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
江蘇省雖然是我國第二大經濟省,但在區域發展均衡上並不完善。長期以來蘇南蘇北的經濟差距較大,雖然相比廣東省省內的懸殊差距稍好,但蘇北地區的各項數據同比蘇南也不樂觀的。
從人口流動狀態就可以看出,蘇南縣級大多數都是淨流入,除了溧陽市是少量流出。但江北地區除了揚州、泰州幾個縣市,絕大多數是流出狀態,流出率高達20%以上的縣市也不在少數。
人口流失,主要還是當地工商業基礎不夠,不能充分吸引就業,不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另外就是當地收入水平較低,人往高處走,經濟發達地區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和待遇。
江蘇一共41個縣市,只有11個是人口淨流入的。其中崑山流入人口高達68.79萬人,在全國縣級來說也是在前列的,應該僅次於義烏。這個和崑山工業企業密集、崗位需求較多、工資水平高於蘇北等地一大截等有關。
另外常熟、張家港、江陰、太倉等江蘇傳統強縣都有流入20-40萬人不等。包括發展水平在蘇南算一般的鎮江幾個縣市也都是人口淨流入,說明鎮江經濟還是有一定韌勁的。
但江蘇還有另外30個縣市是人口淨流出狀態,流出最多的是徐州的邳州市,高達49.56萬人,相當於一個小型縣級市的人口規模了。徐州另外一個縣級睢寧縣也有流出38.51萬人。徐州是江蘇人口流出最大的地級市。
因為各縣級大小不同、戶籍人口規模不同,所以還需要參考流失比例。像溧陽市、金湖縣等流失率在5%以內的,這種流失率對於縣級來說是比較正常的。
但流失率超過20%的就偏多了,可以說當地企業過少、經濟不夠活躍,根本無法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給當地人。國人安土重遷,只要就近能有工作、待遇相差不是太大,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
流出率超過20%的有12個縣市,這個比例算是很高了,快佔比蘇北縣級三分之一之多了。流失率最高的是睢寧縣27.16%,差不多有1/3的戶籍人口在外地工作生活了,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
具體數據請看下表:
歡迎關注,精彩數據每日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