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可行。35歲正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確實需要好好反思過去,想好未來的路。
1) 35歲混了十年到現在也沒有什麼積蓄。請問,你是怎麼混的??看來你這前十幾年白混的。首先,看職場之路:一般情況下,就從20歲開始工作,正常人混了十幾年,未來的職場之路已經基本定型,個人要麼薪水逐年提高,要麼職位逐步在晉升。有些混的好的,薪水和職位可以同步提升。從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律來看,一般人在工作五年以上或者在28-30歲以前,通過多種職業或者行業嘗試,就應該基本能夠確定你今後的工作專業方向,就應該有個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水平。因為這個時候你在職場上已經歷練多年,應該至少掌握一二門拿手的專業技能或者本事,相應的你的薪水收入也已經可以達到持家過日子的狀態。其次,與此同時,這個階段往往也是個人結婚扶養孩子或者承擔家庭責任的重要階段。而你混了十幾年混到35歲了,還在想放棄工作創業去,想著未來幹什麼。你早幹嘛的呢?現在還在想這個問題,太晚了些。
2) 想放棄工作?理由呢?首先,你現在是20歲還是25歲?如果是這個年齡階段的,想跳槽、想辭職再找好一點的工作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了28歲再想辭職跳槽就要慎重了。因為從人才市場的規律來看,30-35歲左右辭職跳槽的風險很大,找新工作的機會很少,難度明顯增大。你沒看到招聘市場上35歲的幾乎統統封殺。其次,這十幾年難道你沒有掌握一二門拿手的技能嗎?在單位裡只要你有個紮實的專業技能,公司用的上你,老闆看得上你,誰也奈何不了你。如果你沒有拿手的技能,只能說明你這十幾年一直在做混混了。如果有一手硬技能在手,為什麼辭職放棄工作呢?
3) 不要動不動就說要創業,創業不是一般人想的事情。這一點前幾天筆者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論述過(可以翻看前面的文章)。其基本觀點是:就打工與創業比較,創業的難度遠遠大於打工。現在30-40歲的不少中年人在公司裡,在職場上一不如意就想像著還不如自己創業去。其實創業與打工根本不是一回事,不在一個層級上。打工一般只有學會或者掌握一門技能,不想其它的。而創業最起碼你要會做生意,你要用做生意的人脈,你需要創業資金,你需要承擔僱工工資及房租等等成本,你需要有承擔生意失敗的風險能力和預見等等。30~40歲的中年人還有一種錯覺:看看我的那位朋友根本不如我,生意做的風風火火的,賺錢賺大發了。還有我那個大學同學誰誰誰,在學校的時候學習比我差的遠了去,現在竟然開上了奔馳,做生意沒幾年別墅有好幾棟。也就是說看到周圍的人做生意那麼好,那麼簡單。我憑什麼不能做?!有這種錯覺的人根本沒想到人與人的背後是不一樣的,人與人的背景是不一樣的。人與人的潛力是不一樣的。別人以前某方面不如你,未必現在不會做生意。你自以為不比某人差,但是你未必是塊做生意的料。人有所長,尺有所短。還是現實一些,發揮自己的長處才是正道。
4)何況,你做了十年工作,也幾乎沒有什麼積蓄怎麼創業。創業最起碼的要求是創業資金。你連起碼的創業資金也沒有,怎麼創業?創業要麼自己除了家庭必備的正常開支外,如果還有一些積蓄可以暫時用作創業資金。除此只有借錢用於創業。但是借錢用於公司是創業的大忌。就像拿了養老金或者家庭全部積蓄炒股,弄不好傾家蕩產。
所以,35歲想辭職去創業,沒有資金,沒有創業的最基本的條件是行不通的。正如開篇所說,35歲正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確實需要冷靜一下,好好反思過去,想想自己最擅長什麼,有什麼優勢還可以在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揮的,走好未來的路。#新手作者專屬任務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