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SIM卡已強制實名 不記名黑卡依然「好賣得很」

2020-12-15 中國網

  左圖:這張「黑卡」包裝上還印著2年前要求實名制的提示。

上圖:這樣一張「黑卡」只需要花100多元就能輕易買到。

根據工信部的統一要求,9月1日開始我國手機SIM卡實行實名制。從當日起,新辦理手機SIM卡,需要用戶攜帶身份證明才能辦理。面對群眾普遍反感的廣告電話「騷擾」和花樣繁多的電信詐騙案件,手機卡實名制似乎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但其實早在2013年,我國就已經開始實施手機用戶真實身份登記制度。但是在兩年時間裡,這項措施並未能完全貫徹實施。此番「實名制」的執行,現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焦哲文/攝

記者暗訪

不記名卡銷售火爆,誰在買?

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位於南京市丹鳳街的越時空通信廣場,這家市場號稱江蘇最大。記者在營業大廳轉了一圈,隨機走到一家經營戶櫃檯前詢問有無手機卡銷售。老闆立即「本能」地詢問:「你要實名的還是不實名的?」並表示「不實名的要貴一些」。

記者表示想要一張不記名的。經營戶拿出一隻紅色信封,告訴記者裡面的不記名SIM卡價格是150元。這位經營戶告訴記者,她的卡信譽有保障。雖然是「黑卡」但是來源卻不「黑」,都是通過關係從運營商那裡拿來的,還有運營商設定的密碼,這張卡的密碼是「168168」。對方接著介紹說,手機裝上這種卡後話費套餐默認是卡的信封上寫的套餐,憑藉密碼到運營商的營業廳修改套餐。

老闆再三表示,她這裡這樣不記名卡的銷量很大:「我們一拿就是幾百張一起拿,好賣得很呢!有的單位專門要這種卡。」記者好奇是什麼樣的單位需要集體採購這種卡。老闆說:「有的是那种放高利貸的公司,他們這號碼打過了就扔掉了。用這種卡,別人到營業廳就查不到你個人的資料。」

記者推說價格太貴,經營戶向記者倒起了苦水。「拿卡要通過關係,都是從內部拿,我們不花錢啊?」她說,由於現在運營商內部管得越來越緊,有一家運營商的不記名卡他們這邊已經拿不到貨了。現在好進貨的是另一家運營商的卡:「哎……現在越來越難越來越難,門檻卡得越來越死。」最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暗訪記者以130元錢買下這張卡,旁邊的一位男子很熱情的給記者寫下業務密碼,並招呼記者下次再來。

實名制公告形同虛設,誰在管?

記者將這張買來的手機卡安裝在手機裡,開始打電話,電話能正常打通,接別人打來的電話也通話正常。揚子晚報記者又帶著裝這張卡的手機來到南京瑞金路上一家營業廳,試驗能否給這個號碼換個套餐。營業廳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並表示「正好」做個實名制登記。記者表示沒帶身份證。對方表示「沒帶就算了」,直接輸入卡的密碼也能換套餐。記者順利輸了密碼後,問這樣未實名登記的卡沒有身份證是否可以使用。工作人員表示:「暫時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建議有時間的話,最好帶身份證到營業廳做一個實名制登記。」但記者注意到,櫃檯上方就有推行手機卡實名制的公告。

記者輸入了那家經營戶告訴記者的密碼,成功地修改了這張非實名手機卡的套餐。工作人員填寫完資料後,要求記者在電子手寫板上簽名確認。值得一提的是:暗訪記者在電子手寫板上的籤名,寫的是自己的真實名字,肯定是和卡的原主姓名不相符的。但工作人員也確認通過了,並且還把原卡主名字調出來給記者看。就這樣,在手機卡實名制實施第一天,記者沒有出示身份證就輕鬆地修改了非本人登記的這張卡的話費套餐,並且獲知了原卡主的身份信息。

警方

案例

犯罪分子誘騙民工大量辦卡

實施詐騙很難追查

國家明令要求實行手機卡實名制,但現實中不記名手機卡銷售依然存在。手機卡實名制還能實行下去嗎?其實,早在2年前,也就是2013年9月1日我國就開始實施手機用戶真實身份登記制度:要求到移動聯通和電信營業廳辦理手機卡,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並登記。但是在兩年時間裡,這項措施並未能完全貫徹實施。公開資料顯示:到2015年1月份,僅中國移動沒有辦理身份實名認證的手機卡用戶數量就近1.3億戶,再加上電信和聯通也有部分沒有實名登記的用戶,非實名認證手機卡用戶數量確實驚人。現在正式強力實行實名制,正是對通信亂象的一種強力回應。

對於犯罪分子來說,非實名手機卡成了逃避警方偵查的有效保護衣。前段時間,南京秦淮警方就在一名嫌疑人身上,搜查出近百張銀行卡。經過調查,警方發現犯罪分子誘騙民工辦理大量銀行卡和手機卡後,又將這些銀行卡和不記名手機綁定。嫌疑人實施詐騙後,要求受害人將錢款打入銀行卡。據民警介紹,公安機關在偵查的時候就發現這些銀行卡並不是登記身份的本人,手機號碼也沒有明確的身份信息,這就給警方在調查類似案件向上摸排線索時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專家觀點

徹底實現「實名制」

技術和管理要跟上,隱私要護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沈一兵分析認為:手機實名制對維護通訊信息的安全性,拒絕垃圾簡訊,簡訊詐騙等行為,都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抵禦作用。但為什麼在現實中卻是另一副景象呢?在沈一兵看來,手機卡實名制和其它安全措施一樣,都是一種技術手段。即便是各大手機運營商嚴格執行,技術都有被繞過或突破的可能,如果運營商再出現管理漏洞,導致非實名手機卡在市面盛行,那麼實名制就會形同虛設。所以,對通信運營商和監管部門來說,手機卡實名制都是一種考驗。

同時,也有專家學者認為:不記名卡仍有很大的社會需求性。我們在影視劇中也常能看到,國外不少地方也仍在使用預付費不記名手機卡,話費打完卡就扔掉。我國能不能科學發展並規範管理這種手機卡呢?

在一番調查下來,記者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感受:「實名制」其實一直沒有一個強力的保障實施,比如不實名會受到何種處罰?不記名的卡有沒有使用期限?銷售不記名的電話卡究竟是否違法?這些似乎都沒有一個答案。但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國內的運營商對於用戶的相關隱私保護做的不夠好。試想如果運營商能夠嚴格按照法律要求來保護用戶隱私,除了那些違法犯罪分子,普通用戶又有多少人會選擇不記名的「黑卡」呢?

一點疑問

系統升級導致手機卡「非實名」

這次會不會被「誤傷」?

9月1日開始實行的實名制同時也讓南京市民葛先生困惑不已。他使用的是一張非實名手機卡,最近他一直擔心原先的手機號碼是否能繼續使用。葛先生的這張卡從2003年參加工作時開始使用,到現在已經十二年了。他的手機通訊錄裡存儲了很多工作客戶的電話號碼。這麼多年裡手機是換了好幾個,這手機號碼愣是沒變。

「當時辦卡登記的身份證號碼是15位,現在要辦的話登記身份證號都是18位。」身份證登記系統升級了,葛先生並沒有及時到營業廳更改身份信息,他的手機號碼也就成了沒登記身份信息的號碼,也就是非實名登記卡。葛先生確實也應當到運營商客戶服務廳,用新身份證號重新身份登記。

不過這幾年來,手機一直能正常使用,葛先生也就沒放在心上。不過最近他卻開始擔心了;「9月1號以後我的電話號碼還能用嗎?」他擔心自己現在使用的號碼是非實名卡會被通訊運營商停機。如果一一通知客戶就非常麻煩了。

為此,他昨天特意諮詢了該手機運營商的客服人員:未實名登記的號碼如何處理。客服回覆說,沒有實名制登記的,建議機主儘快本人攜帶身份證,去指定的營業廳去登記一下。葛先生聽後表示,自己打算利用周末或者抽空,儘快把電話號碼實名登記,也方便今後正常使用。

相關焦點

  • 遼寧治理「黑卡」:手機卡沒實名登記不能補卡
    手機卡沒實名登記 丟了不能補卡  登記條件:身份證、密碼及1至3個月繳費發票 全省重點清理「一證辦5卡」  「我可以為您做一張和他人一樣的手機卡,您可以聽到他人通話,收到他人的簡訊……」、「恭喜您,您的手機被XX節目抽取為幸運觀眾……」相信很多人都收到過類似詐騙簡訊,而這些信息的源頭
  • 有人在「養」你的實名手機卡 檢察官揭秘販賣「黑卡」利益鏈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用於實施電信詐騙活動的手機號碼就是本地號碼,並且是犯罪嫌疑人從網上非法購買使用他人身份證辦理的實名SIM卡。」負責該案的民警說道。據了解,辦案過程中,警方發現,在一些微信群、QQ群中,有一群被稱為「賣卡人」的特殊群體,他們專門從事實名手機SIM卡違規交易,為詐騙等犯罪活動提供「便利」,用於詐騙楊先生的兩個手機號碼,就是犯罪嫌疑人從網名為「白白」的神秘「賣卡人」處高價購得。
  • 「起底手機「黑卡:一張賣100多 線上線下都有
    100多元/張 線上線下都在賣 起底手機「黑卡」  為應對手機號實名制,一種叫「實名卡」的「黑卡」卻依然在線上線下售賣,並形成完整產業鏈。  太升南路有售?  記者在太升南路走訪買實名「黑卡」,賽格廣場一家商鋪老闆稱,「移動150元(每張),(電話卡)有(登記)名字但不是你的。」但該店鋪後來拒絕售賣:「不熟悉的人不賣。」  一位街頭流動女商販告訴記者,「移動賣150元一張。」
  • 實名製成「偽實名」? 網上可買到已實名註冊的電話卡
    為了破解電信詐騙難題,工信部要求從2016年12月1日起,所有未進行實名登記的手機號被雙向停機,不能呼入也不能呼出,不能接發簡訊也不能上網。目前,這項被稱為「史上最嚴實名制」的舉措已經推行了近兩年。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實體營業廳未出示本人身份證、未進行實名登記,確實是無法再買到電話卡,然而在網上,不用本人實名登記,仍可買到已註冊過的電話卡,不用激活就可使用,這個漏洞亟待補上。
  • 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可買到已實名註冊的電話卡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實體營業廳未出示本人身份證、未進行實名登記,確實是無法再買到電話卡,然而在網上,不用本人實名登記,仍可買到已註冊過的電話卡,不用激活就可使用,這個漏洞亟待補上。已實名註冊電話卡在網上售賣記者在二手交易軟體「×魚」中以「電話卡」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結果為「無法搜索違規信息」。根據行家的提醒,記者換成「嘿卡」「電話盒」等關鍵詞搜索,果真顯示出不少賣卡商家。行內人告訴記者,這些商家為了規避關鍵詞搜索被屏蔽,轉而使用「嘿卡」「電話盒」等暗語。
  • 無身份證仍能買到移動、聯通手機「黑卡」
    圖為記者沒用身份證購買到的「黑卡」。  電話「黑卡」是指未進行實名登記並常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的行動電話卡(含無線上網卡)。  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近日,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在市區不用實名登記的手機卡仍在銷售。  從「賣卡阿姨」手中買到「黑卡」  在市區人和東街的移動、聯通運營商的營業廳外,從多名帶口罩的「賣卡阿姨」手中要買非實名制移動、聯通手機「黑卡」一點也不難。
  • 揭秘「手機黑卡」產業鏈:羊毛黨怎麼拿到許多手機號-虎嗅網
    同時,儘管工信部要求到2017年6月30日之前,全部實現電話用戶實名登記,但依然有很多「假實名制」的手機卡在黑卡市場內流轉,其中虛擬運營商發放的手機卡和物聯網卡是黑卡的重災區。物聯網卡佔黑卡比重超三成在微信公眾號「威脅獵人」發表的一篇名為《黑產大數據:手機黑卡調查》的報告中提到,虛擬運營商下的手機黑卡佔所有黑卡的比例高達59.81%,乃當之無愧的黑卡主力來源,而物聯網卡則是另一個主流渠道。所謂黑卡,是指非實名制或者假實名、並且用於非正常用途的手機卡。
  • 中國移動非實名手機卡不辦理實名登記 6月30日將被停機
    中國移動非實名手機卡不辦理實名登記 6月30日將被停機  潛龍勿用 • 2015-05-19 18:03:56
  • 170號段「實名」大限將至:仍有商戶加錢就能辦卡
    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正規商鋪執行較好,但是少部分商鋪仍存在一些場外交易,套用、冒用他人身份證辦卡現象依然存在,使手機實名制形同虛設。不用身份證 加錢就能辦卡開通在河南鄭州的豫泰通訊城二樓,一家通訊店鋪的男店主表示,沒有身份證也可以買170號段的手機卡。
  • 黑色物聯卡是什麼卡?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黑卡」嗎?
    其實物聯卡和普通的SIM識別卡一樣,都擁有聯網功能,但區別就是物聯卡不能用在個人的手機上,而且物聯卡身上承載著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讓萬物都能通過網際網路相連相通,並且對社會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但最近黑色物聯卡比較火,不同顏色的物聯卡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一、黑色物聯卡是什麼?
  • 從潮州「黑卡卡商」違法犯罪團夥看手機黑卡產業
    非實名手機卡「十張零售、百張批發」,時間越久、功能越多的微信號越值錢,註冊「殭屍帳號」每年在網絡平臺上套利超千億元……在這背後,是一條手機黑卡違法犯罪產業鏈。手機卡實名制實行了這麼多年,這些黑卡是如何流入市場的?利用黑卡獲取的巨額利益又流向了何方?
  • 手機號"黑卡"新套路 實名卡叫價150元一張
    上述事件引發全國高度關注,涉案的虛擬運營商170、171手機號段成為電信詐騙的代名詞。對此,工信部表示將把手機實名製作為對虛擬運營商的一票否決項。11月7日,工信部發文要求在2016年底前實現100%手機實名制。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電話「黑卡」銷售更隱秘,出現了新的套路。
  • 手機「黑卡」禁而不絕 電信詐騙源頭禍首難打
    ,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95名,查獲涉案電話卡277萬張。3天後,該工作室7名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獲,3萬多張手機卡和近200部手機被收繳。經審訊,嫌疑人交代是從山東某達公司購買的電話「黑卡」,通過特殊設備盜取微信帳號,再出售給下遊犯罪團夥。  「上遊賣手機『黑卡』,中遊盜賣微信號,下遊詐騙犯罪,必須一起深挖打擊!」
  • 起底實名手機「黑卡」:一百多元一張,或源於身份證信息洩露
    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為了應對手機號實名制,一種叫「實名卡」的「黑卡」卻依然在線上線下售賣,並形成完整產業鏈。這樣的「黑卡」其實是用別人的身份證做了實名認證,到手之後可以直接使用。多位警方人士向成都商報記者表示,這些「黑卡」的存在對通訊詐騙追蹤產生很大阻撓。「黑卡」交易範圍之廣,覆蓋全國多個省級行政區的「黑卡」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公開售賣。
  • 用手機「黑卡」註冊帳號 上千億元流入非法產業鏈(3)
    新華社照片,廣州,2018年8月31日用手機「黑卡」註冊帳號 上千億元流入非法產業鏈圖為廣東潮州警方繳獲的部分非實名手機卡(7月4日攝)。非實名手機卡「十張零售、百張批發」,時間越久、功能越多的微信號越值錢,註冊「殭屍帳號」每年在網絡平臺上套利超千億元……在這背後,是一條手機黑卡違法犯罪產業鏈。手機卡實名制實行了這麼多年,這些黑卡是如何流入市場的?利用黑卡獲取的巨額利益又流向了何方?
  • 用手機「黑卡」註冊帳號 上千億元流入非法產業鏈
    非實名手機卡「十張零售、百張批發」,時間越久、功能越多的微信號越值錢,註冊「殭屍帳號」每年在網絡平臺上套利超千億元……在這背後,是一條手機黑卡違法犯罪產業鏈。手機卡實名制實行了這麼多年,這些黑卡是如何流入市場的?利用黑卡獲取的巨額利益又流向了何方?
  • 手機實名依然困難 預付費無名卡仍有售
    沸沸揚揚的手機實名制於上個月正式破繭而出。工信部要求從2010年9月1日起,新入網用戶須提供有效的身份證件。一個月已經過去了,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要在社會代理渠道徹底推行「實名」依然存有一定難度,預付費的無名卡還有銷售。推行手機實名制究竟難在哪裡?或許國外的一些經驗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發。
  • 2毛換15元優惠券 手機黑卡1年薅走網際網路公司40億
    需求產生供給,據《IT時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羊毛黨」猖獗的背後,一條養手機卡、註冊帳號、代收簡訊驗證碼、薅羊毛的黑卡產業鏈已經形成。據業內人士不完全估計,至少每年給相關產業帶來40億的損失。同時,儘管工信部要求到2017年6月30日之前,全部實現電話用戶實名登記,但依然有很多「假實名制」的手機卡在黑卡市場內流轉,其中虛擬運營商發放的手機卡和物聯網卡是黑卡的重災區。
  • 別說手機欠費還能上網,就算不要SIM卡,依然可以用手機上網!
    說起最常用的工具,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手機,的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下,作為網際網路的載體,成為使用最頻繁的工具也是在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我們在使用手機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手機停機,這個時候我們又需要用手機上網的話,可能就會有點尷尬了,但是,現在的手機基本上都有這麼一項黑科技,即便是沒有SIM卡也可以繼續上網。這到底是什麼樣的黑科技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其實這個功能在小米、華為和ov等手機上都有,但是操作的方法不一樣。
  • 米sim卡是什麼 米sim卡介紹
    米sim卡是什麼?相信有不少使用小米手機的小夥伴會發現一個米sim卡,但是又不知道是幹麼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米sim卡介紹吧!  米sim卡介紹: