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
《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走在漫長的揚州道上,詞人所見到的全部是長得旺盛而齊整的薺麥。而昔日那個晚唐詩人杜牧對揚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譽一去不復返。自金人入侵後,燒殺擄掠,揚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廢池喬木」的了。人們說起那場戰爭,至今還覺得心有餘悸和刻骨痛恨。一個「厭」字,很恰當地寫出了人民的苦難,朝廷的昏聵和胡人的罪惡。試想下,儘管那橋邊的芍藥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難有人有情思去欣賞它們的豔麗。詞人用帶懸念的疑問作為詞篇的結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對比,催人淚下。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裡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
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
二十四橋:一說為二十四座橋。揚州地處長江北岸,但整個氣候風物,實與江南無異;不少詩人有「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裡揚州路」的詩句,說明揚州在當時人的心目中,簡直是花團錦簇,四季如春。
《題揚州禪智寺》
唐代: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雨過後一隻蟬在聒噪,松桂飄蕭氣候已交秋。
青苔長滿臺階,白鳥故意遲留。
暮靄已生深樹,斜陽漸下小樓。
誰知這條寂靜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華的揚州。
《憶揚州》
唐代: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佔去了兩分。徐凝這首詩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詩意的,而且是新奇的。這些數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論,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致使後世之人對揚州的嚮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
《夜看揚州市》
唐代:王建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在和平的盛世揚州城裡夜市繁華,千燈萬火映照碧雲,高樓內外到處可見濃妝豔抹的女子,那些尋歡作樂的遊客紛紛而來,絡繹不絕。《唐六典》卷二十:「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夜市顯然突破了這個規定,反映唐時城市商業的繁榮。 這首詩不惟內容深刻,而且構思精奇。詩人巧妙地由寫揚州繁華夜景開局,最終卻落在將人們視線引向對整個唐帝國命運的思考上。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鬱。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遊,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李白渴望去揚州之情溢於言表。
《遣懷》
唐代: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揚州十年的縱情聲色,好像一場夢,醒悟回頭,卻在青樓女子這中落得一個薄情的名聲。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華熱鬧,骨子裡的煩悶抑鬱,是痛苦的回憶,又有醒悟後的感傷。這就是詩人所「遣」之「懷」。忽忽十年過去,那揚州往事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贏得青樓薄倖名」—最後竟連自己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薄情負心。
《江城子》
宋代:蘇軾
墨雲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
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鉤。
今夜巫山真箇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花羞。捧金甌。
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
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縱遊淮南》
唐代:張祜
十裡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十裡多長的街道市場處處相連,月明之夜佇立橋上看美女神仙。
人生一世要死就應該死在揚州,禪智山風光旖旎是最好的墓田。
《唐闕史》記載:「揚州勝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終紗燈萬數,輝羅耀烈空中。九裡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唐代的揚州是當時著名的大城市,也是名副其實的煙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有「揚一益二」之稱,令人神往。
《滿江紅·思家》
清代:鄭燮
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
第一是隋堤綠柳,不堪煙鎖。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裡紅橋火。
更紅鮮冷淡不成圓,櫻桃顆。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樓臥。
有詩人某某,酒人個個。
花徑不無新點綴,沙鷗頗有閒功課。
將白頭供作折腰人,將毋左。
我思念故鄉揚州,就覺得揚州也在呼喚著我。首先入夢的是隋堤上楊柳,嬌嫩得經不起雨濛霧鎖。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著岸邊;似乎也拍打著倒映在江中的月亮。細雨灑滿十裡揚州路,燈光耀然醒目,映襯著如虹跨澗的紅橋勝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櫻桃晶瑩紅潤,都無不令人魂系夢牽。此詞抒寫了對揚州的懷念,也透露了對仕宦生活的厭倦。上片著意描寫揚州的風景名勝,令人神往。下片抒寫對重返揚州的生活展望。全詞平易淺近而內涵豐富,感情真摯,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