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排名
名稱
所屬國
06年集團銷售
(百萬美元)
經營模式
內地分店數
No.1
沃爾瑪
美國
348,650
現金交易/倉庫式俱樂部,折扣百貨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超市
100
自1996年通過成立合資公司進入中國之後,發展迅速。到目前為止,其在華增加分店的進程於2007年達到最高峰:29家。截至07年12月31日沃爾瑪中國門店總計100家。其中沃爾瑪購物廣場95家,山姆會員商店3家,社區店2家。
沃爾瑪和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持續白熱化,零售商分外重視企業在國內的形象,截止於
No.2
家樂福
法國
97,861
現金交易/倉庫式俱樂部,便利店/網邊店,折扣商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超市
109
歐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於1995年成功的打入北京市場,96年成功進入上海和深圳,97年進入天津市場,之後的新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生長。
2007年家樂福在中國新增門店19家,總店數達到109家,繼續蟬聯中國第一賣場品牌。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表示,2008年計劃擴店130家,其中包括在上海新增門店5家。
No.3
家得寶
美國
90,837
家居改善、無店鋪零售
12
家得寶2002年就在上海設立了採購中心,2006年年底,通過收購天津家世界在北京、天津、西安、瀋陽、青島和鄭州等6個城市共12家門店正式進入中國,經過8個月的整合之後,12家門店於
No.4
TESCO
英國
79,976
便利店/網邊店,百貨商店,折扣百貨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超市
52(07年底數據)
樂購是頂新集團於1998年在內地投資的大賣場連鎖超市品牌,2004年7月,TESCO以2.6億美元的價格,向頂新集團收購樂購超市50%的股份。
No.5
麥德龍
德國
75,225
服裝、鞋類專賣店,現金交易/倉庫式俱樂部,百貨商店,電子產品專賣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
37
1996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家現購自運制商場,是第一家獲得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在中國多個主要城市建立連鎖商場的合資企業。2007年新開門店4家,(2001年:7家,2002年1家,2003年2家,2004年5家,2005年4家,2006年6家)。
麥德龍中國區總裁杜哲思表示,2008年麥德龍將會加快中國市場拓展速度,實現每年6—10店的目標。
No.15
Seven & I
Holdings Co.,Ltd.
日本
45,692
服裝、鞋類專賣店,便利店/網邊店,百貨商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超市
130
(06年其屬下的7-11便利店數據)
至2006年9月底的統計,7-Eleven的全球分店總數為31,245家,其經營市場分:7-Eleven INC(全球7-Eleven總部,7&I控股子公司)所屬:美國5340家,加拿大489家,其他美洲區域授權經營420家。日本7-Eleven(7&I控股子公司)所屬:日本11522家(2006年12月),港澳地區7-Eleven(牛奶公司)經營:香港711家(
No.16
歐尚
法國
43,955
折扣商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超市
20
歐尚在亞洲的發展始於九十年代中期。經過一系列的籌劃和詳細的市場調研,歐尚將亞洲發展的重點放在中國。1997年4月,上海歐尚超市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一家以經營大型綜合超市為主的中外合作企業。1998年,歐尚將其亞洲總部遷至上海,
2007年歐尚在華新開門店5家分店。截止到
No.21
AEON Co.,Ltd.
(永旺)
日本
41,300
服裝、鞋類專賣店,便利店/網邊店,百貨商店,折扣商店,藥店/藥房,家居改善,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超市
54
日本永旺集團(AEON)以綜合超市和食品超市為中心擴大亞洲地區的營業網點。繼1985年在馬來西亞開設店鋪以來,開始在海外開展綜合零售事業。目前在內地擁有店鋪54家,並曾宣布5年內將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加100家。
在中國,永旺將主要採取與集團下屬的店鋪開發公司Aeonmall合作開發大型購物中心,在核心店鋪中設置自營的綜合超市的形態。目前,包括香港在內,除去「10美元商店」等小型店外,該公司在中國共經營著23家店鋪。
永旺計劃自09年2月起,平均每年開18家左右的綜合超市和約10家食品超市。計劃以北京周圍、山東省及廣東省等為重點地區,每年投資400億~500億日元左右。
No.23
百思買
美國
35,934
電子產品專賣店
無數據
2003年,百思買涉足中國市場,在上海建立了首家全球採購代表處。如今,百思買在北京和深圳也相繼設立了辦事處,在2006年6月控股併購了中國的第四大電器和消費電子零售企業江蘇五星電器公司。
百思買在中國內地的競爭對手主要有蘇寧(超過600家分店)和國美(超過1000家分店),百思買採取了兩條腿策略:一是深耕上海等核心城市,二是通過收購的五星電器拓展三、四級市場。
No.35
宜家
瑞典
21,231
其他專業店
4
宜家(國際)2008財年,將有近22家新店準備開業。其中中國有兩家,分別在深圳(08年4月)和南京(08年7月)。
宜家2007財政年度宜家集團的銷售提高了14%,總額達到198億歐元。在全世界24個國家擁有231個商場,前五大銷售國家分別是:德國16%,美國10%,英國9%,法國9%和瑞典7%。前五大採購國家分別是:中國22%,波蘭16%,義大利8%,瑞典6%和德國6%。
No.40
PPR
法國
22,525
服裝、鞋類專賣店,無店鋪零售,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PPR旗下擁有GUCCI、YSL等頂級品牌,它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和零售業的巨頭。
No.44
Kingfisher plc
英國
16,133
家居改善
60
(旗下的百安居)
Kingfisher 的國際業務包含9個市場的755家連鎖店,旗下的主要品牌有 B&Q(百安居), Castorama, Brico Dépôt and Screwfix。
百安居在
No.48
Office Depot, Inc
歐迪辦公
美國
15,011
無店鋪零售,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2006年10月,Office Depot公司控股亞商在線,自
No.53
玩具"反"鬥城
美國
13,050
其他專業店
4
(旗艦店1家,購物中心店3家。香港、臺灣的旗艦店均為2家,購物中心店6家)
最新在中國開設的分店有上海大寧國際新店和杭州利星名品廣場。玩具"反"鬥城有限公司業務不斷擴展,現已包括: 玩具"反"鬥城、 國際玩具"反"鬥城、寶寶"反"鬥城、Toysrus.com網站。
至
No.54
屈臣氏
香港特區
12,764
折扣商店,藥店/藥房,電子產品專賣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超市
無數據
屈臣氏是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集團,中國屈臣氏擁有200多家分店及5,000多名員工,是中國目前最大規模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商店。在亞洲及歐洲36個市場、1,800多個城市共擁有19個零售品牌及逾7,700間零售商店。
No.60
Otto Group
德國
19,406
服裝、鞋類專賣店,現金交易/倉庫式俱樂部,無店鋪零售,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
No.66
戴爾
美國
57,420
無店鋪零售
無數據
目前戴爾公司在亞太區13個市場開展直線訂購業務:澳大利亞、汶萊、中國大陸、香港、印度、日本、韓國、澳門、馬來西亞、紐西蘭、 新加坡、臺灣和泰國。除此之外,還有38個合作夥伴為其他31個市場提供服務。 截至到
No.69
LVMH
法國
19,228
服裝、鞋類專賣店,百貨商店,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LVMH集團旗下所涉及的品牌眾多包括葡萄酒和烈酒;時裝、皮革製品;香水和化妝品;鐘錶和珠寶;精品零售、其他領域。LVMH鐘錶珠寶集團的總經理是翁秉嫻。(在06年底到07年初期,由於涉嫌單方毀約,LVMH旗下公司———路威酩軒鐘錶珠寶香港有限公司(LVMH鐘錶珠寶業務中國區總部)在杭州被1家特約經銷商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800萬元。)
No.70
亞馬遜
美國
10,711
無店鋪零售
無數據
亞馬遜在收購卓越網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所涉及的商品品類已達到21類,開通了全國範圍300多個城市送貨上門的服務。網站於07年底推出圖書類、音像製品類、軟體遊戲類、化妝品及護理用品、手機品牌等十大榜單。最近的07年第四財季報告,亞馬遜國際部門(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和中國)的淨銷售額為25.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7.78億美元增長46%;運營利潤為1.7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6億美元。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亞馬遜國際部門第四季度淨銷售額同比增長35%。
No.74
Inditex
西班牙
10,360
服裝、鞋類專賣店,其他專業店
15
ZARA是隸屬於Inditex S.A.旗下,於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其首家旗艦店落戶於上海,07年下半年,ZARA又將西班牙時尚風潮帶到了杭州。截止於
No.78
Leroy Merlin Groupe(樂華梅蘭)
法國
9,422
家居改善
無數據
樂華梅蘭自1990年起便開始了在中國的業務,1998年分別在廣州和上海成立了兩個採購中心,進一步發展從中國出口的業務。之後由於住房商品化改革帶動了住房建設及裝修的迅猛發展,樂華梅蘭決定面向中國市場,在中國投資開辦建材超市,為中國的顧客服務。2001年樂華梅蘭在北京成立了辦事處,一支由法、中兩國專業人員共同組成的隊伍開始籌備在中國開店的工作。
No.89
雅芳
美國
8,764
無店鋪零售
無數據
自1990年開始,雅芳進入了中國市場,致力於塑造中國女性獨特的美麗,十幾年以來,中國雅芳成功鋪建了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74個分公司、近6000個銷售及服務網點和大約700個美容專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及4個直轄市的婦女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雅芳在連續6年獲得「產品質量國家免檢」證書後,又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雅芳2007年在中國市場的重點是展示自己在直銷方面的威力。
No.92
新世界
南韓
8,515
百貨商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
10
(E-Mart)
韓國新世界的第一家中國E-Mart店於1997年在上海開業。目前在中國已開設10家E-Mar超市,五家營利、五家虧損,預計在08年內將全部轉為營利。公司高層認為中國市場潛力無窮,有可能開設1000家易買得超市,相當於韓國內易買得超市數量的十倍。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新世界將把海外經營的重點集中於在中國經營超市。
No.93
Army & Air Force Exchange Service (aka AAFES)
美國
8,921
便利店/網邊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
No.108
伊勢丹
日本
6,692
服裝、鞋類專賣店,百貨商店,超市
無數據
伊勢丹在中國的天津、濟南、成都、上海都設有分店,濟南伊勢丹於
No.110
新光三越百貨
日本
6,883
百貨商店
1(大陸地區)
1(香港特區)
2006年:
2007年:一度引起轟動的新光三越退出華聯集團,接管北京新光天地事件,9月由臺上透露出新光三越與華聯擬在重慶合開第二店消息。
No.114
安達高公司/安利,捷星
美國
6,300e
無店鋪零售
無數據
安達高2006年全球 直銷業績超過63億美元,安達高公司主要是通過安利公司(Amway Corp)、捷星公司(Quixtar Inc)和捷通公司(Access Business Group LLC)運作的。安利是全球直銷市場中的領頭羊。
No.141
萬客隆
荷蘭
18,986
現金交易/倉庫式俱樂部,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在中國市場的起步階段,萬客隆可謂是不負重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可惜好景不長。當1998年萬客隆在京的第二家店酒仙橋店開業後,萬客隆與中國市場的甜蜜期就悄然結束了。此後的4年間,萬客隆沒有新店開張。不光是大陸,萬客隆在臺灣地區的業績也不盡如人意。萬客隆在臺的營業額從2000年的138億臺幣下降到2001年的95億元,2000年又降至70億元,連續兩年虧損。2003年春節剛過,臺灣萬客隆的6家分店就全部宣布停業。
No.142
迪卡儂
法國
5,031
其他專業店
14
迪卡儂在中國的運動用品連鎖賣場,規模一般會在2000到
07年11月,迪卡儂表示將在廈門開設新的賣場。
No.149
Dairy Far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牛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特區
5,175
便利店/網邊店,藥店/藥房,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超市
241
(06年其屬下的7-11便利數據)
早年在香港及中國內地與食品生產商雀巢合作生產牛奶及冰淇淋等奶製品。而近年為專注其零售業務,其合資公司股份已全數售與雀巢,品牌名稱改為雀巢牛奶公司。於香港主要經營便利店7-11,超級市場惠康,健與美連鎖店萬寧及宜家家俬,在臺灣經營頂好超級市場及臺灣宜家家居等。
旗下在中國內地業務包括: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65%股權),美心 (50%股權),7-11便利店,萬寧藥房(100%股權) 。07年3月底新加坡人郭伯均接替退休的方勵圖(Ron Floto)成為牛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
No.162
Luxottica Group S.p.A.
義大利
5,874
其他專業店
270
其經營模式採用品牌加直通車的方式。07年,Luxottica集團在華的眼鏡生產基地陸遜梯卡華宏(東莞)眼鏡有限公司完成了10周年慶典。
2007財年中,Luxottica在華銷售額達7200萬歐元。繼斥資6億元收購北京雪亮、廣州明廊、上海現代光學三家高端眼鏡連鎖企業後,Luxottica還在評估在中國繼續進行併購眼鏡零售企業的可能性。該公司稱,他們將利用5年的時間使其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眼鏡零售點增加4倍,超多1000家,達到上千家左右。08年預計在華銷售額達到1億歐元。
No.175
Fast Retailing Co., Ltd.
(優衣庫)
日本
3,882
服裝、鞋類專賣店
10
優衣庫是在2001年進入中國,當時與中國晨風集團採取中日合作的方式建立了迅銷(江蘇)服飾有限公司。2004年12月,中國政府對零售業全面開放,公司正式成立了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
亞洲最大成衣零售商Fast Retailing Co於2007年宣布,劃在未來五年內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新開200家優衣庫(Uniqlo)休閒裝連鎖店,中國將在2017年取代日本,成為其最大的銷售國。80%新開的店鋪都將開設在中國大陸。目前其成成收益都來自於日本本土,該公司在香港已經有五家分店,在中國大陸有十家。
No.198
Woolworths Group plc
英國
5,090
服裝、鞋類專賣店,百貨商店
無數據
——
No.202
貝塔斯曼
德國
24,241
無店鋪零售,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貝塔斯曼在中國市場的營銷渠道都分為三路,即目錄郵寄、網上店和實體門店。1995年建立的上海貝塔斯曼文化實業有限公司首次將風行全球的貝塔斯曼書友會的經營理念帶到了中國。
到2006年初,貝塔斯曼書友會旗下北京、杭州兩地十餘家經營狀況不佳的連鎖門店相繼遭到關閉。
之後,貝塔斯曼與家樂福籤訂了「合作排他協議」,兩家公司都將不會與對方同業競爭對手進行相關合作。07年的新店都在家樂福賣場中開設,當時預計到年底開設新店數量超30家。
07年所披露的消息,貝塔斯曼在中國同行業市場的銷售業績位居第三,第一位是當當網、第二位是亞馬遜。
No.211
Heiwado Co.Ltd.
平和堂
日本
3,533
百貨商店,超大型超市/超級商店/超級購物中心,其他專業店,超市
2
No.215
Hachette Distribution Services
阿歇特分銷服務集團
法國
4,624
便利店/網邊店,其他專業店
無數據
阿歇特發行服務公司HDS(Hachette Distribution Services)是致力於在全球為客戶提供媒體營銷和便利服務的公司,是全球報刊發行業務的領導者,主要從事雜誌發行和銷售業務,已在20個國家建立了它的分公司,它經營著國際最大的文化娛樂產品的零售網絡。在中國,阿歇特通過其子公司華道,為中國國內雜誌的發行提供諮詢服務。
2006年數據,其在亞太地區的營業額僅佔總營業額的1.5%。雜誌零售由遍布17個國家的2900個銷售點和歐洲中部的750個報刊亭組成。阿歇特發行公司旗下1100家Relay 雜誌零售連鎖店設在15個國家的重要飛機場、地鐵站和火車站內。
No.231
President Chain Store
臺灣
(地區)
3,074
便利店/網邊店,百貨商店,藥店/藥房,其他專業店,超市
無數據
近年來,統一超商在內地市場的發展甚為積極,包括是美藥妝店、星巴克咖啡餐飲及在四川的超市量販、山東的百華超市,加上冰品、樂清清潔等行業都陸續引進大陸市場,其中山東統一銀座超市去年已轉虧為盈,公司在大陸布局已逐漸出現成效。
截至07年9月數據,其總店數已達到4,651店,提前達成全年展店目標4,635店。
公司計劃於08年在上海設立營運總部。公司07年的營運收入約為新臺幣70億元,預計08年在中國大陸的營運收入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