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線分流效應初顯-換乘,客流,區段,漢中路,南京西路,高峰...

2020-12-17 東方網

圖片說明:人流如織的12號線漢中路站

  東方網記者於量、曹磊12月21日報導:於19日正式開通試運營的軌道交通12、13號線新區段今天迎來首個工作日早高峰。東方網記者實地體驗發現,新開通區段總體客流平穩,軌交「換乘王」12號線所發揮的分流效應初步顯現。

  漢中路站:12、13號線冷熱不均

  7點45分左右,東方網記者在漢中路站看到,雖然早高峰剛剛開始,但漢中路的「魔法森林」換乘大廳內已是人流如織。相比試運行首日,走在這裡的乘客大多行色匆匆,並無心觀賞大廳內炫目的核心筒和不斷變化著顏色的「蝴蝶牆」。連接1號線站廳層的六部自動扶梯旁,有車站引導員值守,不斷通過電喇叭提醒乘客注意腳下安全。

  東方網記者觀察發現,12、13號兩線在漢中路站似乎「冷熱不均」:由於可與多條線路進行換乘,12號線明顯「人氣」更高,兩側站臺均有不少市民候車;相比之下,13號線則略顯冷清,站臺上僅有「小貓兩三隻」。換乘大廳工作人員表示,早尖峰時段,目測前往12號線站臺的乘客的確相對較多。

  漢中路站站長孫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受新區段開通影響,今天早高峰1號線漢中路站到站下車乘客數量較平日有一定量的提升,其中尤以換乘12號線的乘客居多。但客流情況總體仍十分平穩,與運營方此前預測的情況基本相符。一位站臺工作人員也表示,相較往日,搭乘1號線在此站下車的乘客「至少要多出10%」。

  南京西路站:有乘客出站後「懵圈」

  新區段開通後,南京西路站可進行2、12、13號線的換乘。但受限於車站結構,三條線路之間需出站進行虛擬換乘。由於地面相關指示標識尚不完備,記者發現不少打算換乘的乘客在出站後直接「懵圈」,不得不向在附近執勤的交通協管員求助。

  車站內,亦不時有乘客向工作人員求助,詢問換乘路線。甚至還有乘客並不知道該站為虛擬換乘站點,在站廳轉悠了一大圈後仍不得要領,最終在聽取了工作人員的詳細解說後,方才匆匆出站。

  12、13號線南京西路站與2號線南京西路站形成「H形」格局,其中13號線在石門一路一側,12號線在茂名北路一側,2號線車站則在吳江路地下區域。12、13號線南京西路站出站步行約5分鐘可到達2號線。因此,地鐵運營方建議,如果想少走點路的話,12、13號線之間互相換乘的乘客不妨至漢中路站進行站內換乘。

  漕寶路站、虹梅路站:總體客流平穩

  由於換乘通道較窄,加之1號線既有站臺寬度較小、蓄客能力有限,漕寶路站1號、12號線之間的換乘讓人不免要捏一把汗。8點左右,東方網記者在漕寶路站看到,漕寶路換乘通道客流平穩,並未出現大客流情況。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從早高峰客流來看,該站1號線往人民廣場方向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分流。

  8點30分左右,一批又一批上班族模樣的乘客走出12號線虹梅路站。新開通的12號線虹梅路站位於古美路、漕寶路路口,和9號線漕河涇站分別位於漕河涇開發區兩端。12號線新段的開通讓上班族有了新的出行選擇,同時也能避開9號線的擁擠區段。車站工作人員表示,今天早尖峰時段該站客流平穩,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9號線漕河涇站的客流壓力。

  據上海地鐵運營方介紹,從今天早高峰的客流情況來看,12號線單線客流增幅最大,其次是13號線。其中,12號線早高峰單線進站客流較上周一早高峰增加58%,出站客流增加95%;13號線早高峰單線進站客流較上周一早高峰增加16%,出站客流增加37%。新區段開通後,分流作用究竟幾何,尚需待今日運營結束後,根據換乘客流數據進行分析。

相關焦點

  • 地鐵新延段通車10天:漢中路站分流效應最明顯
    (圖1)上海地鐵運營方昨天(29日)出爐的客流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11、12、13號線新線延伸段開通10天來(12月19日至12月28日),工作日受益漢中路、南京西路等換乘站便捷而上周四、五開始受聖誕節出行客流的影響,新線新站人氣開始彪升,上周五全網絡客流立即刷新歷史新高。 12號線「換乘王」最先發威,工作日日均進站客流較新線開通前增加了105%。13號線則依靠多個市中心商圈車站,使客流增加了46%。 在12號線新開通區段中,客流上升最快的三座車站,依次為陝西南路站、南京西路站和嘉善路站,其中陝西南路日均進出站客流更是超過了2萬人次。
  • ...新線,區段,大廳,換乘,留影,漢中路,上海,駐足,人流,停下,-上海...
    東方網記者於量12月19日報導:軌交11號線羅山路—康新公路區段、12號線七莘路—曲阜路區段、13號線長壽路—世博大道區段今天正式投入載客試運營。雖然時值周末,但新開通的40公裡軌交區段仍吸引了不少市民專程前來「踩點」。  漢中路站:魔法森林最抓眼球  上午8點30分,漢中路站裝修風格獨特的換乘大廳內人流如織。
  • 13號線區段有望年底運營7號線祁華路站下周開站
    自然博物館站南京西路站站點換乘站點已開通路段今年底試運營路段明年底試運營路段早報記者 李繼成 昨天,一列搭載著新線調試工程師的13號線列車緩緩駛入隆德路站站臺,這標誌著13號線隆德路站-長壽路站區段已經正式進入列車上線調試階段,並有望年底投入試運營。
  • 軌交漢中路站換乘客流對衝明顯改善 俞光耀:每日"微調"地鐵方案
    圖片來自網絡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1月19日報導:本月17日起,地鐵1、8號線人民廣場站迎來首次封站大修。此前有媒體報導,停運首日,曲阜路、漢中路、南京西路站的周邊地鐵站被無情擠爆,早高峰提前至七點。  漢中路站換乘人流對衝情況明顯改善  「換乘的確增加了出行時間啊,我估算了一下,大概多了10多分鐘吧。」市民趙先生介紹,他家住延長路附近,本來去耀華路上班只需乘坐1號線,再到人民廣場換乘8號線即可。不過,由於地鐵改造工程,這兩天他的路線是1號線到漢中路換乘12號線,再到龍華中路換乘7號線至耀華路。
  • 3、4號線故障區段客流基本分流 短駁車到得早開得晚
    >   視頻:3、4號線故障區段客流基本分流短駁車到得早開得晚 新民網周燁製作   【新民網·獨家報導】今天(18日)中午12時左右,上海地鐵3、4號線突發觸網故障,中山公園往虹口足球場區段列車停運。新民網記者13時30分在中山公園站看到,故障仍在搶修中,站臺一度積壓的客流則基本分流。然而記者注意到,儘管5輛公交短駁車已到位,但截至發稿時由於具體路線未確定,短駁車儘管早早到達卻遲遲不開,不少乘客只能坐在車上等待。   「我們是中午12時左右從3號線大柏樹站上車的。」市民朱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們搭乘3號線打算往曹楊路站換乘11號線,上車時即被告知線路出現問題,「但當時沒有停運。」
  • 12、13號線年內通車段啟動車站裝修 顧戴路站設塗鴉牆
    目前,軌道交通12號線西段(曲阜路站~七莘路站)區段、13號線(長壽路站~世博大道站)區段兩條新線相繼進入車站集中裝飾裝修階段,後期將按計劃實施全線運營演練,兩條新線區段有望於年底前通車試運營,為軌道交通全網再添新裡程,從而進一步延伸兩條線路既有區段的運載輻射力,提高全路網的換乘分流效力。年底通車試運營後,軌道交通全網將新增11座換乘車站,其中,南京西路站與龍華站為虛擬換乘站。
  • 探營12、13號線南京西路站 新建出入口換2號線很便捷
    圖片說明:新建的12號線南京西路站站廳  據《i時代報》報導,年底將開通的12、13號線新段,與2號線交匯於南京西路站,組成市中心為數不多的三線換乘樞紐。由於客觀因素制約,3座車站間目前只能出站換乘,部分乘客擔心換乘不便。記者近日就此實地探營,發現12、13號線南京西路站新建的車站出入口,換2號線非常方便,通過吳江路步行僅需5分鐘。持交通卡的乘客,30分鐘內出站免費換乘時段,還能順便品嘗一番吳江路美食小吃。  根據最新南京西路站區示意圖,13、2、12號線形成「H形」格局。其中13號線在石門一路一側,12號線在茂名北路一側。
  • 滬地鐵年底前增11座換乘站 迪士尼段列車上線調試
    目前,11號線迪士尼段目前已有列車上線調試;軌道交通12號線西段(曲阜路站~七莘路站)區段、13號線(長壽路站~世博大道站)區段兩條新線有望年底通車試運營,為上海地鐵全網增加11座換乘車站。這是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今日(24日)從上海地鐵建設方處獲得的信息。
  • 軌交12、13號線與1號線會師 漢中路站:基坑規模"老大"
    軌交12號線、13號線,將在漢中路站與1號線「會師」,最終形成僅次於人民廣場站的上海第二大換乘大廳,而就車站基坑來說,規模是上海軌交中的「老大」。與人民廣場站分幾次建設不同,漢中路站不僅要一次性建設12號線車站、13號線車站和換乘大廳,還要改建1號線車站,甚至還要與地面高層建築的地下空間一起建設。記者昨天來到工程現場,繼續「軌交建設安全之旅」。
  • 靜安區舊改的後續:上海地鐵12號線、13號線南京西路站可方便換乘
    2019年1月,上海市靜安區張園地區舊改進行到了關鍵的階段,這個地區也是上海地鐵非常「奇葩」的一個地方,也就是上海地鐵12號線、13號線和2號線南京西路站。南京西路是上海市中心非常關鍵的一個地區,然而這個地區地鐵換乘卻非常困難,尤其上海地鐵12號線和13號線換乘。下面就是上海地鐵12號線、13號線和2號線的交點。
  • 上海地鐵3號線殷高西路站早高峰上演現實版貪吃蛇 排隊是常事
    [現狀1]  線路單一,始發站需經13站才有換乘點  殷高西路站客流到底為何如此擁擠?從軌道交通線路圖上來看,3號線由北向南,從江楊北路始發,要途經13站後才到達第一個可換乘站點:虹口足球場站。「從江楊北路站開始到虹口足球站,客流基本就是只上不下。」現場一位市民稱。
  • 分析上海地鐵7號線運力緊張的區段:從美蘭湖向南10多個站無換乘
    如果分析上海地鐵7號線的運力瓶頸,其實一個典型的地方就是北面,尤其是寶山區段。在上海地鐵7號線的終點站美蘭湖站向南,一連10多個站點都沒有換乘站,直到鎮坪路站,才有一個與3號線、4號線的換乘站。上海地鐵7號線運力緊張的區段,也正是從美蘭湖向南10多個站無換乘,潮汐客流比較嚴重。下面就是上海地鐵7號線美蘭湖站-鎮坪路站的地圖,可以看到長距離沒有換乘站的情況。下面地圖也是上海地鐵7號線的北段,這一段包括了幾個著名的人口密集區。
  • 漢中路站年底將通軌交12、13號線兩新線[圖]
    記者昨天探訪獲悉,年底一座規模僅次於人民廣場站的換乘大廳將亮相漢中路站,屆時1、12、13號線換乘短則2分鐘,多則3-4分鐘即可。  地面、「連軸轉」地下  記者看到,漢中路站12、13號線新車站內部結構已全部完工,轉入安裝、地面牆面裝飾工作。車站上方,地鐵上蓋商辦樓、長安路拓寬新建等都相繼展開,將來地面交通狀況將有所改觀。
  • 緩解工作日高峰時客流擁擠 地鐵6號線周五起增能提效
    記者從上海地鐵獲悉,為改善上海地鐵6號線工作日尖峰時段擁擠狀況,上海地鐵自我加壓、挖潛增效、優化列車運行方式。12月25日起,6號線將再次啟用新列車運行圖,通過在工作日早晚尖峰時段增投上線列車數,實現尖峰時段增能提效,提升運營質量。
  • 【提前探秘】漢中路站:「一起來數彩色蝴蝶」
    【提前探秘】漢中路站:「一起來數彩色蝴蝶」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2015年12月18日08:37 -康新公路區段、12號線七莘路-曲阜路區段、13號線長壽路-世博大道區段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將於2015年12月19日(周六)首班車起載客試運營。
  • 13號線西段周日(17日)恢復運營 昌平線朱辛莊站換乘客流增263%
    本周日,停運的13號線西段將恢復運營。它「休假」,周邊地鐵線網工作強度驟增,比如昌平線朱辛莊站日換乘客流增長了263%。14日一早,北京地鐵發布13號線西段停運起來,地鐵運營情況數據和其他線路保障情況。
  • 地鐵13/16號線新站開通運營 部分區段票價降低
    昨天(12月28日)開始,上海又有10公裡的軌道交通新線路開通運營,分別是13號線金沙江路站-長壽路站、16號線羅山路站-龍陽路站。實地探訪發現,13號線新開通線路乘客稀少,「探路」乘客多,車廂座位大都空著,而16號線延伸至龍陽路站後,可以和2號線和7號線換乘,開通首日的龍陽路站的換乘客流就已經起「蓬頭」了,預計今後節假日期間的客流將有增無減,可能會啟動地面換乘預案。  隨著新區段通車試運營,最短路徑縮短,使部分區段的票價有所降低,如16號線周浦東站至2號線張江高科站就由原來的6元變為4元。
  • 上海軌交13、16號線新站開通 部分區段票價降低
    記者昨天實地探訪發現,13號線新開通線路乘客稀少,「探路」乘客多,車廂座位大都空著,而16號線延伸至龍陽路站後,可以和2號線和7號線換乘,昨天的龍陽路站的換乘客流就已經起「蓬頭」了,預計今後節假日期間的客流將有增無減,可能會啟動地面換乘預案。記者同時發現,隨著昨天新區段通車試運營,最短路徑縮短,使部分區段的票價有所降低,如16號線周浦東站至2號線張江高科站就由原來的6元變為4元。
  • 上海地鐵16號線龍陽路站工作日早高峰期間試行雙向換乘
    為緩解早尖峰時段龍陽路站16號線換乘2、7號線通道擁堵的情況,明日起,該站將優化換乘方案,試點在工作日的7:30~9:00,原有僅限2、7號線單向換乘16號線的西側換乘通道,將調整為"雙向換乘",而中部換乘通道仍保持原有「單向換乘」方式,屆時車站部分客運服務設施也將進行相應調整,現場還將引導16號線乘客分流至西側換乘通道換乘2、7號線,同時試行期間
  • 2020春節前後 上海地鐵2/9號線部分區段停運整修
    選擇2020年春節前後施工,是依據上海地鐵歷年客流分析得出,春節期間2號線淞虹路站至徐涇東站區段的通勤客流量及9號線松江新城站至松江南站站區段客流量均較平時工作日大幅下降,是全年日客流的最低谷,對市民乘客的出行影響可以降到最低。同時,整修施工利用全天候作業,連續不斷施工,將提升效率有利於工期壓縮至最短,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市民乘客出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