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古城的前世今生

2021-02-13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極願 如龐貝的命運

將一切最美的在瞬間燒熔

含淚成為永恆的模子

好能一次次地 在千萬年間

重複地 重複地 重複地

嵌進你我的心中

 

                       ——席慕容《夏日午後》

 

 

提起龐貝古城,許多人的印象都是「被火山毀滅的城市」。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這個位於那不勒斯灣沿岸的城市一下子就被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吞沒了,一直到18世紀被考古隊發現才得重見天日。龐貝在地下掩埋了近1700年,裡面遺留下來的文物、壁畫、建築卻完好得如同昨天還在使用一般,這一點也為龐貝古城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那麼,龐貝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又是怎樣的威力,能讓這個有著兩萬人口的城市一下子的滅亡了?若想了解這些,不妨請聽我細細道來~

 

一 、從小漁村到大城市

龐貝是一個海濱城市,位於那不勒斯灣沿岸地區,坐落於薩爾諾河的河畔,城中有港口、碼頭,船隻可以直接開進龐貝,給了這裡的居民便利的海上航線以及海洋作業的機會。而維蘇威火山就在龐貝城外西北方向十公裡左右,火山的礦物質帶給了這片沿海平原區域肥沃的土壤,小麥、葡萄在這裡肆意生長。這裡的氣候溫和,陽光充沛,夏天短暫,春秋漫長,夏季因為有海風,所有不太炎熱。結合這些特點,我們大概能想像出來,這座城市終年沐浴著燦爛的陽光,漫步在海邊,可以看到海面上閃爍著粼粼的波光,能感受到地中海吹來的清爽海風。而在另一邊,寬闊的平原一望無際,抬眼便是美麗的維蘇威火山,山腰上滿是葡萄架,一到收穫期就碩果纍纍……

龐貝地理位置

(圖片來自百度地圖)

這是一個可以用許多美好辭藻去形容的地方,當時生活在這裡的人也知道這一點。根據龐貝古城可以發現的最古老的建築——三角廣場上的多利斯神廟,可以推測龐貝最遲在公元前6世紀已經變成一個城市,當時看中這裡的是善於貿易的希臘人,龐貝是他們的貿易據點之一。

單色風景畫:龐貝花園和亭子

(於《龐貝:永恆的城市》展出)

海景別墅圓形壁畫

(於《龐貝:永恆的城市》展出)

別墅景觀壁畫(局部)

(於《龐貝:永恆的城市》展出)

後來,羅馬共和國興起,開始向這片地區進發,龐貝人一開始並沒有屈服,但在長久的抗擊戰爭失敗後,也在約公元前90年被納入了羅馬共和國的版圖內,龐貝正式變成一個羅馬城市。在羅馬人的統治下,龐貝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日漸興盛,變成一個商業繁榮的城市,同時,這裡也是富人們的豪華別墅所在地。

到災難發生前,龐貝已經變成了一個典型的羅馬城市,他的最高官方機構是由元老們組成的市議會;廣場是市民生活的核心,合宗教、政治、商業三種功能為一體;城中的娛樂設施有一座能容納兩萬人的圓形競技場,兩家劇院,三家公共浴池,等等,供人們休閒和娛樂;農業和漁業都很發達;龐貝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龐貝城市平面圖

(圖片來自網絡)

到了公元62年,龐貝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輸水管道被破壞,諸多房屋和別墅倒塌了,許多人因此喪生。這次地震範圍廣且威力大,但人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是維蘇威火山內部的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而導致的。地震後,人們重新建設龐貝,這次地震並沒有影響到這個城市的繁榮發展。

 

二、末日之時

這種和平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公元79年8月。這個月,維蘇威火山附近的地區時常發生輕微地震,數口水井幹枯了,動物顯得興奮異常,大多數人對此並不在意,但有些對62年的大地震仍心有餘悸的人選擇舉家撤離龐貝,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再正確不過了。

到了8月24日,維蘇威火山才真正展示出了自己威力無窮、兇險可怕的一面。維蘇威火山內部的環境就像一個高壓鍋,在這種超高壓的狀態持續了數千年後,終於,就像香檳的塞子被衝破了一樣,火山內部的壓力把火山口的巖石撕成了碎片衝上天空,維蘇威火山以超音速爆發了,開始了它可怕的甦醒。根據親歷者小普林尼寫給塔西佗的信,這應該是開始於當天下午一點。

《維蘇威火山爆發》

喬萬尼·帕齊尼歌劇《龐貝城的最後一天》舞臺布景,斯卡拉歌劇製作,1827年

圖片來源:《龐貝:瞬間與永恆》文物出版社

然而,拉丁文裡並沒有火山這個詞。許多龐貝人雖然聽到了巨響,也覺得維蘇威火山濃煙滾滾的樣子十分奇異,但因此離開龐貝的人並沒有多少。隨著火山持續地爆發,噴發出來的火山灰開始遮天蔽日,還是下午時分,人們的目之所及就已經暗得和夜晚一樣了。那不勒斯灣的海風將火山灰吹向它周邊的城鎮,這種黑暗迅速地擴散了。滾燙熔巖與空氣混合起來,又在空中冷卻、凝固,就變成了浮石,維蘇威火山周邊的地區都下起了浮石雨,而在這些輕飄飄的小石子中,又隱藏著致命的殺手——從火山內部噴出的堅硬巖石,不少人就是命喪於這種從天而降的石頭,或是被承載不住石頭重量而倒塌的屋頂掩埋。這時候,龐貝人的恐慌終於甦醒了,開始爭先恐後地逃離這個災難之地。

《龐貝的末日》卡爾·巴甫洛維奇·布留洛夫

圖片來源:《龐貝:瞬間與永恆》文物出版社

維蘇威火山不會輕易罷手。到25日早晨,夾帶著炙熱氣體的火山碎屑流向龐貝滾滾湧來,時速高達每小時100英裡,迅速地橫掃了龐貝。這種高熱的氣體使得還在龐貝城中的人的體液在一瞬間就全部沸騰了,在他們意識到痛苦之前,死亡就已經來臨。而高速流動、具有巨大衝擊力的火山碎屑則充滿了整個龐貝城。然而這還沒結束,維蘇威火山隨後還噴發了2-3次火山碎屑流,將龐貝深深地掩埋在了地下。就這樣,昔日的繁華之都被毀於一旦。

 

三、從拯救到遺忘

雖然龐貝被火山灰掩埋了,但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時,龐貝並不是首當其衝的地方,因此大多數的市民還是成功逃生了。大災難過去數天後,一些倖存者重返故鄉,為眼前的荒蕪景象黯然神傷。一些人開始挖掘,他們通過地面上突起物來定位自己的住宅,向下挖掘,將值錢的東西取走。這其中也有很多「尋寶者」混入,拿走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此,在現在已被發現的房屋中,未被人動過的幾乎沒有。但是這種挖掘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一是挖掘的通道有倒塌的風險;二是殘留在巖層中的火山爆發時的毒氣。後來,因為太多人死於挖掘時發生的事故,尋寶活動也逐漸被放棄了。

當時的羅馬皇帝是提圖斯,他雖然只在位兩年,卻也一直被認為是個盡心盡力的皇帝。維蘇威火山爆發後,提圖斯成立了一個元老委員會專門賑災,鼓勵免遭不幸的城市救濟難民,並試圖重建那些被火山毀掉的城市,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在這種無能為力的情況下,人們也越來越少提起龐貝,漸漸的,龐貝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

 

四、重見天日

18世紀中葉,一支歐洲考古隊在一個被當地人稱為「西維塔」(拉丁語La Civita,意為「城市」)的地方挖掘古物,成果頗豐。1763年,考古隊又在此地意外發現了「POMPEIA」的銘文,通過這一銘文和之前的諸多考古證據,他們終於確信,這就是消失了長達1700年的古羅馬城市——龐貝。

當時的發掘者,與其說是考古隊,不如說是掠奪者更為合適。他們並不關心城市所顯示出來的歷史風貌,而是急於尋找值錢的文物,他們的發掘堪稱「洗劫」——為了加快進度,用炸藥炸開牆壁,牆壁上的壁畫被割下搬走,找到的文物也並未標註發現地點,等等。粗暴的發掘工作,讓這座古城再次陷入了危機。

徹底改變這種情況的是在1860年,吉塞普·菲奧勒利被任命為龐貝古城發掘工作的總負責人。

Giuseppe Fiorelli

菲奧勒利是一個優秀的考古學家,他終結了此前龐貝古城隨意的發掘方式,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嚴謹的體系。他把龐貝分成不同區域,每區內又依街道劃分成幾個房屋群,並給每座房子或遺址一個識別編號,這種編號系統直至今天還在使用。他的突出貢獻還有一點,就是創造了人體塑模的方法。

人體塑模的方法

(編者攝於龐貝遺址)

維蘇威火山爆發時所噴發的火山灰,將當年的屍體覆蓋起來,冷卻凝固,待裡面的屍體腐爛後就形成了一個人形空腔,這種空腔在龐貝遺址發現了許多,菲奧勒裡將石膏注入這個空腔中,然後去除外面的火山凝固物,就得到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體石膏像。這些塑像有小孩、有老人、有孕婦,有商人、有奴隸、有貴族,或許他們生前的身份地位有所不同,但在面臨死亡時,都是同樣的驚恐,掙扎,時間在這裡倏然停頓,將他們的困惑、痛苦一一保存了下來。維蘇威火山在一瞬間無情地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但也從某種意義上,讓他們得到了永生。

 

龐貝古城中的石膏模型

圖片來源:《龐貝:瞬間與永恆》文物出版社

穿白棉布的年輕女人石膏像

(於《龐貝:永恆的城市》展出)

龐貝遺址

(圖片來源:《Ancient Italy Form Above》)

 

龐貝古城的挖掘工作仍未完成,考古工作者緩慢而又細緻地揭開這座古城的神秘面紗。在龐貝,時間永遠定格在79年的夏天,在大災難前,他們的生活習慣無從隱藏,因此,我們能在這裡看到古羅馬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無論是牆上的塗鴉,還是未吃完的晚餐,抑或是隱藏在鬧市中的性交易場所……這些點滴細節組成了一幅完整的圖景,帶著厚重的歷史感,穿越兩千年的時空,把昔日羅馬帝國的繁榮、開放重新呈現在我們眼前。

 

編輯:霍雨豐

 

相關焦點

  • 義大利遊記之三: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當年的繁華依稀可見9月3日下午遊完那不勒斯美人魚大街後,又驅車前往龐貝古城。大凡去龐貝的人,一定都了解龐貝的前世今生。災難發生的時候,正相當於我們的東漢時期,距今有1900多年了。當年,維蘇威火山的劇烈噴發,把當時無比繁榮的龐貝城埋葬進了厚厚的火山灰,從此龐貝被永久定格在了那個瞬間。歲月悠悠,日轉星移,一晃1600多年過去了。人們似乎已經忘卻了維蘇威火山噴發給羅馬人帶來的巨大災難,同時也忘卻了深埋於地下的龐貝古城。
  • 龐貝古城最後幾個小時經歷了什麼?
    公元79年,憤怒的維蘇威火山爆發,洶湧的火山灰和熔巖淹沒了龐貝古城。熔化的巖石如洪水般流向街道,將驚恐萬分的人們生生埋葬,有些人就這樣被凍結在了時光裡。龐貝古城最後的幾個小時是何種情境?讓我們通過考古學家的發現推想曾經發生的一切。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之前, 龐貝古城一直是一個重要而又繁榮的人類定居點。
  • 在龐貝古城感受龐貝末日
    近2000年前,維蘇威火山噴發,火山灰、碎石和泥漿瘋狂施暴,只用18個小時就湮沒了龐貝,一座繁華喧鬧的城市頓時完全消失了。後來,許多人都不相信歷史上真有過龐貝。直到18世紀中期,這座深埋地下多年的古城才重見天日。
  • 龐貝古城修復計劃:幽靈般的龐貝古城正在走向重生
    攝影:David Hiser,國家地理 撰文:Frank Viviano   龐貝古城,義大利——1900多年以來,龐貝古城幽靈般的街道裡第一次湧動出生命的氣息。在12位建築師的指導下,幾組建築工人在龐貝古城的廢墟裡展開挖掘,對建築物侵蝕的外觀進行加固,同時安裝排水管道。
  • 在龐貝古城的反思
    我們來到了龐貝古城。對龐貝,以往早有所聞,是義大利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古羅馬城市遺址。但在抵達前,我還是查看了網絡資訊,有一標題令我深思:一座因毀滅而永恆的城市。因何毀滅?是災難毀掉了龐貝古城,也是災難成就了龐貝古城——使之永恆。龐貝不只是作為考古公園展示給世人,而且作為災難性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 修復龐貝古城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2月19日 (外代二線)(13)修復龐貝古城 這是2月18日在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拍攝的修復好的物品
  • 被眾神嫉妒的古城:龐貝
    不可否認古羅馬的歷史是輝煌而傳奇的,它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訴說出一段歷史,而這座古城(龐貝)它的太多傳奇等著人們去發掘,去解密。被眾神嫉妒的古城:龐貝,有人說龐貝古城的毀滅是因為眾神嫉妒它的奢華享樂,從而打開了火山降下了熊熊巖漿,那麼當時的龐貝是有多麼奢華呢?
  • 古老神秘的龐貝古城
    到了16世紀中期,一位羅馬貴族來到古城所在地,準備建造一幢別墅,命人在這裡打一口井,水沒打著,卻挖出—些古舊的破盆爛罐,此時並無人知道此處地下深埋著一座古城。那位貴族放棄了在此地營造別墅的計劃,這樣也錯過了一次發現龐貝古城的機會,失蹤的古城依然是—個令人迷惑不解的歷史之謎。
  • 龐貝古城遺址重新開放(2)
    新華社/西霸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5月27日 (外代二線)(14)龐貝古城遺址重新開放 5月26日,在義大利那不勒斯,遊客在龐貝古城遺址遊覽。 隨著疫情趨緩,龐貝古城遺址26日重新對公眾開放。但遊客必須按照預先設定的路線和時段參觀,並嚴格遵守衛生部門的防疫規定。
  • 龐貝古城暫不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5月8日 (外代二線)(13)龐貝古城暫不開放 這是5月7日在義大利那不勒斯附近拍攝的龐貝古城遺址。 從5月4日起,義大利進入抗疫和恢復經濟並行的「第二階段」,但龐貝古城仍未開放。
  • 天然的歷史博物館——龐貝古城
    1000多年後,義大利人才扒開了火山灰,發現了這一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義大利南部的維蘇威火山南麓下,距離那不勒斯灣20多千米處,有一座被火山灰掩埋了近2000年的龐貝古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裡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世人則稱之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 龐貝古城遺址
    龐貝城是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北離羅馬約240公裡,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西南腳下10公裡處。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公裡,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
  • 閩越國的前世今生(原創)
    閩越王城有「中國的龐貝古城」之稱。最近我在看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其中在《我的山河》裡,他寫道:「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擺脫局限,擺脫執著,讓所有的選擇、探尋、猜測、想像都生機勃勃。」忽然覺得慚愧,我以前所謂的「走在路上」,不過就是走馬觀花罷了,至少,對福建是這樣。去過福建多次,我甚至不知道在兩千多年前,這裡曾經存在過一個閩越國。
  • 龐貝古城:聆聽穿越千年的喃喃細語
    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屬於古羅馬時期,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一千多年前,大自然讓這個繁華的城鎮在頃刻間變成了一座死城。直到18世紀,這裡才逐漸得以重見天日。龐貝古城幾乎在瞬間消失,而歷史上對龐貝的記載又相對比較少,這使龐貝成為了一個傳說。
  • 失落的古代文明——龐貝古城
    首先,我們從一個世界上的神秘古城——龐貝古城說起。公元79年的10月24日,龐貝城經歷了維蘇威火上大爆發的滅頂之災,龐貝城的文明就此終止,火山灰掩蓋了昔日的繁華。曾經的歷史古城曾為了歷史,在火山灰的掩蓋之下消失殆盡,在之後的一千多年的歲月裡,人民已經忘記了這個昔日繁華的古代文明。
  • 南部義大利|龐貝古城與卡布裡島
    從那不勒斯城區出發,驅車約30分鐘抵達舉世聞名的龐貝古城。龐貝古城南北向的中央街道,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商鋪。龐貝古城的中心街區。   噴湧的火山灰掩埋了龐貝古城周邊數公裡的區域,導致了大面積的人口死亡,從那時起就再沒有歷史資料提及這個地方。它沉睡了,等待後人的再度喚醒。
  • 塵封千年的悲壯與奢華,龐貝古城
    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東海岸的維蘇威火山,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提到維蘇威火山,就不能不提龐貝古城,同樣,提起龐貝古城,必然離不開維蘇威火山。自羅馬時代兩千多年以來,維蘇威火山已經爆發過五十多次,被譽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世界知名的出土龐貝古城,就是維蘇威火山的「傑作」。龐貝古城始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公元前89年與其旁邊的一座小鎮赫庫蘭尼姆城一同併入羅馬帝國。作為海濱城市,沐浴著亞平寧半島的溫暖陽光,宜人的氣候使龐貝很快成了羅馬權貴和富豪的聚居地。
  • 龐貝的系列啟示?富豪應該怎麼做?邁尤斯,龐貝古城末期的保護人
    在公元1世紀,龐貝古城因為維蘇威火山的爆發而淹沒,一直到18世紀,我們才重新發掘,在發掘這個羅馬古城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羅馬的豪華以及在羅馬社會上富人階層究竟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城邦和國家的。在最開始的龐貝古城遺址發掘中,我們唯一能夠找到的是一些沒有名字的墓志銘和一些被火山灰覆蓋的羅馬公民的屍體。
  • 《龐貝三日》講述維蘇威火山爆發前龐貝古城中的故事
    《龐貝三日》講述了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幾日發生在龐貝古城中的故事。該書的義大利文版在義大利再版五次,銷售總計十三萬冊。 安傑拉曾出版了《古羅馬一日遊》《帝國》《遊西斯廷禮拜堂》等著作。得益於長期為電視節目撰稿,安傑拉的敘述畫面感十足,情節處理張弛有致,令讀者身臨其境欲罷不能,這也是他多部作品長銷不衰的秘訣所在。 《龐貝三日》是安傑拉竟二十年之功為讀者奉上的一份文化大餐。
  • 義大利龐貝古城出土新遺址
    近日,義大利龐貝古城出土一處快餐店遺址。櫃檯上的壁畫歷經近2000年仍顏色鮮豔,櫃檯側壁摹畫灌木植物、家畜等形象。現場出土的多個容器內盛有鴨骨碎片以及羊、豬、魚、蝸牛等動物殘骸。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項重要發現,對了解古羅馬時期的經濟和生產狀況意義重大。龐貝古城遺址的持續發掘與保護,是義大利高度重視世界遺產保護的又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