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拆除轉河沿岸最後違建 1.5公裡沿線建設1.2萬平方米綠廊

2020-12-2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轉河是北護城河北側的一條長約兩公裡的小河,南岸景色宜人,北岸卻違建成群。6月2日上午,海澱城管、北太平莊街道等部門啟動對轉河北岸最後740平方米違建的拆除。此前,北太平莊街道已經完成了該地區3500平方米的拆違,9月之前,轉河北岸將形成一條面積為1.2萬平方米的沿河綠廊。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文慧園甲1號樓,不少居民正在圍觀樓體南側的拆違工作。樓南側有一塊三角地,面積約500多平方米,挖掘機正清理地塊上的渣土和建築垃圾。居民告訴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1號樓的一層居民就開始紛紛佔用三角地,私自擴建陽臺,「發現蓋了也沒人管,就你一間我一間,違建就很快連成了片。有些變成了出租房、快遞公司、裝修小店。」

街道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違建不僅僅是佔用公共空間這麼簡單,在排查和清除中還發現了私改燃氣和暖氣管線、私接電線等現象。「有的把陽臺改成了廚房,自己找人就把天然氣管道給改了,萬一天然氣洩漏了後果不堪設想。」

從今天開始,北太平莊街道將拆除文慧園甲1號樓、志強南園10號樓和文慧園甲2號院1號樓共50處嚴重影響街巷環境的歷史遺留違法建設,面積達740平方米。隨後,街道將開展牆體恢復和綠化建設,在拆除清理出的沿街空地上,街道計劃新建路側綠地,並與此前完成的3500平方米拆違空地連為一體,沿著轉河建設一條1.5公裡長的綠廊,面積將超過1.2萬平方米,周邊6個社區5萬多人將因此受益。

相關焦點

  • 海澱轉河1.2千米美景亮相
    最近,該街道同轉河產權部門對接協調,採取創新性舉措,突破北岸產權限制,多方吸納居民意見,將一段長1.2千米、佔地1.2平方千米的混亂區域,拆除違建,取締馬路市場,鋪好交通要道,施劃車位,並精雕細琢建起一處集景觀、通行、鍛鍊、休憩、交往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空間。
  • 文昌拆除高隆灣2.49萬平方米違建 恢復種植海防林2.1萬平方米
    文昌拆除高隆灣2.49萬平方米違建  恢復種植海防林2.1萬平方米  海南日報記者李佳飛 特約記者黃良策  沿海防護林可以擅自佔用開發嗎?不!決不允許。  9月5日中午,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文昌市高隆灣看到,海岸線上一片片新種植的椰子樹被木棍搭起的支架固定著,不遠處裸露著紅土的一塊空地上,有工人在復植草皮。  「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的整改要求,13家企業佔用海岸帶的問題已全面整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法拆除全部違法建築,面積2.49萬平方米,目前,林業部門正在對被破壞的海防林進行生態修復。」文昌市副市長何歡寶介紹。
  • 汕尾多處違建被拆除!面積1萬多平方米
    近日,陸河縣河田鎮組織人員對該鎮雕刻城不符合規劃要求的部分建築物進行依法拆除。此次行動出動機械多部,拆除違建1宗,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圖為拆除現場。東海加強國土衛片執法拆除4處違建 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拆違現場近日,陸豐市東海鎮開展衛片執法整改拆違行動,依法對衛片圖斑點的違建進行全面清理拆除。
  • 海澱八裡莊拆除1316平方米「多合一」高危違建
    隨著挖掘機、噴水車、渣土運輸車輛的互相配合,原本雜亂無章的一排違法建設轟然倒地。7月14日,海澱區八裡莊街道和海澱城管執法局對北窪路28號院西側的15間違法建設進行拆除,總面積達到1316平方米。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這排違建房包括了房屋中介、餐飲門店、美容美髮、網吧、旅館等,儼然成為了一條「商品街」。這些違法建設是金紅都商廈底商商戶為擴大經營面積私自搭建的,均為磚混結構,集出租、倉儲、經營、居住於一身,屬於「多合一」高危違建。各商戶侵佔便道搭建房屋,房屋缺少統一規劃設計,管線錯亂、環境髒亂、噪音雜亂、通行混亂,消防、治安、環保隱患突出。
  • 廈門:3年違建1.2萬平方米 5層廠房「變身」10層酒店
    很惡劣 3年違建1.2萬平方米昨天上午,湖裡區執法局聯合湖裡街道工作人員,進入湖裡大道47號廠房第二層加層進行徹底拆除。47號廠房原建築為5層,層高6米,佔地面積2063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0537.5平方米。
  • 廣州白雲區拆除違建超千萬平方米
    其中,拆除白雲山緩衝區範圍違建406宗、面積27.9萬平方米;拆除26條主幹道兩側的違建1504宗,面積198.81萬平方米;拆除河湧管理範圍違建2569宗,面積138.97萬平方米,全部提前完成任務。
  • 北京門頭溝創建"基本無違建區" 永定河沿岸度假小木屋被拆
    截至目前,門頭溝全區已拆除違法建設3548處,涉及建築面積35.8萬平方米,其中拆除永定河主河道內違法建設110處,涉及建築面積2.32萬平方米。其中,2018年門頭溝區開展的「百日攻堅」行動共拆除違法建設147萬平方米,其中拆除永定河主河道內違法建設248處,涉及建築面積6.68萬平方米。
  • 北京海澱城管:高壓線塔下350平方米違建被拆除
    千龍網北京5月7日訊(記者 劉美君)隨著挖掘機轟隆隆的聲響,高壓線塔下盤踞27年的違建房屋被拆除。4月30日中午,頂著炎炎烈日,北京市海澱區上地街道對位於上地西路52號一處高壓線塔下的違法建設進行拆除。
  • 海南臨高依法拆除三棟違建樓盤,建築面積達4.1萬平方米
    10月30日,臨高多部門聯合行動,對臨高角長島藍灣三棟違建樓盤進行依法強制拆除,拆除違建總面積4.1萬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臨高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公安局和資規局等多部門共300餘人組成的聯合執法工作組,對臨高角長島藍灣項目區域的3號、18號和19號違法建築進行依法強制拆除。
  • 河北:石市縣城共拆違建265萬平方米 新增綠地136.7公頃
    中國園林網9月11日消息:縣城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石家莊市把「三治兩提」作為攻堅重點,使縣城容貌環境日趨改善。拆違作為其中一項重點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共拆除超期臨建、有礙觀瞻的簡易簡陋建築及違法違規違章建築265萬平方米。
  • 2020年青島拆除存量違建183.5萬平方米 增加市民活動場所7114平方米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王雲峰「市北區合肥路696號陽光山色小區門口有個嗨餃飯店,原本是2層的,後來又向上擴建了,應該是違章建築,是否要拆除?」「經落實,合肥路執法中隊已決定於下周一開始,對相關違建進行拆除。」
  • 北京市海澱區上地拆除賓館樓頂10年老違建
    6月13日,海澱區上地街道、海澱城管執法監察局等部門,對上地二街的一家賓館存在10年的樓頂違建進行了拆除,面積達1385平方米。位於上地二街東側的這家賓館共有7層,外牆為統一的磚紅色,從外表看和普通的樓房並無兩樣,實際上頂層卻屬於違法建設。
  • 和平街街道拆除東土城路1號院65平方米存量違建
    東土城路1號院5號樓東北側院內違建拆除前。 1月9日,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街道城管、城建、綜治等部門對東土城路1號院內的65平方米違法建設進行拆除。 據了解,此次拆除的違法建設位於東土城路1號院5號樓東北側獨立院子內,屬於歷史遺留的存量違建。院內房屋建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曾作為小區的衛生間等配套設施,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房屋幾經轉租,承租人於八九十年代在房屋周邊陸續建了許多彩鋼板結構違建。
  • 騰退土地變生態綠肺,廣渠路沿線公園成鏈綠地成片
    經過四年建設,廣渠路沿線初步形成景觀綠廊,包括五片城市綠地和175萬平方米溼地森林。23.5萬平方米,建成五片城市綠地廣渠路朝陽段西起東二環廣渠路,東至通州交界處,全長14.5公裡,穿越雙井、勁松、南磨房、高碑店、王四營、三間房、豆各莊、黑莊戶、管莊「兩街七鄉」。由於歷史原因,沿線存在不少違建、群租房、低級次產業等。
  • 三亞回新村2.1萬平方米違建被拆 屬當地居民聯合外地人非法建房
    原標題:三亞回新村2.1萬平方米違建被拆 屬當地居民聯合外地人非法建房   5月21日,三亞回新村當地居民聯合外地人非法建設的違建被拆。(三亞新聞網記者 沙曉峰 攝)  南海網三亞5月21日消息(南海網、三亞新聞網記者 沙曉峰)5月21日,三亞天涯區委、區政府在三亞市公安和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支持下,組織該區城管局920名執法人員,出動2部炮機對位於回新村的4棟違法建築依法進行拆除,共拆除總建築面積21630平方米。據悉,該違法建築是當地居民聯合外地人非法建房,因附近居民較多,拆除工作至少需要2天才能完成。
  • 海澱區花園路拆除北航西門外4S店區域違建3萬平米
    中新網北京新聞8月1日電 (記者 於立霄)8月1日,海澱區花園路街道、海澱區城管執法局聯合各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門外3萬餘平方米的違建房屋進行拆除。
  • 北京北太平莊拆除今典花園700餘平方米違建 增加小區公共空間
    今天上午,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聯合海澱城管執法監察局,對金典花園社區內700餘平方米違建啟動拆除,騰退空間將進行路面硬化,增加小區公共空間。倪夢實 攝違建涉及今典花園社區紅聯北村甲1、甲2、甲3號樓,分散在這三棟樓的周邊。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棟樓都建於上世紀80年代,由於居住面積小等原因,居民陸續在居民樓周邊建起了違建。
  • 蘇州姑蘇區 莫邪路200平方米磚混房被拆除
    11月27日,在姑蘇區雙塔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二中隊執法人員的監督保障下,莫邪路607號商戶負責人積極響應整治違法建設的號召,主動安排施工人員對其搭建的違建進行拆除,拆除面積達200平方米。10月底,雙塔街道啟動了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執法大隊先行在十全街、莫邪路等「一環」沿線周邊及相王弄區域內推進違法建設、破牆開門(開窗)的整治工作,期間執法人員曾多次上門對重點區域沿線負責人教育勸導,耐心細緻地解讀政策,發放拆違通知書,廣泛發動自拆。「周圍都變得乾乾淨淨,我也不願意繼續做違法的事兒了,趕緊拆了它。」
  • 牛車坪49棟、2萬多㎡違建被拆除!
    牛車坪片區是我市開展清理整治違法建設「颶風行動」的重中之重,繼去年11月19日拆除牛車坪村被標註為「G」區的70戶約2萬平方米違建後,4月3日,城中區組織城管、街道辦、司法、交警等部門上千人,對牛車坪村腹地和尚巖一帶的49棟違建樓房發動全面「進攻」。當日共啟動15臺勾機、拆除20000多平方米違建,這是今年以來我市最大規模的拆違戰役。
  • 煙臺市萊山區拆除36處違法建設 共1.65萬平方米
    自煙臺全市重點區片違法建設治理工作開展以來,萊山區高度重視,積極行動,按照全市的工作要求,紮實開展塔山及圍子山區片違法建設治理行動。截至目前,全區共拆除違法建設36處1.65萬平方米。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加快重點區片違法建設治理工作進度,萊山區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圍子山區片整治由分管副區長帶隊,抽調綜合行政執法、公安分局、國土分局、法制辦、街道辦事處、圍子山保護區等相關工作人員組成了專門的工作組,對需拆除違建的面積、用途等各種信息進行了全面摸排,為違建的治理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