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宗完顏晟,是金國的第二個皇帝,也是金國人所公認的英武之主。在他執政的十二年間,金國先滅大遼,再破北宋,打出了金軍的赫赫威名。
靖康二年(1127年),在金太宗的領導下,如狼似虎的金軍一舉攻下了汴京城,將宋欽宗和宋徽宗一起擄走。功成名就的金太宗騎馬走在最前,得意洋洋地率領部下凱旋而歸,可謂是威風凜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是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竟然被大臣們打過板子,而且,這一打就是二十大板。
在古代社會中,皇帝可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是不會犯錯的,即使是真的違反了法律,也自有人為之開脫。三國時期,曹操曾嚴令自己的部下不要踐踏百姓的田地,違者就要受到斬首示眾的懲罰。不料,小心翼翼的將士們沒有踩到田地,可是,發布命令的曹操卻因坐騎受驚而踐踏到了麥田。
看著腳下被踏壞的麥田,曹操的臉上陰晴不定,尷尬到了極點。而眾人見此場景,一個個也都噤若寒蟬,生怕說出什麼不恰當的話來。片刻過後,曹操大聲喚來軍中的執法官,要求懲戒自己踐踏麥田的罪過。執法官顫聲說道:「怎麼敢論丞相的罪呢?」曹操聽後,大義凜然地說道:「這是我自己制定的法規,倘若我擅自違反而不論罪的話,以後還怎麼服眾呢?」
說完之後,曹操毅然拿起手中的寶劍,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眾人見狀,趕忙拉住曹操。謀士郭嘉誠懇地勸說道:「《春秋》中曾有法不加於尊之語,丞相您是朝廷大軍的統領,怎麼可以自盡呢?」聽到郭嘉為自己開脫,曹操也就順勢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自盡了。」然後,他用寶劍割下了一些頭髮,對著諸位將士說道:「我把頭髮割下來,就當是首級了。」就這樣,曹操以巧妙的方式逃脫了懲罰。
那麼,金太宗為什麼不能像曹操這樣做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金國的大臣們比曹操的部下要耿直的多。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的時候,金國的國庫還很空虛,根本無法支持長時間的戰爭。為了能夠繼續擴張地盤,金太祖專門下令,規定:國庫中的錢只能用作軍費,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挪用。任何人,只要違反了這一規定,都要受到二十大板的懲罰。作為金國的開創之主,金太祖言出必行,終其一生,他都沒有動用過國庫中的任何金銀財寶。
天輔七年(1123年),金太祖駕崩,他的四弟完顏晟繼承了皇位,即為金太宗。登基之後,金太宗銳意革新,帶領金國人不斷前進,並在保大五年(1125年)活捉了遼國的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滅亡了遼國。正當金國舉國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金太祖又冷靜地籌備起滅宋計劃來。兩年之後的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佔領了大宋的都城汴京,活捉了徽、欽二帝,滅亡了北宋。
自此,金太宗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徽宗、欽宗二人帶回金國,好好地戲耍了一番後,金太宗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他即位之後謹遵哥哥金太祖的旨意,從不敢對國庫動半分心思。這幾年,金國在對外戰爭中鮮有敗績,進入國庫的奇珍異寶更是數不勝數。此時,靜靜想來,自己竟然還沒有仔細看過這些寶物。想到這裡,金太宗高興地打開了國庫的大門,並在裡面看了很久很久。
即使是早有準備,金太宗還是被眼前的珍寶所震撼了。他撫摸著這些價值連城的寶物,越看越喜歡。臨走之時,他將哥哥的禁令拋在了腦後,拿走了一些最為奪目的寶貝,還美美地享受了一餐美酒佳餚。不久之後,負責國庫的官員進庫清點,竟然發現少了一些東西。於是,他趕忙將此事匯報給了大將軍完顏宗翰。完顏宗翰得知之後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嚴查。查來查去,自然查到了金太宗的頭上。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完顏宗翰抬出了先皇金太祖的聖旨,義正詞嚴地指出了當朝皇帝的違規行為。此話一出,大臣們一片譁然,金太宗更是尷尬的說不出話來。他本以為大臣們會給他個臺階下,不料,大臣們討論來討論去,居然要執行金太祖的旨意,將自己打上二十大板。金太宗心中暗暗叫苦,但大臣們既然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自己也不好強行違抗先皇的旨意,就這樣,堂堂一國之君被當眾打了二十大板。
因為做錯了事而被打板子的皇帝,縱觀中國歷史,可能只有金太宗一人而已了。此事雖說來好笑,但從中也可以看出金國大臣的耿直。打完之後,大臣們又把金太宗攙回寶座,然後,以粘罕為首的全體大臣一齊跪下請罪。
事已到此,金太宗也無可奈何,只好忍著疼痛將侍從端來的壓驚酒喝完,然後恕眾臣無罪。可以說,也正是有了這些剛正不阿的大臣,金國才能輕而易舉地滅了遼、宋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