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陳思國
現在的年輕人跟以前不一樣。
在以前,父母最苦最累也只能把你養到十八歲。到了十八歲,你長大了,力氣也有了。而且也明事理了,都能掙錢自力更生了。
在以前,小夥子到了二十來歲都在外闖蕩江湖,也懂得掙錢存錢。那個年代(指八、九十年代)的年輕人在家裡很少,都出外做學手藝掙錢。
在以前,學手藝人也多。有幹木工的、也有幹油漆工的、有泥瓦工的、也有模具工等等。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的也沒幾個。一般都是初、高中畢業後就出去做手藝打工。留在家裡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在以前,結婚娶妻也沒現在這麼講究。那時結婚也不需要多少錢,實際上那時都沒錢。一兩千塊錢就能娶到一個老婆,有些甚至更少。那個年代錢也不好掙,一年能掙上三、四千塊錢就不得了。一個村子上萬的人很少,能上萬元戶就頂呱呱了。
現在的年輕人十七、十八歲還在念高中呢,念完高中再考大學。大學還得念三、四年。等到大學畢業再找工作,已經二十幾歲了。再接下來一邊掙錢一邊買車買房,還一邊談對象結婚娶妻。因此,現在的年輕人負擔很重。
現實告訴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不靠父母,靠自己結婚娶妻的年輕人真的沒幾個。而且父母也會被他們累垮的。為什麼呢?從以下三點進行論述。
【一】父母幫著自己的兒子買車買房。
現在的父母真的好辛苦。兒女們小時候供養他們吃、穿,讀書時供他們讀書。如今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又要為他們愁車愁房。女兒不用擔心,不愁嫁不出去。擔心的是兒子,兒子結婚沒車沒房沒存款是不行的。
父母要是經濟條件好的話,可以幫兒子買車買房,減輕他們負擔。如果父母在農村靠種田地過日子,那肯定沒有多少積蓄。再說以前讀高中讀大學也花去了不少錢。剩下的錢也不多了。
但是,他們的父母還是想辦法去掙錢,以減輕兒子的負擔。因為結婚得先有房,沒房也結婚不了。總得先有地方住才行。有了房,再考慮車。父母只能儘自己的能力幫忙了,其餘的還是要靠孩子自己。
【二】父母幫著自己的兒子相親結婚。
房子有了,車也有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解決兒子的相親結婚問題了。這相親談對象有的一談就成,有的談了好幾個甚至很多都沒談成。不是女的不喜歡你,就是你不喜歡那個女的。
有的女孩喜歡自己未來的老公長帥一點,有的女孩喜歡自己未來的老公長聰明一點,有的女孩喜歡自己未來老公長本分老實些,人品好些。總之,女孩的想法很多。
作為男孩就沒有這麼高的要求了。當今社會,男多女少,女性佔優勢。所以小夥子很少對自己的未來老婆有太多的設想。有的甚至認為,只要有姑娘能嫁給自己就行。結婚要送彩禮的,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這麼多彩禮看著就驚人。沒條件的真的跟不起。所以結婚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場心事。
【三】父母幫著自己的兒子看家當保姆。
兒子有了車,有了房。結了婚,生了兒女。那麼作為他們的父母又為他們看家當保姆。為什麼呢?因為兒子、兒媳婦要上班呀。
他們的父母幫他們帶孩子,接送孩子讀書。完了還要在家打掃衛生,還要買菜做飯。他們苦點累點都不怕,只要全家人和和睦睦就好。
如今社會,父母經濟條件優越,那麼他們的兒子負擔也輕,事事有父母在背後撐著。假如父母在農村,條件很差。那也只能靠孩子們自己。畢竟父母年紀大了,不能幫你一生一世。凡事得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
把兒女撫養成人是父母的責任,但不是養兒女一生一世。歲月一天天過去,父母也會一天天變老。父母為你們確實活得很累很辛苦。願你們今後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也是無私的。他們把全部的心血獻給了你們,獻給了這個溫暖的家。願天下父母安康!家庭美滿!
攝影:網絡配圖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