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讓美艦過海峽變成「臺海危機」的,是臺灣當局

2020-12-21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上周六,由臺灣「中央社」先行報導,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回應確認的方式,兩艘美國海軍的飛彈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的消息被媒體披露了出來。在中美貿易戰全面開始的當口,這樣的消息自然引起了一些愛國者朋友的憤怒,什麼「第七次臺海危機」之類的說法也有了,自然也免不了替解放軍撂硬話的。

▲ 說實話,「伯克」在附近晃來晃去已經是常態了

施佬這個小小的公號回復裡,也有幾位朋友點了這個題目,本來覺得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悶聲發大財,不過看大家這麼熱情,我一句話不說也不好,姑且就信口胡謅幾句,聊一聊和美艦過海峽相關的情況。

▲ 一家人就是齊齊整整,這是另一艘馬斯廷號

先說說這個「臺海危機」,作為一個國關背景的好學生,施佬也是剛才百度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六次臺海危機這樣事無巨細的說法。一般來說,在國際關係學裡談的臺海危機一般說來只有三次,就是1954年一江山島戰役和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實際名稱《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籤訂、1958年炮擊金門以及1996年的「飛彈危機」。

▲ 對我們這樣的80後來說,1996年的臺海危機是印象最深刻的

這固然是掉書袋,但反映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實:所謂臺海危機,第一要和臺灣有關,第二必須得是中美兩邊有重大的變動甚至對抗,才能算得上數。不然國民黨反動派來個「反攻」,民進黨當局搞個「公投」、甚至來個選情對泛藍不利的「大選」都算危機的話,那「臺海危機」也不會到現在才第七次。

▲ 要把海峽兩岸準備開瓢的事兒都算上,「危機」得有個十幾次

為什麼不少人要將美艦進入臺灣海峽看那麼重呢?這可能是沿襲了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這一事件的印象,再加上1996年所謂「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臺灣海峽」的傳聞(真實情況到現在也沒有特別明確的答案),導致「美艦進臺灣海峽」=「挑事兒」的概念深入人心。

▲ 畢竟在很多年裡,我們都曾經一廂情願認為我們離祖國統一就多了他倆……

不過客觀上說,臺灣海峽確實是一條國際水道,中國政府自己就承認這一點,比如2017年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明在回應遼寧艦編隊穿越臺灣海峽的時候,就使用這一表態。所以美艦通過臺灣海峽這事兒,相比美艦進入西沙島嶼周圍12海裡內這樣「侵犯中國領海」或者進入南沙礁盤周圍12海裡這種「地位未定的挑釁」(畢竟中國政府從未對南海礁盤有過新的定義),美國人更加合理合法也理直氣壯,而且這也不是「說辭」,而是得到中美兩國認可的。

▲ 2017年遼寧艦編隊也經過了臺灣海峽,臺灣的反應才是緊張

另一方面,美艦進入臺灣海峽的次數並不少,畢竟在從南海前往東北亞的過程中,臺灣海峽是可選的一條合理路線。上周美艦進了臺灣海峽,去年6月美艦也進了臺灣海峽,更早之前的行動雖然美軍沒有大張旗鼓報告(本身沒這個必要),但有據可查的在2014年美軍也有過通過臺灣海峽的艦艇。這要都算「臺海危機」,那這個詞也太不值錢了。

如果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有關類每次點似事件的表態,就更能夠理解這件事情實際的意義。7月8日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的話強調的是「臺灣同胞……千萬不要有人去幫助美國打『臺灣牌』……」,而在更早以前的一次表態中,國臺辦針對美國有人稱「臺灣海峽是公海」的話,其表態是「美方應該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慎重處理涉臺問題」。看得出來,一方面中方並沒有正式回應這件事情本身,因為事件原本就無法回應;另一方面,中方的回應完全沒有對類似事件有定性,只是希望「慎重」,甚至在美艦穿越臺灣海峽之後,表態喊話的對象,其實是臺灣「同胞」而不是美國。

中國大陸的這一表態,很準確的表達了這次「美艦通過臺灣海峽」事件的實質:即臺灣有人處於自己的目的,希望藉此事件大做文章,客觀上替美國打了「臺灣牌」。至於是誰,想想過去兩三個月臺軍的《莒光園地》欄目都一直以一副「大禍臨頭、大戰將臨」的狀態在播送「精神戰力建設」節目,就明白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把各種蛛絲馬跡都裝飾成美國對臺灣的「國際支持」,給臺軍和臺灣民眾打氣鼓勁的,就是現在心裡最虛的臺灣當局。

▲ 把這次行動當成美國的「支持」,那可不就中了反動派的計了麼……

為什麼1950年的美國艦隊進臺灣海峽,甭管多少都是「協防臺灣」,1996年兩個航母戰鬥群靠近臺海就能激化「危機」,這回就不是了呢?你得看你派來這點軍艦是幹嘛的。1950年的解放軍海上力量幾乎等於0,美軍出現在臺灣海峽裡就等於斷絕了解放臺灣的可能性;1996年的臺海,兩個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力量,當時的解放軍只要不動核武器,哪怕拼上身家性命,也難說有幾分勝算。這些都是美軍明確、清晰地以實際且有效的軍事行動,對解放軍潛在可能的軍事行動做出的回應。說白了,美軍要出手的時候,是真的考慮到打起來的可能性的,而在今時今日僅僅是通過臺灣海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雲彩」的兩艘伯克級驅逐艦,對於解放軍來說算什麼呢?

▲ 當然有些人說一艘伯克能抗64枚飛彈……咱們得多做準備

當然,如果執著地認為這是「第七次臺海危機」的話,將未來必然發生的解放軍軍事行動解讀成回應,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如果一個月內解放軍搞什麼遠海長航、海軍演習、陸航突擊訓練、遠程火箭炮實彈打靶……想把這些東西和攻臺這個話題上帶是輕而易舉的,如此一來,不就能看成是解放軍的「回應」了麼……嗯,做人嘛,最重要的還是開心。

相關焦點

  • 東部戰區回應美艦穿航臺灣海峽
    12月18日夜間,美「馬斯廷」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近一個時期,美艦不時穿航臺灣海峽,並炒作渲染,刻意抬升臺海問題熱度,唯恐臺海風平浪靜,向「臺獨」勢力「明送秋波」,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美方有關行為實質是軍事炫武加輿論誤導的「混合操控」,是以臺為棋、以臺做局的戰略自私,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戰區部隊將時刻瞰視臺海風雲,堅決履行職責使命。
  • 美艦又穿航臺灣海峽?!
    臺媒:臺防務部門今日證實一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 臺灣綠媒「三立新聞網」剛剛消息稱,臺防務部門19日上午證實,一艘美軍作戰艦,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繼續往南轉移。臺防務部門還宣稱,美軍戰艦途經臺灣海峽期間,臺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全程掌握周邊海、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
  • 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後 中國航母遼寧艦現身臺海
    繼美軍第七艦隊神盾驅逐艦馬斯廷號12月19日駛經臺灣海峽後,有消息稱,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與護衛艦群,12月19日晚駛進臺灣的北方海域,預計20日會通過臺灣海峽向南航行。若上述消息屬實,這是遼寧艦今年第二度駛經臺海。
  • 美艦穿越臺灣海峽 中國多艘軍艦安全距離跟蹤監視
    原標題:兩艘美艦穿越臺灣海峽 美官員:多艘中國軍艦跟蹤監視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海外媒體稱,美國海軍2艘艦艇10月22日通過臺灣海峽,《華爾街日報》報導,此舉意在向中國展現美軍可在任何國際水域航行。
  • 美軍艦穿航臺灣海峽,絕不姑息!我山東艦連夜航巡臺海
    美軍艦又不「老實」了,12月18日夜間,美「馬斯廷」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隨後,在次日19日上午,臺防務部門證實,一艘美軍作戰艦,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繼續往南轉移。對於刻意攪局臺海的行為,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
  • 【東部戰區回應美艦穿航臺灣海峽:正告美方,停止在臺海地區滋事...
    >2020-10-15 10:05:14來源:FX168 【東部戰區回應美艦穿航臺灣海峽:正告美方,停止在臺海地區滋事攪局的言行】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大校就美「巴裡」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發表談話:10月14日,美「巴裡」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
  • 2020最後一天,兩艘美艦穿航臺灣海峽丨北京觀察
    這是美國海軍艦本月第2次、本年度第13次航經臺灣海峽。今天上午9時許,中國國防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下午,中國外交亦回應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應對一切威脅挑釁,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策劃軍艦穿海峽 川普想保臺灣還是推臺上火線?
    「川普想保臺,還是把臺灣推上火線?」昨天,美國策劃派軍艦穿過臺灣海峽的消息爆出,島內一片驚疑不定。這一消息來源是路透社的「獨家報導」, 「美國官員」匿名爆料稱,美軍正考慮定期派軍艦經過臺灣海峽,原本還考慮派遣航空母艦,但可能是怕此舉引發北京強烈反彈而改變主意。
  • 新中國誕生後,出現了6次臺海危機,解放軍是如何應對的
    於是,他提交了《臺灣海峽正在發展的局勢》的特別諮文給美國國會。3天後,美國國會批准決議,允許在臺海地區使用軍事力量。同時,美第七艦隊開始向臺灣海峽集結。 在結束大陳島戰役後,解放軍根據當時的形勢變化,調整了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臺灣」的口號,使得兩岸的軍事對抗緩和。
  • 遼寧艦特殊時刻駛入臺灣海峽 釋放什麼重大信號?
    遼寧艦(資料圖)話音剛落,遼寧艦來了!遼寧艦進入臺灣海峽的消息由臺灣方面率先披露。今天(21日)上午,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證實:大陸航母遼寧艦於20日進入臺灣海峽。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遼寧艦18日至19日在東海有軍事活動,20日開始南下進行遠海長訓,繼而經臺灣海峽赴南海。報導同時強調,這並非遼寧艦2018年以來首次赴臺灣海峽——今年1月,遼寧艦亦曾南下跨區航行,期間穿越臺灣海峽。
  • 美挑動中美最敏感神經,要策劃軍艦穿行臺海?中國外交部警告!
    上一次美國航母穿行臺灣海峽還是2007年,最近一次美軍軍艦出現在臺海則是去年7月跟蹤偵察遼寧艦。無疑,美軍艦穿行臺灣海峽會釋放出異常強烈的政治信號,雖然他們視這裡為「國際水域」。蔡英文上臺後,拒絕「九二共識」等一連串行為加劇了臺海緊張,美國當局則因貿易摩擦、插手南海爭端等使得中美關係起起伏伏,在疊加效應之下,臺海更容不得任何「玩火」行為。
  • 美艦再通過臺海?美作戰部長聲稱:臺海是「國際水域」
    (觀察者網訊)關於美國海軍未來是否再派軍艦通過臺灣海峽,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John Richardson)28日大放厥詞稱,不評論未來的行動,但強調臺海是可航行的「國際水域」。 圖自臺媒 據臺灣《聯合報》1月29日報導,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28日舉辦與理察森對談的活動,媒體詢問理察森,美艦近期再度通過臺海一事,
  • 美艦穿航臺灣海峽,東部戰區正告美方 銳評:美對臺政治算計皆徒勞
    本文轉自【CNR國防時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大校15日發表談話稱:10月14日,美「巴裡」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我們正告美方,停止在臺海地區滋事攪局的言行。
  • 美艦今年第6次過臺灣海峽,臺網友:幫蔡英文走私香菸?
    白皮書中以大篇幅內容闡述了「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始終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英國路透社引述美軍24日說法稱,美軍已派遣一艘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這是今年以來美軍艦第六次通過臺灣海峽。中國外交部今年已就美艦通過臺灣海峽多次做出回應,此次美軍再過臺海,有島內網友諷刺美軍「刷存在感」,還有人結合島內醜聞諷刺「幫蔡英文走私香菸」。
  • 深度分析:國防部強硬回應美艦過臺灣海峽,釋放了一種信號
    12月31日,2020年最後一天,美國罕見地以雙艦編隊穿航臺灣海峽,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當即做出強硬回應。專家認為,此次美國以雙艦編隊穿越臺灣海峽是本屆政府執政漸近尾聲的一種絕望和破壞性舉動,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談話旨在警告美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不允許打擦邊球。
  • 美艦過航臺灣海峽,做局「空手套白狼」
    這是美國海軍今年的第13次過航,打破了海軍在2016年創下的12次過航的紀錄。去年美海軍進行了9次這樣的過航,2018年有3次,2017年有5次。在星期六之前,美國海軍最近一次航行通過海峽發生在11月22日由飛彈驅逐艦「巴裡」號執行。伴隨美海軍過航臺灣海峽次數增加的,還有中美在南海和東海的緊繃關係。
  • 美軍艦過臺海行蹤被衛星曝光 疑首次進入澎湖水道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稱,如果情況屬實,這將是首次發現美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時在臺灣「內水」航行,這也將是對中方的進一步試探。1999年臺灣當局劃設「領海基線」時以直線基線劃法將整個澎湖水道劃為其「內水」。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19日美國軍艦上一次穿越臺灣海峽時,也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線。當時臺媒報導稱,隸屬美國第七艦隊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是在所謂的「臺海中線」以西航行,更加靠近中國大陸海岸線,還出現在了馬祖列島東引島東南方海域,其後方有一艘解放軍052D型驅逐艦南京艦伴行。
  • 再闖臺灣海峽!美國第七艦隊把2020當成了1950?
    8月18日,美海軍飛彈驅逐艦「馬斯汀」號在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展聯合演習後,通過臺灣海峽。據報導,該艦隸屬於「裡根」號航母戰鬥群,而「裡根」號航母戰鬥群則是美國第七艦隊的絕對主力。 回顧歷史,美國第七艦隊與臺灣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極深「淵源」。
  • 綠媒炒作「遼寧艦過臺灣海峽」被緊急闢謠後,遼寧艦今晨真帶著編隊...
    來源標題:綠媒炒作「遼寧艦過臺灣海峽」被緊急闢謠後,遼寧艦今晨真帶著編隊現身臺海 近兩日,臺灣海域中美軍機、軍艦頻現,加之此前島內綠媒《自由時報》報導「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被民進黨當局緊急闢謠,如今遼寧艦真的現身臺海,似乎令島內額外關注
  • 解放軍全程跟蹤監視穿航美艦 山東艦航母編隊現身臺灣海峽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報導,臺當局防務機構20日證實稱,解放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及護衛艦船,12月20日航經臺灣海峽後,續向南航行。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0日報導,解放軍航母山東艦戰鬥群20日由北向南進入臺灣海峽,準備進入南海。這是山東艦在去年12月26日之後第二次穿越臺海,當時是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北駛。觀察人士分析,山東艦南下南海,目的在於持續強化戰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