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從童年,到高中,乃至現在工作,四川都留有我的成長印跡。我是在綿陽長大的,小時候並沒有覺得我們四川有什麼特別的,直到初中以李白的一句「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令我意識到我腳下的這片土地,這幾千年來絕對不平凡。
大學時代是在成都度過的。作為四川的省會,成都著實比綿陽繁華。名勝古蹟繁多,都江堰是從秦國時期修建的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從書本上並不能體現它的宏大,只有親自到現場看看才會由衷地感嘆古人的智慧。在武侯祠博物館,可以一覽諸葛孔明先生時代的珍貴文物。在杜甫草堂,可以去品味「詩聖」留下的珍貴資料。在天府廣場,你可以盡情享受都市的繁華。如果你喜愛美食,寬窄巷子一條街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味蕾。當然,到了成都一定要去看看大熊貓,因為沒人會拒絕幾個「黑白糰子」在一起撒嬌的場面,真是好生可愛。
成都自古便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金融和商貿重鎮,近年來成長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之一。隨著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成都也成為了外資銀行進軍中國中西部的首要城市。
成都的蜀繡也可稱為一絕,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合稱中國四大名繡。
成都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就不一一列舉,再來說說四川的鄰居,重慶。重慶曾經是四川的一部分,在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通過了將原四川省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合併,成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重慶至此正式成為直轄市。
說到重慶就不得不說重慶火鍋。一種說法是它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來後,洗淨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橋頭一般賣勞力的工人,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自己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後來,重慶城內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滷汁、蘸汁也改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乾淨而適合重慶人的口味。
如今川渝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巴蜀一家親,川渝一盤棋。成渝雙方協力推動,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的「雙城記」正精彩上演。
目前,川渝雙方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力十足,蹄疾步穩。作為一個四川人,看著自己的城市欣欣向榮,心裡也是無比自豪。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