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福堂(01446.HK)終止經營中國內地零售業務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鴻福堂(01446.HK)公告,近年來中國內地健康飲品市場零售環境的迅速變化及若干零售店表現不理想,公司董事會已決議終止經營中國內地現有的所有零售店。於公告日期,中國零售共有12家零售店,其皆為自營店及廣東省廣州市經營。各中國零售店將2018年12月中開始陸續終止經營。預計現有的所有中國零售店將於2019年1月初或前全部終止經營。

  終止經營中國零售後,該集團將集中其資源發展香港的零售業務及香港、中國內地及世界其他地區的批發業務;以及位於廣東省開平市的新生產廠房。

  董事會認為,終止經營中國零售將使集團能更好地分配及利用其人力、財務及營運資源至其他分部,且將不會對集團的財務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董事會認為,有關決策符合公司及股東整體最佳利益。董事會將持續不斷探索具潛力的新商業機會,包括重新進入中國內地零售市場,並將適當時候根據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向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提供最新資料。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鴻福堂(01446)將終止經營內地所有零售店 開支約130萬元
    鴻福堂(01446)公布,鑑於近年來中國內地健康飲品市場零售環境的迅速變化,若干零售店表現不理想,董事會已決議終止經營中國內地現有的所有零售店
  • 鴻福堂(01446-HK)上半年多賺39.74%至424.8萬港元
    來源:財華網鴻福堂(01446-HK)公布,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收益為3.92億港元,同比增長10.14%,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424.8萬港元,同比增長39.74%,每股基本盈利0.65港仙,不派息。
  • 鴻福堂(01446.HK)年度純利升15.6%至937.4萬港元 連特別息派0.79港仙
    格隆匯3月28日丨鴻福堂(01446.HK)公布,於2018年度,公司實現來自持續經營業務收益7.83億港元,同比增長7.3%;毛利4.55億港元,同比增長4.8%,毛利率降至60.8%;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937.4萬港元,同比增長15.6%;基本及攤薄每股盈利1.43港仙,擬派末期息每股0.43港仙及特別息每股0.36港仙,合計0.79港仙。
  • 香港鴻福堂說:支持警察是不恰當的言論
    香港鴻福堂主要是以飲料為主,宣傳所謂的香港涼茶文化。有網友評論說他之前中了香港鴻福堂飲料的獎品,但是店家不給兌換。而香港鴻福堂的微博明明發文說:即日起,凡購買鴻福堂鹹柑桔、凍檸茶、竹蔗茅根、百香果蜜、竹蔗甘筍海底椰、雪梨海底椰的促銷裝產品,開蓋見刻有「壹元樂享」字樣,即可憑該瓶蓋到鴻福堂原售賣點,以壹元的價格換購相同規格的相同產品壹瓶。當然也有消費者成功兌換了,但是是強硬的要求兌換說會投訴才成功。
  • 鴻福堂員工撐警,老闆卻說是「不當言論」!聲明來了
    官網竟將中國與香港並列鴻福堂集團於1986年創建於香港,是一家經營生產和售賣涼茶飲品的香港本土公司,標榜堅持採用真材實料、無添加防腐劑原則推出的各類健康飲品深受海內外顧客喜愛,2014年於港交所上市。圖自香港鴻福堂官網鴻福堂產品主要分為保鮮飲品和鮮制飲品,除了香港本地,還銷售至內地、中國澳門、中國臺灣、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紐西蘭及菲律賓。但在其官網,地區分類分成了「香港」、「中國」、「海外」三類。
  • 鴻福堂中期純利增長355.8%至2300萬港元 特息每股0.9港仙
    格隆匯8月24日丨鴻福堂(01446.HK)公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收益3.45億港元,同比減少11.7%;毛利2.22億港元,同比減少8.3%;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2300萬港元,同比增長355.8%;每股盈利為3.51港仙,特別股息每股普通股0.90港仙。
  • 突發| 中國內地首家店將夭折?Topshop提前終止與尚品網合作
    據美國女裝日報最新消息,英國快時尚Topshop將提前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夥伴尚品網提的合作。尚品網自2014年開始便幫助Topshop通過電商渠道試水中國市場,並於2016年12月達成協議,在中國全渠道獨家運營Topshop,計劃在中國內地開設80家品牌門店。
  • 鴻福堂入場費2626元 擬3年開90新店
    據明報報導,又一本土品牌來上市:市場消息指出,涼茶鋪鴻福堂 (1446)將於下周一(23日)公開招股,集資最多2.05億元,招股價1至1.3元,入場費2626元。
  • 莎莎國際發布年度業績 持續經營業務虧損4.75億港元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莎莎國際發布年度業績,持續經營業務虧損4.75億港元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7月17日,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莎莎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19/20財政年業績報告
  • 新秀麗(01910-HK)附屬終止Bagzone經銷協議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新秀麗(01910-HK)公布,2020年7月16日,附屬公司Samsonite India與Bagzone籤訂終止及和解協議,以因應疫情而重組Bagzone的零售業務、將Bagzone經營的若干零售店轉讓至Samsonite
  • 招商銀行去年零售業務大幅下滑 零售業務向何處去
    面對零售業務如此慘澹,田惠宇不得不思考零售業務在招商銀行未來的發展業務中的地位。田惠宇表示,這次疫情讓招行看到,「一體兩翼」(零售為「一體」,公司、同業金融為「兩翼」)的「兩翼」有可能成為平衡該行財務表現的重要因素,同時也促使該行思考零售的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這幾年大家都普遍看好零售,都說零售佔比高的銀行抗風險的能力強、波動小。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零售的佔比越高越好。
  • 李嘉誠內地業務再收縮,百佳超市全部撤出成都
    > 繼退出華東市場後,李嘉誠旗下的大陸零售業務——百佳超市再度收縮,關閉了成都全部門店,徹底退出西南市場。
  • 香港零售巨頭登陸內地
    中國大陸市場正成為全球零售商的新利潤源。  以專賣店形式經營著OK便利店、玩具反鬥城、快圖美、繽紛樂園等近萬家零售業務的香港零售業龍頭「利亞零售」8月5日宣布,將於2002年9月或10月在廣州開設其在大陸的首批連鎖便利店。  至此,以香港最大出口貿易商利豐集團為強力資本後盾的「利亞零售」終於打開內地零售業大門。
  • 莎莎國際(00178-HK)關閉新加坡市場所有零售店鋪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莎莎國際(00178-HK)公布,董事會決定關閉新加坡市場所有零售店鋪,集中資源發展香港及澳門特區、中國內地和馬來西亞市場,以及電子商貿業務。集團於香港核心市場的經營環境亦因內地訪港旅客數目銳減而變得十分嚴峻。集團經審慎考慮後認為結束新加坡業務可改善集團其他業務的表現及盈利能力,並符合集團及整體股東之最佳利益。是次關閉新加坡店鋪而離職的員工數目約170名,公司將按當地僱傭條例補償予各受影響員工。
  • 水利萬物而不爭:長江集團內地業務長流不息,從未離開中國
    以中國第一大江為名,長江集團構築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業務版圖——涵蓋地產、能源、港口、零售、醫藥、食品工業、電廠、基建、飛機維修及飛機租賃等範疇,從陸地到大海再到天空,全方位參與中國經濟騰飛。長流不息,無所不至。長江集團主席李澤鉅表示,業務遍布全球的長江集團,視中國為長遠發展的重點市場。
  • 進入中國內地的主要外資零售企業一覽
    ,1998年分別在廣州和上海成立了兩個採購中心,進一步發展從中國出口的業務。公司高層認為中國市場潛力無窮,有可能開設1000家易買得超市,相當於韓國內易買得超市數量的十倍。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新世界將把海外經營的重點集中於在中國經營超市。
  • 泛亞國際(06128-HK)於米蘭經營的泰國美食餐廳終止經營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泛亞國際(06128-HK)公布,公司董事會通知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Thai Gallery SRL(公司的非全資附屬公司,其從事餐飲業務,於義大利米蘭經營一間泰國美食餐廳)已於2002年8月7日決定終止其經營,乃由於其持續產生虧損的狀況
  • 「零售騎士」堂吉訶德,不敢來中國內地?
    41年前,這個「酒館」的雛形,是東京近郊一家叫「小偷市場」的商店;41年後,它頂著「日本最抗周期的零售商」廣告牌,來到了中國香港尖沙咀。收購後,其開發了「MEGA 堂吉訶德」商超大店,嵌入堂吉訶德模式,由長崎屋公司負責經營。這一舉措,讓虧損多年的長崎屋,扭虧為盈,並在2018年財年盈利49.41億元。收購+自建模式擴張,堂吉訶德漸成一個多品牌、多業務的零售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