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筆記 | 溪野枇杷

2021-02-22 廣豐在線傳媒

第一次知道枇杷,是在八歲。端午,我走親戚。親戚在高山上。我母親說,你去一次山裡吧,你敢不敢去呢?我說,我敢,給我一根棍子,我什麼也不會怕。我母親笑了,露出一口石榴牙。她把掃把棍脫下來,給我,說,棍子可以挑兩掛粽子去。一掛,十個,一頭掛一掛,我上山去了。那時短糧,山裡人更缺吃食,給兩掛粽子算是很重的情了。臨出門,我母親交代我:「五月黃枇杷,六月紅麥李。回家的時候,記得摘一袋枇杷來吃。」

山上人家,我並沒去過。沿途都沒人家,爬一座山,深入一個山壟,翻一座嶺,下坡,到一個深山坳,便到了。山壟以前去過好幾次,隨大人去砍柴。山壟經常有豺出沒,伸出長長的舌苔,尾巴垂到地上,眼睛放淡綠色的精光。到了親戚家,正午了。矮小的土屋窩在幾棵樹下。屋前有一口水井。水井旁有一棵樹,掛滿了黃黃的果子。親戚隨手摘了一碗果子,說:「枇杷正黃了,你吃吃,鮮甜鮮甜。」剝開軟皮,漿水流了出來,吮在嘴巴裡,口腔涼陰陰。還沒開飯,我便把一碗枇杷吃完了。枇杷是小枇杷,蒂上有灰色的絨毛,皮色如鹹蛋黃,肉質如金瓜囊。吃一個塞一個,吐出深褐色的硬核,如茅慄。

拎了一布袋回來。我問母親:「核可以種出枇杷樹嗎?」母親說,那當然,哪有核不出芽的。我把枇杷核收集起來,埋在屋後一塊菜地裡。過了兩天,一個老中醫給我祖母看病。老中醫是祖母的堂弟,戴一副老花眼鏡,沒有什麼東西,是他不懂的。他常來我家吃飯,說話輕言細語,溫文爾雅。我說,我種了枇杷籽,會發芽嗎?老中醫說,舌頭舔過的果核,都不發芽。我說,為什麼。「你知道世上最毒的東西,是什麼嗎?是舌頭。舌頭比蛇毒還毒,沒有比舌頭更毒的東西了。舌頭舔過,毒液進了果核,果核便成了死核。死核是不會發芽的。」我很是傷心。我不該把枇杷全吃了,至少得留十幾個,連果肉一起埋在泥土裡。

 

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時間,我問了很多人:「舔過的果核會發芽嗎?」被問的人,驚訝地看著我,說:「你怎麼問這個問題?炒熟了種子,不會發芽,可舔過的果核會不會發芽,誰知道啊。」

 

當然,我是相信老中醫的話。第二年,果核也真沒發芽。山上的親戚來我家,我說,種了那麼多枇杷籽,一棵芽也不發。親戚到菜地,看了看,說,不發芽,不是因為果核從嘴巴裡吐出來,而是這個積水,果核全爛了,怎麼發芽呢,下次來,帶幾棵苗給你種。可能親戚忘記了,始終也沒帶苗下山。

 

在孩童和少年時期,我對植物發芽,抱有濃厚的興趣。豆子發芽,紅薯發芽,馬鈴薯發芽,洋芋發芽,荸薺發芽,藕發芽,柚籽發芽,穀子發芽,麥子發芽,白菜發芽,樟樹籽發芽,我都十分細緻地觀察過。發芽,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了。我還採集過很多花籽,放在破臉盆或破瓦罐瓦缽裡,擺在院子的矮牆上,看它們發芽。如野菊、指甲花、酢醬草、三白草、紫地丁、野蔥。瓦罐裡,裝滿了溼泥,把花籽撒上去,蓋一層泥,澆水兩次。花籽每年都發芽。我還玩惡作劇,把扁豆放在火柴盒裡,埋在瓦罐,也發芽。可枇杷籽發芽,怎麼那樣難呢?

 

村裡很少有人種枇杷,不知道為什麼。

 

我外出讀書第三年,二姑在院子裡種了一棵枇杷。表弟種的時候,興噠噠地說:「這是餘姚的枇杷,個大,味甜,村裡沒人吃過這樣的枇杷。」我說,一棵枇杷,哪有那麼神秘,個再大,也不會比梨大,再甜也不會比紅柚甜。表弟說,沒有梨大也比棉棗大,肯定比紅柚甜,吃起來和蜂蜜差不多。我說,比蜜甜,那不好吃,比蜜甜的東西,就是苦了,甜的極限就是苦,或者酸,而不是甜。過了三年,枇杷生了滿枝,果真箇大蜜甜。二姑是個細心的人,枇杷吃完了,還把枇杷葉摘一些,洗淨,曬乾。她說,老中醫的堂舅囑咐幾次了,枇杷葉煎水喝,治咳嗽,是上好的咳嗽藥。可收進了閣樓的枇杷葉,一次也沒煎過水當藥喝。有人咳嗽了,還是去鼻涕糊診所打一針,開幾粒藥丸吃。二姑卻樂此不疲,年年摘年年曬。

 

二姑的枇杷樹下,每年都會發枇杷苗。我大哥覺得枇杷細皮嫩肉,好吃,挖了一棵栽在自己院子裡。院子不大,卻種了好幾種果樹,有棗樹,有柚子樹,有橘子樹,有梨樹。還種了兩棵葡萄。葡萄藤抽瘋一樣,爬滿了屋頂,也爬滿了樹梢。大嫂拿一把剪刀,把葡萄藤剪了,說,兩株葡萄害死人,葡萄餵了鳥,其它果樹也不結果子。枇杷樹在橘子樹下,長得慢,長得艱難,一年也發不了幾支新枝,更別說結果了。我說,大嫂,你愛吃橘子,還是枇杷呀。大嫂說,枇杷當然好吃呀,汁多無渣。我拿起柴刀,把兩棵橘子樹砍了。大哥看見曬乾了的橘子樹,說,橘子也甜,砍了多可惜,年年結果呢。我說,哪有那樣的好事,巴掌大的地方,想吃枇杷又想吃橘子,橘子十塊錢五斤,枇杷十塊錢一斤,你說怎麼選啊。

 

過了三年,枇杷樹高過了瓦屋。

 

枇杷葉肥,密集。陽光難以到達地上,樹下陰溼,長蠕蟲,蚯蚓也會爬出地面。樹下成了雞的糧倉。雞,咯咯咯咯,出了雞舍直奔樹下,覓食,趴窩,還生下雞蛋。燒飯,打一個番茄蛋湯,大嫂開菜櫃,摸摸,雞蛋沒了,她轉到枇杷樹下,撿一個上來,打進鍋裡。大嫂咯咯咯笑了,說,還是枇杷樹好。也有煩的時候,夏天陰溼處,多蟲蚊。蟲蚊多,蜘蛛也多,滿樹都是蜘蛛網。大嫂用一個稻草掃把,戴一頂鬥笠,撩蛛網。

 

每年初春,我會把院子裡二十幾棵果樹,修枝。我穿一件十幾年前的勞動布衣服,戴一頂鬥笠,戴一雙黑皮質大手套,一棵一棵修剪。修剪完了,也夜邊了。枇杷樹最難修剪,枝椏多,又粗,又不直條,爬上樹,蛛網也會蒙上臉。但我還是樂意修剪,修剪過的果樹,樹冠如蓋,果實壓枝。四月末,站在樓上,看枇杷樹,杏黃綠葉,甚美。

 

枇杷、櫻桃、梅子,並稱「果中三友」,都是我們十分喜愛的水果。梅子樹,我沒見過。櫻桃好吃難栽,是俚語。我栽過四十幾株櫻桃,卻沒一株活下來。從櫻桃基地拉了一板車秧苗,種了七畝多地。頭三個月,櫻桃樹都活了,三五天,毛絨絨的綠葉,從枝節發出來。我便估算著,三兩年,櫻桃可自己採摘了。可入夏,葉子軟塌塌,半個月,全死了,枝杆火麻杆一樣,脆斷,折一下,啪啪啪,水氣幹了。枇杷樹是薔薇科植物,也是易於栽種的植物。秋末初冬,枇杷樹開花了,一束一束,花瓣如盛雪。花開了,雪也從山尖蓋了下來。枇杷開花迎雪,梅花則鬥雪。唐代詩人羊士諤(約762年——819年)寫過《題枇杷樹》:「珍樹寒始花,氤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鰯鰯碧海風,濛濛綠枝雪。急景有餘妍,春禽自流悅。」

 

有一次,我在橫峰還是在井岡山,記得不確切了,聽一個人無意間說起,枇杷樹是做琵琶最好的材質。我聽得心嘣嘣直跳。琵琶為什麼叫琵琶,是因為枇杷樹做材質而來的。說的人,讓我佩服五體投地。我回到上饒,直撲琴行,問修琴師傅:「琵琶是用枇杷樹做的嗎?」修琴師傅愣愣地看著我,說,硬木音箱發出的聲音,更悠揚,可細膩可寬闊,音質好,易共鳴,枇杷樹不是硬木,不適合做音箱。他一棍子把我佩服的人打死。修琴師傅說,通常是由雞翅木,鐵梨木,花梨木,白酸枝, 紅酸枝,黑酸枝,紫檀等硬木製作琵琶音箱。

 

我有些灰心喪氣。我又查資料,為什麼叫琵琶,為什麼叫枇杷?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推手為批,引手為把,遂名批把。「王玉」 作上偏旁,為弦琴類 ,遂名琵琶。有一種樹的葉子為琵琶形,即梨形,世人取象形之意,把這種樹叫枇杷。

 

讓我心嘣嘣直跳的,不僅僅是琵琶,還有白居易。我簡單的大腦裡,還沒產生《十面埋伏》,或《塞上曲》,或《醉歸曲》,或《大浪淘沙》,或《琵琶語》的旋律,白居易的《琵琶行》便噴射出來。還好,白居易寫過一首《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深山老去,許是一種最好的命運。枇杷樹本是尋常之樹,進不了華貴的庭院,進不了高雅的園林,溪野便是去處。去處即歸處。人都是實用主義者,眼皮翻開,勢利如狼。枇杷因了味美,止咳養五臟,也多栽種枇杷樹。若枇杷不可食,有幾人會知道枇杷樹呢?

本名傅斐,1970年生,江西廣信人。鄉村研究者。散文常見於《人民文學》《鐘山》《花城》《天涯》。有《南方的憂鬱》《飢餓的身體》《故物永生》等12部作品面世。

主編短評:

在傅菲老師的眼裡,世間所有事物,都跟人一樣有血肉感情,值得感恩和敬畏。《溪野枇杷》這篇散文,傅菲以他自己種下泥土的枇杷籽為什麼不發芽為切入點,通過寫枇杷的形色、味道、生長、開花、結果等,來告訴我們那些生長於溪野的尋常植物,因世間的實用勢利而被視為珍貴的品種。在寫法上,傅菲採用他所擅長的講故事的形式,寫他送粽子到山上親戚家,吃到一碗鮮甜的枇杷,回家後把吃過的枇杷的果核下種,再聽一個無所不知的老中醫解釋:「舌頭舔過,毒液進入了果核,果核便成了死核。」當然就不發芽了,也是對人世的暗喻。然後又轉向表弟種的餘姚枇杷籽不但發芽,還長得很好。如此曲折趣味的故事,把枇杷這種易種的植物漸漸推向更廣闊的空間更深邃的生活,使人讀了有很強的著陸感,有酒醉後的滿目青山。文章最後以枇杷的古詩引伸出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使文章顯出了沉實的厚度。

 

傅菲的文字一開始就使我們激情閱讀,漸漸進入網狀文思體系,在場性的當下體驗與記憶中的生存過程交融滲透,使人溫暖,讓心靈豐富。沒有一段甚至一句讓我們一無所獲空手而歸的失望,而給人與作者共同探險的希望,途中既有風景,故事,又有聖者般的思考。

 

詩性情懷、小說式敘事結構、廣闊而深邃的描寫、對生命萬物經久的思考,這四個寫作上的特點,幾乎貫穿了傅菲15年裡的每一階段散文創作之中,他每個階段的創作都定下了各自的基調和主題,無論是《星空肖像》對鄉村人事的悲憫、《南方的憂鬱》對南方人文全景式的描繪,還是《故物永生》對南方鄉村傳統事物的追憶,都包含著這四個寫作特點,帶著傅菲天性中的淡遠憂傷,深沉的懷念。在循序探尋生命奧秘達於文字的同時,傅菲更勇於跨越,一是蒙太奇式的時空交換,二是多種文體相互融合。所以每當讀他的散文,我們總感到漸次被引進一種越來越廣闊空明的境域裡,緊隨文字的節奏,讓心靈釋放出更大的能量。《溪野枇杷》也會給我們這樣的閱讀效果。文章多短句,相關的植物知識開花般亮出,描寫精確、靜美,偶出閒筆,如「我母親笑了,露出一口石榴牙。」「枇杷開花迎雪,梅花則鬥雪。」「去處即歸處」,別有意味。結尾一句,更是點睛之筆。而我們通常不但不知怎樣點睛,還把龍眼用一把泥給封死了。

 

山野植物被帶著傅菲呼吸的文字被喚醒,古樸苦難的鄉村展開了它真實的靈魂。我們這一代生長於農村謀生於城市的讀者和作者,時常為傅菲這樣的文字激動不已,但又不知道如何親身去體驗和敘寫。思想的星空一直存在著它無限發光的堅硬的內核,我們置身其中因無所感知而迷惘。其實傅菲的散文就是星系中這樣的一顆星球的內核,只要我們仰望它,它就時刻在我們的心靈裡閃爍著。

 

《溪野枇杷》是傅菲寫贛東植物新書《草木:古老的民謠》中的一篇。該書由湖北科技出版社於2018年彩色出版。

相關焦點

  • 湘西走玩之野溪溫泉
    野溪溫泉度假村背依石林峭壁、前懸猛洞河岸、林木間簇擁著一簇簇嶙峋而神奇的怪石。園區中根據地形地貌巧妙的設計石板廊、藥浴館、水療養生館、香燻溫泉木屋等。讓人在安謐的氛圍中感受溫泉水所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 李萬華:枇杷
    起先,我以為出現在山腰的也都是些開花的樹,白色的花和檸檬黃的花綴滿枝頭,有人卻告訴我,說那是枇杷。枇杷我見過,小小的,盈盈一握,絕不會如此肥大。求證一番,原來是罩枇杷的紙袋子。不同顏色的紙袋子,肯定罩著不同品種的枇杷。暗自想,如果有個頑童,將那紙袋子一一調換,等到採摘那一天,不知會出現什麼情況。
  •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吃莆田枇杷
    莆田枇杷種植歷史悠久,單果重為中國最大,栽培技術最先進,以果實特大、外觀豔麗、肉多味甜、早熟、耐貯運等特點而聞名,主產區常太鎮號稱「中國枇杷第一鄉」莆田優越地理和江南氣候特點孕育出優質莆田優越地理和江南氣候特點孕育出優質枇杷。
  • 影/私房景點 玉穗野溪溫泉尋找自然
    《NOWnews今日新聞》特別介紹高雄市郊一處野溪溫泉,讓您泡湯不用等!交通方便的桃源區玉穗溫泉,沒有人工矯飾,也沒有高價收費,只有大自然的新鮮空氣與夜晚滿天星鬥伴「湯客玩家」泡湯。而「玉穗野溪溫泉」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由當地經營者請怪手機具開挖,每當冬季山域枯水期,讓高雄南橫的山麓旅遊恢復生機,迎來新曙光。▲山野玩家都喜歡到山區尋找野溪溫泉,享受天然泡湯之樂。
  • 日本筆記3——又見上野公園
    因為魯迅先生的一句「上野的櫻花也無非是這樣」,於是印象深刻的上野公園列入了我們的出行計劃。被日本人譽為平民英雄的西鄉隆盛雕塑是上野公園的入口櫻花,六年前我們已經遇見;如今再來,又約會了上野的銀杏。上野公園無論櫻花還是銀杏,從幕府時代開始的漫漫成長,如今枝繁葉茂,百年成精,分外妖嬈。
  • 走進臺灣深山,靜享野溪溫泉
    一星(初入門級,可開車或搭車到達) 秀巒野溪溫泉處於山中谷地間的新竹縣尖石鄉,溫泉湧冒於清澈的泰崗溪,屬於弱鹼性碳酸泉,泉溫約在40℃左右,PH值為8.0,清澈且無色無味。該泉源位在英士村的後山河谷中,屬於鎂鈣離子的鹼性碳酸泉,水質無色無臭,與冷水的溪水冷熱交替後,泉水溫度被稀釋,如今成為愛好野溪溫泉浴的遊客們的最愛。
  • 豬肉50元一斤,野枇杷15元一斤!
    譚芳林趁著陽光正好,在院子裡晾曬野枇杷,這其貌不揚的小果子有祛痰止咳的功效,不僅可以煮水泡茶,還能售賣換點生活費。譚芳林說:「野枇杷吃不完就賣給一些來這裡遊玩的人,大概賣十四、十五元一斤的價錢。」譚芳林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人口多、田地少,夫妻二人一直在外務工。
  • 麻陽去-天然「處女泉」- 野溪溫泉,走起!
    麻陽海航樂遊旅行社全國,國外,各路行程景點景點詳情,微信/電話諮詢聯繫報名:18174576081 麻陽去-天然「處女泉」—野溪溫泉    野溪溫泉度假村背依石林峭壁、前懸猛洞河岸、林木間簇擁著一簇簇嶙峋而神奇的怪石。園區中根據地形地貌巧妙的設計石板廊、藥浴館、水療養生館、香燻溫泉木屋等。讓人在安謐的氛圍中感受溫泉水所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 保亭七仙嶺君瀾度假酒店:獨特的野溪溫泉,如同世外桃源
    酒店地處七仙嶺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域,擁有世界上獨特的稀缺資源:熱帶雨林和野溪溫泉,呈現出一種遠離塵世、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與祥和的意境。野溪溫泉酒店的溫泉自流於山野之間,其溫泉以野趣、自然、原始為主題,並融合了濃厚的熱帶雨林特色。
  • 本溪「五寶」「溪遊記」
    本溪除了楓葉,還有遼硯、冰葡萄酒、野山參、版畫等眾多寶貝。9月21日,溪遊使者深入本溪探尋「五寶」——遼硯、冰葡萄酒、楓葉、野山參、版畫。9月22日,溪遊使者在本溪楓葉廣場匯合,蓋上「通關寶印」,然後攜本溪五寶從本溪盛裝啟程,正式開啟以物換物之旅。在接下來的五天四夜裡,溪遊使者途經盤錦、葫蘆島、秦皇島、唐山終到天津,旅途全程用「本溪五寶」以物換物,不花錢一路換。
  • 七首描寫枇杷的詩詞,滿樹金黃,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又到了每年吃枇杷的時節,金黃的枇杷格外的耀眼,碩果纍纍掛滿了枝頭,綠色的枝葉間淘氣的露出半個黃黃的身軀,隨風搖曳,滿樹的金黃令人目不暇接。那些機靈的鳥兒已經覬覦這些成熟的果子許久,瞧著周邊無人,飛快的落在樹枝上,翹起那尖尖的尾巴,翹首尋找那些誘人的枇杷,金黃的顏色成了鳥兒們最好的參照物,選定對象後,這些貪吃的鳥兒就在樹枝上蹦來蹦去,大快朵頤,吃的不亦樂乎,高處不勝寒,人難以企及的高枝上,一陣咔嚓咔嚓的聲響過後,留下一個個滿是痕跡的枇杷,不時的掉下果汁和果肉,真是好果子都被鳥吃了。
  • 中海翠湖溪岸丨翠湖溪岸擁有視、聽、聞、品、觸五感
    [導讀]翠湖溪岸樓盤頁包含南通翠湖溪岸價格、容積率、綠化率、產權、銷售動態。翠湖溪岸免費諮詢電話400-890-1122轉123820。翠湖溪岸交房時間,開盤時間,房價走勢...
  • 臺灣露天溫泉之野溪溫泉大盤點
    野溪溫泉不過你一定會問,在電視上面,那些日本旅遊節目當中,位在大自然當中,臨海、面山、位在溪河邊、可以看日出、看夕陽、戲水和探險的溫泉,臺灣有沒有呢?當然有羅!而且還非常多。這種我們叫它叫「野湯」,又叫「野溪溫泉」。
  • 咬一口就爆汁的枇杷,現在可以採摘啦!
    五月可以摘枇杷啦!咬一口都爆汁的枇杷,光想想就已經流口水了!  果子個個有桌球般大,金黃色的果子上長著一層白白的細絨毛,吃到口中甜中帶微酸……  擦擦口水,這個五月,我們去摘枇杷吃吧!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家枇杷採摘的果園,趕快來看看吧!這個周末就可以跟朋友約起來!
  • 自然筆記|藤蔓在野 椒香鬱郁
    創作出「帶刺的竹葉花椒」這幅作品,並在自然筆記大賽上榮獲一等獎。胡皓博同學以一株生長在巖石縫裡的竹葉花椒為觀察對象,記錄了它在酷熱環境下的形態特徵,展現了竹葉花椒頑強的生命力,並在自然筆記大賽上榮獲二等獎。一起來看看他們眼中的竹葉花椒吧!
  • 佛岡金龜野溪溫泉,國慶+高級房+早餐+養生溫泉=399
    純天然野溪溫泉
  • 枇杷的功效 常吃枇杷有什麼好處
    我們經常出現喉嚨不舒服、咳嗽的現象,嚴重的人還可能出現咳嗽吐血的現象,其實如果我們經常吃的枇杷的話,就可以有效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的,那您知道枇杷的功效都有哪些嗎?您知道枇杷怎麼吃更美味更健康呢?不知道沒關係的哦,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有關枇杷的知識哦。枇杷的功效我們只是經常吃枇杷是可以緩解喉嚨不適,止咳平肺,那您知道枇杷還有什麼其他的功效嗎?
  • 眉山首屆枇杷採摘節開幕啦!親手採摘隨吃到飽!這個初夏又多了一個好耍的地方!
    又到一年枇杷成熟的季節,眉山有著「千年仙山」稱號的蟆頤山上的400畝枇杷林地裡,黃燦燦的枇杷已經掛滿枝頭。置身於枇杷山滿眼儘是金燦燦的大枇杷而且空氣中還飄滿了枇杷的香味簡直是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遊走在道觀之間遠離城市的喧囂
  • 枇杷的功效和作用 吃枇杷有什麼好處
    枇杷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一種水果,不僅口感好,還具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在咳嗽方面有治療作用,因而深得人們的喜愛。那麼,枇杷除了具有止咳的功效之外,其還具有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吃枇杷對於人體來說,又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益處呢?本期文章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枇杷的相關知識。
  • 枇杷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枇杷止咳食療方有哪些
    提起枇杷,或許大家第一印象會想到它的止咳作用,的確,中醫當中,枇杷常被用於某些止咳藥方的配伍當中。而今,也正好到了吃枇杷的季節,那麼,枇杷的營養價值及功效有哪些呢?用它來止咳時,都有哪些食療方呢?本期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