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日本戰犯曾替國軍守城 太原失守後集體服毒自殺

2020-12-18 歷史潮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直到1949年,還有不少日軍在中國作戰。他們武器精良,身穿國民黨軍裝,但最終沒有逃脫覆亡的命運。

這些日軍大多都是原山西的駐軍,日軍戰敗後,閻錫山奉蔣介石之命接受山西日軍投降。這支日軍總人數在5.9萬人左右,而且裝備精良,讓閻錫山十分眼饞。

為了讓這些日軍留下來替自己效命,閻錫山讓人放出話:「如果留守人員總數達不到閻長官要求的1.5萬人,就將在山西曾犯有殺人、掠奪、強姦等罪行的日軍官兵作為戰犯判刑,復員回國毫無希望。」

這些日軍也十分膽小,最後只好妥協,留下了1.5萬人,對於這件事閻錫山一直是對外保密的。因為一旦暴露,勢必會遭到國人的唾罵。

閻錫山讓這些日軍脫去原來的軍服,然後穿上國軍軍裝。完成收編工作後,解放戰爭開始打響。閻錫山狂妄地認為,裝備精良的晉軍,足以對付晉冀魯豫的共產黨軍隊。

但是沒想到幾個回合下來,晉軍節節敗退,士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個時候,閻錫山只好要求第十總隊的日軍直接參戰。

當時這支軍隊的一個少將司令名叫今村方策,抗日戰爭中,他曾用短短5個月的時間,親手殺我同胞30多人,是一個罪大滔天的日軍戰犯。

他投靠閻錫山後,還特地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晉樹德。當時閻錫山發現敗局已定,誰也不可能扭轉戰局,於是他選擇了跑路。

閻錫山逃跑之前,委派今村方策替他守城,並準備了500份毒藥,對他說:「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最後徐向前元帥攻破了太原城,受閻錫山託付守城的日本司令官今村方策以及五百名日軍士兵集合在省主席公館,集體服毒自殺。

日本戰犯今村方策,最終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審判,畢竟一個人要為自己犯過的錯承擔後果!

相關焦點

  • 中歸聯︱日本戰犯稻葉績的回國之路
    與多數原「中歸聯」成員不同,稻葉績曾以國民黨軍身份參與國共內戰,並在解放後於太原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從軍國少年到天皇的士兵稻葉績1923年10月出生於東京池袋,在家裡排行老二。他的父親是蓮華山妙典寺的住持(日本佛教中和尚可以娶妻生子)。稻葉的童年,正是日本大肆宣揚軍國主義思想的時期。
  • 老照片 | 東京審判實錄,日本軍國主義戰犯最後的下場
    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是日本侵華的最大受害國,分別在保定、東北、南京、廣州、上海、濟南、武漢、太原、臺灣等地設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在侵華戰爭中犯有嚴重罪行的日本乙、丙級戰犯。18日法庭對其宣判:「查被告田中軍吉,在谷壽夫攻陷南京城實施屠殺時,曾攜『助廣』軍刀參與,…且在混亂斬殺中,我被俘軍民於該被告所攜『助廣』軍刀下者逾三百人,且有日本軍官山中峰太郎所編《皇軍》一書,刊登該被告之軍刀照片標載『曾殺三百人之隊長(指田中軍吉)愛刀助廣』等字樣可稽,並有該被告親自揮刀斬殺平民之照片獲案,可資印證。…依法判處死刑。」
  • 此日本甲級戰犯,人稱「剃刀將軍」,不僅僅是中國人連日本人都想奪...
    二戰結束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的28名日本甲級戰犯中,東條英機被列為頭號甲級戰犯。他與希特勒、墨索裡尼並稱世界三大法西斯罪魁。在二戰期間,由於東條的種種暴行,不僅激起中國民眾的激烈反抗,甚至連日本人都多次刺殺他,要致他於死地。
  • 鏡頭下的二戰日本甲級戰犯:惡魔的末日現場,東條英機畏罪自殺
    照片為二戰日本戰犯在巢鴨監獄中進餐,被列為重要的戰犯的人高達28人,其中有7人被直接判處絞刑,16人被判處了終身監禁,兩人被判處了有期徒刑,兩人在判決前病死,1人因精神病被免於了起訴
  •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歷時最長、最慘烈、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其間解放軍還曾因為士兵傷亡實在巨大暫停過兩次進攻,而這種情況在1948年後我軍的戰事中,實屬是非常罕見的。而在太原戰役我軍發動總攻之時,渡江戰役也已發動,我軍摧枯立朽的殲滅了敵軍43萬餘人,自身傷亡盡不到5萬餘人。但在太原戰役中我軍只殲敵十餘萬,自身傷亡卻達到了近4.5萬人,其慘烈之況由此可見。軍人傷亡暫且不說,老百姓的傷亡尤其慘痛巨大。
  • 日本戰犯回國後曾寫回憶錄《三光》 成暢銷書(圖)
    日本戰犯在回國後,紛紛撰寫回憶錄,並結集出版,一本名為《三光——日本戰犯侵華罪行自述》的書在上世紀80年代出版後,頓時成為暢銷書,隨後在大陸印行了中譯本。書的作者都是日本投降後在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拘留的戰犯,原文是在1955年前後寫成的,約有150篇。  「中歸聯」會長富永正三在《三光》的後記中寫道,戰犯們歸國後不久,由光文社神吉晴夫出版了一本精裝本的《三光》,立刻成為暢銷書,但是馬上受到右翼的破壞,在市面上看不到了。  《三光》在日本原來計劃分兩集出版。
  • 揭秘1956年最高法院審判日本戰犯:45人認罪
    今天我站在我們祖國莊嚴的法庭上,對日本帝國主義分子戰犯武部六藏(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長官)、古海忠之,奉行侵略政策,操控偽滿洲國政權,奴役東北人民的罪行作證。」  1956年6月至7月,最高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分別在瀋陽和太原對45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首次對日本戰犯審判,45名戰犯全部認罪。
  • 1956年瀋陽審判日本戰犯細節
    1956年4月,毛澤東主席籤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處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國戰爭中犯罪分子的決定》,要求「對於日本戰爭犯罪分子的審判,由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特別軍事法庭進行」。特別軍事法庭於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分別在瀋陽和太原兩地開庭審判45名日本戰犯。瀋陽是這次審判的主審地。
  • 日本歷史問題聚焦②:靖國神社中供奉的甲級戰犯(上)
    二、1951年「舊金山和約」籤訂後,日本恢復國家主權。日本政府開始赦免戰犯,逐步恢復其名譽和待遇。1953年8月3日,日本眾議院通過《對戰爭犯罪受刑者赦免的決議》,陸續釋放了仍服刑的13名甲級戰犯(其餘5名監禁期間死於獄中),其中重光葵、賀屋興宣出獄後還分別出任外務大臣和法務大臣。
  • 針對日本次級戰犯的橫濱大審判 3名美軍飛行員遇害41名戰犯判死
    日本戰敗後,除了設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甲級戰犯審判外,還在橫濱設置了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乙、丙級戰犯進行審判。但最終上訴後經過美國第8軍特別混合法庭做出的終審判決,僅有6人被執行死刑,其他的均被予以減刑。橫濱軍事法庭審判的首名戰犯是曾在滿島俘虜收容所負責警備的士兵土屋達雄。他於1945年12月18日,出庭受審。12月27日被判處終身監禁。當時的報導指出他是「軍國主義的犧牲品。」
  • 抗日戰爭期間長期佔領山西的日軍第一軍司令官都有誰?
    ,此人是陸軍士官學校第15期和陸軍大學校第23期的,他因升任關東軍司令官而被調離第一軍,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曾以參謀總長之身份,代表日本軍方在美國密蘇裡戰列艦上簽字投降。,此人是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和陸軍大學校第23期的,他曾在電視劇《亮劍》中出鏡,後來因升任軍事參議官兼陸軍士官學校校長而被調離中國戰場,1945年9月17日自殺。
  •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七大甲級戰犯,最終下場就是這樣
    在這一天,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完全侵佔中國東北地區,成立了偽滿洲國,之後便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1937年吶,鬼子就進了中原,先打開盧溝橋、後打開山海關…」直到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了盧溝橋事變,也標誌著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了。
  • 新中國成立後,最後被特赦的3個日本戰犯是誰,都犯過什麼罪行?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了無條件投降,自此也正式標誌了世界第二次大戰的正式結束。當然了在抗日戰爭中,有許多的日本俘虜被我們關押著,而其中許多日本的士兵則是被陸續遣送回國,還有一批罪大惡極的戰犯並沒有馬上被釋放,因為這些人在侵華戰爭中犯下了許多的罪行,當然了後來也陸陸續續的被釋放了。
  • 閻錫山抗日不出力,解放戰爭後逃到臺灣無所事事,靠寫書打發時間
    在此之前,閻錫山提前獲得日本投降的消息,為了保證他的晉綏軍能順利接管山西,閻錫山秘令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率部1.7萬人,向上黨地區(今晉東南地區)挺進,從日軍手裡和平接收長治、屯留、長子、襄垣等縣。但是,八路軍也不是吃素的。9月初,八路軍發起反擊,將史澤波部圍於長治。閻錫山急令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率部2萬餘人,前來救援。
  • 洪秀全是服毒身亡還是病死,曾國藩和李秀成的說法為何截然不同?
    同治三年(1864),曾國荃攻陷天京,天王洪秀全命歸黃泉。洪秀全是怎麼死的,是自殺還是病死的呢?史料上對此的記載說法不一,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歷史之謎。洪秀全生於嘉慶十九年(181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廣東花縣人。
  • 酒井隆:讓蔣介石與何應欽蒙羞,成為第一個被槍決的日本戰犯
    酒井隆在軍事法庭上受審在眾多日軍侵華高級將領中,酒井隆之所以第一個被追究戰犯責任,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酒井隆在「濟南慘案」中讓蔣介石「蒙羞」,並在籤訂《何梅協定》時「羞辱」了何應欽,因此日本戰敗之後,蔣介石與何應欽必定聯手追究酒井隆的戰犯責任
  • 日本戰俘尋死覓活,非要帶此物回國,否則集體自殺,中國:不行!
    -01-19 16:30:57 來源: 古史記載 舉報   翻閱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但凡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 章文:日本為何不從靖國神社遷出二戰戰犯牌位
    固然,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只佔靖國神社中供奉靈位的一小部分,但正是這「一小撮」牽引著亞洲其他國家的敏感神經,一觸即痛。如果日本真得在乎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感情,而又滿足自己對「死國之士」的追思,那麼將「一小撮」二戰戰犯的靈位遷出靖國神社,就當是兩全其美的適宜之舉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儘管國內國外這樣的呼聲不斷,甲級戰犯的靈位仍穩穩地被供奉在靖國神社中。
  • 陽光下的囚徒——中國改造日本戰犯始末
    本周有一個重要的歷史紀念日8月15日是「日本戰敗投降75周年」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在撫順、太原兩地先後關押過1109名日本侵華戰爭罪犯,他們在中國受到了寬大處理並同時接受改造整個遠東對日作戰中,共計大約60萬日軍向蘇軍繳械投降,被悉數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強制勞動。1949年底,毛澤東訪蘇,史達林決定將關押在蘇聯的部分日本戰犯交給中國處理,以宣示新中國主權國的地位。1950年7月,一列西伯利亞開來的囚車停靠中蘇邊界綏芬河,車上的969名日本人,命運由此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