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往年果農排隊寄枇杷的火爆場面嗎?
這不是什麼打群架場面
只是單純地排隊寄個枇杷
從這一點就看出
蘇州人對枇杷有多麼熱愛了
每年五月枇杷上市的時候
蘇州人的心情都可以如下圖所示
今年枇杷剛上市,上周東山就迎來小高峰
不光蘇州人喜歡枇杷,每年都有無數從上海、無錫等周邊城市驅車而來的人來東西山摘枇杷,上周剛聽說今年的東山枇杷上市,就有吃貨坐不住了。
果農們忙著應戰,聽說今年的快遞也提前在做準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今年東山的枇杷還沒迎來高潮,就已經快要下市了……
提前兩個月高溫預警,白玉枇杷快不行了
原本到了本周,序幕才算真正拉開。沒想到,今年首個高溫預警來得這麼快。
5月16日,蘇州氣象發布今年首個黃色高溫預警信號,最高溫度直逼37℃,打破了36.5℃的5月最高氣溫歷史記錄。
要知道去年蘇州氣象發布首個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的時候,是7月份,今年提前了近兩個月。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高溫導致枇杷熟得太快,今年東山的白玉枇杷還沒迎來大量上市,就已經快不行了。
現在的果農們每天都在辛苦搶收,也基本上就收這最後一波了,期待在下一次下雨之前儘量多收些。
東山果農:枇杷季我們是玩命的
2018年5月17日,這是東山一家普通農戶的一天。
01 早上5點就要起床
早上5點,天剛亮,老張和老伴就早早起床,收拾準備上山,趕緊採枇杷去!
換作普通人,這個點應該還在呼呼大睡,而因為天熱,老兩口特地早起,徒步10分鐘上山。
5點半就要開始採摘了,老張從自己搭的梯子爬上樹去。
02 連續高溫,時間緊張
老張和老伴已經上了年紀,但身手還算利索。悶熱的天氣,再加上爬樹要極力保持平衡,都讓人更容易出汗,還沒一會兒,老兩口就滿頭大汗,頭髮因汗水纏在一起。
整個採摘過程中,老阿姨的眉頭就從沒有舒展過。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半個小時才能採滿一筐!累了乏了,老張就趁著採滿筐的當口,下樹點根煙,接著爬上去,這樣就算是小憩了。
早上6點左右,周圍來採枇杷的村民三三兩兩多了起來,由於要搶收枇杷,大家都忙碌著,招呼都顧不上打。
忙了個把小時,大傢伙兒才得空能聊兩句,但也絲毫不會怠慢手裡的活兒。老張和老伴是草草吃了點早飯才上山的,有的果農則是趁現在這時候匆匆扒兩口飯。
03 一把年紀爬上爬下
採枇杷絕不是手到擒來的簡單活兒。低處的枇杷還好,長在高處甚至樹尖的,要麼沒有任何防護地爬上去,要麼從自己搭的梯子上去。
這是個體力活,同時也是有一點危險的,採枇杷的,多數是有些年紀的中老年人,這其中的艱辛,年輕人不去親身體會,根本不會明白。
04 寄枇杷麻煩,包裝都靠搶
8點鐘不到,太陽還初升不多高,老兩口就採了約摸6到7筐子,別以為枇杷採下來就完事了,真正繁瑣的過程才剛剛開始。
因為老張家是自種自銷的,還需要自己包裝和寄送,老張急急忙忙從村後半山坡把枇杷挑下來,中間小心走過僅容一人通過的小道。
到達山腳平坦的水泥路邊,再騎電動車把枇杷送回家去,一刻也不停歇。
一到家,老張連口水也沒顧上喝,就趕緊把昨晚裝進保鮮盒的枇杷裝盒打包,準備發快遞。
裝盒、封蓋、封膠布、貼條、裝車,每一個步驟都費時費力。
要趕在9點之前到村子附近快遞點發貨,時間上雖然很緊,老張卻每一步都做得井井有條。
另外沒有保鮮盒的是小張準備送往蘇州市內的。老張去發快遞,他就和母親一起把新摘的枇杷從筐子裡裝進包裝盒裡。
最令人頭疼的是這陣子發貨量大,包裝袋都不夠用了,剛一早又去搶著置辦了幾十個,等下會有三兩好友過來,一起幫著裝箱。
小張直言,枇杷季,大家真的很累,有時想想都不想賣枇杷了。村裡有些怕麻煩的人,採了就直接賣給收購商,省事是省事,價格也低了不少。
05 送枇杷更辛苦,最多一天送108箱!
枇杷就吃一個嘗鮮,頭一採的最好,價格也最可觀。為了保證枇杷到客人手上能有最好的口感,小張會選擇親自送貨。
村裡有很多年輕人都是白天上班,晚上幫著家裡送貨,一次要送好幾十箱,最多的一天送了108箱,一直忙到後半夜才有休息。
06 忙到深夜一兩點很正常
果農們都在趕時間搶收枇杷,忙到深夜一兩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他們自己開玩笑說,買枇杷真的就和玩命一樣啊!
天氣早熱是一部分,也有農戶看到別家開採,按捺不住,也早早開採。再加上市場需求也大,果農們肩上的壓力也是不一般。
第二天清晨,走出湖沙村,一路上,兩邊都是鬱鬱蔥蔥的枇杷林,路邊不時有收賣的攤點,人來人往,果農們一天的忙碌又要開始了。
乾旱、大雪,種枇杷就是靠天吃飯
每年的枇杷季,東西山都是如此。不僅如此,還要夏天抗旱,冬天抗寒,可以說是把枇杷當寶貝一樣護著了,一年到頭提心弔膽。
📌 去年夏天
好不容易熬過高溫
2017年7月,因為長期的高溫烈日暴曬,東西山曾經連續有20多天沒下雨了,往年最熱的時候也就十幾天不下雨,讓枇杷樹都快被曬死了。
果農們看著著實心疼,紛紛加入搶救的隊伍,全力抗旱,為了拯救果樹,每天早晨4點多就要起床開始打水,用長長的管子把井裡、河裡的水抽到山上去澆水。
上午要灌溉六個小,下午三個小時,十分辛苦!
📌 今年年初
又怕被大雪凍壞
今年一月,一場暴雪讓整個蘇州興奮了,好多年沒下過這麼大的雪了。
▲ 今年年初被雪覆蓋的枇杷樹
而當時的果農們擔心的是,今年還有枇杷嗎?確實今年也凍掉了不少枇杷。
幾乎是每年冬天都要擔心的問題,還記得2016年初東山都凍出「冰瀑」了。
▲ 2016年初東山寒冷天氣下的「冰瀑」
所以說,養枇杷真的不是件容易事
每年到了枇杷季、楊梅季
很多人包括深度君在內都會吐槽價格
小小的一顆枇杷、楊梅怎麼會這麼貴
大家也無時不透露出對東西山果農們的羨慕
但是
我們忽略了
靠天吃飯沒那麼簡單
關於深度蘇州(sdsz0512)
熱忱的蘇州生活家
人文記錄|蘇州的過往,總是讓人念念不忘
商務合作
微信ablady1 | 手機18168977750
內容來源:深度君實拍、網絡
圖片來源:深度君實拍、網絡、未能一一找到出處
如果使用了你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繫
法律顧問:上海小城(蘇州)律師事務所訴訟部主任
陳柏安 手機&微信13606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