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位於日本東北一處四周環山的地方,冬天寒冷,夏季卻又潮溼的像梅雨季的江南。它很小,只有幾戶人家,它也很偏遠,去最近的商店,下坡路,也要三十分鐘。市子騎著單車,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滿目蒼翠的綠色隨著風向後掠去,陽光柔和而溫暖,空氣清新而安寧。
山村女孩市子,因無法適應都市喧鬧機械的生活,於是回到故鄉小森,獨自一人守著一塊田地,每日農耕,烹飪,以最接近原始的狀態,度過每一天,度過一年四季。
冬天,寒冷的天氣讓人頭疼,但有些美食,卻必須要在這個季節才能做出來,寒冷也是重要的調味料之一。煮好的豆子,裹在稻草裡,埋在雪下發酵出納豆,再搗制香甜的糯米,最後滾圓著沾上納豆,熱氣騰騰,滑潤綿軟,是市子最愛的砂糖醬油味納豆糯米糰。白蘿蔔切成長條,串起來掛在屋簷下,利用低溫快速凍起來。搭配著胡蘿蔔和醃鯡魚,或者野菜和竹筍,做成熱氣騰騰的燉菜,溫暖直達心底。冬日的午後,不知該作何打發的烤薄餅,配上好友的咖喱飯,兩人一起分享。冬天就在這一日日對春的期盼裡,悄然走向了尾聲。
春天裡背上背簍,漫步於山野間,低頭尋覓著搖曳的蕨菜,小心的採摘下來,抹上不能吝嗇的鹽,醃製保存,是冬天必備的食物之一。或者澆上生薑燒汁,做成爽口開胃的小涼菜。又或者裹上面糊,成就了萬物皆可的天婦羅。野水芹搭配土豆泥,做成開胃的沙拉。薄雪覆蓋下的冬花,切碎了加入各式調料,做成獨家冬花味增醬。澆配在米飯上,或者衝調為味增湯,是春天裡讓人嚮往的美食。房前坡下隨手拔來野蒜苗,下鍋煎炒,再加入鮭魚塊,配上煮好的白菜花苞和意面,淋上醬汁,一時間色香味俱全。童年覺得酸澀的胡頹子,如今做成果醬,抹在麵包上,酸甜又酥脆。想起之前的那個人,就像那散落滿地的胡頹子,總是思念。
夏天進入梅雨季,空氣粘膩,木製的家具什都長了黴斑。市子升起火爐,驅走了潮溼的黴氣,利用爐膛裡的餘溫烘烤麵包。認真栽培的西紅柿,可以直接肆無忌憚的咬下。也可做成西紅柿罐頭,一口一個,是不可或缺的小零食。細嫩的鮭魚,或做成烤魚,或切塊加味增,燉成魚湯,滿滿幸福。渾身汗膩時,想像屋前如一汪碧潭,戴上手腳蹼,奮力躍入,涼爽透心頭。大米粥加酒麴和酵母,釀成酸米酒,在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的夜晚,約上朋友,玻璃杯裡,冰塊和米酒碰撞,和著溼潤,潮溼纏綿。
秋天來臨,收割水稻,市子開始做核桃飯糰。核桃撿來後埋下腐蝕外皮,晾乾取果仁,搗碎後配著米飯,加入料酒和生抽,蒸好捏成飯糰。樹上的柿子還硬時,連著枝頭一起摘下,削去外皮,編穿起來,掛在屋簷下。時不時地捏一下,讓它變得更柔軟。晾製成柿餅後切絲拌著薄薄的蘿蔔條,加些許醋,酸甜相得益彰。剛收穫的紅薯,切片上鍋蒸熟,再一片片的攤開晾曬。冬天裡放爐上烤,入口就滿是香甜。糖煮板慄,加入紅酒或其他不同的酒,軟軟糯糯,是販魚大叔靈光一閃的作品,在鄰裡間流傳,大家一起分享,閒話家常。
一個人生活,需要很多智慧,才能在寂寞和擁擠之間隨意淡然。那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心境。在那些靜得只能聽見呼吸的日子裡,我們習慣地跟隨著自然的腳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更迭,不緩不慢。我們不想過那種被人殺了,還要吐槽殺人方式的人生。沒有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總要去思考,去摸索碰撞。也許就沿著另一條路走去,也許還在同一個地方畫圓圈。但是每一次,都積累下了經驗。所以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不再是原點,而應該是螺旋。從某一個角度看,仿佛是在同一個地方。其實,多少會偏離一點,會或上或下或橫著延伸出去。畫的圓在變大,螺旋也在不斷變化。想到這裡,就應該再努力一把。
漫不經心沒有懸念的劇情,起承轉合都以食物相隔。利用大自然的饋贈,認真對待每一種食材。一簞食,一瓢飲,不懼孤獨,不躁焦慮,用心生活,讓時光在這緩熬燉煮中慢慢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