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節的秘密宗教儀式:永恆的「龐貝紅」
羅馬人的壁畫是真正的溼壁畫:在牆面灰泥還十分潮溼的時候就進行繪製,繪製者首先要用光滑的泥刀在牆壁上抹好幾層灰泥,才能夠開始作畫;在牆面曬乾以後,繪製者還要對牆面進行拋光處理,以達到類似大理石質地的效果。
龐貝壁畫形式多樣,深受希臘風格的影響。壁畫中廣泛採用了《荷馬史詩》和其他神話故事,這也是延續了自希臘以來的神話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羅馬在徵服希臘之後,在文化上羅馬人還是崇拜希臘,即歷史學家李維所提到的「對希臘藝術品的狂熱」。複製希臘藝術品成為了當時羅馬的時尚,這正如歷史學家們所說:羅馬人用武力徵服了希臘,而希臘人用自己的文化徵服了羅馬。
文化的主流與政治上的勝負常常成相互錯開的關係。
《狄奧尼索斯秘儀圖》 義大利龐貝
在龐貝古城西端的一處「秘密別墅」內,一幅巨型壁畫《狄奧尼索斯秘儀圖》引發學者們的探究,這是龐貝裝飾性壁畫的傑出代表。許多學者認為這座建築是當地人用來為希臘酒神狄奧尼索斯(也即羅馬酒神巴庫斯)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當時,在義大利婦女之間流行著一種非官方的秘密宗教,而狄奧尼索斯就是這種宗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有關酒神節秘密宗教儀式的具體流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秘密別墅」中的人物壁畫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壁畫中布滿了等身大小的人物形象,凡人(除一個男孩之外,都是女性形象)與神話人物一齊出現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年輕女子裝扮成米諾斯國王的女兒阿里阿德涅鄭子昂與酒神狄奧尼索斯舉行婚禮。
畫的背景是暗紅色,看上去醒目明快,這便是著名的「龐貝紅」。在龐貝和義大利南部的其他城市,貴族大規模地用這種紅色來裝飾府邸的壁畫,龐貝紅因此也成為那個時代羅馬建築的象徵。在龐貝的一幅壁畫上曾刻有一句銘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恆」。或許「龐貝紅」達到了永恆。
《狄奧尼索斯秘儀圖》局部 義大利龐貝
「伊克西翁房間」 義大利龐貝
另外一間名為「伊克西翁房間」的壁畫也格外矚目,這一稱呼源自於房間後牆中央的小型繪畫作品--伊克西翁試圖引誘宙斯的妻子赫拉,宙斯知道後懲罰了他,將他綁在一個永不停止旋轉的輪子上。房間兩側的牆壁上還繪有其他的神話故事。我們可以將「伊克西翁房間」比作現代的小型私人畫廊。據說龐貝壁畫中的神話題材是源自已經失傳的希臘板上繪畫作品,其也證明:古羅馬人對希臘大師的藝術品的推崇備至。可惜的是,這些神話題材,以及其他的羅馬複製品都沒有真正領略並複製出「古代大師」的精髓。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 龐貝壁畫
《演員面具》 龐貝壁畫
鑲嵌畫與靜物畫:驕傲的私人肖像
神話人物也是羅馬鑲嵌畫的題材之一。在古代希臘,鑲嵌畫的使用範圍通常僅限於地面,到了古羅馬時期,鑲嵌畫也被用來裝飾牆面和天花板,這也預示了鑲嵌畫在中世紀的廣泛使用。
羅馬壁畫和鑲嵌畫的主題十分多元化。儘管神話題材在當時非常流行,但羅馬人對其他主題也有一定涉獵,風景畫、歷史事件等在壁畫與鑲嵌畫中都有體現,比如鑲嵌畫「蘇伊斯之戰」,以及描繪龐貝圓形劇場鬥毆事件的壁畫作品。
自羅馬共和國時期開始,就傳襲著肖像畫的寫實主義,也有著在房屋中放置先人雕像的傳統,在龐貝的民居中也發現了大量的肖像畫。
《讀書女孩》 龐貝壁畫
《一對夫婦的肖像》 義大利龐貝
這幅壁畫屬於一所龐貝民居,它位於面朝中庭的會客室中,龕在一面凹進去的牆壁上。男子手中拿著手卷,女子則託著用於書寫的鐵筆和蠟板,這些都是羅馬結婚像的典型特徵。這些物品代表了所繪人物受過良好的教育,就算這些人並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甚至是文盲也是一樣。這些肖像畫類似於現代的結婚照--新郎和新娘穿著租來的衣服擺著姿勢,但是這些衣服他們從沒有穿過且也不會再穿。
《有桃子的靜物》 義大利赫庫蘭尼姆
除了對個體的關注,羅馬人對日常生活也同樣充滿興趣:在大量的龐貝壁畫中會頻繁出現靜物畫。一幅繪有桃子和玻璃的靜物畫向我們展示了羅馬畫家在描繪小型物體時試圖創造空間感的努力。這位藝術家為了製造特別的陰影和高光效果做了精心設計。水果、樹枝、葉子以及玻璃瓶被放在架子上,藝術家希望製造出一種錯覺--在不經意的一瞥間,讓人誤以為這是食櫥中隨意擺放的幾件物品。直到17、18世紀荷蘭的靜物畫出現之前,藝術史家還沒有發現有誰像古羅馬人一樣對食物和其他靜物有如此大的興趣。雖然羅馬壁畫在輪廓、透視和光影上都不如荷蘭油畫那樣細膩而準確,但是這位古代畫家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將物體的外表理解為光影作用的結果。
龐貝壁畫
結語:維蘇威火山周邊的住宅和別墅共同構成了一座古羅馬時期的壁畫寶庫,它完整地記錄了古代世界室內裝潢風尚的發展變化。這些壁畫使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繁榮和審美有了許多了解。因為即使在現在,即便十分富有的人家,又有多少能夠在每個房間裡都裝飾上這種專門定製的壁畫呢?
儘管18世紀啟蒙運動是人們對古希臘羅馬文化遺產興趣復甦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對維蘇威火山周圍的龐貝以及赫庫蘭尼姆兩座古城的挖掘工作才是激起公眾對於羅馬甚至整個古代世界興趣的直接導火索。一時間,「龐貝風格」迅速風靡,這一點可以在羅伯特·亞當的室內設計以及約翰·弗拉克斯曼和韋奇伍德的陶器設計中得到驗證。於古代藝術中得到靈感的韋奇伍德,憑藉奶油色陶器在18世紀60年代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聲譽。以伊特魯利亞圖案為基礎的花瓶,將他的事業版圖擴展到了其他領域,比如小型古代人物胸像,還有裝飾著古代浮雕、雕塑複製品的貝殼,獎章等。這些考古發現同樣影響了當時的花園設計和景觀設計。同時,以古代服飾為基礎的時尚風潮開始流行,威廉·漢密爾頓爵士的妻子艾瑪·漢密爾頓經常穿著輕盈精緻的希臘式長袍舉辦奢華的聚會。
《會議風格》 龐貝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