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大臣:為面子打了皇帝40大板,結果全家2000餘人被屠盡

2020-12-13 白話說歷史

別人都說老虎的鬍子不能拔,因為老虎乃是動物中最兇悍的動物,敢冒犯老虎的人對於老虎發怒的後果會承擔不起。還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在皇帝的身邊如同伺候老虎,皇帝那就是人類社會中最強的人,所以皇帝的鬍子也沒人敢拔,但是有這麼一個人,膽子大的能把那天給包嘍,他沒有拔皇帝的鬍子,但是他更過火,他用板子狠狠在皇帝的屁股上敲了四十下,皇帝的屁股那可是龍臀啊,旁人連摸都摸不得,但他卻敢用板子幹,還是整整四十下。

古時候,皇權還是很駭人的,是天下第一的存在,那麼到底為什麼這個人要當眾冒犯皇上,是生活不容易不想活了嗎,他的下場又是怎麼樣呢?

這個大膽的敢打皇上的傢伙姓楊名秀清,他打的人就是太平天國一把手洪秀全,其實洪秀全在歷史上不算帝王吧,但是地位上卻是等同的。要說楊秀清是和洪秀全一起起事的,說起來還算得上是二把手,所以也是因為有這樣的身份地位才敢幹那樣的事啊。楊秀清本來就是一個窮的不行的農民,在家裡面耕耕田,燒燒碳,靠賣碳來勉強維持一下生計,因為賣碳的過程中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以楊秀清練的一身圓滑世故的好本事。後來和洪秀全一起起義,在起義的過程中幹了不少的事,促進了起義事件的成功,當年的十二月就被封為「東王」。

他的身份地位都是洪秀全封的,洪秀全是自己立自己為「天王」,意味也很明顯,基本等同於自立為帝,所以說他是皇上完全不為過。東王僅次於天王,但還是在天王之下,這跨級打人又是為哪般,而且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強行打的,天王不要面子的嗎,後來果然楊秀清也為這個事情付出了異常慘重的代價。

一八五零年的冬天,洪秀全組織了一幫人集資準備起事,他們分工明確,經過精密的配合,在當年的十二月成功舉事,來年的二月,他便登基上位,一共只有十四年的太平天國就此建立。洪秀全自己就是農民,和他一起舉事的也都是農民,沒接受過教育所以文化素質都特別低,他們都想著自己能夠得到什麼,平時也沒有任何的紀律而言,楊秀清什麼人沒有見過,所以他就利用那些人的無知,說他們進行的活動是天的旨意,成功獲得了大家的支持。

所以楊秀清雖然地位在洪之下,但是他卻掌握著當時的軍權,還有大家的支持,是實際上的負責人。再說洪秀全,也許是有點氣魄,最開始是由他組織的,所以後來自然而然的是最高領導者,他第一次成功後嘗到了甜頭,便沉迷在暫時得到的一切裡,他到處搜集美女,真真正正做到了後宮佳麗三千,最多的時候他有二千個老婆。那麼這個時候的楊秀清在做什麼呢,他並沒有像洪那樣忘乎所以,反而他的實力還一直在擴大,而且對於洪的行為他很是看不上,所以就直接對他的行為表示了不滿,洪不以為然,但是次數多了聽別人對自己指指點點,這個人地位還不如自己,洪心裡也不快活了,同時樣楊秀清也越來越看洪不順眼。

二人積怨已久,導火線終於來了,一天楊秀清帶著一隊人非常拉風的路過洪的寢宮,結果聲音好像有點大,天王宮的人便說天王被打擾了休息,這個事情很明顯是微不足道的,但想起以往種種,楊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把洪給拉了出來,說自己的天父,天父可不是天王父親嗎,這份位比天王還要高,打天王也是可以的,不由分說就是四十個板子。

洪因為這件事丟盡了臉面,越發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心中就此產生了要除掉楊秀清的想法,沒多久派了三千人夜襲楊秀清的家,全家上下大概二千多人,就這樣一個也不留的被殺害了。

相關焦點

  • 他是史上最囂張大臣,痛打皇帝四十大板,結果全家兩千口都被血洗
    他是史上最囂張大臣,痛打皇帝四十大板,結果全家兩千口都被血洗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成為皇帝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兒。因為這代表著你可以每天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同時還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那些臣子們也對你唯唯諾諾,不敢多言。
  • 大臣敢打皇帝40大板,皇帝竟然忍了,最終大臣家兩千多人遭屠戮
    大臣敢打皇帝40大板,皇帝竟然忍了,最終大臣家兩千多人盡遭屠戮。   每一任朝代的更替都會死很多的人的,無論是幫助打天下的將臣還是出謀劃策的謀士。只要一當上皇帝立馬就要開始收回所有的權利了。當初打仗的時候,因為需要幫手給你權利讓你好好聽話,如果功高蓋主的話,那麼無論如何只有死路一條。
  • 皇帝上朝,大臣:陛下,我們要打你20大板,他挨打後,大赦群臣
    所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身作則,奉行節儉,他曾經立下了一個規矩:除了打仗之外,國庫中的財物,一律不許動用,若有人違反,就要打20大板。當時金國上下一心,這條禁令出來之後,被很好地遵守著,一直沒有人敢違反。
  • 皇帝挪用國庫錢去買酒,第二天上朝,大臣上奏:「該打二十大板」
    金朝的開國皇帝是完顏阿骨打,當年有名的戰神,從一個完顏氏的普通小子到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完顏阿骨打的一生可以說充滿著許多傳奇。於是當時完顏阿骨打就跟所有大臣約法三章,表示國庫裡面的錢任何人都不能挪用,只有打仗的時候才可以拿出來,如若有人違背,就要打二十大板。後來完顏阿骨打去世,他的四弟完顏吳乞買,也就是完顏晟登基為帝,史稱金太宗。金太宗當時雖然貴為皇帝,但他哥哥之前頒布的命令他依舊要遵守。
  • 皇帝做錯事也得挨板子,文武群臣決定打皇帝二十大板
    在古代社會中,皇帝可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是不會犯錯的,即使是真的違反了法律,也自有人為之開脫。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金國的大臣們比曹操的部下要耿直的多。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的時候,金國的國庫還很空虛,根本無法支持長時間的戰爭。為了能夠繼續擴張地盤,金太祖專門下令,規定:國庫中的錢只能用作軍費,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挪用。任何人,只要違反了這一規定,都要受到二十大板的懲罰。
  • 洪秀全被手下打了四十大板,回宮後越想越氣,下令殺了兩萬多人
    他到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模仿北京紫禁城的樣子,為自己修造了豪華的天王府。整座王府佔地一千三百平方公裡,除了洪秀全之外,沒有一個男人,太平天國不設太監,天王府內都是妃嬪和宮女,甚至連本該由男人充當的侍衛也改為了女性,所以在天王府門口站崗的,全是英姿颯爽的女將,這成了當時的南京一景。
  • 可憐皇帝被囂張臣子打四十大板,最後結局可想而知,悲慘至極
    但是有一個皇帝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他被他的臣子給打了四十大板,簡直可以說丟盡了皇帝的臉。這位可憐的皇帝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天王,洪秀全。可是,更讓人想知道的是,又是誰有如此大的膽子,竟然敢給皇帝四十大板呢?這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人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楊秀清。他就是對皇權毫無敬畏之心的人,所以最後他的結局也是悲慘至極。
  • 皇帝求籤問:皇位傳多少代?結果是一,嚇壞大臣,蘇軾卻說準
    而現今的道觀、寺廟,大多也擺上籤筒供人抽取籤條問卜。一般來說,求籤問卜是民間平頭百姓為了判斷所問事項的吉兇、禍福的一種通俗預測方式,但歷史上就有皇帝通過此種方式來預測國運。皇帝想通過求籤問卜的方式來預測皇位可傳幾代,出來的結果相當尷尬,把大臣們嚇得臉色蒼白,好在有位大臣打了圓場。這位想用抽籤預測國運的皇帝是哪位呢?他就是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
  • 史上最驕狂的權臣,弒殺皇帝強娶皇后為妻,納40位公主為小妾
    天下之事,無論大小,無一不由皇帝一人決斷。面對這樣一份權利誘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克制住的。因此,在我國古代出現了許多架空皇帝的權臣,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漢朝的霍光和曹操兩人。然而,元朝這位大臣直接視皇帝為無物,甚至囂張跋扈到公然娶皇后為妻,把40多位公主弄到自己府上為妾,而他就是元朝第一權臣燕帖木兒。燕帖木兒出身名門,其祖上戰功赫赫,因此他從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聰慧過人,並且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也正是憑藉著這身本事成功進了皇宮當起了皇帝的貼身侍衛長達數十年。
  • 庭杖一般是20大板,為何元朝只打17大板?剩下3板去哪了?
    一般來說,除了某些特別重大的罪行之外,一般情況下的庭杖都是20大板,但是元朝時期的「庭杖」卻少了3板,那麼問題來了,這3板到底是誰豁免的呢? 那麼有些人可能就會猜測,也許當時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對於「七」這個數字十分喜愛,因此在制定具體法律的時候,忽必烈就喜歡用「七」字作為刑法次數的結尾,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 大臣生了兒子,皇帝封孩子五品官,大臣:要三品,隨後大臣被賜死
    他年幼時,因父親做了違法之事,全家都成了官府的奴隸,不過幸運的是,他的主子是臨淄王李隆基,他的驍勇善戰以及身手不凡的騎射本領,得到了李隆基的讚賞,並將其委以重任。李隆基帶領王毛仲發動政變並取得勝利,尤其是王毛仲誅滅太平餘黨,為後來的玄宗政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此王毛仲一直受到加官進爵的優厚待遇。隨著官位越來越高,王毛仲開始有些忘乎所以,竟然公開接受朝中眾多大臣的「獻殷勤」,所謂樹大招風,當時朝中皇帝的另一個寵臣高力士看不下去了,於是便背後跟玄宗打小報告,說王毛仲其實是個小人,日後必定會成為國家的禍患,讓皇上保持戒心。
  • 大臣前去宣讀聖旨,結果卻忘了聖旨的內容,皇帝知道後大喜:重賞
    在隋朝時期,曾經發生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位大臣前去宣讀聖旨,結果卻忘了聖旨的內容,然而皇帝知道後,不說沒說他,反而大喜:重賞他,這個是為何呢?
  • 土木堡之戰中,為何大臣皇帝一個沒跑?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這個現象就是,城堡大戰爆發之時,連將領和低級軍官都能逃回來,為什麼滿朝文武大臣卻一個都沒能跑掉呢?這背後的原因讓人心酸,也向我們揭示了那場戰爭失敗的真相。我們不得不說大太監王振其實還是有一定想法的,明朝最精銳的軍隊的確是三千營,只要這支不足2萬人的軍隊把也先打得丟盔卸甲,那麼戰鬥就結束了,也先肯定會投降,畢竟2萬人的部隊都打得他受不了,後面還有20萬怎麼打?但讓人絕望的是,這支部隊陷入了地形的落差,2萬人的部隊進入到山溝之中,結果被也先站在山兩邊進行埋伏,2萬人全部被殺,外面的接應部隊只能狼狽逃回。
  • 明朝皇帝為什麼喜歡用「廷杖」之刑,處罰犯錯的大臣,有什麼說法
    又或者大臣們上書,觸及了皇上的忌諱,從本意上來說,臣子只是想勸誡皇帝,讓其能夠成為一代明主,而絕對不是背棄君父,反叛朝廷。然而這種好意,往往觸犯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這是皇帝無法接受和容忍的,妨礙了皇帝滿足私慾的願望,因此即使不算犯罪,也要給予廷杖之刑,以示懲罰。否則天威何在,朝廷的臉面何在。
  • 明代缺勤打100大板
    在中央,皇帝每天早上要舉行「朝會」,也叫「上朝」,屬最高國務會議。參會官員是「六部九卿」等省(部)級以上官員。朝會內容兩項:一是皇帝做出決策,徵求大臣意見;二是大臣有重大事項,需報請皇帝批准。「朝會」的時間,根據議程多少有長有短,一般多在辰時(上午九時)結束。正常情況下每天如此,所謂「君王不早朝」,那是例外。
  • 朱元璋為了讓大家安心吃肉,直接給豬改了名字,說錯就打80大板
    不管是妻子對丈夫,孩子對父親,還是朝臣對皇帝,這些關係當中都必須恭恭敬敬,不能有一點越距,尤其是皇家的尊貴地位,是不能允許有一絲一毫的挑戰。我們應該偶讀聽說過,皇帝的名字一般沒有人能叫,而且和皇帝名字相關的字也有很多禁忌,一般人是不允許和皇帝使用同一個字的,比如說李元霸的本名應該叫玄霸,結果當時人家康熙叫玄燁,所以他只能改個字了。
  • 唐朝大臣異想天開,皇上能力靠鳥證明,背後故事捧腹大笑
    這些東西有些是自然形成,有的甚至是人為,它們都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造反或者溜須拍馬。在唐朝就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大臣們聚眾圍看兩隻交配的鳥,李世民聽說後大怒,但是20年後,又啪啪打臉,這是咋回事?
  • 世界五大人屠大將:日本第五北非第四項羽第三,第一比白起屠得狠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以奪城掠地統治人口為目的,只要敵方投降,戰爭便可宣布結束。但有些時候,戰爭打得相當殘酷,一方或雙方傷亡相當大。而作為大將來說,殲敵人數則是他們的一大戰績。後人多把古代殲敵人數巨大,或大規模屠殺戰俘及平民的大將稱為「人屠」。以下是世界古代五大人屠——
  • 史上以煬帝為諡號的四位皇帝,全是「反面教材」,第三位最有名
    史上昏暴的帝王不在少數,然而能獲得「煬」這個諡號的,統共只有四位:南齊煬帝即東昏侯蕭寶卷,南齊第六任皇帝,明帝蕭鸞的次子,於公元498年登基為帝。蕭寶卷荒唐殘暴,宰輔大臣稍不順其意者,立即加以誅戮,司空徐孝嗣、太尉陳顯達、尚書僕射蕭懿相繼被殺。
  • 堂吉訶德式的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不過,他財政政策的方向,卻搞錯了,當時的情況是百姓之所以造反,是因為自然災害帶來的農業危機和饑荒、苛捐雜稅,但是崇禎皇帝只是看到表面的農民起義和清朝的外患,沒看到這個統治危機,為了籌足軍餉和物資,大肆對普通民眾尤其是農民加稅再加稅,結果李自成一度被打到逃到深山之中,這就是「十八騎如商雒山」的故事,但是清朝的外患卻沒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