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面積不大,為何能成為奧匈帝國的「心臟」?

2020-12-25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波西米亞,位於歐洲中部,主要在現在的捷克共和國境內,一戰前曾是奧匈帝國的核心地區。波西米亞地區雖然面積不大,但工業發達,經濟富裕,被譽為奧匈帝國的「心臟」,整個奧匈帝國的重工業幾乎全都集中在波西米亞,波西米亞的發展水平和英法差不多,當時一個波西米亞能頂的上一個日本。那麼為何波西米亞會如此厲害?

第一,波西米亞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地處歐洲中部,是連接歐洲各地的樞紐,交通便利,貿易發達,歷史上一直非常富裕。當時歐洲主要國家的商品進入中歐或者中歐產品出口到歐洲其他地方,幾乎都要經過波西米亞,所以波西米亞經濟基礎非常好,實力很強。在神羅時代,神羅內部諸侯遍地,不過大部分都只是公國、伯國之類的,而波西米亞卻是王國,是選帝侯國家,王公貴族有可能擔任神羅的皇帝。波西米亞在近代的崛起,正是建立在其良好的經濟基礎之上。

第二,波西米亞具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具備重工業發展的基礎,是歐洲為數不多的煤鐵資源俱豐富的地區之一。當德國開始工業化的時候,波西米亞的工業化也開始起步。由於靠近德國的西裡西亞和薩克森工業區,所以波西米亞能夠輕鬆的獲得來自德國的資本和技術,很多德國資本家和企業跑到波西米亞設廠,造成了波西米亞工業的飛速發展。此外,大量法國資本也湧入了波西米亞,為波西米亞的崛起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第三,波西米亞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19世紀初人口就有400多萬,是奧匈帝國境內人口最多、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區,具有奧匈帝國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優勢。此外,波西米亞近半人口是日耳曼人,剩下的一半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也都已經高度日耳曼化,特別是蘇臺德地區幾乎全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地區都非常厲害,波西米亞自然也不例外。

第四,波西米亞是一個高度日耳曼化的地區,和在奧匈帝國中佔有支配地位的奧地利非常親近,奧地利人認為波西米亞是和他們一樣值得信賴的地區,所以對波西米亞給予了大力的扶持。奧匈帝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幾乎都放在了波西米亞,著名的斯柯達兵工廠就在波西米亞。斯柯達兵工廠是歐洲數一數二的軍工企業,一個斯柯達就足以支撐起整個奧匈帝國的重工業和軍事力量。如果抗戰時中國有一個波西米亞,哪怕是一個斯柯達,也未必會怕了日本。

相關焦點

  • 為何一戰中德國只是丟了些領土,而奧匈帝國卻被打崩了?
    文/寂寞的紅酒奧匈帝國和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世界兩大強國,是同盟國集團的兩大絕對主力,第一次世紀大戰就是這倆兄弟在鬧事。不過一場大戰打下來,兩兄弟雖然都是戰敗國,卻遭遇了不同的命運。一戰中,奧匈帝國被打崩潰了,而德國雖然也輸的很慘,但只是丟了些領土。
  • 奧匈帝國鐵路發展
    ,包括格拉茨,威尼斯在內的眾多城市也被納入了鐵路網當中,可以說,奧地利帝國的底子是後來的奧匈帝國的鐵路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一時期的鐵路發展的有利局面中有一個優點是奧匈帝國後來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的,那就是這一時期國家財政能進行大規模投資,這對於鐵路的早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鐵路早期想要快速盈利是個無比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說建設鐵路所需要的巨額資金。
  • 二戰前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牛,為何會讓德國垂涎三尺
    文/寂寞的紅酒捷克斯洛伐克,位於歐洲中部,是一個面積僅僅12.79萬平方公裡的小國,國土面積還不到雲南省的三分之一,是個標準的彈丸小國。不過別看這個彈丸小國面積不大,但實力可不弱,是二戰前著名的工業國,其綜合實力位居世界前列,連德國人都對這個小國垂涎三尺。那麼二戰前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牛,為何會讓德國垂涎三尺?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捷克)是當年世界第五強國奧匈帝國的一部分,而且是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
  • 歐洲強國奧匈帝國,為何沒任何殖民地,看它崛起過程就知道了
    說起奧匈帝國,我們看一戰前的歐洲地圖能發現這個國家面積非常大。在當時的歐洲,奧匈帝國的面積在歐洲是僅次於沙俄的,可以說是個真正的面積上的大國。除了面積比較大,奧匈帝國的人口非常多、經濟實力也非常強。總體實力是歐洲四強之一。不過就是這樣的強國,在當時卻沒有任何殖民地。
  • 奧匈帝國解體的原因
    奧匈帝國是歐洲近代史上,眾多帝國中的一個。他由奧地利與匈牙利聯合組成,是一個二元帝國。而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跡,莫過於奧匈帝國皇儲遇刺,從而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戰爭結果令人瞠目結舌,雖然奧匈帝國戰敗,但是整個帝國被完全解體,是不是有些過於匪夷所思了?
  • 地圖裡的世界:奧匈帝國 領土和行政劃分的變遷
    奧匈帝國存在於1867-1918年的君主立憲國家,他的全稱很長—「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從名字就知道帝國有兩個主體,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奧地利議會大廈 1883年落成奧匈帝國是歐洲五強之一,有著68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國土面積居歐洲第二大,僅次於俄國,5000多萬的人口
  • 奧匈帝國為何慘敗?竟和反間諜頭子有關,一封信出賣了他的身份
    在戰爭時期,間諜的工作顯現得尤為重要,他能為自己的國家提供重要情報,當然也會為了個人利益,出賣自己的國家。 而他能有這麼大的成就,靠的就是他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溜須拍馬巴結自己的領導,成為了上校。 最後,在奧匈帝國有著最高權位,不僅掌握奧匈帝國最高軍事機密,而且他還肩負著情報工作,領導奧匈帝國的軍隊和情報局專門負責破壞國外諜報機構。
  • 雜菜說一戰十四:奧匈帝國為何解體?家裡人太多太雜了
    話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點在奧匈帝國上表現得再明顯不過了,說起來奧匈帝國當年在歐洲也是叱吒風雲的大帝國,以維也納為中心的奧地利地區一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甚至差點站上歐洲霸主的位置。在潛力上,奧匈帝國是強大的,考慮到日後同樣情況的俄羅斯都能再度崛起為超級大國,何況奧匈帝國,所以奧匈帝國有底氣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是呢,現在誰還記得奧匈帝國?大概就只記得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希特勒故鄉是奧地利這種東西了吧。畢竟,當年的奧匈帝國已經煙消雲散了。
  • 一戰為何會把實力雄厚的歐洲五強之一的奧匈帝國打的解散了?
    那麼德國所吞併的這兩個國家,在此前還是德國的盟友,它們原本屬於奧匈帝國,這個國家是德國在一戰時候的同盟,可隨著一戰的失敗,奧匈帝國被徹底瓦解,自此就失去了在歐洲的主導權。一戰時候,正是因為有奧匈帝國的加入,德國才有底氣和世界開戰。巔峰時期的奧匈帝國,也是歐洲五強之一,論實力不比德國,法國這些頂級強國要差。那麼這麼強大的一個帝國,為何在一戰之後會迅速瓦解分裂,從此徹底失去了原本的輝煌呢?
  • 波蘭立陶宛聯盟、奧匈帝國及歐盟
    (歐洲面積1018萬平方公裡,國家卻高達48個。) 波蘭立陶宛聯邦是16~17世紀,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該國在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結為聯邦時宣告成立。波蘭是事實上的統治主體。
  • 奧地利(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列強,為什麼殖民地卻少得可憐?
    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哈布斯堡君主將「奧地利大公國」抬升為「奧地利帝國」,繼續將皇冠牢牢地戴在頭頂。這個曾經的德意志邊陲小邦逐漸走向歐洲歷史舞臺中心,發展成為歐陸列強之一。▲奧地利帝國1815年的疆域但無論是奧地利帝國還是繼任的奧匈帝國,這個曾經的歐陸強權,在不同時期開拓的殖民地加起來面積也未超過5萬平方公裡,而同時期的英法等國卻在全球四處出擊,建立起面積超過千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帝國
  • 波西米亞,中歐雄獅的千年滄桑
    簡版國徽也是盾徽,但只有波西米亞的紅底白獅圖案。也就是說,波西米亞是捷克的主體部分,波西米亞的歷史,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捷克的歷史。波西米亞位於捷克西部與中部,面積5.2萬平方公裡,約佔捷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在這塊國人並不熟悉的土地上,卻上演了歷經千年的悲情與滄桑。
  • 曾經歐洲強國之一奧匈帝國為何解體,分裂出來的國家多到你想不到
    旁邊的巨無霸亞洲僅僅只有48個國家,兩者幾乎是持平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個僅僅存在52年的帝國,「奧匈帝國」解體。 1282年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奧地利,並在不久後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在200餘年間吞併周圍公國,成為了境內首屈一指的大邦國。
  • 奧匈帝國大奶媽銀幣
    文:塗秋紅詔安梅嶺宮口港一帶曾多次發現過「大奶媽」銀幣,其實那應該叫瑪麗婭·特蕾西婭奧匈帝國貿易銀幣,「大奶媽」是國內俗稱。瑪麗婭·特蕾西婭1泰勒(THALER)銀幣是世界上著名的貿易銀幣之一,也是流入閩南的海絲銀幣之一。
  • 生為奧匈帝國末代皇儲 死為「共和國的忠實公民」
    未戴上皇冠的奧匈帝國末代皇儲    葬禮的氣氛是莊嚴肅穆的,場面是宏大壯觀的,死者身份也是非同小可的——奧匈帝國末代皇帝的長子、奧匈帝國最後一位但卻從未戴上皇冠的皇儲、國際泛歐聯盟榮譽主席、議政20年的歐洲議會議員……    當天下午,奧託和他一年前去世的妻子瑞吉娜公主被一起安葬在維也納皇家墓穴
  • 生為奧匈帝國末代皇儲 死為「共和國的忠實公民」(全文)
    未戴上皇冠的奧匈帝國末代皇儲葬禮的氣氛是莊嚴肅穆的,場面是宏大壯觀的,死者身份也是非同小可的 奧匈帝國末代皇帝的長子、奧匈帝國最後一位但卻從未戴上皇冠的皇儲、國際泛歐聯盟榮譽主席、議政20年的歐洲議會議員 當天下午,奧託和他一年前去世的妻子瑞吉娜公主被一起安葬在維也納皇家墓穴。
  • 原本存在矛盾的奧地利和匈牙利,為何後來會自願合併為奧匈帝國?
    在文章的開篇部分,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奧匈帝國全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這一帝國是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合併而成的,而並非奧斯曼帝國與匈牙利王國的共同體。>提起奧匈帝國,就不得不提奧地利;提起奧地利的「發家史」,就不得不提到神聖羅馬帝國。
  • 歐洲為何能建成歐盟?全靠這大名鼎鼎家族,將歐洲各國變兄弟姐妹
    事實上歐洲統一的思想,在20世紀以前就已經出現,在1453年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破後,波西米亞國王喬治就在1646年建議,歐洲基督教國家應該組織聯盟,對抗奧斯曼的擴張,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當時就有歐洲人想歐洲效仿美國,組成歐洲合眾國。歐洲能夠親如一家,實際上和這個大名鼎鼎家族密不可分,其稱之為史上第一家族也不過分,這也就是哈布斯堡家族。
  • 非傳統海軍強國,奧匈帝國海軍發展不快,卻誕生了諸多有趣的艦船
    在蒸汽機取代風帆成為主要驅動手段之後,鐵甲防護也出現在了原本由木頭搭建而成的軍艦上。原本橫行於大洋之上的三桅/四桅木質大帆船銷聲匿跡,冒著黑煙的鐵甲艦開始成為海戰的主宰。作為非傳統海軍強國,奧匈帝國的鐵甲軍艦發展得並不快,但也誕生了不少有趣的艦船。
  • 位居世界八大強國之列的奧匈帝國在一戰時為何連塞爾維亞都打不過
    當時奧匈帝國在歐洲可以說是一個大國其國土面積排在俄國和德國之後位居歐洲第三,奧匈帝國不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國境內的軍工業也排名世界第四,在當時的奧匈帝國和英、法、德、美、俄、意、日並列為世界八大強國。而我們反觀塞爾維亞只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一個內陸小國,從國力上來講和奧匈帝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交戰卻損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