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娘在日本:每3對夫妻中有1對離婚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國際婚姻數,自1996年以來一直處於日本國際婚姻第一位。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數據顯示,中日跨國婚姻數量於2000年首次突破萬人大關,幾乎佔日本全國國際婚姻總數的三分之一。1993年,拿「日本人配偶永居」綠卡籤證的中國人(多數為女性)尚不足三萬人,到2008年已經大大突破10萬大關。

根據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外事辦提供的數據,在2011年前後,每年都有200名以上的該縣女性嫁到日本,超過方正縣每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總數的十分之一。據統計,方正縣每年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僑匯收入可達8000萬日元。正是得益於這些遠嫁日本的方正姑娘寄回的大把日元,其在當地的親屬迅速脫貧致富。

儘管這些中國新娘在日本並未感受到明顯的政治壓力,然而,中日之間特殊的歷史問題以及與之纏繞的民族情感,就像一道看似癒合的傷口,隨著陰晴不定的天氣變化,仍不時隱隱作痛。

【跨國婚姻隱患】

十多年以來,中日跨國

婚姻離婚率高達40%

「15年前我一時衝動,給自己的人生下了一次賭注。」方正新娘李愛萍回首15年的婚姻生活後說,「幸好賭贏了。」

1999年,24歲的李愛萍和前男友分手,心灰意冷。男友是日本戰後遺孤的後代,當時即將要移居日本,男方的母親認為李愛萍家境貧困,兄弟姐妹多,而且沒有日語基礎,結婚會給兒子的一生造成負擔。陷入失戀的打擊,李愛萍卻心生一念:「既然日本這麼好,那我也要去日本。」

於是,李愛萍找到做國際婚介的朋友,支付了4萬元人民幣中介費,然後,從幾個日本男人的照片和簡歷中選擇了現在的日本丈夫。如今,李愛萍已經給父母在方正縣買了房,還能讓父母在冬天時去海南三亞過冬。

日本友人曾告訴李愛萍,一般來說,日本男人娶中國女人,婚姻很難穩定,每三對夫妻中會有一對離婚。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2003年以來,中日跨國婚姻的離婚率高達40%。

李愛萍慶幸自己屬於剩下的兩對之一,她現在已經是有著兩個孩子的母親。雖然婚姻並非一帆風順,李愛萍笑道自己曾經多次「離家出走」,投靠住在東京的姑姑,她的姑姑在1990年代初就作為戰後遺孤回到日本生活。

李愛萍剛到日本就懷上第一個孩子,做了七年全職家庭主婦,一直到孩子上小學後才重新找工作,當時她已經32歲,開始在電子工廠的流水線上做一些簡單的工作。雖然李愛萍到日本後就開始學習日語,還請了臺灣人做家教,但她說自己至今未能融入日本社會,只是接受了在日本的生活習慣。

隨著日本城市化的發展和出生率不斷下降,農村地區人口減少,加之很多農村女孩不願意再嫁給農民,紛紛湧入城市,日本農村男性面臨的結婚難問題愈發嚴重。日本農村家庭的長子又面臨傳宗接代的壓力,因此迎娶一個外國妻子成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跨國婚姻應運而生。

由於歷史原因,方正縣的女性外嫁日本有著先天的便利——在日本的方正人為數眾多,通過人脈介紹,更容易找到合適的日本男性。「在一些日本人眼裡,這些一句日語都不會講的中國女人之所以要下嫁給一個日本鄉下男人,就是因為錢。」一位旅日華人說。在方正縣,下嫁日本的行為也被說成「犧牲我一個,幸福一家人」。

「這一評價未免片面,但這種現象確實存在。」2001年嫁到日本的大連新娘王宏偉說。王宏偉認為,由於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加之缺乏感情基礎,很多家庭矛盾叢生,最終釀成悲劇。

【戰爭陰影猶存】

聚餐喝過酒後

日本人就會沒完沒了地道歉

王宏偉和同在日本福島縣生活的姐姐王梓居住的須賀川市已經是福島縣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整個城市裡卻沒有超過十層的樓房,多是兩三層高。以至於她們的母親第一次來到日本後發表結論說:除了東京等幾個大城市之外,日本簡直就是一個「大農村」。

在這個遠離東京的「大農村」裡,王梓說自己幾乎感受不到右翼勢力的影響,也從未因為中國人的身份而受到歧視,但童年時代所接受的對日本人的仇恨教育仍然會像幽靈一般,偶爾飄進她的腦袋裡。

儘管王梓自認為已經告別了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但直到今天,當她和丈夫吵架吵得厲害時,仍然會不自覺地想:「就他這副嘴臉,要是在侵華戰爭期間,得殺多少中國人啊。」然後,當年看過的電影或小說裡日本人殺中國人的場景就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來......「太可怕了!」王梓從未將這種感受講給丈夫聽過,因為「說出來太傷人」。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和家人還是和朋友,雙方都很少主動提及中日之間的那段敏感往事,但每當與丈夫的同事聚餐喝過酒後,日本人就會「沒完沒了地道歉」。王宏偉說,一開始還挺感動的,但後來發現他們「一喝多就道歉,而且問題是天天喝。」

這樣的場景也經常發生在家裡。一家人坐在榻榻米上小酌之後,公公就開始向兒媳認真地鞠躬道歉,已經坐得雙腿麻木的王宏偉也只能畢恭畢敬地鞠躬回禮。

親家母來日本時,公公也會道歉,「然後我媽就很大度地原諒了他,」王宏偉說,每次,自己的母親都會像外交官一樣告訴對方:「這是過去日本政府的事,咱們都是普通老百姓,咱們之間還是中日友好。」

「其實我公公、婆婆也是戰爭的受害者。」王宏偉說。婆婆自幼喪父,繼父被徵兵徵走後死在戰場,為了能有個頂梁柱撐起家庭,她大姐很快結了婚,但沒過多久姐夫同樣被徵兵後死在外面。因為家境貧寒,學校發的雨鞋她也捨不得穿,光著腳走到學校門口才捨得穿上。

家人和朋友的道歉已經讓姐妹倆習以為常,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王梓一次面對來自兒子的道歉。有一天,正在讀初中一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之後對王梓說:「媽媽,今天我們在教科書裡學到,日本侵略中國這件事。」王梓意外地說:「是嗎?你們學這個了嗎?」

「是的。」兒子從書包中掏出歷史教科書,邊翻邊說:「就這段歷史,媽媽你看,那時候日本人對中國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真是對不起。」王梓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你身上有一半也是中國人,你不用跟我道歉。」

回國探親時,王宏偉會囑咐兩個兒子儘量說中文,讓孩子儘量表現得不像日本人,以免被人說成是「小日本鬼子」。她自己除了會會老友,也很少出門,就把自己關在家裡待著,「我媽做了好吃的我就吃」。

【低頭思故鄉】

孩子們背的第一首「漢詩」

就是李白的《靜夜思》

故鄉,對於這些取得日本國籍的中國新娘而言,有著更為複雜的體驗。王梓還記得十九年前第一次回國時,滿懷激動地撲下飛機,「以為全國人民都張開懷抱擁抱我這個海外遊子的歸來」,可海關的小夥子臉色卻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翻看著她的護照說:「日本人,那邊排隊去。」

在支援會教孩子們學習中文時,孩子們背的第一首「漢詩」(中國古詩在日本統稱為漢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前年中秋節夜晚,全家人在院子裡的草坪上賞月時,王梓的女兒突然用中文緩緩地說出一句「低頭思故鄉」,沒有說其他三句,只說了這一句。那一刻,王梓覺得,11歲的女兒似乎理解了自己作為一個異鄉人的感受,頓時熱淚盈眶。

王宏偉想教孩子們用中文背誦另一首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杜甫名詩《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但被姐姐王梓制止了,「這個太悲了,還是先放一放吧。」

事實+

中日跨國婚姻特點:大量離婚

「大量結婚,大量離婚」是近些年中日跨國婚姻的一大特點,這個現象越來越引起中國和日本社會的廣泛關注。據介紹,中日國際婚姻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真正通過談戀愛而結為夫妻的;第二類是通過一些婚姻介紹所而達成的婚姻,而婚介所包括日本的婚介和中國的婚介;第三類是打著國際婚姻的旗號、為出國而進行的「假結婚」。

通過婚介所介紹的中日婚姻,其實存在不少問題。隨著日本女性獨立意識的增強,經濟獨立的她們發現不結婚比結婚更自由、更快樂,所以不願意結婚的女性越來越多。基於日本人的這種客觀需求,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亞洲國家都出現了專門提供日本婚介服務的國際婚介所。這些婚姻介紹所,往往隱瞞日本男方的真實情況,想盡辦法將女方介紹到日本。記者了解到,婚介所每成功介紹一位中國姑娘嫁到日本,可以向男方收取350萬到500萬日元的介紹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通過婚介的婚姻其實已經將婚姻帶上了商品化色彩。一些日本人認為中國妻子是自己花了很多錢「買」回來的,於是就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慢態度,讓妻子白天為自己家裡幹活,晚上伺候他。

日本地方政府對跨國婚姻幾乎是沒有審查,凡是提交申請材料的,都給予登記。但是,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則對跨國婚姻裡面外國人的入境籤證或者更換在留資格的籤證進行嚴格的審查。對於申請「配偶者籤證」的人,在填表中必須寫明第一次是在什麼地方見面的,證明人是誰,兩個人的戀情是怎樣發展的,何時舉辦的婚禮,兩個人共同生活的照片等。如果是進入日本以後和日本人結婚的,入國管理局官員還會讓申請者提出兩個人共同生活所花費的水費、電費、煤氣費的收據,有時會到家中來進行調查,甚至探頭探腦看看衣服櫃中有沒有新娘的衣服,詢問一下周圍的鄰居是否看見過這位外國人新娘。(騰訊新聞綜合新華網、中國網等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娘在日本:每三對夫妻中有一對離婚
    根據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外事辦提供的數據,在2011年前後,每年都有200名以上的該縣女性嫁到日本,超過方正縣每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總數的十分之一。據統計,方正縣每年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僑匯收入可達8000萬日元。正是得益於這些遠嫁日本的方正姑娘寄回的大把日元,其在當地的親屬迅速脫貧致富。
  • 每年逾萬中國新娘赴日 在日中國人離婚遠超結婚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厚勞省9月份發表的《人口動態統計》顯示,去年日本全國婚姻總件數為730971件,其中國際婚姻總件數為44701件,可以說,現在在日本每16對夫妻中就有1對是國際婚姻。
  • 中國新娘在日本 基本不再和中國人來往|中國|新娘-滾動讀報-川北...
    中國新娘在日本 基本不再和中國人來往時間:2015-05-27 22:30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新娘在日本 基本不再和中國人來往 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國際婚姻數,自1996年以來一直處於日本國際婚姻第一位。
  • 中國新娘在日本:離婚率高達40% 融入生活很困難
    導語: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國際婚姻數,自1996年以來一直處於日本國際婚姻第一位。遠嫁日本的中國媳婦們,她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1993年,拿「日本人配偶永居」綠卡籤證的中國人(多數為女性)尚不足三萬人,到2008年已經大大突破10萬大軍。 根據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外事辦提供的數據,在2011年前後,每年都有200名以上的該縣女性嫁到日本,超過方正縣每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總數的十分之一。
  • 每100對新人去領證,就有63對夫妻同時辦離婚,這個省數據炸了,津...
    這真不是矯情,民政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離結比為38%!  在黑龍江,每100對新人結婚  同時就有63對夫妻離婚  如下圖所示,2018年全國的離結比為38%。而2010年我國的離結比為16%,短短8年間,上升了22個百分點。(註:民政部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港澳臺)
  • 2019年中國415.5萬對夫妻離婚,解析家庭結構碎片化帶來的結果
    會上指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補髮結婚證和離婚證書403.4萬對。2019年的結婚率和離婚率尚在統計當中,以正式公布數據為準。結婚率和離婚率要統計的原因則是中國的離婚率統計採取與國際接軌的做法,具體統計辦法是:某年的離婚率=某年離婚對數/某年的平均人口數×1000‰。
  • 山東德州市離婚率攀升 每80分鐘就有一對夫妻離婚
    曾經,婚姻被賦予了最為神聖的定義,然而最近幾年,山東德州卻迎來了一個離婚潮。2010年,山東省德州市共辦理結婚登記60288對,離婚登記6497對。平均每天有18個家庭解體,即每隔80分鐘,就有一對夫妻分道揚鑣。來自相關部門的統計顯示,2010年德州市離婚率為11%。而2009年、2008年,這一數據分別為10%、8%。在德州,離婚率攀升,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 夫妻中有一方出軌,離婚財產怎麼分,能讓對方淨身出戶?
    有很多夫妻之間,因為沒辦法接受對方出軌而選擇了離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離婚,離婚財產應該怎麼分割?能因為是對方的過錯導致離婚就可以讓他淨身出戶?接下來,由法律快車的小編告訴大家在離婚後,財產應該怎麼分割。
  • 繼王櫟鑫後,又一對明星夫妻在離婚冷靜期前離婚,曾是模範夫妻
    前段時間王櫟鑫和老婆吳雅婷突然離婚上了熱搜,兩人對外宣稱沒有出軌沒有家暴,這件事讓人非常意外,因為王櫟鑫和老婆之前一直都是很恩愛的狀態,時不時秀恩愛,一直以為兩人感情非常好,但是沒想到毫無預兆突然離婚,有不少網友調侃兩人是不是準備在離婚冷靜期實行之前,趕緊離婚?
  • 淺談離婚糾紛案件中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公司股權的處理
    主要有這樣幾種情形:夫妻一方持有全部股權的一人公司;由夫妻二人股東組成的有限責任公司;由夫妻二人和其他人組成的有限責任公司;夫妻雙方以一方名義持有部分股權的多股東有限責任公司。1、夫妻一方持有全部股權的一人公司離婚糾紛涉及一人公司股權的情形看起來貌似很簡單,事實不是這樣。
  • 寮國新娘嫁入中國人家 夫妻對話靠翻譯書
    寮國新娘嫁入中國人家夫妻對話靠翻譯書 (1/6) "← →"翻頁
  • 日本丈夫一去不回杳無音信 女子歷時3年終離婚
    通州法院劉析鷺法官表示,有些跨國婚姻的離婚案件較為複雜,審理期限比較長,希望所有跨國伴侶珍惜婚姻。日本丈夫一去不復還10年前,40歲的李愛淑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來自日本的工藤三郎。雖然兩人對各自國家的語言並不太精通,但還是彼此互相吸引,並迅速墜入愛河,結為夫妻。結婚後,李愛淑還曾到日本工藤的家鄉小住,體驗著跨國婚姻的甜蜜。
  • 「離婚冷靜期」,日韓劇集這樣演
    【環球時報記者 金惠真 李楊】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於在協議離婚程序中增加30天「冷靜期」近日引發熱議。「冷靜期」能挽救婚姻嗎?對於離婚,日韓影視作品中也有著多樣探討……在「離婚熟慮期」挽回愛情自2008年6月開始,韓國正式實行旨在防止衝動離婚的「離婚熟慮期」制度,即我國的「冷靜期」。按照該制度,家庭法院受理夫妻雙方提交的「協議離婚申請書」後,會給予雙方1個月(有子女或有孕的夫妻為3個月)的熟慮期。
  • 離婚律師揭露婚姻殘酷真相:在中國70%的夫妻都在湊合!別不信!
    今天不二小編跟大家聊聊離婚律師揭露婚姻殘酷真相:在中國70%的夫妻都在湊合!別不信!不二小編有一位特別厲害的離婚律師,就是那種專門給夫妻打離婚官司的人。她告訴我在她從業這麼多年裡面,見了太多太多出軌,小三的糟心事,正因為如此,即便現在已經年齡很大,成了剩女,她依然沒有結婚,依然沒有戀愛。她說寧願單著,寧願就這麼一個人一輩子,也不要結婚了。
  • 中國新娘在日本:有人日語很好 基本不和中國人來往
    2014年8月,日本福島縣須賀川市當地節日牡丹節期間,「羽翼-日中混血兒支援會」的孩子們在須賀川市牡丹園表演唐詩雙語朗誦。原標題:離鄉三千裡——中國新娘在日本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國際婚姻數,自1996年以來一直處於日本國際婚姻第一位。
  • 圖文:新郎新娘夫妻對拜
    圖文:新郎新娘夫妻對拜 39  來源: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 港媒:中日跨國婚姻4成離婚 東北縣城靠嫁女致富
    有社會學家表示,中外跨國婚姻中夫妻雙方的年齡差距正在縮小,涉及的國家也逐漸增多,語言已不再是溝通障礙。但仍然有媒體調查後發現,中日之間的跨國離婚率偏高,每三對夫妻中會有超過一對離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仍然存在來自中國的新娘因為經濟等現實因素「下嫁」給日本農村漢子的地方風氣。
  • 讓離婚13年的夫妻共度3天2晚,《我們離婚了》韓綜真敢拍
    分手後的戀人再見面,都免不了有一絲尷尬。那麼離婚後多年不見的前夫妻再見面,會是怎樣的情景?很少有前任夫妻能再有機會,回顧審視或是再聊起過往。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這種見面沒必要,畢竟是大寫的尷尬。當時離婚消息公布時,是鮮于淑明獨自召開記者會說明的,雖然在會上她說:「真的並沒有任何特別原因,想長久維持好的關係,就決定離婚了」。但外界還是震驚且難以理解,為什麼模範夫妻會離婚?男方李英河,年輕時英俊瀟灑,拍了很多言情片,拿了不少獎。女方鮮于淑明也是偶像劇小花,外貌清純大方。在人們眼中,他們是男才女貌的登對夫妻。
  • 劉釋駿:警惕存在於假離婚中的真陷阱
    一 為了孩子學區幾乎是每一個家長都逃不過的話題。某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商定後,決定執行一項新政,這項新政的主要內容為:在關於執行「幼升小」政策時,要求:孩子和父母3個人的戶口必須在同一個區域才能有資格上片內的學校,否則只能接受調劑。
  • 離婚:夫妻不能總是睡在同一張床上
    之前,有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四川達州從到辦理了88起離婚,登記的離婚夫婦只有16對。截至已有近百對夫妻只安排了離婚預約,而且都排到了底。據魯所長介紹,份離婚率上升的原因有:一是之前庫存量大;二是夫妻長期同房,導致矛盾後衝動離婚。不僅是四川,而且是西安,自從婚姻登記處開始正常工作以來,幾乎每天都有離婚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