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獲新突破!容量翻了5倍,8分鐘可充滿公交車電池

2020-12-25 石頭城科技

困擾著電子設備的一大技術難題就是電池,電子產品離開電就基本上是一堆廢鐵了,所以,科學技術人員都在想方設法地來突破電池的這一瓶頸口。這其中無非就是怎麼樣在有限的空間增加電池的容量,在有限的時間增加充電速度,只要這兩點解決了,電子產品充電快用得久,這對整個行業的推動將是不可估量的。

但,這又談何容易!

目前使用的電池主要是鋰電池,首個鋰電池是在1970年做成的,經過了21年的發展,高1991年才成功被索尼商用,從此給電子消費產品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國內鋰電池的發展是從1996年開始的,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的帶領下研製出鋰離子電池,陳立泉也成為了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知道現在80歲了還依然在做相關的研究。

鋰電池是一種固液電池,這也就決定了鋰電池的缺點,能量密度不會太高,就是說一定的體積內電池電池容量不會過高,好比現在我們用手機總是抱怨電池容量太小了,為什麼不增加電池容量,手機留給電池的空間不多,想要依靠增加體積來增加容量,太難了,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手機廠商每次發布新款旗艦手機,電池容量都變化不大,增加也是一點點,充電速度倒是增加不少,因為目前的電池技術還不能夠解決電池容量的問題,就只能能加快充電

從電池的材料入手成了唯一解決的辦法了,目前國內在電池材料這一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

納米矽鋰電池是一種新型電池,這是陳立泉院士的學生李泓帶領團隊,在1996年就開始研究,通過二十多年的自主研發攻克才獲得的突破,做成紐扣大小的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烯電池的5倍,並且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現在的年產量可達到2000頓。

矽材料在自然界中儲存量很豐富,但是想要獲取確實非常的困難,這種電池是比較前衛的,對目前來說,主要的重心還是在固態電池上,這是解決鋰電池循環壽命、安全性等問題的有效方案,對電池的容量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很多國家也在超找這個方向研究。

國內在固態電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應用在無人機上,續航裡程可以增加20%;在2018年應用到了汽車上,使整車的續航裡程提高了一倍;2020年5月份,已經有部分消費電子產品使用上這種固態電池。

為什麼說納米矽電池是未來電池,固態電池是現階段的電池?是因為固態電池還不是真正的固態電池,是在液態鋰電池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的,相對而言只是有提升,還不能算得上是突破。

鈦酸鋰電池

除了上面說到的中科院研發出的納米矽電池,還有一些企業也在自我研發,鈦酸鋰電池就是廣東珠海一家新能源企業自行研發的。

這種電池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充電非常的快,3分鐘能給純電動公交車充電30%,8分鐘就能充滿,而我查了一下一般純電動公交車的電池容量為400Ah,新能源小汽車一般在40-80KWh,如果把這種電池用來給小汽車,豈不是分分鐘鐘的事情,而對於手機這個小容量毫安時來說,簡直不敢想像,當然這只是一個類比,至於能不能實現就不得而知了。

鈦酸鋰電池有很長的壽命,6年測試顯示可以有超過3萬次循環充放電,容量僅減少了10%,一天算充電2次,可以使用40年。

安全性上也是有很大的保障,通過跌落、鋼針穿刺、零下50℃低溫環境等測試,依然是可正常使用,沒有出現冒煙、燃燒、故障等現象。

不過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電池密度很低,只有鋰電池電池密度的二分之一,這就限制了被使用在更多的場景,適合專用車輛和公交車,能夠經常性充電。

鈉離子電池

這種材料的電池也是中科院物理所經過10年的努力研發出來的,具有不易燃燒,安全性好等特點,主要是用來做儲能設備,相比於鉛酸電池,在重量上和體積上都有了明顯地改善,電量一樣的情況下,體積比鉛酸電池小30%,體積一樣的情況下,電池容量要多60%。

鈉離子電池的原材料比較容易獲取,生產成本比較低,而且原材料豐富,可以從煤炭、碳酸鈉等中提取,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一噸不到1000元,相比於石墨幾萬元一噸的價格,在成本上有很大的優勢。

但電池密度不如鋰電池,智能用在對電池容量要求比較低的行業,比如低速電動車、儲能電站等。

從這三種電池來看,攻克了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兩大技術難題!鈦酸鋰電池和鈉離子電池應用的領域不廣泛,在一些特定的領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納米矽電池能量密度高,有限的空間電池容量更大,對一些消費電子產品有著很大的促進性,只是目前還不能成熟地應用到這上面來。

當然,在電池的這個領域,依然還有很多技術難題需要克服,期待中國的科研人員能夠不斷地突破。

相關焦點

  •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你的電池該換了?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納米矽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
  •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你的電池該換了?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你的電池該換了?「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速增長,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國際科技丨你的電池該換了?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你的電池該換了?據齊魯晚報報導,使用了最新的電池之後,能夠讓整車續航裡程翻倍!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該電池是由陳立泉和他的團隊所研發出的新型電池材料。那就是納米矽鋰電池,它的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五倍。目前該生產線已經在溧陽建立,每年生產材料能夠達到2000噸。
  • 固態電池獲突破,千億市場爭奪戰一觸即發
    大眾先行,能量密度達Model 3四倍12月8日,起點鋰電大數據獲悉,由大眾和比爾·蓋茨支持的初創公司QuantumScape公布了其最新固態電池驚人的性能數據。據稱,它能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提高80%,並能在15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通常鋰離子電池需要40分鐘或更長時間),在800次充電後仍能保持80%以上的容量、未顯衰退,相當於24萬英裡(38萬公裡)的行駛裡程,壽命能夠達到12年。
  • 電池容量單位_電池容量計算公式
    第一步:首先要將電池內部的剩餘電流全部消除使用,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例如小燈泡等等,剩餘電流完全釋放的現象是小燈泡或者其他工具的燈絲出現發紅的現象,在進行放電的過程中還要將電池的電壓保持在0.9V以上。   第二步:先對電池使用一些活化劑,然後再進行電流的充電操作,一直充到電池容量的1.5倍以後,再使用小燈泡進行放電操作。
  • 來自廢棄太陽能板,再生矽納米粒子可提高電池容量10倍
    鋰離子電池可說現今最常見的電池技術,包括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動汽車與儲能系統在內,鋰電池都是它們的供電核心,不過較上述科技產品的進步飛速,電池似乎還停留在原地,目前鋰電池發展已達瓶頸,為此不少科學家尋求新突破,決定將鋰離子電池的陽極改頭換面。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5倍傳統鋰電池容量,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
  • 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和團隊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研究。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來源:Joule)對此,論文作者之一、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Nick Rolston 表示:「鈣鈦礦太陽能技術正處於可商業化與崩盤之間的岔路口,數百萬美元已經投向許多鈣鈦礦初創企業中,但在未來三年中,如果沒有在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實現突破,這些錢就會慢慢燒完了。」
  • NAWA推出超快碳基電極 將電池容量提高三倍
    據稱,這種超快電極可將電池功率提高10倍,儲能能力提高3倍,壽命延長5倍,並使充電時間從幾小時縮短至幾分鐘。(圖片來源:NAWA)據這家總部位於普羅旺斯艾克斯的公司介紹,限制電池功率、能量和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製造電極用的粉末。
  • 科學家開發新型柔性可充電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10倍
    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加州公司ZPower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柔性、可充電的氧化銀-鋅電池,其面積能量密度比目前性能最好的電池大5到10倍。這種電池也更容易製造,大多數柔性電池需要在無菌條件下、真空狀態下製造,而這種電池可以在正常實驗室條件下進行絲網印刷。
  • 新型可充電鋅電池容量可達鋰電池72倍 且更環保?
    [釘科技編譯]根據《engadget》消息: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被集成到機器人結構中的新型可充電鋅電池,類似生物能以脂肪形式將能量存儲在動物體內一樣,試圖能提供更多的能量。據稱隨著機器人縮小到微米級或以下,這種增加能量容量的方法將更為重要。
  • 電池容量與續航之間:我們還需權衡利弊,明辨得失
    一般而言,有兩種方式增大電池的容量,一個是增大電池能量密度,一個就是堆砌電池組。但前者目前有諸多技術問題待解決,比如高能量密度始終對應著電池更不穩定,而這些年電動汽車自燃的事故又極大的加劇了消費者對其的不信任,所以一昧的提升能量密度,至少在電池技術沒有得到突破之前是不現實的。
  • 10倍能量密度!科學家開發氧化銀鋅材料電池,
    導讀: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加州ZPower公司的研究人員近日宣布,他們開發了一種靈活的可充電氧化銀鋅電池,其面積能量密度是現有技術的5到10倍。 電池能量密度不高一直是許多行業發展的障礙,為近日,一項新的研究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 普渡大學研發出銻納米鏈負極 可以提高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宣布了一項技術突破,可能對未來電池研發產生重大影響。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表示,手機或電腦中電池運行時間,取決於電池內負極材料中可以儲存多少鋰離子,當這些鋰離子耗盡時,電池就不能再提供電流。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解密新款黑科技,「紙電池」研究獲得突破,手機很薄容量很大
    不過手機的變革問題上,很多的用戶可能還是有一些新的頭疼點,因為整個手機確實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但是電池好像沒有大的改革。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機電池的容量和它物理特性比較少,這種情況下就成為了限制手機設計的短板。現在很多朋友還是在關注手機設置的問題,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無論一款手機的APP有多麼先進,但是如果它的電池不能持久耐用的話,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還是比較多的。
  • 純電動小型SUV電池容量測試
    經過了兩期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可用容量測試,我們可以看出容量變化基本上都多少存在有所減少的現象,如果拋開溫度條件來看,參與測試的車型大都會呈現出行駛裡程越長,可用容量減少越多的趨勢。不過,從目前測試的結果來看,都在可接受且相關政策規定的合理範圍之內。
  • 電池保養教程
    1000次循環後電池還可能有80%左右的容量。    iPhone的周期是400次,Macbook是1000次,我的iPhone4用了2年多,都是想充就充,現在電量幾乎沒什麼減少,Macbook用3-5年根本沒問題。
  • 雪域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