度洋這塊我們都在籌劃。我們飛不到的,比如講馬爾地夫要飛六七個小時,模里西斯要飛將近10個小時,這些我們肯定玩不轉。那麼我們就和大公司配合,把我們的客人集中起來送到某一個點,做好大公司的助手,所以我們最近在積極和這些大公司進行合作。
兩個兒子各有分工
時代周報:關於公司的接班人問題上,你是怎麼考慮,兩個兒子如何安排?
王正華:他們當然要分工。小兒子在日本吃了很多苦,可以獨當一面,我感覺是好事。大兒子現在在總部,公司內部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時代周報:隨著第一代創始人的年事漸高,中國家族企業在近幾年會遭遇企業傳承的高峰期,尤其是江浙和廣東等地區。作為你個人而言,你是傾向於由自己的兒子來接班,還是職業經理人?
王正華:我感覺,關於這個問題,不要說得太死。春秋航空現在的經理還是一個將近50歲的人,因為實際上她做會更合適。當然我的兒子將來如何,一切要看股東們的評價和他自己的努力。所以,這個不必畫框子,大家都要努力。
時代周報:從子女教育來看,看得出你是在有意識地培養和傳承。在未來幾年之內,你是否會完成交班?
王正華:我希望在差不多75歲的時候,應該3年左右,他們能夠接上來,我就離得稍微再遠一點。但不會完全退,從業務的角度上,我會儘量往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