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上一篇文章了解到自己是氣虛體質後,下面就講講如何補氣。
補氣應選擇補益方面偏於脾腎的食物和藥材。氣虛質的女性應選擇能夠補氣的食品甚至輔以適當的補氣藥材來給自己「打氣」,這樣就能兼顧先後天。
溫補。此類人補益一般選用溫補的方法比較好。所謂溫補,就是說補養不可急功近利,直接上溫熱的大補品,選擇的藥物應該是溫和的。溫補就好比煲湯,需要小火慢燉,講究的是有理有性,慢慢來,講究一個循序漸進,忌諱急於求成。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別隨便「發氣」
氣虛質最忌情緒過激。它會打亂體內氣的協調運行,造成「九氣之亂」,損傷人體的真元,加重氣的耗損。因此,懶美人要修身養性,調攝七情,做到寵辱不驚,保持體內氣的升降有序。氣運行正常了,再加上食療等方法的補益,氣虛的問題就解決了。
遇事冷靜,面對複雜情況要鎮定,切忌心急發火。
心胸寬廣,積極樂觀,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悲喜。
培養一個興趣愛好,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託。
試著按上面的方法去做,就能將自己的情緒管理得很好,從而保證臟腑的安泰,身體的健康。
選擇適合的運動
氣虛質不適宜劇烈運動,如果負荷過大,出汗過多,會加重氣虛的症狀。氣虛質最好選擇柔緩的鍛鍊方式,如散步、太極拳、柔軟操等,並持之以恆。不宜做強度大、出汗多的運動,如跑步、登山、打球等。
忌用猛力或做長久憋氣的動作。
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腎同補,先後天兼顧,使美顏永駐。
下面就介紹幾款補脾腎、抗衰老的美容食譜。
八仙飯
此飯補益脾腎,澀腸利水。
材料:芡實6克,山藥6克,茯苓6克,蓮肉6克,薏苡仁6克,白扁豆6克,黨參6克,白朮6克,粳米150克,紅糖少許。
做法:將山藥、茯苓切成顆粒狀;黨參、白朮則切片,先熬成汁備用;芡實、蓮肉、薏苡仁、白扁豆洗乾淨,先煮,熟了以後瀝出來放到一邊待用。
藥材打點完之後就將粳米淘洗乾淨,與備好的藥材一同放到鍋中,加入煎好的黨參、白朮藥汁,加入紅糖和適量的水,上籠蒸40~50分鐘即成。
蜂蜜
蜂蜜具有補脾氣、肺氣的作用,還能潤肺止咳、解毒通便,適合脾氣虛、肺氣虛,常常乾咳以及便秘的女性。現在的蜂蜜種類五花八門,槐花蜜、棗花蜜、藥花蜜……數不勝數,氣虛的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
脾胃不太好的女性就可以選擇棗花蜜一類具有補氣健脾作用的蜂蜜。
蜂蜜可以使皮膚細膩光滑有光澤,減少皺紋的產生,氣虛質女性可以用蜂蜜來DIY面膜。
扁豆
扁豆具有補脾氣、化溼的作用,適合脾氣虛,體內有溼的女性,尤其是居住在成都、江南地區的人。
小米、糯米
小米、糯米之類的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小米忌與杏仁同食,小米宜與大豆或肉類食物混合食用,大豆正好可以補充小米中缺乏的賴氨酸。小米粥不宜太稀薄;淘米時不要用手搓,也不要長時間浸泡或是用熱水淘米。
糯米百合粥
材料:糯米、百合、蓮子。
做法:將原料洗淨,然後上鍋點火,將水燒到半開時,倒入所有原料。水燒開後,將火調至小火,再慢慢熬製即成。要注意的是糯米、百合、蓮子的比例大概為4∶1∶1;水燒到半開就要將材料下鍋,這樣可以避免粘鍋。
小麥
小麥具有補益心氣,養心陰,除煩止渴的作用。經常心煩口渴的女性就適合吃麵食。這裡的小麥指的是北方的小麥,它們偏涼性,而南方的小麥則偏熱,吃多了反而會出現「燒心」的症狀。
大豆
大豆,也就是黃豆,營養價值高,具有健脾益氣,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的功效。
大豆也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大豆富含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結構與雌激素相似的物質,是植物的雌激素,能夠減輕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延緩衰老,幫助皮膚保持彈性,是非常理想的美容駐顏食品。
吃豆製品不能貪多。因為大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容易造成「脹肚子」的現象。
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儘量少吃。患痘瘡的病人,嚴重肝病、腎病、痛風、低碘的人也不推薦吃豆製品。
大豆應該高溫煮爛了吃。生大豆含有對健康不利的抗胰蛋白酶和凝血酶,必須煮熟了才能吃。
去除大豆豆腥味小竅門
很多人都沒法接受大豆的豆腥味。其實,要去掉豆腥味很簡單,炒黃豆時,滴幾滴黃酒,再放入少許鹽就搞定了。
如果是其他烹飪方式,做之前用鹽水洗一下,也能達到去腥味兒的效果。市面上的大豆製品很豐富,豆腐、豆漿、豆皮、豆芽……選擇面很廣,能做出很多好吃的菜式。
燕窩
燕窩養陰潤燥,益氣補中,尤其適合肺氣虛,經常咳嗽的女性。
燕窩因為名貴,市面上的假貨也比比皆是,應該注意鑑別。挑選燕窩,要經歷看、聞、扯三道檢驗。第一是看,真的燕窩應該呈絲狀,在燈光下是半透明的。其次是聞,真燕窩有一股特有的馨香,不會出現濃烈刺鼻的味和魚腥味。最後是扯,浸泡後的燕窩彈性好,不易拉扯斷。如果鬆軟不經拉扯,或用手指揉搓就成糨糊狀的肯定是假貨。燒也是可以用來鑑別真假的招數之一。點燃幹燕窩片,真燕窩絕不會產生任何劇烈聲響的飛濺火星。
烹調燕窩小竅門
燕窩的烹製方法有多種,不過烹飪時要講究一個「清」字,《隨園食單》就說「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膩雜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以柔配柔,以清配清」是製作燕窩菜餚所要遵循的原則,不然好東西就被糟蹋了。
飴糖
飴糖也是補氣的食品,補脾氣,補肺氣,還具有潤的特點,所以適合脾氣虛、肺氣虛以及乾咳的女性。飴糖是用米、大麥、小麥、粟、玉米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製成的糖類食品。中藥用價值最好的要數秋飴糖。
推薦一款簡單的飴糖藥膳:
蘿蔔蒸飴糖
500克蘿蔔搗爛取汁盛在碗中,加入20來克飴糖,上鍋蒸,蒸好之後緩緩服下。這藥膳方源於《本草匯言》,因為蘿蔔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飴糖又潤肺止咳,所以風熱感冒,咳痰咳嗽,咽幹口渴的時候可以做來吃。
氣陰雙補七大中藥
除了食物,藥物也有很多具有補氣的作用。他們的效果比食物更強,適合氣虛程度比較重的女性。食療中的藥物除了選擇質量,還要注意不要貪多,適量即可,否則不僅過猶不及,味道也變得一股藥味,怎麼能堅持吃呢?食療的關鍵就在於長期的堅持。常見的補氣藥物有人參、黨參、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山藥、白朮、甘草,等等。
如果氣虛的情況比較嚴重,那就需要找醫生調養了。中成藥的話一般選擇《金匱薯蕷丸》。
脾氣虛症狀比較突出的人則宜選擇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肺氣虛症狀突出的人可以選擇補肺湯。腎氣虛比較明顯的人則服用腎氣丸會比較好。
人參
人參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補藥了,它具有大補元氣、補五臟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補血等諸多作用,所以嚴重的氣虛,肺、脾、心、肝、腎五臟的氣虛、煩躁口渴、血虛等都可以運用。東北地區出產的人參是最理想的。
紅參
市面上賣的紅參,是經蒸製後再乾燥製成。這類人參偏溫,性質比較剛健溫燥。參須大多是紅參須,很多見,其實參須的補氣效果相當不錯,價格也比紅參便宜很多,沒有必要因為求好而買昂貴的紅參。
白參
白參,是用身短、質量較次的高麗參浸糖汁後曬乾製成,是人參中性質最平和的,尤其適用於健脾益肺。
人參藥材珍貴,所以食用的方法也很講究。燉是最常見的,不過隔水文燉才是最理想的,將人參切成2釐米的薄片,放入燉盅內,加水,封口,放到加水的鍋內蒸燉4~5小時即可。
嚼食最簡便了,一次2~3片就可以。也可以切片來泡茶、泡酒,或者直接磨成粉,一天吃1~1.5克。
料理人參小竅門
要選擇形狀完整,蘆頭長,粗條的,紋路細的,摸上去硬硬的那種。用人參做藥膳,難免有苦味,如果和小雞肉、魚肉一起煮,苦味就能大大消除,味道能變得很可口。
推薦一個藥膳方:
人參飯
材料:大米3杯,新鮮人參2根,大棗5顆,慄子4粒,黑豆3勺,紅豆5勺,水3杯。
做法:將食材都淘洗乾淨,人參切小塊或者薄片,大米淘洗乾淨後放在水中浸泡30分鐘後瀝乾水分,大棗去核後切絲,慄子切厚塊,紅豆和黑豆用水泡軟。將準備好的食材放到煮開的水中,等再次開的時候開小火,慢慢燜熟,就可以吃了。
人參蓮肉湯
這款湯適合心氣虛症狀比較突出的人。
材料:選白人參10克、蓮子10枚、冰糖30克。
做法:將白人參、蓮子洗淨放在燉盅內,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將其發開,然後加入冰糖,放入蒸鍋隔水蒸燉約一小時的樣子。燉的時候要小火慢燉,不要著急用急火。
需要注意的是:
人參可以燉三次。為了節約藥材,每次將湯喝掉,蓮肉吃了,可以將人參留在燉盅裡繼續使用。人參不能直接用鐵器燉煮,服用人參藥膳期間不能吃蘿蔔、喝茶,否則會大大削減藥膳的功效。
人參群鮮湯
這款湯對增強體質很有裨益,尤其適合體質虛弱比較明顯的人群。
材料:五花肉200克、泡開的海參300克,人參10克,豬肚30克,乾貝30克,鮑魚50克,冬筍60克,口蘑20克,蝦米20克,蟹黃20克,雞肉300克,鹽、味精、大蔥、姜、料酒。
做法:將冬筍在開水裡面燙透;豬肉丁用水焯一下;鍋中放油,將蔥薑末炒香,撒料酒,加水或者湯。在湯中放入精鹽、味精,乾貝、蟹黃、豬肚、冬筍、豬肉丁、口蘑、鮑魚等一併放入鍋中,大火將湯燒開,湯沸後將浮沫去掉,改用沙鍋盛裝,調文火燉至肉爛。最後放入海參丁、人參酒,繼續燉10餘分鐘的樣子,加入備用的人參片,稍燜片刻就可以享受鮮香營養的人身群鮮湯了。
需要注意的是:提前一周製作人參酒。人參浸軟後切成薄片,放入酒中浸泡5到7天,人參酒就製成了。簡單吧!注意哦!泡酒的參片不要扔掉,煲湯時還要用。做湯時,將參片瀝出放好備用。
乾貝、蟹黃和蝦米要先用溫水浸泡,豬肚和冬筍切成片,泡開的海參和豬肉切成大小適宜的丁、蔥、姜要剁碎成末。
由於藥物食物相剋的原因,食用人參藥膳的時候,不能喝茶。鮑魚與雞肉、野豬肉、牛肝相剋,不能同食。海參與醋、甘草相剋,不宜同服。
西洋參
西洋參也具有補益元氣的作用,它補氣的同時還能補陰,所以氣陰兩虛的美人可以在食療時加入西洋參。此外,西洋參偏涼,能清火生津,熬夜上火,生熱病出汗之後出現口渴心煩的時候也可以用。
體質偏寒的美人就最好用溫性的人參,而不要用西洋參。
挑選時,以紋路細膩緊實,斷面顏色淡黃或者白色的比較理想。
黨參
黨參經常用來代替珍貴的人參,不過相對於人參,它的作用範圍要窄一些,補氣上只限於脾氣和肺氣。
脾氣虛和肺氣虛的美人用黨參就好,不一定非得用人參那麼貴的藥材。黨參也能補血、生津,氣血兩虛的美人可以考慮黨參食療。黨參最好選粗壯、質感柔潤、嚼起來沒有渣的。
太子參
太子參也是「參家族」的一員,它適合肺、脾、心氣虛的美人,而且具有氣陰雙補的功效,所以氣陰兩虛的可以選太子參。
挑選時,顏色黃白、粗條、沒有鬚根的黨參最理想。
黃芪
黃芪是大名鼎鼎的補氣藥,著名的十全大補湯就是以它為主材。黃芪的作用很多,有補脾肺氣、利水消腫、託毒生肌等諸多用途。它對解除自汗的症狀也有奇效。
由於黃芪有託毒生肌的作用,所以,長痘痘的時候抹一些黃芪霜能起到消滅痘痘於無形的神奇效果。
有一個非常簡便的補氣方法,就是用生黃芪泡茶喝。去中藥鋪買好的生黃芪,每次取15克泡水代替茶喝,一般20來天就能見效。
黃芪要挑又粗又長,斷面黃白,看起來「粉」的。
白朮
白朮補氣健脾的同時還有利尿燥溼的作用,適合於脾氣虛而且體內有溼的女性。和黃芪一樣,白朮也能治療自汗。脾虛會導致胎動不安,白朮安胎又健脾氣,很適合準媽媽們補脾氣。
選白朮要選個頭大、堅實、斷面顏色黃白、嚼起來有黏性的。
山藥
我們在吃燉菜的時候經常加山藥,它也是很好的補氣藥,主要補脾、肺、腎的氣,同時也補陰,所以氣虛同時還兼有陰虛的人最適合食用山藥了。
山藥關鍵要粉性足,嚼起來有黏性。
介紹了這麼多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和藥物,我們該怎麼吃呢?首先,根據自己氣虛的類型——是脾氣虛呢,還是肺氣虛?是單純的肺氣虛呢,還是肺脾之氣俱虛呢?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藥物和食物合理搭配。
根據中醫的五行配五臟理論,每個髒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酸味入肝,甜味入脾,苦味入心,鹹味入腎,辛味入肺,所以,在製作補氣的膳食時,適當地應用這一理論,可以使補氣更有針對性,補氣的效果更好。比如,甜味入脾,想補脾氣的話可以用些甜味的食材,或者乾脆做一份補氣的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