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玉門現鼠疫1人死亡 死者疑曾撿死旱獺餵狗

2020-12-20 騰訊網

新京報訊 (記者趙力 見習記者賈世煜)近日,甘肅玉門市發生一例鼠疫病例,患者已於前日死亡,當地排查出與患者密切接觸過的151人,目前已被全部隔離。為防止疫情擴散,玉門市老市區、赤金鎮、赤金鎮西湖村等地已經設為疫情隔離區,隔離區內人車物嚴禁流出。

昨日,玉門市政府辦通報稱,7月16日5時許,甘肅省衛生計生委接酒泉市衛生局報告一例疑似鼠疫病患王某某,省、酒泉市、玉門市三級專家根據該患者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史和省級專家組實驗室檢測結果,於7月17日確診為肺鼠疫。該患者已於7月16日死亡,遺體已按有關規範進行妥善處理。

據稱,截至昨日下午,與王某某密切接觸的151人已全部採取隔離、流行病學調查、預防性服藥等措施,目前尚未發現異常症狀。為嚴防疫情擴散,酒泉市分別在玉門市老市區、赤金鎮、赤金鎮西湖村、疫點牧場設置疫情隔離區。此外,為了預防鼠疫疫情的擴散和傳播,連霍高速公路赤金收費站也暫時封閉。

玉門官方通報稱,國家衛計委專家已於昨日下午到玉門現場指導疫情處置。甘肅省的工作組和專家組一行6人於7月16日到達疫區,酒泉市迅速啟動鼠疫防控應急預案Ⅲ級響應。

據了解,該鼠疫病患在發病前曾接觸過旱獺,專家提醒,鼠間鼠疫比較活躍,切勿接觸和剝食旱獺。

■ 追訪

死者疑曾撿死旱獺剁碎餵狗

當地論壇消息稱,鼠疫病例患者王某家住玉門市赤金鎮西湖村,7月13日發現一隻死旱獺,隨即剁碎餵自家的狗,當晚王某開始發燒,15日病情突然加重,隨即被送往玉門市老市區人民醫院,16日凌晨醫治無效死亡。經確診為鼠疫感染死亡。

玉門油田分公司職工李振(化名)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上述信息,李振稱,昨日早上,單位開會專門通報此事。

「現在玉門老城區只進不出,油田本來可以回酒泉輪休的職工只能上連班。」李振介紹,玉門老城區本來就是一座「空城」,除油田職工外和一些生意人外,幾乎沒其他常住市民。目前,隔離區內職工的飲食等供給正常。

玉門市公安局指揮中心一名負責人稱,老城區和赤金鎮為防控區域,其中病患家住的赤金鎮西湖村為重點防控區,防控區域目前嚴禁一般人、車、物流出,當地專門成立供應組保證防控區內人員的生活補給。

昨日,玉門市政府應急辦一倪姓主任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隔離的151人包括王某就診期間接觸過的醫護人員,至於對這些人的隔離時間,要視情況而定。據另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鼠疫的潛伏期一般為9天。被隔離的人如果在9天之內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便可以結束隔離。

■ 背景

肺鼠疫又稱「黑死病」

肺鼠疫為鼠疫的一種,為我國《傳染病防治法》明文規定的甲類傳染病之一,人與人之間主要依靠飛沫傳播,人與患有或死於鼠疫的野生動物接觸才有可能得病,通過跳蚤叮咬也可得病。

原發性肺鼠疫是臨床上最重的病型之一,病死率高,在流行病學方面危害也最大。病人除具備鼠疫的全身症狀外,由於呼吸困難、缺氧,導致口唇、顏面及四肢皮膚發紺、甚至全身發紺,故有「黑死病」之稱。病初期乾咳,繼之咳嗽頻數,咳出稀薄泡沫樣血痰。不及時治療,病人多於發病2至3日後死亡,危重者甚至數小時內死亡。

當繼發肺鼠疫時,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鮮紅色泡沫樣血痰,痰中含有大量的鼠疫菌,可成為引起原發性肺鼠疫的傳染源。

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 病例

近年病例大多和旱獺有關

●2012年9月 甘孜州理塘縣村戈鄉村民達某,因剝食一死亡旱獺而感染腺型繼發敗血型鼠疫。

●2010年6月 甘肅酒泉阿克塞縣阿克塞公路一41歲維修工人因捕食旱獺感染腺鼠疫繼發敗血型鼠疫死亡。

●2009年8月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發現肺鼠疫疫情,確診病例12例,其中3例死亡。

●2007年 甘肅省衛生廳發消息稱,1980年至2006年,該省共發生人間鼠疫5起5例,5例鼠疫患者均因獵捕、剝食旱獺感染髮病。

●2004年10月 海西蒙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的一中年漢族男子,因剝食旱獺肉而感染鼠疫。

●2001年5月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德縣一藏族青年撿到一隻自斃的野狐狸,剝皮時被跳蚤叮咬而感染鼠疫。

相關焦點

  • 蒙古國發生1例疑似鼠疫死亡病例:死者生前曾獵食旱獺肉
    據蒙古國國家通訊社、國家公共廣播電視臺(MNB)、EAGLE.MN和NEWS.MN等當地媒體7月12日報導,戈壁阿爾泰省政府辦公廳當日發布消息,該省特格勒格縣發生1名15歲公民因獵食旱獺導致鼠疫疑似病例而死亡事件。
  • 內蒙古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 鼠疫怎麼預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份以來,地處北疆的內蒙古已累計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新聞回顧:8月2日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石寶鎮溫都不令村委蘇吉新村發生一死亡病例,經內蒙古、包頭市兩級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基因測序檢測及流行病學調查,判定死者死於腸型鼠疫; 8月6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畢克梯嘎查,一患者因多臟器衰竭搶救無效死亡,經專家組會診
  • 我國近日確認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有藥可救嗎?家裡有老鼠會有傳播...
    央廣網北京8月1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8月6日,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判定1例腸型鼠疫死亡病例。8月7日凌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一例腺鼠疫病例死亡。  鼠疫經歷了從過去的全球大流行,到如今的個例發生。歷史上,鼠疫引起過大範圍的死亡,如今,人類醫學有什麼防控和治療的手段?它還像網絡上流傳的一些信息一樣「無藥可治」嗎?
  • 蒙古國一名16歲少年疑似感染鼠疫,曾食用旱獺肉
    新華社烏蘭巴託7月16日消息,蒙古國衛生部16日說,該國西部戈壁阿爾泰省發現一例疑似鼠疫病例。蒙古國衛生部當天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說,戈壁阿爾泰省額爾德尼縣一名16歲少年15日起出現高燒、咳嗽等症狀,經當地醫院檢測初步診斷為疑似感染鼠疫,並立即進行隔離治療。聲明說,調查發現,這名少年14日曾食用旱獺肉。目前該少年病情嚴重,戈壁阿爾泰省已派防疫工作小組前往額爾德尼縣。
  • 雲南確診1例腺鼠疫病例,為3歲兒童
    25日,雲南勐海縣鼠間鼠疫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外通報,該縣一邊遠村寨發生鼠間鼠疫,1名3歲兒童被診斷為疑似腺鼠疫病例,正接受治療。疫情發生後,當地政府已啟動Ⅳ級應急響應。21日,國家、省級專家組在疫情上報12小時內抵達勐海縣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 15歲少年和朋友分食土撥鼠肉,不料染上鼠疫死亡
    蒙古國衛生部在14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實,該國西部戈壁阿爾泰省一例死亡病例經實驗室檢測已被確診為鼠疫病例。蒙古國衛生部公共關係和監測司司長娜仁格日樂說,「與兩個朋友分食旱獺肉的戈壁阿爾泰省15歲少年死於鼠疫」,死者的兩個朋友以及其他15名與他們近距離接觸者已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另有11名接觸者也在接受醫學觀察。戈壁阿爾泰省已對該省特格勒格、布嘎特等6個縣採取戒嚴措施。蒙古國衛生部反覆呼籲民眾不要捕食旱獺。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我國清朝詩人師道南在他的《死鼠行》中比較詳盡地記錄了當時鼠疫流行的悲慘情景以及人類鼠疫與齧齒動物之間的關係。詩文寫道:「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如拆堵;晝死人,莫問數,日色慘澹愁雲護。」這些都說明鼠疫不但是一種古老的疾病,而且與鼠類有著直接的關係。
  • 蒙古國報告1例初步診斷為鼠疫的病例 :牧民非法捕食旱獺
    蒙古國國家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6月30日發布消息說,該國西部科布多省車車格縣出現1例被初步診斷為鼠疫的病例。目前患者已被隔離治療。 據介紹,一名27歲牧民因非法捕食旱獺後身體出現不適,28日被送醫治療,並被初步診斷為鼠疫。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有關部門已對其33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科布多省局部地區已採取戒嚴措施。 旱獺俗稱土撥鼠。
  • 蒙古國報告1例疑似鼠疫病例 呼籲不要食用旱獺肉
    新華社烏蘭巴託7月6日電(記者阿斯鋼)蒙古國衛生部6日稱,位於該國西部的巴彥烏列蓋省烏蘭呼斯縣發生疑似鼠疫疫情。
  • 110年前,那場鮮為人知的驚天大鼠疫
    俄人聞之知為疫也,焚其棚屋、逐其工人,並將工人所有衣服行李等件盡行燒毀,以為斷絕疫根之計。」大烏拉站距滿洲裡百三十裡,有業木工者二人被逐,於九月十七日由烏拉站來滿,寓居鐵路界內二道街張姓木鋪,二十三日疫發相繼死亡。同院田傢伙房住客金老耀、郭連印二人遂亦傳染於二十三日身死,是為滿洲裡疫症發現之起源。」
  • 肺鼠疫期間遊青藏高原 提防跳蚤 莫吃旱獺
    針對青海近日發生的肺鼠疫疫情,廣東疾控專家昨天提醒,「背包客」到青藏高原自助行時,應做好防跳蚤措施,尤其不要吃旱獺等高原「野味」。    高原旅遊:野外徒步應緊扎褲腳    青藏高原是遊客最青睞的國內旅遊地之一,每年都有大批「背包客」體驗高原徒步行走的樂趣,有些人還喜歡在野外露營。
  • 香港百億富豪疑有外遇 被同居女友狂斬百刀死亡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尖沙嘴豪宅君臨天下17日發生雙屍命案,一名百億物流富商疑因「有外遇」,先被再續前緣的同居女友餵食安眠藥後,再被狂斬百刀死亡。女兇徒隨即在77樓的單位跳下直墮平臺泳池死亡。警方於現場撿獲3把刀及於馬路撿獲染血手機,案件列作兇殺及自殺案調查。
  • 110年前的晚清鼠疫,此人用4個月時間遏制住,各國醫學專家都驚嘆
    01提到瘟疫,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鼠疫了,曾經席捲過歐洲,給歐洲帶去了毀滅性的打擊。除了歐洲被鼠疫影響過,我國也曾遭受過鼠疫。110年前,我國東北地區也是鼠疫肆虐,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1910年11月,傅家甸許多人民還是死亡,後來有巡警前來查看什麼情況,也是不明不白死去,再後來全村人民都病死了。轉眼間,東北地區被疫情籠罩。據了解,從出現到結束,疫情致60000多人死亡。
  • 蒙古國爆發鼠疫封鎖全城:系一對夫婦生吃土撥鼠感染
    不過,近日有國外媒體報導,有一對蒙古夫婦生吃土撥鼠後感染上鼠疫死亡,蒙古國官方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位於鼠疫發源地的蒙古西部的巴彥-烏爾吉省的這座城市已經被封鎖。蒙古國的封鎖令很多國際遊客無法離開,目前這些西方遊客正在被隔離中,還無法離開疫區。
  • 北京突發鼠疫?別信謠言!不必驚慌!
    一看到「鼠疫」二字,大家可能難免擔心,不少人已經戴上了口罩。其實,鼠疫雖然曾給人類社會造成了過巨大的傷害,但目前在京人士不必恐慌,為什麼?據WHO在1988-1997年的統計數據,全世界有23個國家報告人間鼠疫25467例,死亡1813例,病死率為7.12 %[1]。直到現在,我國西北、西南邊境省份及周邊國家仍存在大片鼠疫疫源地,不時仍會因人們荒野宿營、剝食旱獺等行為導致鼠疫菌感染人類。
  • ①汛期安全通告 ②鼠疫防治科普知識問答
    2.鼠疫的主要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是什麼?感染鼠疫菌的鼠類(包括旱獺)、野兔、狐狸、狼、狗、貓、黃羊等動物,是鼠疫的主要動物傳染源,也稱疫源動物。鼠疫還可通過肺鼠疫患者傳染給人。 日常生產生活中,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一是經跳蚤叮咬傳播。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動物後,再叮咬人,可致人感染疫情。
  • 歷史|鼠疫:千年黑死病陰霾
    鼠疫一般先在齧齒動物間發病和流行,人類鼠疫是人類被染疫的鼠蚤叮咬、剝食染有鼠疫的動物(旱獺、駱駝、羊等)、通過自身傷口接觸或者通過肺鼠疫病人進行人與人的傳播而獲得,也有少數病例是由於牧羊犬感染罕見的肺鼠疫後傳染給牧主人。常見臨床分型有腺鼠疫、敗血症型和肺鼠疫。腺鼠疫:可以通過染疫宿主動物的寄生蚤叮咬而引起,以急性淋巴結炎為特點。
  • 人民日報: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鼠疫傳染源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疑問四:人是如何感染上鼠疫的?  鼠疫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疑問五:鼠疫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疑問六:感染鼠疫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 隔離、焚化、禁足、口罩,消滅鼠疫他的做法是滿分,卻不為人知
    黑死病本質上就是鼠疫,因為皮下出血導致死者皮膚會發黑,所以叫黑死病。現在說起黑死病,其實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世紀一三四幾年開始,在歐洲的那一次大的鼠疫的傳播,它最終造成了全球超過7500萬人的死亡,在歐洲是1/3以上,將近一半的人都死掉了。由於它實在是太過慘烈,所以現在大家說起黑死病,基本上指的就是一三四幾年開始的這次中世紀的大的瘟疫。
  • 俄羅斯遊客生吃土撥鼠染鼠疫而死,但這可能並不是內蒙鼠疫的來源
    由於兩位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患者在北京被確診為肺鼠疫,許多人聯想起了今年4月底蒙古國剛剛爆發過的一次重大鼠疫疫情。那篇刷屏的舊聞大致內容是這樣的:今年4月27日,在蒙古位於蒙俄交界地帶的省份巴彥烏爾吉,一名38歲的俄羅斯男性遊客在生吃土撥鼠後因感染腺鼠疫死亡,三天後,他的妻子也同樣因腺鼠疫發病而宣告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