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頂
「砸牆工,兩個人工作兩天,收費2700元。」「泥瓦工主要負責貼磚,兩個人工作8天,收費6600元。」記者採訪發現,多數熟練的裝修工平均每天收入500元,一個月工作二十多天,每月工資上萬。
在外人眼中,裝修工人高薪且自由。事實真是如此嗎?近日,記者走訪裝修工地,探尋裝修工人背後的故事。
砸牆工
工作又髒又累
一般情況下,裝飾公司的圖紙出來後,第一個進場施工的就是砸牆工。4月2日,羅師傅帶著砸牆工具來到春天江與城小區一業主家中砸牆。
看了施工圖紙後,羅師傅掄起鐵錘向廚房門附近的牆體砸去,隨後,磚頭一塊一塊地掉落下來。
一錘接著一錘,一個小時下來,大部分要砸的牆體都倒下了。此時,黃豆大的汗珠從羅師傅額頭滴下來,羅師傅擦了擦汗,又揮起鐵錘……就這樣,大約用了兩個小時,約兩平方米的牆體(非承重牆)全部被砸掉。
「非承重牆比較好砸,有些牆體比較牢固,用鐵錘很費勁,只能使用電鑽,一點一點地鑽。」電鑽旋轉速度較快,羅師傅拿著的手有些抖動,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握穩,還要使勁才能將電鑽鑽進牆內。
電鑽開啟,發出的聲音非常刺耳,十幾分鐘過去了,羅師傅才砸掉一小部分。
此時,滿屋子塵土飛揚,羅師傅「披」上了一層「灰裝」。
「如果連續使用幾個小時的電鑽,手都要抖麻。」除了砸牆,羅師傅還要負責打線槽。
據羅師傅介紹,打線槽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操作,左手拿施工圖紙,右手拿粉筆在牆上畫插座、開關盒及線路走向標誌,畫好之後才能用飛輪切割機在牆上開槽。
「砸牆是體力活,經常胳膊酸痛,而且灰塵很大,全身上下都是灰。我一般會多帶一套衣服,下班時換上。」羅師傅說,有時候他幫裝修公司幹活,有時候是自己找活,每天工資500元左右。
▲ 砸牆
泥瓦工
多數時候彎腰工作
「師傅,我們家趕工期,麻煩抓緊時間。」泥瓦工賴師傅接到客戶的電話,對方要求他加快施工進度。
據賴師傅介紹,春季是裝修旺季,近期,他手中的活比較多,要同時為兩位業主貼瓷磚。
記者採訪時,賴師傅正在貼廁所地磚,他用切割機將地磚切成小正方形,然後在背面抹上砂漿,再貼到指定位置,並用橡膠錘捶打,直到平整。
賴師傅介紹,小塊的磚比較好貼,越大的磚難度越大,如800×800毫米的客廳地磚,一塊磚就幾十斤,搬運、鋪貼很費勁。
記者看到,賴師傅貼地磚時,幾乎都是彎著腰,有時候地磚之間的縫隙較大,他還會掀起來重鋪。
據賴師傅介紹,地磚之間的縫隙必須嚴格控制,縫隙較大會影響美觀,縫隙較小後期又容易起拱。廚房和衛生間的地磚縫隙控制在1毫米左右,客廳地磚縫隙1.5毫米左右,仿古磚縫隙可以稍大一些。
賴師傅說:「我的主要工作是和砂漿、貼磚,和砂漿講究河沙、水泥的比例,一定要攪拌均勻。貼磚的時候要注意磚之間的縫隙以及花紋的搭配,尤其要注意廚衛牆磚,如果貼不好很容易出現空鼓問題。」因此,泥瓦工幾乎是根據技術水平收費。
▲ 切割
木工
受傷是常事
劉勝良今年60歲,18歲就成為了木工,至今已有42年。劉師傅回憶,以前走街串巷做家具,做一張桌子要好幾天。現在科技進步了,工具更先進了,客廳吊頂、三個衣櫃、鞋櫃、櫥櫃等,兩個人最多一個星期就可完工,比以前省事多了,但依然很辛苦。
記者在現場看到,劉師傅用尺子測量衣櫃的寬度之後,開始切割木板,木板從飛速旋轉的鋸子上推過,立刻被切割成兩塊。
「切割木板雖然省力,但也有一定的危險。」劉師傅說,受傷是常事。
除了危險之外,切割吊頂用的石膏板會產生大量灰塵。劉師傅說,有時候遇到颳風,風向突然改變,眼睛都睜不起。
劉師傅坦言,吊廳是木工活中最累的工序,人必須站在高處,一隻手託舉板材,另一隻手固定,為了便於後道工序的操作,吊頂的要求是橫平豎直,螺絲不露在木板外面。有些吊廳造型很複雜,工作時間一長,手臂又酸又痛。
如果是夏天,汗還會流到眼睛裡,痛得睜不開。
油漆工
打磨牆體成「雪人」
黃師傅是一位油漆工,他的主要工作是刮膩子、噴乳膠漆等。
很多人認為,相對於室外作業,油漆工是相當舒服的工種。黃師傅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說,油漆工是裝修行業最髒、最累的,而且要吸入甲醛,對身體很不好。
據黃師傅介紹,油漆工主要是把粗糙的牆面磨平,把彎曲的牆角做直,把釘眼、縫隙補平,最後刷幾遍乳膠漆,這是對砸牆工、水電工、泥瓦工、木工等活的完美包裝。
「板與板之間的連接處經常出現裂縫,施工第一步就是貼牛皮紙。」黃師傅說,這是非常細緻的活。隨後,他爬上腳手架,左手提著裝有膩子的小桶,右手拿著工具,一遍又一遍地把膩子刮在牆面上。由於是懸空作業,不一會兒,黃師傅脖子和手都有點不適,然後改到矮處作業,讓手臂稍微休息一下。
刮膩子還不算辛苦,最苦的是打磨和噴漆。打磨時,用工具反覆摩擦牆面,使其變得平整,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灰塵。打磨結束,全身上下布滿白色的灰塵,就連睫毛上都是厚厚一層,整個人就像「雪人」。
他說,這還不算什麼,僅是灰塵有點大而已。真正讓他吃力的是戴著面具噴漆,油漆味大,刺激眼鼻,而且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