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做錯事也得挨板子,文武群臣決定打皇帝二十大板

2020-12-18 上遊新聞

金太宗完顏晟,是金國的第二個皇帝,也是金國人所公認的英武之主。在他執政的十二年間,金國先滅大遼,再破北宋,打出了金軍的赫赫威名。

靖康二年(1127年),在金太宗的領導下,如狼似虎的金軍一舉攻下了汴京城,將宋欽宗和宋徽宗一起擄走。功成名就的金太宗騎馬走在最前,得意洋洋地率領部下凱旋而歸,可謂是威風凜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是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竟然被大臣們打過板子,而且,這一打就是二十大板。

在古代社會中,皇帝可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是不會犯錯的,即使是真的違反了法律,也自有人為之開脫。三國時期,曹操曾嚴令自己的部下不要踐踏百姓的田地,違者就要受到斬首示眾的懲罰。不料,小心翼翼的將士們沒有踩到田地,可是,發布命令的曹操卻因坐騎受驚而踐踏到了麥田。

看著腳下被踏壞的麥田,曹操的臉上陰晴不定,尷尬到了極點。而眾人見此場景,一個個也都噤若寒蟬,生怕說出什麼不恰當的話來。片刻過後,曹操大聲喚來軍中的執法官,要求懲戒自己踐踏麥田的罪過。執法官顫聲說道:「怎麼敢論丞相的罪呢?」曹操聽後,大義凜然地說道:「這是我自己制定的法規,倘若我擅自違反而不論罪的話,以後還怎麼服眾呢?」

說完之後,曹操毅然拿起手中的寶劍,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眾人見狀,趕忙拉住曹操。謀士郭嘉誠懇地勸說道:「《春秋》中曾有法不加於尊之語,丞相您是朝廷大軍的統領,怎麼可以自盡呢?」聽到郭嘉為自己開脫,曹操也就順勢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自盡了。」然後,他用寶劍割下了一些頭髮,對著諸位將士說道:「我把頭髮割下來,就當是首級了。」就這樣,曹操以巧妙的方式逃脫了懲罰。

那麼,金太宗為什麼不能像曹操這樣做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金國的大臣們比曹操的部下要耿直的多。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的時候,金國的國庫還很空虛,根本無法支持長時間的戰爭。為了能夠繼續擴張地盤,金太祖專門下令,規定:國庫中的錢只能用作軍費,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挪用。任何人,只要違反了這一規定,都要受到二十大板的懲罰。作為金國的開創之主,金太祖言出必行,終其一生,他都沒有動用過國庫中的任何金銀財寶。

天輔七年(1123年),金太祖駕崩,他的四弟完顏晟繼承了皇位,即為金太宗。登基之後,金太宗銳意革新,帶領金國人不斷前進,並在保大五年(1125年)活捉了遼國的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滅亡了遼國。正當金國舉國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金太祖又冷靜地籌備起滅宋計劃來。兩年之後的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佔領了大宋的都城汴京,活捉了徽、欽二帝,滅亡了北宋。

自此,金太宗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徽宗、欽宗二人帶回金國,好好地戲耍了一番後,金太宗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他即位之後謹遵哥哥金太祖的旨意,從不敢對國庫動半分心思。這幾年,金國在對外戰爭中鮮有敗績,進入國庫的奇珍異寶更是數不勝數。此時,靜靜想來,自己竟然還沒有仔細看過這些寶物。想到這裡,金太宗高興地打開了國庫的大門,並在裡面看了很久很久。

即使是早有準備,金太宗還是被眼前的珍寶所震撼了。他撫摸著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越看越喜歡。臨走之時,他將哥哥的禁令拋在了腦後,拿走了一些最為奪目的寶貝,還美美地享受了一餐美酒佳餚。不久之後,負責國庫的官員進庫清點,竟然發現少了一些東西。於是,他趕忙將此事匯報給了大將軍完顏宗翰。完顏宗翰得知之後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嚴查。查來查去,自然查到了金太宗的頭上。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完顏宗翰抬出了先皇金太祖的聖旨,義正詞嚴地指出了當朝皇帝的違規行為。此話一出,大臣們一片譁然,金太宗更是尷尬的說不出話來。他本以為大臣們會給他個臺階下,不料,大臣們討論來討論去,居然要執行金太祖的旨意,將自己打上二十大板。金太宗心中暗暗叫苦,但大臣們既然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自己也不好強行違抗先皇的旨意,就這樣,堂堂一國之君被當眾打了二十大板。

因為做錯了事而被打板子的皇帝,縱觀中國歷史,可能只有金太宗一人而已了。此事雖說來好笑,但從中也可以看出金國大臣的耿直。打完之後,大臣們又把金太宗攙回寶座,然後,以粘罕為首的全體大臣一齊跪下請罪。

事已到此,金太宗也無可奈何,只好忍著疼痛將侍從端來的壓驚酒喝完,然後恕眾臣無罪。可以說,也正是有了這些剛正不阿的大臣,金國才能輕而易舉地滅了遼、宋兩國。

相關焦點

  • 皇帝上朝,大臣:陛下,我們要打你20大板,他挨打後,大赦群臣
    當時強勢崛起的金國,給漢民族帶來了歷史上揮之不去的一次恥辱,而主導這一切的,正是金國的第二位皇帝太宗完顏晟。 然而,完顏晟實際上並沒有表面那麼風光,作為一國之君,他卻處處受到掣肘,甚至在繼位之初,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挨了板子。 金朝發家於白山黑水之間,在當時來說,條件非常艱苦,立國後家底也不是那麼深厚。所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身作則,奉行節儉,他曾經立下了一個規矩:除了打仗之外,國庫中的財物,一律不許動用,若有人違反,就要打20大板。
  • 皇帝上朝,大臣:陛下,我們要打你20大板,他挨打後,大赦群臣
    然而,完顏晟實際上並沒有表面那麼風光,作為一國之君,他卻處處受到掣肘,甚至在繼位之初,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挨了板子。 金朝發家於白山黑水之間,在當時來說,條件非常艱苦,立國後家底也不是那麼深厚。所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身作則,奉行節儉,他曾經立下了一個規矩:除了打仗之外,國庫中的財物,一律不許動用,若有人違反,就要打20大板。
  • 大臣敢打皇帝40大板,皇帝竟然忍了,最終大臣家兩千多人遭屠戮
    大臣敢打皇帝40大板,皇帝竟然忍了,最終大臣家兩千多人盡遭屠戮。   每一任朝代的更替都會死很多的人的,無論是幫助打天下的將臣還是出謀劃策的謀士。只要一當上皇帝立馬就要開始收回所有的權利了。當初打仗的時候,因為需要幫手給你權利讓你好好聽話,如果功高蓋主的話,那麼無論如何只有死路一條。
  • 可憐皇帝被囂張臣子打四十大板,最後結局可想而知,悲慘至極
    自古以來,皇帝萬人之上的地位都是無人能及的,作為每個朝代最高的統治者,天子的命令就必須要聽,天子說一,臣子就不能說二,天子說往西走臣子就不能往東走,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可以決定每一個人的生死,天子說的話都是聖旨,哪怕是懲罰臣子的聖旨,臣子還只能領旨謝恩,也是很憋屈的。
  • 皇帝挪用國庫錢去買酒,第二天上朝,大臣上奏:「該打二十大板」
    金朝的開國皇帝是完顏阿骨打,當年有名的戰神,從一個完顏氏的普通小子到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完顏阿骨打的一生可以說充滿著許多傳奇。當年女真還沒有建國的時候,曾在遼國手下做附屬部落,雖然契丹人以及女真人都是當時漢人眼中的蠻夷民族,但契丹人對女真各部落卻並不太好,尤其是耶律延禧登基後,契丹貴族便開始剝削女真,將絕大多數女真人當成了奴隸,這令許多女真人敢怒不敢言。
  • 庭杖一般是20大板,為何元朝只打17大板?剩下3板去哪了?
    一般來說,除了某些特別重大的罪行之外,一般情況下的庭杖都是20大板,但是元朝時期的「庭杖」卻少了3板,那麼問題來了,這3板到底是誰豁免的呢? 那麼有些人可能就會猜測,也許當時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對於「七」這個數字十分喜愛,因此在制定具體法律的時候,忽必烈就喜歡用「七」字作為刑法次數的結尾,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 這位太平天國的皇帝,被人打了板子,為何還邀請打自己的人吃飯?
    這位太平天國的皇帝,被人打了板子,為何還邀請打自己的人吃飯?說到洪秀全這個人,大家肯定不會陌生,他是太平天國的領袖,在他的太平天國當上了皇帝。據說,在太平天國的範圍內,沒有人敢反對皇帝,即洪秀全。但是,讓人們都難以置信的是太平天國的皇帝竟遭到了毆打,究竟是誰如此放肆,竟敢與皇帝對峙? 他就是楊秀清。
  • 古代上班考勤:遲到要挨板子
    古人上班的交通工具 現代上班族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公交、地鐵,有的開私家車,還有的拼車,具體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完全由自己根據情況來決定。但是在古代,官員上班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不能由自己決定的,要根據官品等級的高低,以及是文官或武官來決定的。
  • 小說「贅婿」中金國第二任皇帝完顏吳乞買被打屁股是真的嗎
    最近迷上了憤怒的香蕉的小說《贅婿》,看到完顏阿骨打病逝,其弟弟完顏吳乞買上位當了金國第二位皇帝,並開始了南徵、覆滅武朝。當中有一段,是當上了皇帝的完顏吳乞買竟然被群臣拉下龍椅當眾打了屁股,不禁懷疑這樣一位英勇無敵熊一樣的漢子,真的被當眾打了屁股?
  • 道光皇帝為什麼選鹹豐皇帝即位?道光皇帝最喜歡誰?
    我們甚至可以假設,如果當年繼承皇位的不是鹹豐皇帝,那麼,以後的中國近代史必將重寫。中國是否會走上另一條發展道路也未可知,然而歷史終究無法重新來過,在那個風雨飄搖,江河日下的時代,清朝的命運交給了鹹豐皇帝。那麼從此,這個國家與民族所有的榮辱沉浮都與他的命運相關聯,然而在最初的最初,這個選擇其實是由道光皇帝來決定的。那麼,道光為什麼要選擇鹹豐皇帝來繼承皇位?
  • 同樣是挨板子,史進皮開肉綻仍寧死不屈,武松被打幾下就招供了?
    《水滸傳》中英雄眾多,而展示其英雄氣概的故事也時有雷同,因此時常有人將他們放在一起做對比。其中九紋龍史進就算得上是水滸中最有骨氣的英雄,他曾挨過兩百棍的杖刑,可仍堅持著不肯招認。相比之下武松便顯得遜色許多,同樣在杖刑的逼供下卻只挨了幾下就招認了。
  • 「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哪個板子打人最疼?淮安府署的故事
    進人大堂首先看到的是由皇帝欽賜、宋代思想家朱熹撰寫的「忠愛」二字的匾額,意思是忠於皇帝,愛護子民。在大堂前有一副楹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莫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是不是有種振聾發聵的感覺,官與百姓的關係,這幅楹聯說得再清楚不過了。正堂是淮安知府升堂辦案,頒布大典的地方。
  • 史上最摳門皇帝:夜不點燈,群臣早朝似丐幫聚會
    所謂好皇帝,大都是勤政節儉、心懷天下,不沉迷享樂,一心治國開盛世。可為何堪稱史上最節儉皇帝的道光,卻依然無法阻止清朝走向滅亡呢? 古語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此人雖是朝廷臣子,卻敢當面仗打皇帝40大板,史上僅此一例
    古代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也就是全天下皇帝最大,皇帝是「天子」,是超越所有權利的一切,不過在歷史上總會有例外,曾經有一位皇帝,卻被朝中大臣當面責打40大板。歷史上這位皇帝就是洪秀全,天平天國的領導者,嚴格來說洪秀全不算皇帝,他自稱天王,不過後人都把他當成皇帝了,畢竟他是太平天國的開創者,定都南京後,這已經是一個國家了。
  • 明朝孝烈方皇后,一位能讓嘉靖皇帝不惜與群臣翻臉的皇后
    由此,可看出嘉靖對方皇后的寵愛,確是不同於他人。  此後,在經過一場宮廷事件後,方皇后就更是深得嘉靖的極度寵愛。  這場宮廷事件,就是歷史唯一一次由宮女發動的暴亂,即壬寅宮變。  壬寅宮變的起因,就是因為少數宮女受不了嘉靖精神、肉體上的雙重折磨。
  • 午門斬首雖是假的,但在五門挨板子的卻有很多,被打死的比比皆是
    只不過,正常情況下有資格從這道門進出的僅有皇帝而已,即便是國母皇后,一生也僅能在大婚時進入一次。明、清兩朝的一甲進士,也會獲得從午門離開的殊榮。除此之外,午門還會進行一些大型活動。國家打了勝仗,戰敗國向天朝進獻戰俘,儀式便在午門舉行。皇帝頒布曆法,亦要在午門舉行。至於「無門斬首」,實為現代人的誤區。
  • 古代官員判案時,總以「重打幾十大板」作為處罰,原因何在?
    古代官員判案時,總以「重打幾十大板」作為處罰,原因何在?文|悠悠歷史風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古裝的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一般都是根據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事,或者根據歷史人物編出的故事。而在官員判案結束之後,為了處罰做了壞事的人,就會把他們拉下去重打幾十大板。至於為何不採用其他的處罰方式,可以說有三點原因。第一點,這些官員所判的都是一些比較小的事情,也就是百姓之間的糾紛,商人們有沒有缺斤短兩的行為,再者就是一些人偷了別人家的東西等等。面對這些事情,縣衙裡的官員也只能對其進行警告性的處罰。
  • 因為寫的文章太長竟然被打一頓板子
    這就造成了如果寫的東西太多的話,皇帝需要一頁一頁的看或者讓人讀給他聽。但是皇帝每天要批閱的奏摺很多。所以這就要求大臣的奏摺最好做到言簡意賅,用很少的話講述自己想說的事情或者想法。要說這樣的情況被大大的改善還要歸功於明太祖朱元璋。
  • 史上最牛大臣:為面子打了皇帝40大板,結果全家2000餘人被屠盡
    還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在皇帝的身邊如同伺候老虎,皇帝那就是人類社會中最強的人,所以皇帝的鬍子也沒人敢拔,但是有這麼一個人,膽子大的能把那天給包嘍,他沒有拔皇帝的鬍子,但是他更過火,他用板子狠狠在皇帝的屁股上敲了四十下,皇帝的屁股那可是龍臀啊,旁人連摸都摸不得,但他卻敢用板子幹,還是整整四十下。
  • 民間故事:被打40大板,別人沒事他吃虧,看懂眼色很重要
    縣太爺一看是個普通百姓,連審問都懶得,直接判罰重打四十大板。衙差們大聲吆喝,將胡三拖到院子裡,高高揚起了板子,卻沒有馬上落下來,而是擠眉弄眼,對胡三使眼色。胡三看得一頭霧水,只是苦苦哀求放他一馬。誰知衙差臉色頓時一變,板子重重落在胡三的臀部上。胡三被打得皮開肉綻,幾次昏厥過去。好不容易挨完了打,趴在地上疼痛難忍,連喘氣的力氣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