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天天衡陽"訂閱下期
衡陽縣珍珠村位於石市鎮東南部,境內有珍珠巖、珍珠禪寺、丹霞地貌等景觀,東面毗鄰斜坡堰水庫,是一個如珍珠般美麗的村莊。近年來,珍珠村充分依託當地優質的山水資源,大力發展種養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讓綠水青山成為致富的「寶藏」。.村民譚芳林一家住在斜陂堰水庫旁邊,屋前碧水連天,屋後群山環繞,即便炎炎夏日,也讓人覺得心曠神怡。譚芳林趁著陽光正好,在院子裡晾曬野枇杷,這其貌不揚的小果子有祛痰止咳的功效,不僅可以煮水泡茶,還能售賣換點生活費。譚芳林說:「野枇杷吃不完就賣給一些來這裡遊玩的人,大概賣十四、十五元一斤的價錢。」
譚芳林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人口多、田地少,夫妻二人一直在外務工。後來,看著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村裡的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門口,譚芳林和妻子回到家鄉,種起了油茶、板慄和蔬菜,還把房子修繕一新,做起了農家樂,不僅脫了貧,日子也越過越好。
譚芳林介紹,油茶大概有五、六畝,現在已經成林了,板慄也成林了,板慄一年可以掙點錢,還有柚子也有很多。
珍珠村的青山綠水讓年已半百的譚芳林回到家鄉,看到了幸福的模樣,也讓村裡的年輕人幹出了一番事業。這幾天,生豬養殖戶劉兆成在縣扶貧辦的推薦下,正在參加全市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豬舍暫且由他的母親照看。據劉兆成的母親介紹,在珍珠村的山上,有許多常見的中草藥,藏著劉家養豬的「秘方」,豬如果生病了,不用打針不用吃藥,只要拿中藥燻一下就好了,即便遇上「非洲豬瘟」,也沒給他家帶來什麼損失。
劉兆成家中遭遇多次變故,曾因病、因學而致貧。如今,他靠著養殖良雜土豬,成功脫貧摘帽,成為村裡的致富典型,日子越過越有奔頭。目前,他的豬舍存欄40多頭豬,一年能給家裡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縣衛健局駐珍珠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楊如規說:「他這個豬肉賣的價格比別人的要高出20多元一斤,他每年跟別人籤訂合同都是50元一斤。」
珍珠村屬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貧困人口72戶238人,在脫貧攻堅中,珍珠村還充分發揮黨員和村組幹部的示範帶動,創辦合作社,通過發展魚、雞,油茶、板慄等種養業,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增收。
如今,珍珠村依託山水自然資源,順利摘掉了窮帽,貧困戶也陸續脫貧。使青山綠水真正成為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寶藏」。
珍珠村黨支部書記蔣福良說:「現在群眾的生活過的比較充實富裕,晚上男女老少都跳廣場舞,對生活充滿信心。」
點亮「在看」 點個查看:保鏢要價50萬,究竟保護什麼人?
查看:一小區保安,那晚邂逅美女業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